權德輿有哪些詩詞 權德輿怎么讀音
大家好,關于權德輿有哪些詩詞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權德輿怎么讀音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錫杖歌,送明楚上人歸佛川(一作權德輿詩)原文_翻譯及賞析
上人遠自西天至,頭陀行遍南朝寺。口翻貝葉古字經,手持金策聲泠泠。護法護身惟振錫,石瀨云溪深寂寂。乍來松徑風露寒,遙映霜天月成魄。后夜空山禪誦時,寥寥掛在枯樹枝。真法嘗傳心不住,東西南北隨緣路。佛川此去何時回,應真莫便游天臺。——唐代·皇甫曾《錫杖歌,送明楚上人歸佛川(一作權德輿詩)》 錫杖歌,送明楚上人歸佛川(一作權德輿詩) 上人遠自西天至,頭陀行遍南朝寺。口翻貝葉古字經,
手持金策聲泠泠。護法護身惟振錫,石瀨云溪深寂寂。
乍來松徑風露寒,遙映霜天月成魄。后夜空山禪誦時,
寥寥掛在枯樹枝。真法嘗傳心不住,東西南北隨緣路。
佛川此去何時回,應真莫便游天臺。皇甫曾(約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潤州丹陽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詳,約唐玄宗天寶末前后在世。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楊儇榜進士,德宗貞元元年(785)卒。工詩,出王維之門,與兄名望相亞,高仲武稱其詩“體制清潔,華不勝文”(《中興間氣集》卷下),時人以比張載、張協、景陽、孟陽。歷官侍御史。后坐事貶舒州司馬,移陽翟令。《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補詩2首,《唐才子傳》傳于世。
皇甫曾
維歲之吉,維辰之良。圣君紱冕,肅事壇場。大禮已備,大樂斯張。神其醉止,降福無疆。——唐代·蔣挺《郊廟歌辭。祭汾陰樂章。凱安》
郊廟歌辭。祭汾陰樂章。凱安
維歲之吉,維辰之良。圣君紱冕,肅事壇場。
大禮已備,大樂斯張。神其醉止,降福無疆。逐仙賞,展幽情,逾昆閬,邁蓬瀛。游魯館,陟秦臺。污山壁,愧瓊瑰。檀欒竹影,飆f2松聲。不煩歌吹,自足娛情。仰循茅宇,俯眄喬枝。煙霞問訊,風月相知。枝條郁郁,文質彬彬。山林作伴,松桂為鄰。清波洶涌,碧樹冥濛。莫怪留步,因攀桂叢。莫論圓嶠,休說方壺。何如魯館,即是仙都。玉環騰遠創,金埒荷殊榮。弗玩珠璣飾,仍留仁智情。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為楹。公輸與班爾,從此遂韜聲。登山一長望,正遇九春初。結駟填街術,閭閻滿邑居。斗雪梅先吐,驚風柳未舒。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虛。霽曉氣清和,披襟賞薜蘿。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跂石聊長嘯,攀松乍短歌。除非物外者,誰就此經過。暫爾游山第,淹留惜未歸。霞窗明月滿,澗戶白云飛。書引藤為架,人將薜作衣。此真攀玩所,臨睨賞光輝。放曠出煙云,蕭條自不群。漱流清意府,隱幾避囂氛。石畫妝苔色,風梭織水文。山室何為貴,唯余蘭桂熏。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漸覺心神逸,俄看云霧低。莫怪人題樹,只為賞幽棲。攀藤招逸客,偃桂協幽情。水中看樹影,風里聽松聲。攜琴侍叔夜,負局訪安期。不應題石壁,為記賞山時。泉石多仙趣,巖壑寫奇形。欲知堪悅耳,唯聽水泠泠。巖壑恣登臨,瑩目復怡心。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懶步天臺路,惟登地肺山。幽巖仙桂滿,今日恣情攀。暫游仁智所,蕭然松桂情。寄言棲遁客,勿復訪蓬瀛。瀑溜晴疑雨,叢篁晝似昏。山中真可玩,暫請報王孫。傍池聊試筆,倚石鏇題詩。豫彈山水調,終擬從鐘期。橫鋪豹皮褥,側帶鹿胎巾。借問何為者,山中有逸人。沁水田園先自多,齊城樓觀更無過。倩語張騫莫辛苦,人今從此識天河。參差碧岫聳蓮花,潺湲綠水瑩金沙。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憑高瞰險足怡心,菌閣桃源不暇尋。余雪依林成玉樹,殘霙點岫即瑤岑。——唐代·上官昭容《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唐代上官昭容
