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詩人 哪些詩人被稱為詩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哪些詩人,以及哪些詩人被稱為詩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八大詩人是哪些
?八大詩人有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1、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政治家,同時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貞元八年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因論事被貶,歷都官員外郎等職。元和二年,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后又因諫迎佛骨被貶至潮州。長慶四年病逝,年57歲。他的代表作品《春雪》。
2、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世稱“柳河東”。他一生作品達600余篇,駢文有近百篇,筆鋒犀利,諷刺辛辣。貞元九年進士,819年客死于柳州絕御,享年46歲。他的代表作品,就是那首《江雪》。
3、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北宋時期的政治敬宏宏家,史學家、詩人。歐陽修,自幼喜愛讀書,但是科舉之路卻非常坎坷,兩次落榜。天圣八年,參加宋仁宗主持的殿試,位列二甲進士,而后被恩師胥偃定為女婿,步入官場。他的代表作品《蝶戀花》。
4、蘇洵
蘇洵,字明允,四川眉山人。少時不好讀,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歲馀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返回家中,閉門苦讀,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北宋寶元三年,蘇洵刻苦研讀學問已成。蘇洵的代表作品《六國論》。
5、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父親蘇洵的第五個兒子。宋朝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嘉佑二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杭州、密州等地任職。
宋哲宗時,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等職。有多方面的才能,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留下很多作品,蘇軾善書,為“宋四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
6、蘇轍
蘇轍,字子由,嘉佑二年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北宋文學家,詩人,官至宰相。宋神宗時,為制置三司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與父親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蘇轍的代表作品《春盡》。
7、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仙,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慶歷二年,王安石進士及第,亮冊歷任揚州簽判、舒州通判等職。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于鐘山。代表作品《泊船瓜洲》。
8、曾鞏
曾鞏,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曾鞏自幼天資聰慧,十二歲即能為文,嘉佑二年,進士及第。歷任齊州、襄州、亳州等知州。元豐四年,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代表作品《墨池記》。
中國有哪些詩人
辛棄疾。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棗純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回歸南宋,獻《美芹十論》《九議》等,條陳戰守之策。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守臣,平定荊南茶商賴文政起事,創制飛虎軍。后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
開禧北伐前后,宰臣韓侂胄接連起用辛棄疾為知紹興、鎮江二府等職,并征他入朝任樞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辭免。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宋恭帝時獲贈少師,謚號答姿“忠敏”。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其詞風“激昂豪邁,風流豪放”,代表著南宋豪放詞凳舉咐的最高成就。現存詞六百多首,有《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有哪些著名的詩人?
1、詩豪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杰”,并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鏈晌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
2、詩圣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并喚遲襄陽,后徙河南鞏縣。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大歷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3、詩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絕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4、詩魔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5、詩鬼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后裔。有“詩鬼”之稱。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
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