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故事 > 正文內容

南宋和北宋分別有哪些詩人 北宋與南宋的詩人

靜待花開2023-04-05 02:30故事30

今天給各位分享南宋和北宋分別有哪些詩人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北宋與南宋的詩人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南宋的詩人有哪些?北宋的詩人有哪些?

南宋的詩人: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辛棄疾、戴復古

北宋的詩人: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晏殊、曾鞏

北宋、南宋不同時期的著名詩人有誰

北宋:晏殊、晏幾道、張先、宋祁、梅堯臣、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晁補之、周邦彥、米芾、李之儀、賀鑄、蘇轍、蘇洵

南宋: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姜夔、汪元量、辛棄疾、葉紹翁、嚴蕊、李清照、韓元吉、黃公度、唐琬、周密

南宋朝代的詩人有哪些

宋代詩人 北宋初期形式主義詩風蔓延,詩歌創作片面追求對仗和用典,講究聲律技巧。那么南宋朝代的詩人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南宋朝代的詩人有哪些

(1)以楊億、劉筠、錢惟演為代表的西昆體風靡一時,

王禹偁(chēng )是 宋初 在詩歌理論和創作上表現了現實主義精神的有成就的詩人。

(2) 北宋初期 詩壇有三體,以王禹偁、徐鉉為代表的 香山體 、以魏野、林逋為代表的 晚唐體 、以楊億、劉筠、錢惟演為代表的 西昆體 ;而后有 歐蘇梅三家 ,歐陽修、蘇舜欽、梅堯臣;再后有蘇軾、王安石、陳師道、黃庭堅,至歐陽修、梅堯臣、蘇舜欽、王安石、蘇軾,真正開創了宋詩的新局面;

(3) 北宋晚期 有效法黃庭堅的 江西詩派 ,雖然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其詩歌理論和創作卻出現了脫離現實的.傾向。南渡之后,南渡后,民族矛盾尖銳激烈,使詩出現了新的氣象,恢復中原、抗敵報國成了基本主題,代表 南宋愛國主義詩歌最高成就的詩人是陸游 ,著名的詩人還有楊萬里、范成大,他們共同糾正了江西詩派的弊端,使宋詩又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此后宋金對峙漸趨穩定,民族矛盾也趨向緩和,宋詩的愛國呼聲逐漸微弱,于是出現了偏重于抒發山水、田園情趣的 四靈派和江湖派 。

(4)宋末,一批愛國詩人,如文天祥、汪元量、鄭思肖等又臨難而起,慷慨悲歌。

李清照 (1084—1155),宋朝人,她生活的時代處于南北兩宋興亡交替之際。

具體講,1127年,金滅亡北宋,康王趙構逃亡江南,建立南宋。此年,李清照也隨夫舉家南遷,這一年李清照43歲。南遷后李清照又在南宋政權下生活了28年,至71歲逝世。習慣上,通常說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詞人”。

唐代有哪些詩人

唐代詩人 一、初唐:虞世南、上官儀、王績、王梵志、寒山、 王勃 、 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杰) 、沈佺期、宋之問、李嶠(jiao)、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張若虛、劉希夷、陳子昂

二、盛唐:張九齡、張說、賀知章、王灣、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祖詠、王維、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劉灣、張渭、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結、顧況、戴叔倫、張籍、王建、元?。▃hen)、李紳、

三、中唐:韋應物、劉長卿、李益、李端、盧綸、吉中孚、錢起、司空曙、苗發、夏侯審、劉禹錫、柳宗元、韓愈、孟郊、賈島、姚合、李賀、

四、晚唐:杜牧、李商隱、溫庭筠、韋莊、李群玉、韓偓、司空圖、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

唐宋八大家宋代詩人有哪些

"唐宋八大家"的稱謂最早出現于明初朱右選韓、柳等人文為《六先生文集》,接下來我搜集了唐宋八大家宋代詩人有哪些,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蘇軾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贈太師,追謚號"文忠",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詞人、詩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韓愈并稱"韓潮蘇海",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一全才"。蘇軾與其父蘇洵(1009~1066)、其弟蘇轍(1039~1112)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嘉佑二年(1057)與弟轍同登進士。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東坡志林》等。

蘇洵

蘇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號老泉;四川眉山人。年五十八歲。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歲余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寫文章,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至和、嘉佑間,與二子軾、轍同至京師。歐陽修上其所著《衡論》《權書》等二十二篇,士大夫爭傳之。宰相韓琦奏于朝,除秘書省校書郎。與陳州項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來禮書,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而卒。洵著有嘉佑集二十卷,及謚法三卷,均《宋史本傳》并傳于世。蘇洵即《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憤"的"蘇老泉"。蘇洵發憤雖晚,但用功甚勤。在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有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的蘇軾。

