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況鐘愛民做法有哪些的詞條
很多朋友對于況鐘愛民做法有哪些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況鐘其人事跡
況鐘,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為尚書呂震屬吏,呂震對他才能感到驚異,推薦授予他儀制司主事之官,后又升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稱職,又正逢蘇州等九府缺少知府,這九府都是重要難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薦屬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補各府之缺。況鐘得到尚書蹇義、胡濙等人舉薦,升任蘇州知府,宣宗特踢誥敕而派遣他前往。
蘇州地區賦役繁重,豪強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號稱最難治之地。況鐘乘驛站車馬來到蘇州府。他開始處理事務時,群吏圍立在四周請他寫下判犢。況鐘裝作不懂,向左右請教詢問,一切按照屬吏們的意圖去辦。群吏大喜,說知府昏暗好欺騙。過了三天,況鐘召集群吏責問他們道:“前某件事應該辦,你們阻止我;某件事不該辦,你們強讓我去作,你們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該處死?!碑敿聪铝畲蛩缼兹?,將屬僚中貪贓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罷斥,全府上下大為震動,全都奉法行事。況鐘于是蠲免煩荷之征,定立教民條文,事情有不便于民的,即上書朝廷講明。
清軍御史李立在匈補軍戶時為政暴虐,府同知張徽秉承李立的心思,動輒用酷刑壓制平民改配軍籍。況鐘上疏奏免一百六十人,只役及本人的一千二百四十人。蘇州府屬縣拖欠的賦稅共四年未收齊,總計七百六十余萬石。況鐘請求適當改為征鈔,被戶部部議時否決,但從此后頗有所蠲免和減征。況鐘又曾上言:“近來奉詔召募百姓租種官民荒田,官田按照民田科則征收,沒有人種的田地則免除賦稅額。昆山等縣百姓因為死亡、遷徙、從軍而除掉戶籍的,共三萬三千四百余戶,所遺留的官田二千九百八十余頃,應當減去賦稅十四萬九千余石。其他官田被海水淹沒的,賦稅額卻依然存在,應當都按照詔書的規定辦理。臣所管轄的七縣,共計秋糧二百七十七萬九千多石。其中民因征糧僅十五萬三千余石,而官田征收稅糧就多達二百六十二萬五千余石,有的田地一畝征收達三石之多,輕重不均到這樣程度。洪武、永樂年間,下令給北方各驛站出馬役,前后四百多匹,定期三年發遣回還,如今已經三十余年了。馬死就要補充,沒有完休之時。工部征收三梭闊布八百匹,浙江
十一府只征百匹,而蘇州一府就征達七百匹,請求敕令有關機構處理?!毙诙加枰耘鷾?。
當時,多次下詔減輕蘇州、松江的重賦。況鐘和巡撫周忱精心計劃,奏免賦稅七十余萬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況鐘都協助大力辦成。所積累的濟農倉存粟每年有幾十萬石,用來振濟災荒之外,還用來代交民間雜辦賦役和拖欠的租賦。
況鐘為政,纖悉而且周密,他曾設置兩本簿籍記錄鄉民的善惡,用來進行勸善懲惡;又設立通關勘合簿,防止出納時行奸作偽;設立綱運簿,防止運夫偷盜侵沒;設立館夫簿,防止無理的需求。他興利除害,不遺余力,鏟鋤豪強,扶植良善,民間將他奉若神明。以前,太監奉使織造采辦和購求花木禽鳥的接踵而至,府中僚佐以下官吏,動不動便遭他們綁打。又有衛所將士軍卒,時常欺凌百姓。況鐘到任后,都斂跡不敢再放肆。雖然是上級官員和其他省的官吏經過蘇州的,也都從心里對況鐘有所畏懼。