展開閱讀全文∨ 逐仙賞,展幽情,逾昆閬,邁蓬瀛。
游魯館,陟秦臺。污山壁,愧瓊瑰。
檀欒竹影,飆f2松聲。不煩歌吹,自足娛情。
仰循茅宇,俯眄喬枝。煙霞問訊,風月相知。
枝條郁郁,文質彬彬。山林作伴,松桂為鄰。
清波洶涌,碧樹冥濛。莫怪留步,因攀桂叢。
莫論圓嶠,休說方壺。何如魯館,即是仙都。
玉環騰遠創,金埒荷殊榮。弗玩珠璣飾,仍留仁智情。
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為楹。公輸與班爾,從此遂韜聲。
登山一長望,正遇九春初。結駟填街術,閭閻滿邑居。
斗雪梅先吐,驚風柳未舒。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虛。
霽曉氣清和,披襟賞薜蘿。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
跂石聊長嘯,攀松乍短歌。除非物外者,誰就此經過。
暫爾游山第,淹留惜未歸。霞窗明月滿,澗戶白云飛。
書引藤為架,人將薜作衣。此真攀玩所,臨睨賞光輝。
放曠出煙云,蕭條自不群。漱流清意府,隱幾避囂氛。
石畫妝苔色,風梭織水文。山室何為貴,唯余蘭桂熏。
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
漸覺心神逸,俄看云霧低。莫怪人題樹,只為賞幽棲。
攀藤招逸客,偃桂協幽情。水中看樹影,風里聽松聲。
攜琴侍叔夜,負局訪安期。不應題石壁,為記賞山時。
泉石多仙趣,巖壑寫奇形。欲知堪悅耳,唯聽水泠泠。
巖壑恣登臨,瑩目復怡心。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
懶步天臺路,惟登地肺山。幽巖仙桂滿,今日恣情攀。
暫游仁智所,蕭然松桂情。寄言棲遁客,勿復訪蓬瀛。
瀑溜晴疑雨,叢篁晝似昏。山中真可玩,暫請報王孫。
傍池聊試筆,倚石鏇題詩。豫彈山水調,終擬從鐘期。
橫鋪豹皮褥,側帶鹿胎巾。借問何為者,山中有逸人。
沁水田園先自多,齊城樓觀更無過。
倩語張騫莫辛苦,人今從此識天河。
參差碧岫聳蓮花,潺湲綠水瑩金沙。
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憑高瞰險足怡心,菌閣桃源不暇尋。
余雪依林成玉樹,殘霙點岫即瑤岑。 ▲ 青陽告謝,朱明戒序。延長是祈,敬陳椒醑。博碩斯薦,笙鏞備舉。庶盡肅恭,非馨稷黍。——唐代·佚名《郊廟歌辭。五郊樂章。赤帝征音》
郊廟歌辭。五郊樂章。赤帝征音
青陽告謝,朱明戒序。延長是祈,敬陳椒醑。
博碩斯薦,笙鏞備舉。庶盡肅恭,非馨稷黍。
離合詩贈張監閣老(一作以離合詩贈秘書監張薦)原文_翻譯及賞析
黃葉從風散,暗嗟時節換。忽見鬢邊霜,勿辭林下觴。躬行君子道,身負芳名早。帳殿漢官儀,巾車塞垣草。交情劇斷金,文律每招尋。始知蓬山下,如見古人心。——唐代·權德輿《離合詩贈張監閣老(一作以離合詩贈秘書監張薦)》 離合詩贈張監閣老(一作以離合詩贈秘書監張薦) 黃葉從風散,暗嗟時節換。忽見鬢邊霜,勿辭林下觴。
躬行君子道,身負芳名早。帳殿漢官儀,巾車塞垣草。
交情劇斷金,文律每招尋。始知蓬山下,如見古人心。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諡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權德輿
猜您喜歡嚴禋展事,理潔烝嘗。皇矣圣祖,德惟馨香。盛薦既撤,工歌載揚。大來之慶,降福穰穰。——唐代·佚名《郊廟歌辭。太清宮樂章。登歌》
郊廟歌辭。太清宮樂章。登歌
嚴禋展事,理潔烝嘗。皇矣圣祖,德惟馨香。
盛薦既撤,工歌載揚。大來之慶,降福穰穰。大樂稀音,至誠簡禮。文物棣棣,聲明濟濟。六變有成,三登無體。乃眷豐潔,恩覃愷悌。——唐代·佚名《郊廟歌辭。五郊樂章。雍和》