蘇轍

蘇轍(1039年—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佑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

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六一即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常置酒一壺,醉翁一人),吉州永豐人,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綿陽)。天圣進士。仁宗時,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時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又喜獎掖后進,蘇軾兄弟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他的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詩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王安石

原籍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生于臨江軍(治今江西清江)。字介甫,號半山。長期在今江西、廣東諸州縣任職,卒于江寧府(治今江蘇南京)通判任上,全家舉遷后久居不去,江寧成為第二故鄉。幼隨其父遍歷各地,見多識廣,深諳民情。慶歷二年(1042)舉進士,出任濰南東路(治今江蘇揚州)判官。慶歷七年(1047),調任鄞縣(今浙江寧波東南)知縣,遍訪東西14鄉,部署水利興修,創導貸谷與民(為"青苗法"之發端),政績有聲,且對理財必須"資之天地"(即靠發展生產)有獨特的見解。皇佑三年(1051)再調任舒州(今安徽懷寧)通判。時在京名人范仲淹、富弼等聞其文辭政事有聲,交表推薦,均以"家貧口眾"不愿就翰林館職,其間僅一年任太常寺群牧判官,堅請離京出任東南地方官吏,"得盡其才"。嘉佑二年(1057)即改任常州知州。次年移任提點江南東路(治饒州,今江西波陽)刑獄,不久入為三司度支判官。向仁宗上《言事書》,力言當從培養、使用人才的各個環節著手改革吏治,兼及理財、軍事等各方面的改革,實為后來變法的'早期綱領或理論雛形。仁宗贊其文才,拔為知制誥,然對改革不加采納。再上《時政疏》(又名《本朝百年無事札》;一說呈于熙寧元年,神宗時,強烈呼吁及時改革,"有為之日,莫急于今日;過今日臣恐有無所及之憂"。嘉佑八年(1063)仁宗死,不久母喪回江寧守制,離職去。英宗在位四年,居家不出。

治平四年(1067)神宗即位,次年改元熙寧。由江寧知府改任翰林學士,應神宗之召,力主變法。熙寧二年(1069)二月,出任參知政事,入主制置三司條例司,準備變法。呂惠卿亦于同時被任為條例司檢詳文字,成為王安石變法行政副手。是年頒行均輸法、青苗法與農田水利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宰相。神宗罷制置三司條例,權歸中書。頒行保甲法與募役法(先在開封府試行)。此后三年內漸次頒行貢舉法、市易法、保馬法、方田均稅法與置將法;免役法在開封府試行次年即推行至全國。熙寧七年(1074),因外有文彥博、司馬光,內有三后(仁宗后、英宗后與神宗皇后)激烈反對新法,鄭俠獻《流民圖》危言聳聽,又加新法要員呂惠卿與曾布互爭失和,神宗權罷新法,憤而辭職凡六次,出知江寧府,離相位而去。次年二月,復相,終因與神宗不合,變法進展困難,一年不到,再次辭相,出判江寧府,退居江寧半山園。封爵荊國公。晚年好佛,閑賦以著述《字說》為娛,仍不忘變法。元豐八年(1085)神宗死,次年,哲宗改元"元佑",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為宰相,先后罷免役、青苗法。是年四月病逝。謚"文",故史稱"王文公"。有《王文公文集》、《臨川先生文集》及《周官新義》、《詩義鉤沉》輯本等傳世,余佚。

曾鞏

曾鞏自稱"家世為儒"(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一書》),祖父作過尚書戶部郎中,父為太常博士。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非常強,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史稱鞏"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狀》中稱其"生而警敏,不類童子",而且記憶力超群,"讀書數萬言,脫口輒誦"。18歲時,赴京趕考,與隨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識,并結成摯友。20歲入太學,上書歐陽修并獻《時務策》。歐陽修見其文筆獨特,非常賞識。歐陽修說:"過吾門者百千人,獨于得生為喜。"(《上歐陽學士第二書》)自此名聞天下,但因其擅長策論,輕于應舉時文,故屢試不第。慶歷七年(1047),其父去世,其身為次子(其上尚有一兄長),只好輟學回歸故里,盡心侍奉繼母。曾鞏少年時與王安石為密友,登歐陽修之門以后,就向歐陽修推薦了王安石。直至嘉佑二年(1057),歐陽修主持會試,堅持以古文、策論為主,詩賦為輔命題,曾鞏才與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進士第一。

