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杜甫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今天給各位分享杜甫的代表作品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杜甫的代表作品有哪些?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杜甫的代表作是什么?
詩人杜甫的代表作:《悲陳陶》《哀江頭》《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馬》和“三吏”、“三別”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愛國精神的詩前散冊篇,并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峰。詩人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慧宏,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后徙河南鞏縣。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詩“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王洙輯有1405篇,編為18卷,題為《杜工部集》。錢謙益編有《箋注杜工部集掘搏》。楊倫說:“自六朝以來,樂府題率多模擬剽竊,陳陳相因,最為可厭。子美出而獨就當時所感觸,上憫國難,下痛民窮,隨意立題,盡脫去前人窠臼”
杜甫的詩有哪些?100首古詩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后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衡前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咐核清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代氏鍵表作
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全集可參考:網頁鏈接
杜甫代表作
杜甫的主要作品
《望岳》《登高》《春望》《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后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后,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后輾轉多地。乾元二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凳此困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扒茄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歷五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棗念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希望能幫助到你
杜甫的代表作有哪些?
杜甫一生深察人民的疾苦,其作品也多反映人民的悲慘生活。其《三吏》、《三別》就是其中的名篇。
《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
《三別》指的是:《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杜甫“三吏,三別”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一作卻)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千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孫有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一作孫母未便出,見吏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新婚別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一作固)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發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一作致此)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垂老別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乾。
男兒既介胄襪租,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盛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無家別
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亂各東西知好大。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
但對狐與貍,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搭豎。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鼙。
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
近行只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
杜甫的代表作是什么?
杜甫的代表作有哪些
《譴懷》《卜居》《蜀相》《客至》《寒食》《揣花卿》《少年行》《春夜喜雨》《望岳》《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南逢李龜年》《月夜憶舍弟》《兵車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兗州城樓》《登樓》《月夜》這些比較著名的
杜甫的代表作有哪些?
杜甫為諧謔的作品尋求創作空間,因此他以戲題詩的方式來談辯文學,即是他有名的〈戲為六絕句〉,蔡英俊認為這組詩不脫愉悅隨興的特質∶
關于杜甫這一組詩的內容,近代的學者往往理所當然的把它們看成是杜甫一生詩學所詣,與論詩主恉所在.…全然無視于詩題中的「戲」字對全詩詩旨的暗示,甚至有意曲解「戲」字的意義,而事實上,在寫作態度上,杜甫勿寧是像霍雷斯或波普一樣,把嚴正的批評意見融鑄在詼諧而精巧的藝術形式里,順口談開,而不著意在論題上的推敲深究與系統上的確立辯解.
杜甫〈戲為六絕句〉亦如同他以「俳諧體」攜中為詩命名的用意,在傳統的書寫觀下,透過實際的作品實踐,為諧謔的作品尋求更多創作的可能.蔡英俊亦認為杜甫以戲題的詩里充滿許多風趣幽默:
杜甫在成都草堂這段時期的作品,在題材內容上,出現較多以「戲」字為題而詠歌人世友情的歡謔情懷的詩作…,這些作品所表現的詩境都充滿著一份疏放脫略的情致,以幽默及體貼來領受日常生活的每一刻歡欣與愉悅.
杜詩里涵括了許多戲題詩的主要作品典型,借由杜詩可以了解唐宋以戲為題的詩所提供的書寫內容:戲題詩常是因應的社交需要,切合人,時,地,事,如〈閿鄉姜少七府設鲙戲贈長歌〉以鲙生出無限內容,作為書寫描繪的主題,由此可見戲題詩常是附會宴集的歡樂,維系友誼愉悅的氛圍,并非主動取謔的.即使取謔,亦是從小群體里發生的事件,尋找樂趣,以〈戲簡鄭廣文兼呈蘇司業〉詩為例,此詩為:
廣文到官舍,系馬堂階下.醉則騎馬歸,頗遭官長罵.才名三十年,坐客寒無氈.賴有蘇司業,時時乞酒.