況鐘雖然出身于刀筆吏,卻重視學校教育,禮敬文人儒士,貧寒之家的讀書人多有受到他幫助的。有個名叫鄒亮的人,獻詩給況鐘,況鐘想要推薦他,有人寫了匿名書信詆毀鄒亮,況鐘說道:“這是想讓我更快地幫鄒亮成名。”當即奏明朝廷,朝廷召授鄒亮吏、刑二部司務,后升任御史。當初況鐘為吏員時,吳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員起家,任吏部司務,對況鐘有恩。到這時候況鐘多次請見,對待他禮節非常恭敬,并且讓他的兩個兒子到自己屬下作事,說:“并非我沒有仆役,這是想借此報答您?!逼剿贾壹宜貋碡毢瑥膩聿豢颗f交情而有所請托。人們稱贊他們兩人都是賢德之人。
況鐘曾遭母喪,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請求他留任,朝廷為此下詔命他戴孝起復留任。正統六年,況鐘任期已滿應當升遷,府中百姓二萬余人,前往巡按御史張文昌投訴,請求讓況鐘繼續任職。英宗下詔進況鐘食正三品俸祿,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況鐘死于任上。蘇州府吏民相聚哭悼,為他立祠致祭。
況鐘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在他前后任蘇州知府的都不能象他一樣。況鐘死后李從智、朱勝相繼為蘇州知府,也都是奉敕書行事,但是敕書中信用倚靠的程度都趕不上況鐘了。
況鐘傳文言文翻譯
《況鐘傳》的譯文:況鐘,宇伯律,是靖安人。起初況鐘擔任尚書呂震的屬吏,呂震認為他才華卓越,推薦授予況鐘儀制司主事之官。后來況鐘又升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稱職,又正逢蘇州等九府缺少知府,這些地方都是重要且難治理的地方;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薦屬下廉正且有能力的官吏補各府之缺。
況鐘因為尚書蹇義、胡濙等人的舉薦,升任蘇州知府,宣宗特賜誥敕派遣他前往。
蘇州地區賦役繁重,豪強猾吏舞文弄墨(舞文弄法:玩弄文字,曲解法律。)以奸求利,是號稱最難治理之地。況鐘乘驛站車馬來到蘇州府(傳zhuàn:古代設于驛站的房舍,亦指驛站上所備的馬車)。他開始處理事務時,群吏圍立在四周請他寫下判牒。況鐘裝作不懂,向左右請教詢問,一切按照屬吏們的意圖去辦。群吏大喜,說知府昏暗好欺騙。過了三天,況鐘召集群吏責問他們道:“前某件事應該辦,你們阻止我;某件事不該辦,你們強讓我去作。你們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該處死?!碑敿聪铝畲蛩缼讉€人,將屬僚中貪賤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痛斥一番,全府上下大為震動,全都奉法行事。況鐘于是免除煩擾苛細的賦稅,定立教民條文,事情有不便于老百姓的,立即上書朝廷講明。
當時,多次下詔減輕蘇州、松江的重賦。況鐘和巡撫周忱精心計劃,奏免賦稅七十余萬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況鐘都協助大力辦成。所積累的濟農倉存粟每年有幾十萬石,用來振濟災荒之外,還用來代交民間雜辦賦役(或:代為支出平常的辦事費用)和拖欠的租賦。況鐘為政,纖悉(纖悉:細致而詳盡)而且周密,他曾設置兩本簿籍記錄鄉民的善惡,用來進行勸善懲惡;又設立通關勘合簿,防止出關入關時行奸作偽;設立綱運簿(綱:唐、宋時成批運輸貨物的組織。綱運:成批運送大宗貨物。每批以若干車或船為一組,分若干組,一組稱一綱),防止運夫偷盜侵沒;設立館夫簿,防止無理的需求。他興利除害,不遺余力,鏟鋤豪強,扶植良善,民間將他奉若神明。
以前,太監奉使織造采辦和購求花木禽鳥的接踵而至,府中僚佐以下官吏,動不動便遭他們綁打。又有衛所將士軍卒,時常欺凌百姓。況鐘到任后,都收斂行跡不敢再放肆。即使是上級官員和其他省的官吏經過蘇州的,也都從心里對況鐘有所畏懼。
況鐘雖然出身于刀筆吏(刀筆:即刀筆吏。古人用簡牘時,如有錯訛,即以刀削之,故古時的讀書人及政客常常隨身帶著刀和筆,以便隨時修改錯誤。因刀筆并用,歷代的文職官員也就被稱作“刀筆吏”。在古代,人們又往往特將訟師幕僚稱作“刀筆吏”,顧名思義就是謂其深諳法律之規則,文筆犀利,用筆如刀。),卻重視學校教育,禮敬文人儒士,貧寒之家的讀書人多有受到他幫助的。有個名叫鄒亮的人,獻詩給況鐘,況鐘想要推薦他,有人寫了匿名書信詆毀鄒亮,況鐘說道:“這是想讓我更快地幫鄒亮成名。”當即奏明朝廷,朝廷召授鄒亮吏、刑二部司務。