嘉佑四年(1059),任太平州(今安徽當涂縣)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五年,由歐陽修舉薦到京師當館閣??薄⒓t校理,理校出《戰國策》、《說苑》、《新序》、《梁書》、《陳書》、《唐令》、《李太白集》、《鮑溶詩集》和《列女傳》等大量古籍,對歷代圖書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并撰寫了大量序文。

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今浙江紹興)通判。熙寧五年后,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為政廉潔奉公,勤于政事,關心民生疾苦。他根據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實施。致力于平反冤獄、維護治安、打擊豪強、救災防疫、疏河架橋、設置驛館、修繕城池、興辦學校、削減公文、整頓吏治、廢除苛捐雜稅,深受群眾擁戴。

元豐三年(1080),改任滄州(今河北)知州,途經京城開封時,宋神宗召見。宋神宗對其"節約為理財之要"的建議大為贊賞,留任為三班院勾判。元豐四年,朝廷認為"曾鞏史學見稱士類,宜典五朝史事",任為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同年九月,遭母喪,去官。次年,病逝于江寧府(今南京)。后葬于南豐源頭崇覺寺右。南宋理宗時追謚為"文定",人稱"南豐先生"。

宋代有哪些詩人

一、著名的詩人:辛棄疾 范仲淹 朱熹 陸游 王安石 林升 文天祥 范成大 李清照 歐陽修 葉紹翁 程顥 楊萬里 白勝 張俞 梅堯臣 岳飛 胡銓 柳永 張軾 晁說之 鄭會 王禹 僧志南 劉季孫 謝枋得 徐元杰 曹豳 朱淑貞 王淇 劉克莊 葉采 王令 司馬光 沈括 翁卷 傳徐磯 曾幾 戴敏 黃庭堅 林逋 蘇舜欽 文同 蘇軾 朱弁 陳與義 戴復古 鄭思肖 謝翱 雷震 楊樸 劉翰 周必大 蔡確 洪咨夔 林稹 杜耒 白玉蟾 盧梅坡 牧童 蔡襄 王硅 邵雍 晏殊 趙鼎 高翥 李綱 秦觀 陳與興 寇準 李之儀 王觀 晏幾道 張先 趙佶 周邦彥 楊億 米芾 謝克家 黃裳 章楶 潘閬 蔡伸 姜夔 劉辰翁 史達祖 唐琬 吳文英 嚴仁 張元干 周密 朱淑真 趙師秀 袁去華 劉子翚等等。

二、簡介(節選):

1、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少年時即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楊慎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2、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洴塘村)。南宋大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歷任國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廣東提點刑獄,吏部員外郎等。反對以鐵錢行于江南諸郡,改知贛州,不赴,辭官歸家,閑居鄉里。在中國文學史上,與陸游、范成大、尤袤并稱“南宋四家”、“中興四大詩人”。

3、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生平   宋祁幼年與兄隨父在外地讀書,日子艱辛,稍長

4、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

5、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出生于四川綿州(今四川綿陽市涪城區內),祖籍:江西永豐,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字永叔,謚 歐陽修像號文忠,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柳,歐,蘇(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北宋歐陽修、蘇軾)。

6、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逝世后追謚號“文”,世人稱其為王文公。小字獾郎,晚年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中國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善于用典故,風格遒(qiú)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

7、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

8、秦觀,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曾任太學博士(即國立大學的教官)、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政治上傾向舊黨,哲宗時“新黨”執政,被貶為監處州酒稅,徙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號稱為“蘇門四學士”,頗得蘇軾賞識。秦觀生性豪爽,灑脫不拘,溢于文詞。他十五歲喪父,自幼研習經史兵書。 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最初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1086),蘇軾舉薦他為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預修《神宗實錄》。

9、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字耆卿,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許。

10、李清照(1084-1155),濟南章丘(今屬山東)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著名的宋朝詩人有哪些

在宋朝中是有著許多的詩人,有些也是非常出名的。那么,著名的宋朝詩人有哪些呢?下面大家就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辛棄疾 1104~1207年,南宋詩人。字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人。耿京聚兵山東,節制忠義軍馬,留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令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寧宗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饒、鉛山達十余年。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

2、歐陽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進士。累官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有《歐陽文忠集》,詞集有《六一詞》、《近體樂府》及《醉翁琴趣外編》。

3、蘇軾 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嘉佑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在政治上屬舊黨,累遭貶黜。其文汪洋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詞屬豪放一派,意境開闊。其書畫也自成一家。

4、周邦彥 1056~1121年,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漂水縣等?;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為《片玉集》。

5、陸游 1125~1210年,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為南宋四大家詩人之一。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著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

