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臺城在哪里 臺城韋莊是哪個朝代的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韋莊臺城在哪里,以及臺城韋莊是哪個朝代的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無情最是臺城柳 依舊煙籠十里堤是哪個市
南京。
這兩句應該是“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出自唐代詩人韋莊的《臺城》詩。
臺城,舊址在南京雞鳴山南,原為三國時吳國的后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自此至南朝結束,一直作為朝廷臺省(即中央政府)和皇宮所在地。詩中以臺城借城六朝古都南京,這首詩借景寄慨,語言含蓄蘊藉,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詩人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全詩如下:
《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韋莊(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今陜西西安)人 。是詩人韋應物的后代 。《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卷,錄詩三百一十六首 。另有《浣花詞》輯本,存詞五十五首。
思維導圖 ‖ 古詩詞《臺城‖ 金陵圖》 韋莊 D116
.[唐].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江上下著微微的細雨,
江邊的青草長得非常整齊,
從前六朝的繁華,
已像春夢般消逝了,
如今只有鳥兒空自啼叫著。
? ? ? 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臺城亦稱苑城,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邊上。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都曾把這里作為宮城。全詩從頭到尾都采取側面烘托的表現手法,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情調,借此表達出作者吊古的感慨。起句不直接描繪臺城,而是以蒙蒙細雨、如茵綠草勾起讀者的迷惘惆悵,為次句抒情作鋪墊。“六朝如夢鳥空啼”的“空”字,用對聞鳥啼的特殊感受進一步烘托出“依舊”蔥蘢的“無情”,并用“最是”加以強調,來反襯出作者對人世滄桑、國家興衰的感慨,暗寓傷今之意。
古詩《韋莊·臺城》詩詞注釋與賞析
韋莊·臺城①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②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注釋】
①臺城:舊址在現在南京雞鳴山南,原為三國時吳國的后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是六朝的皇家宮殿,雄偉而奢華。南朝之后,隨之衰敗。
②六朝:南朝六代(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的故事,六朝都金陵。
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詩。詩人首先描繪了一幅煙雨朦朦的江南美景,只見春江迷離,細雨霏霏,春草茂盛,碧綠如茵,如入夢境。昔日的繁華已經淹沒在這一片春色當中。六朝故事如同一場春夢,曾經的統治者早已成為歷史的過客,一去不回。只留下樹上的鳥兒,還在獨自鳴唱。這里詩人用了一個“鳥空啼”,這個“空”字用得極妙,不但渲染了環境的空靈,更凸顯了詩人對人世滄桑、歷史興衰的感慨。放眼望去,十里長堤,依舊是楊柳堆煙,而六朝的繁華卻已成為歷史遺跡。這對于一個身處亂世、有亡國之憂的詩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 *** 。楊柳的“無情”反襯了詩人的多情,而“最是”一語更是給整個環境涂上了“無情”的色調,空空臺城,只剩下多情的詩人在吊古傷今。免不了會發出:今日我嘆昨日事,明日誰憐今日情的感慨。歷史在重演,“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無情最是臺城柳這首詩是那個城市的
1、這是南京的。
2、原詩:
出自唐朝詩人韋莊的《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3、臺城位于今南京市玄武湖畔,據宋·王象之《輿地紀勝》“江南東路建康府 ”條下載:“臺城一曰苑城,即古建康宮城也,本為吳后苑城,晉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作新宮于此,其城唐末尚存”。
4、簡介:
《臺城》是唐代韋莊的作品,這首詩借景寄慨,語言含蓄蘊藉,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5、詩人介紹: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玄宗朝宰相韋見素之后、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
早年屢試不第,直到乾寧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時方考取進士,任校書郎。李詢為兩川宣瑜和協使時,召韋莊為判官,奉使入蜀,歸朝后升任左補闕。
天復元年(901年),韋莊入蜀為王建掌書記,自此終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韋莊勸王建稱帝,任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定開國制度。官終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卒謚文靖。
韋莊工詩,其詩多以傷時、感舊、離情、懷古為主題。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瀏亮,絕句情致深婉、包蘊豐厚,發人深思;其詞多寫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上層社會之冶游享樂生活及離情別緒,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 。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并稱“溫韋”。所著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并稱“樂府三絕”。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輯其詞作為《浣花詞》。《全唐詩》錄其詩三百一十六首
臺城韋莊翻譯及其賞析是什么?
臺城韋莊翻譯:江上春雨霏霏岸邊青草離離,六朝往事如夢只剩春鳥悲啼。最無情的還是臺城外的楊柳,依舊輕煙般籠罩著十里長堤。
賞析:此詩通過描繪美輪美奐的江南春景反襯古城已經消失的現實,營造出一種物是人非的落寞氣氛。首句寫金陵雨景,渲染氛圍;次句寫六朝往事如夢,繁華的臺城早已破敗;三、四句表現風景依舊,人世滄桑。詩人觸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傷今,在草木無情的感慨中流露了濃重的感傷情緒。
原文: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臺城》是唐代詩人韋莊創作的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詠史懷古詩。
《臺城》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臺城的詩。臺城,中唐時期就已是“萬戶千門成野草”,及至唐末,就更荒廢不堪了。
韋莊身處唐末,此時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韋莊客游江南,在目睹六朝故都金陵繁華銷盡之后,作此詩以抒發世變時移的感慨。
臺城 韋莊 賞析
詩人實際上是把臺城柳當成有情之物來寫的。而從傳統的物象運用上來看,“柳”也的確與人情相關:在離別時分折柳相贈蘊意“留”字,離別后睹柳傷情,而“六朝”的衰亡正是一個時代的告別。 在韋莊眼中,為六朝的離別作見證的柳也該“老去”才是,但卻“依舊煙籠十里堤”,一片枝繁葉茂。要注意此句中“依舊”兩字,形成了今昔對比,并在里面蘊含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深沉感喟。恐也正因為“柳”在傳統物象中的特殊功用,才會使詩人用上了“最是”一詞。“無情最是”的正常語序是“最無情是”,倒裝的用意不言而喻,在強化臺城柳“無情”的同時,又凸現了一個回顧歷史帶點“怨”氣的詩人的形象。詩人韋莊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免不了有今之視昔好比后之視今的感嘆。亡國的不詳預感,在寫《臺城》詩的時候,縈繞在詩人韋莊的心頭。
關于韋莊臺城在哪里和臺城韋莊是哪個朝代的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