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興的詩人的詩有哪些 定興的詩人的詩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定興的詩人的詩有哪些,以及定興的詩人的詩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哪首古詩有“八月染秋葉初涼”的詩詞?
該句出自王實甫的《長亭送別·正宮·端正好》。
原句如下: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關于詩人
王實甫(1234-1294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興(今定興縣)。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雜劇《西廂記》的作者,生平事跡不詳。王實甫與關漢卿齊名,其作品全面地繼承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又吸收了元代民間生動活潑的口頭語言,創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詞匯,成為中國戲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原文: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p>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滾繡球]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捍撕拚l知?
(紅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有甚么心情花兒、靨兒,打扮得嬌嬌滴滴的媚;準備著被兒、枕兒,只索昏昏沉沉的睡;從今后衫兒、袖兒,都揾做重重疊疊的淚。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久已后書兒、信兒,索與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見夫人科)(夫人云)張生和長老坐,小姐這壁坐,紅娘將酒來。張生,你向前來,是自家親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將鶯鶯與你,到京師休辱末了俺孩兒,掙揣一個狀元回來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蔭,憑著胸中之才,視官如拾芥耳。(潔云)夫人主見不差,張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長吁科)
[脫布衫]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簽著坐的,蹙愁眉死臨侵地。
[小梁州]我見他閣淚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見了把頭低,長吁氣,推整素羅衣。
[幺篇]雖然久后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
(夫人云)小姐把盞者?。t遞酒,旦把盞長吁科,云)請吃酒!
[上小樓]合歡未已,離愁相繼。想著俺前暮私情,昨夜成親,今日別離。我諗知這幾日相思滋味,卻原來比別離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輕遠別,情薄呵易棄擲。全不想腿兒相挨,臉兒相偎,手兒相攜。你與俺崔相國做女婿,妻榮夫貴,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
(夫人云)紅娘把盞者?。t把酒了)(旦唱)
[滿庭芳]供食太急,須臾對面,頃刻別離。若不是酒席間子母們當回避,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雖然是廝守得一時半刻,也合著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尋思起就里,險化做望夫石。
(紅云)姐姐不曾吃早飯,飲一口兒湯水。(旦云)紅娘,甚么湯水咽得下!
[快活三]將來的酒共食,嘗著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氣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眼面前茶飯怕不待要吃,恨塞滿愁腸胃。“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一個這壁,一個那壁,一遞一聲長吁氣。
(夫人云)輛起車兒,俺先回去,小姐隨后和紅娘來。(下)(末辭潔科)(潔云)此一行別無話兒,貧僧準備買登科錄看,做親的茶飯少不得貧僧的。先生在意,鞍馬上保重者!“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下)(旦唱)
[四邊靜]霎時間杯盤狼藉,車兒投東,馬兒向西,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知他今宿在那里?有夢也難尋覓。
(旦云)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來。(末云)小生這一去白奪一個狀元,正是“青霄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旦云)君行別無所贈,口占一絕,為君送行:“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保┰疲┬〗阒獠钜樱瑥堢罡覒z誰?謹賡一絕,以剖寸心:“人生長遠別,孰與最關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嘆人?”(旦唱)
[耍孩兒]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生前酒一杯。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
[五煞]到京師服水土,趁程途節飲食,順時自保揣身體。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風要起遲!鞍馬秋風里,最難調護,最要扶持。
[四煞]這憂愁訴與誰?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
[三煞]笑吟吟一處來,哭啼啼獨自歸。歸家若到羅幃里,昨宵個繡衾香暖留春住,今夜個翠被生寒有夢知。留戀你別無意,見據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語囑付小生咱?(旦唱)
[二煞]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魚雁無消息!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此一節君須記:若見了那異鄉花草,再休似此處棲遲。
(末云)再誰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我為甚么懶上車兒內,來時甚急,去后何遲?
(紅云)夫人去好一會,姐姐,咱家去?。ǖ┏?/p>
[收尾]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旦、紅下)(末云)仆童趕早行一程兒,早尋個宿處。淚隨流水急,愁逐野云飛。(下)
元代的詩人有哪些
導語:了解元代的詩人的詩有哪些嗎?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吧!歡迎閱讀!