當初況鐘為吏員時,吳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員起家,任吏部司務,對況鐘有恩。到這時候況鐘多次請見,對待他禮節非常恭敬,并且讓他的兩個兒子到自己屬下作事,說:“并非我沒有仆役,這是想借此報答您。”平思忠家素來貧寒,從來不靠舊交情而有所請托。人們稱贊他們兩人都是賢德之人。
況鐘曾遭母喪,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請求他留任,朝廷為此下詔命他戴孝起復留任。正統六年,況鐘任期已滿應當升遷,府中百姓二萬余人,前往巡按御史張文昌投訴,請求讓況鐘繼續任職。英宗下詔進況鐘食正三品俸祿,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況鐘死于任上。蘇州府吏民相聚哭悼,為他立祠致祭。況鐘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在他前后任蘇州知府的都比不上他。
《況鐘傳》的原文
況鐘,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書呂震,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遷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稱職,會蘇州等九府缺,皆雄劇地,命部、院臣舉其屬之廉能者補之。鐘用尚書蹇義、胡濙等薦,擢知蘇州,賜敕以遣之。
蘇州賦役繁重,豪猾舞文為奸利,最號難治。鐘乘傳至府,初視事,群吏環立請判牒。鐘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謂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詰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強我行。若輩舞文久,罪當死?!绷⒋窔等?,盡斥屬僚之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鐘乃蠲煩苛,立條教,事不便民者,立上書言之。
當是時,屢詔減蘇、松重賦。鐘與巡撫周忱悉心計畫,奏免七十余萬石。凡忱所行善政,鐘皆協辦成之。所積濟農倉粟歲數十萬石,振荒之外,以代居間雜辦及逋租。其為政,纖悉周密。嘗置二簿識民善惡,以行勸懲。又置通關勘合簿,防出納奸偽。置綱運簿,防運夫侵盜。置館夫簿,防非理需求。興利除害,不遺余力。鋤豪強,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先是,中使織造采辦及購花木禽鳥者踵至。郡佐以下,動遭笞縛。而衛所將卒,時凌虐小民。鐘在,斂跡不敢肆,雖上官及他省過其地者,咸心憚之。
鐘雖起刀筆,然重學校,禮文儒,單門寒士多見振贍。有鄒亮者,獻詩于鐘。鐘欲薦之,或為匿名書毀亮。鐘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绷⒆嘀?。召授吏、刑二部司務。
初,鐘為吏時,吳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為吏部司務,遇鐘有恩。至是鐘數延見,執禮甚恭,且令二子給侍,曰:“非無仆隸,欲籍是報公耳。”思忠家素貧,未嘗緣故誼有所干。人兩賢之。
鐘嘗丁母憂,郡民詣闕乞留。詔起復。正統六年,秩滿當遷,部民二萬余人,走訴巡按御史張文昌,乞再任。詔進正三品俸,仍視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為立祠。鐘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前后守蘇者莫能及。
況鐘是怎樣修函的?