仇兆鰲注云:「上戲簡鄭,摹其狂態.下兼呈蘇,美其交情.」,此詩在溢美蘇鄭的交情與簡鄭的性格.而戲題詩里即使是取謔的戲筆,亦在不損傷彼此情感的范圍來調侃對方,如〈戲題寄上漢中王三首〉篇中漢中王戒酒斷飲,詩人卻以「猶記酒顛狂」不時作態勾起受贈者酒興,挑起許多的趣味;以戲為題的詩情感是相當客套的,如〈春日戲題惱郝使君兄〉詩,以邀宴為由,藉著要求秦少府「百里攜妓,勢所不能」,制造小小的事件,亦以戲筆「惱」字點出委婉的小心,生出許多人際往來酬應的情味.從杜甫的詩發現贈詩是戲題詩的大宗,雖然詩人以戲筆嘲弄受贈者的癡愚,拙態,卻意在反襯受贈者于人格的執著,藉以凸顯受贈者生命的某種堅持.可見這樣的贈詩常是傳送一份知交貼心的情感,表達深切了解對方心志,人格,行事.以〈戲贈閔鄉秦少府短歌〉為例:
去年行宮當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同心不減骨肉親,每語見許文章伯,今日時清兩京道.相逢苦覺人情好.昨夜邀歡樂更無,多才依舊能潦倒.
杜甫詩中以「多才依舊能潦倒」似乎取戲秦少府高才圓絕為下吏,文人潦倒的窘況,但轉折間亦顯現秦少府于不遇中仍能堅持創作的不悔與可貴.又如〈戲贈友二首〉嘲弄友人墮馬,以戲筆安慰友人的不幸:
元年建已月,郎有焦校書.自夸足□力,能騎生馬駒.一朝被馬踏,唇裂板齒無.壯心不肯已,欲得東擒胡.
元年建已月,官有王司直.馬驚折左臂,骨折面如墨.駑駘一深泥,何不避雨色.勸君休嘆恨,未必不為福.
而以戲為題的詩亦兼有書信的功能,常常迂回表達個人的情感與請求,如〈官亭夕坐戲簡十少府〉「時公在官亭,故戲為此簡.」,寫久候友人的懊惱,而〈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詞近于索飲,故曰戲呈.」,可見以戲為題的詩,充份因應社交的需要,以戲筆為幕幛,緩沖難以直接提出的請求與借口,維系人際關系的合諧.
「俳諧體」的風趣是「謔浪以自寬」,在杜甫以戲題詩里是有一部份表現作者的體悟心情,與此相當接近,這是一種橘隱姿深沈的自我嘲謔,如杜甫〈官定后戲贈〉,這是作者自贈詩,其云:
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老夫......
杜甫的字、號和代表作是什么?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主要作品:《杜工部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陽杜氏。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代表作是什么?
三別和三吏
杜甫有哪些代表作??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于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有哪些詩算是他的代表作呢?
春望、望岳、《三吏》、《三別》。不得不說,杜甫的詩現實主義色彩濃重。
每個時期杜甫的代表作是什么?有什么風格 5分
一、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歲以前)
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開元十九年(時二十歲)開始漫游吳越,5年之后歸洛陽應舉,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齊趙。之后在洛陽遇李白,兩人相見恨晚,結下了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后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后又遇于東魯,再次分別,這便是“詩仙”與“詩圣”的最后一次相見。此期間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馬詩》、《贈李白》等。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當朝宰相李林甫為了達到權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說無人中舉。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的職位。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10日接連舉行了三個盛典。杜甫借此機會寫成了三篇《大禮賦》,玄宗使待制集賢院,但并未得重用。
三、為官時期(四十四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等詩。后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于忠言直諫,上書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采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書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后,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四、西南漂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人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儲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嚴武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絕唱。
。。。(百度百科)
歡迎追問,望采納!
杜甫的作品被稱為什么
詩史
杜甫生活在唐帝國由盛轉衰的重要歷史時期,安史之亂帶來的國家的深重災難和詩人的悲慘境遇,使詩人的創作在繼承現實主義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又鑄入了深摯的愛國主義情思。考察詩人的創作蹤跡,可分為準備時期、起步時期、成熟時期和總結時期四個階段,經過這一苦難的歷程的磨礪,他的現實主義創作登上了唐代詩歌的最高峰。杜甫的全部創作,既是他偉大人格的寫照,更是展示那個時代風貌的無比珍貴的歷史畫卷。
杜甫著名古詩詞(代表作)
“三吏”,“三別”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 《無家別》 《垂老別》
新安吏
作者: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暮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嚎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墻走,
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
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
“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
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
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
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
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
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
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獨與老翁別。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關吏
作者: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新婚別
杜甫
兔絲附蓬麻, 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 不如棄路旁。
結發為君妻,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 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 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 找沽釵也亍?
生女有所歸, 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 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 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 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 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 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 與君永相望! 無家別
杜甫
寂寞天寶后, 園廬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 死者為塵泥。
賤子因陣敗, 歸來尋舊蹊。
久行見空巷, 日瘦氣慘凄。
但對狐與貍, 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 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荷鋤, 日暮還灌畦。
縣吏知我至, 召令習鼓鞞。
雖從本州役, 內顧無所......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