1、張養浩
張養浩(1270年—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云莊,又稱齊東野人,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
一生經歷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數朝。少有才學,被薦為東平學正。歷仕禮部、御史臺掾屬、太子文學、監察御史、官翰林侍讀、右司都事、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知政事等。后辭官歸隱,朝廷七聘不出。天歷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出任陜西行臺中丞。是年,積勞成疾,逝世于任上。
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追贈張養浩攄誠宣惠功臣、榮祿大夫、陜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濱國公,謚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知政事。尊稱為張文忠公。
張養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個人品行、政事文章皆為當代及后世稱揚,是元代名臣之一。與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稱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2、關漢卿
元代戲曲作家。
關漢卿(1234年前 -1300年左右 ),”漢卿“是字,號已齋(一齋、已齋叟), 漢族,解州(今山西省運城)人, 另有籍貫大都(今北京市) 和 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等說。 元雜劇奠基人, “元曲四大家”之首,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
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為他所作,無定論,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一枝花 · 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為“曲圣”。
3、馬致遠
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
馬致遠(約1250年-約1321年至1324年間),一說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名不詳,字致遠,晚號東籬 ,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著名戲曲家作家、散曲家、雜劇家,被后人譽為“馬神仙”,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天凈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
馬致遠年輩與關漢卿、白樸相近而稍晚,青年時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卒于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死后葬于祖塋。
馬致遠所作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
4、張樞
張樞(1292-1348),元代詩人,字子長,祖籍東陽,后遷居金華。張樞自幼喜愛讀書,博聞強記,揮筆成章,又工書擅詞,成為當時著名學者。張樞恥仕元朝,兩次堅拒朝廷的任命。著有《續后漢書》73卷,《春秋三傳歸一義》30卷、《宋季軼事》等,詞作輯...
張樞的詩詞全集: 《謁金門·春夢怯》 《高陽臺·斜日明霞》 《念奴嬌·雁橫迥碧》 《木蘭花慢·歌塵凝燕壘》 《茅山·今古茅山是勝游》 《瑞鶴仙·卷簾人睡起》 《游大滌·一曲朱欄百尺余》 《風入松·春寒懶下碧云樓》
5、湯炳龍
湯炳龍(1241-1323),元詩人、學者。字子文,自號北村老民。其先山陽(今淮安)富家,家破后流寓京口。辟慶元市舶提舉。學問該博,善談論。于《四書》、《五經》皆有傳注,尤深于《易》。工于詩,元戴表元《湯子文詩序》曰:子文詩肆...
湯炳龍的詩詞全集: 《陸君實挽詩》 《挽詩·間關海島豈謀身》 《題江貫道百牛圖》 《題晉王大令保母帖》。
6、鄭洪
鄭洪,字君舉,號素軒,永嘉(一作三衢)人。元朝詩人。(約公元一三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君舉。生卒年均不詳,約元惠宗至正初前后在世。生平均無考。工詩,有素軒集《元詩選》傳世。
鄭洪的詩詞全集: 《九日次應侍郎仁韻》 《白塔寺·江山襟帶尚依然》 《來鶴詩·綠章朝帝駕云車》 《題巳上人墨梅》 《嘉定嚴希德請賞梨花命妓行酒》 《幽致軒·花落晴窗燕拂檐》
7、白樸
代表作品:《奪錦標》《天凈沙·秋》《駐馬聽·吹》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說為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墻記》等。
8、關漢卿
代表作品:《銅豌豆》
關漢卿(1219-1301年),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
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為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圣”。
9、揭傒斯
代表作品:《寒夜》《山水卷》《衡山縣曉渡》《漁父》《高郵城》
揭傒斯,元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字曼碩,號貞文,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人。家貧力學,大德年間出游湘漢。延佑初年由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閣授經郎、遷翰林待制,拜集賢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階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館,謚文安,著有《文安集》,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冊,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為"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10、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自號鶴鳴老人,澤州晉城人。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韓王元嘉之后。年幼時 ,勤于經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學。承安間以經義舉進士第一,棄官教授鄉里,隱居嵩山,元政府澤州長官段直從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
李俊民的詩詞全集: 《千里江山圖》 《春水滿四澤》 《江山圖·筆下江山取意成》 《雨后·春空靄靄暮云低》 《秋月揚明輝》 《夏云多奇峰》 《感皇恩·出京門有感》 《冬嶺秀孤松》
11、王冕
代表作品:《墨梅》《諸暨人》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為詩人,畫家。他以畫梅著稱,尤工墨梅。王冕詩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存世畫跡有《三君子圖》、《墨梅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在小學課文《少年王冕》里寫到,他總是把好的'留給母親,由此看出他也是一個孝子。后來王冕為躲避朝廷征聘,隱居會稽山中,得病去世。