明朝宣德年間,朝廷里的一面大鼓壞了,禮部打算派人到淮安去重造。發函中需將選鼓要求寫明,既要簡潔,又要明了。禮部請了幾個官員起草,皆不理想。后來有人請來況鐘,況鐘稍加思索,即提筆寫了八個字:緊繃密釘,晴雨同聲。修函完畢,滿堂喝彩。
函文前面四個字“緊繃密釘”,明確地說出了選鼓的方法步驟,皮要繃得緊,釘要釘得密;后面四個字則形象地提出了選鼓的質量要求,晴天雨天敲出的鼓聲一個樣。造鼓人一看就懂,就能掌握要領,只要按規格制作,就能達到預期的要求。
人物評價
況鐘家境貧寒,由于他資性穎異,且勤于學,而且秉心方直,律己清嚴,習知理義,處事明敏。在靖安縣衙任掾時,職內事務,處理快捷,深得知縣俞益的賞識,稱贊他干練通敏,廉介無私。況鐘在禮部任職十五年,官聲很好,得到大學士楊士奇等大臣的器重。
況鐘不僅剛正廉潔,而且孜孜愛民。前后各屆蘇州知府都不能與他相比。他在任期間,先后為人民辦了許多好事。貪官污吏動不動對百姓處以酷刑,他先后酌情予以減免者近一千四百余人。
同時,他協同巡撫周忱,悉心籌劃,為百姓奏免賦稅糧七十余萬石。他興利除弊,不遺余力,鋤豪強,扶良善,是明代著名的清官。因此,百姓對他奉之若神。
況鐘是一個怎樣的人
況鐘不僅剛正廉潔,而且孜孜愛民。前后各屆蘇州知府都不能與他相比。他在任期間,先后為人民辦了許多好事。貪官污吏動不動對百姓處以酷刑,他先后酌情予以減免者近一千四百余人。同時,他協同巡撫周忱,悉心籌劃,為百姓奏免賦稅糧七十余萬石。他興利除弊,不遺余力,鋤豪強,扶良善,是明代著名的清官。因此,百姓對他奉之若神。正統六年(1441),況鐘在蘇州任期十年已滿,當地官民二萬多人向上級請求留任。他死后,很多人為他哭泣,悲痛不已,并立祠紀念他。對于他的剛正清廉的思想品格和深入實際的求實精神,優秀傳統戲曲《十五貫》作了較深的刻畫,至今仍在人們心目中留下難忘的印象。
明史 況鐘傳翻譯 從開頭到“不如鐘也”
況鐘,字伯律,靖安人。最初以小吏的身份侍奉尚書呂震,呂震驚異於他的才能,推薦作儀制司主事。提拔為郎中。
宣德五年,皇帝因為郡守大多不稱職,恰逢蘇州等九府缺少官員,都是地位重要事務繁重的地方,命令部、院大臣舉薦他們下屬中廉潔能干的人補充。況鐘因為尚書蹇義、胡淡等人的舉薦,提拔為蘇州知府,賜敕書遣送他。
蘇州賦稅徭役繁重,豪強奸猾玩弄文字典解法律,作奸犯法謀取利益,以最難治理出名。況鐘乘坐驛車到州府衙門。剛開始辦公,群吏圍成一圈請求立即判決訴狀。況鐘假裝不知道,左右詢問,按小吏所想或行或止。小吏們大為高興,認為太守昏庸容易欺騙。過了三天,召集群吏責問他們說:“以前某件事應該做,你們阻止我;某件事應該停止,你們強求我施行;你們這些人玩弄文字曲解法律很久了,論罪應判死刑?!瘪R上用捶刑殺死幾個人,全部斥逐貪虐庸懦的屬僚。整個州府大為震驚,都奉公守法。況鐘於是免除繁重的賦稅,訂立條規制度,事情有不利於百姓的,立即上奏書陳述。