郊廟歌辭。五郊樂章。雍和
大樂稀音,至誠簡禮。文物棣棣,聲明濟濟。
六變有成,三登無體。乃眷豐潔,恩覃愷悌。楚王云夢澤,漢帝長楊宮。豈若因農暇,閱武出轘嵩。三驅陳銳卒,七萃列材雄。寒野霜氛白,平原燒火紅。雕戈夏服箭,羽騎綠沉弓。怖獸潛幽壑,驚禽散翠空。長煙晦落景,灌木振嚴風。所為除民瘼,非是悅林叢。——唐代·李世民《出獵》
出獵
楚王云夢澤,漢帝長楊宮。豈若因農暇,閱武出轘嵩。
三驅陳銳卒,七萃列材雄。寒野霜氛白,平原燒火紅。
雕戈夏服箭,羽騎綠沉弓。怖獸潛幽壑,驚禽散翠空。
長煙晦落景,灌木振嚴風。所為除民瘼,非是悅林叢。
描寫七月初七的詩詞有哪些?
1、七夕(唐)權德輿
今日云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2、七夕(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3、七夕詞(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斗牛。
4、七夕(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5、七夕(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6、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云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唐朝權德輿寫的一組《玉臺體》所有的詩詞,謝謝
標題:玉臺體
作者: 權德輿
體裁: 詩
格律:五言絕句
年代: 原文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藳砧歸。
譯文:昨夜晚,我的裙帶突然松解,今清晨,又看見蟢子四處飛竄,莫非是,丈夫就要回來,我須得,好好梳妝打扮。 賞析此詩寫一位新娘初入夫家,惟恐處事不當的心態。
南朝徐陵曾把梁代以前的詩選作十卷,定名《玉臺新詠》。嚴羽說:“或者但謂纖艷者玉臺體,其實則不然。”(《滄浪詩話》)可知這一詩集,香艷者居多。權德輿此首,標明仿效“玉臺體”,寫的是閨情,感情真摯,樸素含蓄,可謂俗不傷雅,樂而不淫。
人在寂寞煩憂之時,常常要左顧右盼,尋求解脫苦惱的征兆。特別當春閨獨守,更易表現出這種情緒和心理。我國古代婦女,結腰系裙之帶,或絲束,或帛縷,或繡絳,一不留意,有時就難免綰結松弛,這,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夫婦好合之預兆,當然多情的女主人公馬上就把這一偶然現象與自己的思夫之情聯系起來了。啊!“昨夜裙帶解”,莫不是丈夫要回來了嗎?她喜情入懷,寢不安枕,第二天,晨曦臨窗,正又看到屋頂上捕食蚊子的蟢子(喜蛛,一種長腳蜘蛛)飄舞若飛:“蟢”者,“喜”也,“今朝蟢子飛”,祥兆迭連出現,這難道會是偶然的嗎?喜出望外的女主人公于是由衷地默念:“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我還得好好嚴妝打扮一番,來迎接丈夫的歸來。
這首詩,文字質樸無華,但感情卻表現得細致入微。象“裙帶解”、“蟢子飛”,這都是些引不起一般人注意的小事,但卻蕩起了女主人公心靈上無法平靜的漣漪。詩又寫得含蓄而耐人尋味。丈夫出門后,女主人公的處境、心思、生活情態如何,作者都未作說明,但從“鉛華不可棄”的心理獨白中,便有一個“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詩經。伯兮》)的思婦形象躍然紙上。通篇描摹心理,用語切合主人公的身分、情態,仿舊體而又別開生面。 作者簡介權德輿(759-818),字載之,今甘肅秦安人,一說為陜西略陽人。少有文名,曾官禮部侍郎同平章事,因與李林甫不合,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詩多而無甚特色,只有少數樂府詩為人稱道。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