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之羅之出自哪里 畢羅是啥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畢之羅之出自哪里,以及畢羅是啥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山有扶蘇,畢之羅之。
前兩句出自《詩經(jīng)·鄭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①,隰有荷花②.不見子都③,乃見狂且④.
山有喬松⑤,隰有游龍⑥.不見子充⑦,乃見狡童⑧.
注:
① 山:陸地上隆起高聳的部分.扶蘇:樹木枝條四布貌.一說:扶蘇樹.蘇:通“疏”.《說文》:“山,有石而高.”又“扶疏,四布也.”段玉裁注:“《呂覽》,樹肥無使扶疏,是則扶疏為大木枝柯四布.”
② 隰﹙xí﹚:洼地.低濕之地.荷:荷花.華:通“花”.毛《傳》:“下濕曰隰.”
③ 乃:卻,轉(zhuǎn)折連詞.子都:古代美男子的稱謂.子,男子之美稱.毛《傳》:“子都,世之美好者也.狂,狂人也.且,辭也.”
④ 狂:粗狂之人.且﹙jū﹚句末語助詞.狂且:狂愚之人.鄭《箋》:“人之好美色,不往睹子都,乃反往睹狂丑之人.”孔《疏》:“狂者,狂愚之人.”馬瑞臣《通釋》:“狂、且亦二字同義,‘且’當為‘亻且’字之省借.《說文》:‘亻且,拙也.’亻且狂,為狂行拙鈍也.”
⑤ 喬:高大.一說:枯槁.松:松樹.一說:馬尾松.孔《疏》:“山上有喬高之松木,隰中有放縱之龍草.”《說文》:“喬,高而曲也.”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橋,本亦作喬,毛作橋.王云:高也”
⑥ 游:枝葉舒展貌.龍:紅草,水葒.一名馬蓼,葉大而赤白色.毛《傳》:“松,木也.龍,紅草也.”鄭《箋》:“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朱熹《集傳》:“上竦無枝曰橋,亦作喬.游,枝葉放縱也.”
⑦ 子充:古代美男子的稱謂.同一戀人,實為所見男子.毛《傳》:“子充,良人也.”王先謙《集疏》:“子充者,子,男子之美稱.孔《疏》:‘充,實也,言其性行充實.’故曰子充.《孟子》云:‘充實之謂美.’子充謂性行之美也.”
⑧ 狡:狡獪,狡猾.鄭《箋》:“狡童,有貌而無實.”朱熹《集傳》:“狡童,狡獪之小兒也.”
后兩句出自《詩經(jīng)·小雅·鴛鴦》
鴛鴦于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君子萬年,福祿艾之.
乘馬在廄,秣之摧之.君子萬年,福祿綏之.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鴛鴦于飛,畢之羅之”是什么意思?
前兩句“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含義是:山上有茂盛的扶蘇,池里有美艷的荷花。
后兩句“鴛鴦于飛,畢之羅之”含義是:鴛鴦雙雙輕飛翔,遭遇大小羅與網(wǎng)。
這句話的前兩句出自于《詩經(jīng)-國風》,而后兩句則是出自于《鴛鴦》。
國風·鄭風·山有扶蘇
先秦:佚名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譯文
山上有茂盛的扶蘇,池里有美艷的荷花。沒見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叢生的水葒。沒見到子充好男兒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狡童。
鴛鴦
先秦:佚名
鴛鴦于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君子萬年,福祿艾之。
乘馬在廄,秣之摧之。君子萬年,福祿綏之。
譯文
鴛鴦雙雙輕飛翔,遭遇大小羅與網(wǎng)。祝福君子萬年壽,福祿一同來安享。
鴛鴦相偎在魚梁,喙兒插進左翅膀。祝福君子萬年壽,一生幸福綿綿長。
拉車轅馬在馬房,每天喂草喂雜糧。祝福君子萬年壽,福祿把他來滋養(yǎng)。
拉車轅馬在馬槽,每天喂糧喂飼草。祝福君子萬年壽,福祿齊享永相保。
擴展資料:
國風·鄭風·山有扶蘇賞析
全詩共二章,均借草木以起興。山有扶蘇, 隰有荷華,山有喬松,隰有游龍,描寫的盡是山中的樹,低谷的花,并未見一人。
其實這并不是情侶約會的地點和景色的描寫,因為在《詩經(jīng)》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興句式。
如《邶風·簡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風·山有樞》中有“山有樞,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這里就是一個典型的起興。清代方玉潤在《詩經(jīng)原始》中說 :“ 詩非興會不能作,或因物以起興, 或因時而感興,皆興也” ,即這里的興只從語勢或韻腳上引出下文,使詩篇的開頭委婉含蓄,與后文的故事并不相關(guān)。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鴛鴦于飛,畢之羅之 求全文及解釋?
前兩句出自《詩經(jīng)·鄭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①,隰有荷花②.不見子都③,乃見狂且④.
山有喬松⑤,隰有游龍⑥.不見子充⑦,乃見狡童⑧.
注:
① 山:陸地上隆起高聳的部分.扶蘇:樹木枝條四布貌.一說:扶蘇樹.蘇:通“疏”.《說文》:“山,有石而高.”又“扶疏,四布也.”段玉裁注:“《呂覽》,樹肥無使扶疏,是則扶疏為大木枝柯四布.”
② 隰﹙xí﹚:洼地.低濕之地.荷:荷花.華:通“花”.毛《傳》:“下濕曰隰.”
③ 乃:卻,轉(zhuǎn)折連詞.子都:古代美男子的稱謂.子,男子之美稱.毛《傳》:“子都,世之美好者也.狂,狂人也.且,辭也.”
④ 狂:粗狂之人.且﹙jū﹚句末語助詞.狂且:狂愚之人.鄭《箋》:“人之好美色,不往睹子都,乃反往睹狂丑之人.”孔《疏》:“狂者,狂愚之人.”馬瑞臣《通釋》:“狂、且亦二字同義,‘且’當為‘亻且’字之省借.《說文》:‘亻且,拙也.’亻且狂,為狂行拙鈍也.”
⑤ 喬:高大.一說:枯槁.松:松樹.一說:馬尾松.孔《疏》:“山上有喬高之松木,隰中有放縱之龍草.”《說文》:“喬,高而曲也.”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橋,本亦作喬,毛作橋.王云:高也”
⑥ 游:枝葉舒展貌.龍:紅草,水葒.一名馬蓼,葉大而赤白色.毛《傳》:“松,木也.龍,紅草也.”鄭《箋》:“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朱熹《集傳》:“上竦無枝曰橋,亦作喬.游,枝葉放縱也.”
⑦ 子充:古代美男子的稱謂.同一戀人,實為所見男子.毛《傳》:“子充,良人也.”王先謙《集疏》:“子充者,子,男子之美稱.孔《疏》:‘充,實也,言其性行充實.’故曰子充.《孟子》云:‘充實之謂美.’子充謂性行之美也.”
⑧ 狡:狡獪,狡猾.鄭《箋》:“狡童,有貌而無實.”朱熹《集傳》:“狡童,狡獪之小兒也.”
后兩句出自《詩經(jīng)·小雅·鴛鴦》
鴛鴦于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君子萬年,福祿艾之.
乘馬在廄,秣之摧之.君子萬年,福祿綏之.,4,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