6、李清照 1084~?,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反映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詞調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7、王灼云:若本朝婦人,當推詞采第一。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閣巷荒謠之語,肆意落筆,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藉也。(碧雞漫志)

8、王安石 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9、晏幾道 約1040~1112年,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晏殊第七子。歷任穎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有《小山詞》。

10、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慶歷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性致,語言婉麗,頗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原有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類書《類要》,今存殘本。后人稱之為“詞人宰相”。

11、柳永 ?~約1053年,北宋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宗安(今福建)人。景佑進士,官屯田員外郎。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死時靠女捐錢安葬。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有《樂章集》。

12、姜夔 1155~1121?年,字堯章,鄱陽人。號白石道人,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一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 四庫全書提要:夔詩格高秀,為楊萬里等所推,詞亦精深華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節文采,并冠一時。

13、秦觀 1049~1100年,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商郵(今江蘇)人。歷官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等職。坐元佑黨籍。紹圣后累遭貶調。文辭為蘇試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詞詩,詞多寫男女情愛,傷感身世之作,是婉約詞人中一大家。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士長短句》。

14、賀鑄 1052~1125年,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今河南輝縣)人。孝惠皇后族孫。元佑中通判泗州、太平州,后退居吳下。其詞題材較豐富,風格也多所變化,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善于融化前人成句。守格律、重用韻。今傳《東山詞》一卷、《賀方回詞》二卷。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30835.html

分享給朋友:

“南宋和北宋分別有哪些詩人 北宋與南宋的詩人” 的相關文章

送梓州李使君前兩聯如何寫景(送梓州李使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送梓州李使君前兩聯如何寫景(送梓州李使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送梓州李使君前兩聯如何寫景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送梓州李使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送梓州李使君》閱讀答案 《送梓州李使君》是唐代詩人王維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創作的一首詩。詩人想...

唐代有哪些(唐代有哪些樂舞思想談談你對這些樂舞思想的看法)

唐代有哪些(唐代有哪些樂舞思想談談你對這些樂舞思想的看法)

很多朋友對于唐代有哪些和唐代有哪些樂舞思想談談你對這些樂舞思想的看法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唐代有哪些詩人 詩人,通過詩歌創作、吟詠抒發激情,通過詩歌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通過詩歌傳頌人間真善美。那么,唐代有哪些詩人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唐代有...

杜甫作品多少(杜甫所有作品)

杜甫作品多少(杜甫所有作品)

很多朋友對于杜甫作品多少和杜甫所有作品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作了多少首詩? 一、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二、擴展知識:1、杜甫簡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鑒賞(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怎么解釋)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鑒賞(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怎么解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鑒賞,以及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怎么解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賞析“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賞析這首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

初唐詩人有哪些(初唐的詩人有)

初唐詩人有哪些(初唐的詩人有)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初唐詩人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初唐的詩人有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初唐時期有哪些些有名的詩人?? 除了初唐四杰還有以下有名的詩人:1.陳子昂(661-702)?,梓州射洪縣(四川射洪)人。被譽為詩...

陸游山西村在哪里(游山西村陸游的簡介)

陸游山西村在哪里(游山西村陸游的簡介)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陸游山西村在哪里,以及游山西村陸游的簡介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游山西村,中,山重水覆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山是哪個地方? 以下信息由星藍海學習網提供:這首詩是蟄居山陰老家農村時所作。生動地描畫出一幅...

雜詩應有一詞好在哪里(雜詩其一詩意)

雜詩應有一詞好在哪里(雜詩其一詩意)

今天給各位分享雜詩應有一詞好在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雜詩其一詩意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己亥雜詩》 好在哪里 己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雖然載...

今宵緣42酒多少錢(今聚緣酒52度多少錢)

今宵緣42酒多少錢(今聚緣酒52度多少錢)

很多朋友對于今宵緣42酒多少錢和今聚緣酒52度多少錢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酒的詩句及酒在詩中的意思 1.給我一些關于酒的詩句及意思 既然是與酒相關,就把這個也放上吧,還算經典。 《飲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

李頎的詩有多少首(李頎的詩有多少首古詩)

李頎的詩有多少首(李頎的詩有多少首古詩)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李頎的詩有多少首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李頎的詩有多少首古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詩人李欣寫的所有詩. 李頎(690-751),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

現代詩人方思的詩有哪些(現代詩人方思的詩有哪些特點)

現代詩人方思的詩有哪些(現代詩人方思的詩有哪些特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現代詩人方思的詩有哪些,以及現代詩人方思的詩有哪些特點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現代詩有哪些作者?是誰以及那本書是什么?還有配畫 現代詩有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還有林徽因的,你是人間四月天 中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