12、王實甫
代表作品:《鳳求凰·琴歌》《十二月過堯民歌為別情》《長亭送別》
王實甫(約1260-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興(今定興縣)。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雜劇《西廂記》的作者,生平事跡不詳。
著有雜劇十四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三種?!镀聘G記》寫劉月娥和呂蒙正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人懷疑不是王實甫的手筆。另有《販茶船》、《芙蓉亭》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
王實甫與關漢卿齊名,其作品全面地繼承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又吸收了元代民間生動活潑的口頭語言,并將它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創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詞匯,成為中國戲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
13、楊載
代表作品:《望?!贰额}墨竹》《到京師》《宗陽宮望月》
楊載(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詩人,與虞集、范梈、揭傒斯齊名,并稱為“元詩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延祐二年進士,授承務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楊載文名頗大,文章以氣為主,詩作含蓄,頗有新的意境。
14、元好問
代表作品:《摸魚兒·雁丘詞》《點絳唇》《鷓鴣天》《梨花》《清平樂》
元好(音hào)問(生于1190年,卒于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歷史學家、文壇盟主,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后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詩、文、詞、曲,各體皆工。
著有志怪短篇小說《續夷堅志》四卷二百零二篇,其思想和文學創作受道家《列子》的影響相當大 。
15、鄭光祖
代表作品:《迎仙客》《普天樂》
鄭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 ,字德輝,漢族,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人。
鄭光祖從小就受到戲劇藝術的熏陶,青年時期置身于雜劇活動,享有盛譽。但他的主要活動在南方(杭州),成為南方戲劇圈中的巨擘。所作雜劇在當時"名聞天下,聲振閨閣"。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激賞鄭光祖的文詞,將他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并列,后人合稱為"元曲四大家"。
所作雜劇可考者十八種,現存《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倩女離魂》、《無塩破連環》、《伊尹扶湯》、《老君堂》、《三戰呂布》等八種;其中,《倩女離魂》最著名,后三種被質疑并非鄭光祖作品。除雜劇外,鄭光祖寫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數二套流傳。
“待月西廂下,迎風夜半開。指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的詩名和譯文分別是什么?
這是小說《西廂記》中,崔鶯鶯小姐寫給張生的一首詩:
明月三五夜
唐 元稹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詩意:在月光下癡癡地等待,看到墻上的花影拂動,喜以為是等待的伊人到來。
寫月下約會,熱切等待情人到來的心情,興奮而迷亂。疑是“玉人來”伊人來。
《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又稱“北西廂”,元代中國戲曲劇本,王實甫撰。書中的男女主角是張君瑞和崔鶯鶯。
《西廂記》中無不體現出素樸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詞華艷優美,富于詩的意境;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杰作,對后來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戲劇創作影響很大。
在經典古代名著《紅樓夢》中,也提到過此書。
《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共5本21折5楔子。作者王實甫,名德信,元代著名雜劇作家,河北省保定市定興(今定興縣)人。他一生寫作了14部劇本,著有雜劇十四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三種。
《破窯記》寫劉月娥和呂蒙正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人懷疑不是王實甫的手筆。另有《販茶船》、《芙蓉亭》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西廂記》大約寫于元貞、大德年間,是他的代表作。這個劇一上舞臺就驚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愛,被譽為“西廂記天下奪魁”。
只1獻姻鴦不獻仙是誰寫的詩。詩人屬什么肖
長安古意
【作者】盧照鄰
【朝代】唐代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游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云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云。
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盧照鄰(約636-約680),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定興縣)人,初唐詩人。
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
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手足殘疾,自悲時運,自沉潁水而死。
保定老詩人如今還有哪些
保定老詩人如今還有劉伶、賈島。劉伶是文學家、詩人,來自河北保定,被稱為“竹林七賢”之一。賈島是保定定興縣人,曾出家為僧,他的詩以五律見長,注重詞句錘煉。
于易水送人一絕這首詩的意思
原詩: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作者:唐·駱賓王
譯文:
在此地離別了燕太子丹,壯士荊軻憤怒頭發沖冠。
昔日的英豪人已經長逝,今天這易水還那樣凄寒。
擴展資料:
易水發源于河北易縣。其水有三,起自定興西南人拒馬河為中易,今大部已干涸;在定興與沙河匯合,注入中易者為北易,即今之易水;經徐水縣名“瀑河”者為南易,在今雄縣南25里,為燕太子丹送荊軻入秦餞別悲歌之處。
荊軻為戰國時衛國人,游歷燕國,被燕太子丹尊為上卿,受命至秦刺秦王,不中被殺。荊軻臨行,燕太子丹等幾百人在易水送別,荊軻的朋友高漸離擊筑,荊軻隨著筑聲唱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蒼涼悲壯歌聲,表現了義無返顧、視死如歸的氣概。
此詩為作者唐中宗調露元年(679)入幽燕軍幕后所作,表現了作者對英雄俠士的崇敬向往,同時寄寓了個人對命運的憂憤。
定興的詩人的詩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定興的詩人的詩有哪些、定興的詩人的詩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