清軍御史李立清查軍隊暴虐,同知張徽稟承暗示的旨意,動不動就用酷刑強行攤派平民百姓。況鐘上疏免除一百六十人,徭役止於本身而終結的有一千二百四十人。屬縣拖欠賦稅四年,共七百六十多萬石。況鐘請求按量折算成鈔銀,被部議拒絕,但從此以后多有減免。又上疏說:“最近奉詔命招募人租種官府和百姓的荒田,官田按民田的標準收稅,無人種的除去賦額。昆山各縣平民因死罪被流放從軍除名的,共三萬三千四百多戶,遺留的官田二千九百八十多頃,應當減少稅額十四萬九千多石。其他官田淹沒入大海的,賦額還存在,應當全部按詔書處理。臣所管轄的七個縣,秋糧二百七十七萬九千多石。其中民糧只有十五萬三千多石,而官糧竟然達。--百六十二萬五千多石,有一畝徵稅達到三石的,輕重不平均到如此地步。洪武、永樂年間,命令出馬役給北方各驛站,前后四百多匹,約定滿三年后遣還,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了。馬死了就補充,沒有休止的時候。工部徵收三梭闊布八百匹,浙江十一府只有一百匹,而蘇州竟然達到七百匹,請求敕命有關部門處置?!被实廴看鸶矞试S。在這個時候,屢次有詔令削減蘇、松等地繁重的賦稅。況鐘與巡撫周忱悉心商議籌劃,上奏書免除七十多萬石。凡是周忱所做的善政,況鐘都協力促成。所積蓄的濟農倉粟米每年有數十萬石,賑救災荒之外,還用它代替民間為官府辦治的物品和拖欠的租稅。他治理政務,細致全面周密。曾經設置兩個簿冊記載民間的善惡,以施行勸勉和懲罰。又設置通關勘合簿,防止出納弄奸作假。設置綱運簿,防止運送的入侵占偷盜。設置館夫簿,防止不合理的需求。興利除害,不遺余力。鏟除豪強,培植良善,百姓像神人一樣尊奉他。
在此之前,宮中使者織造采辦和購置花木禽烏的人接踵而來??ぷ粢韵碌墓賳T,動不動就遭到鞭打捆綁。衛所的將領士兵,時時欺凌虐待百姓。況鐘在職,他們收斂行為不敢放肆。經過他的轄地的即使是上級官員和其他省的官吏,心裏都懼怕他。
況鐘雖然出身於刀筆小吏,但是重視學校,禮待文人儒士,出身貧寒家族的讀書人大多受他周濟幫助。有個叫鄒亮的,獻詩給況鐘。況鐘打算推薦他,有人寫匿名信詆毀鄒亮。況鐘說:“這是想讓我馬上使鄒亮成名罷了。”立即向朝廷奏薦鄒亮?;噬险僖娝⑹诠倮簟⑿潭克緞?。升遷為御史。
當初,況鐘作小吏的時候,吳江平思忠也從小吏起家,任吏部司務,待況鐘有恩德。到這時況鐘多次延請相見,所用禮節相當恭敬,并且叫兩個兒子去侍候他,說:“不是沒有仆人,只不過是想藉此報答您罷了?!逼剿贾壹已Y向來貧困,不曾攀緣以前的朋友有所請求。人們認為他們兩個都是賢人。
況鐘曾經服母喪,郡裏的百姓到京城請求讓他留任。詔命服喪期間起復任用擔任原官職。正統六年,任期屆滿應當升遷,所管轄的百姓二萬多人,前去向巡按御史張文昌陳述,請求讓他再任。詔命升為正三品俸祿,仍然處理府內的事務。第二年十二月死於官任。官吏百姓聚在一起大哭,為他建立祠廟。
況鐘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前后任蘇州知府的沒有誰能比得上。況鐘之后李從智、朱勝相繼作蘇州知府,都遵奉敕命管理,但是敕書委任寄托比不上況鐘。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