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從哪里可以看出晏幾道的癡情(從哪里可以看出晏幾道的癡情人)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從哪里可以看出晏幾道的癡情,以及從哪里可以看出晏幾道的癡情人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何賞析“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覺未多”這句詩?

賞析:

紅窗碧玉新名舊,猶綰雙螺。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覺未多。小來竹馬同游客,慣聽清歌。今日蹉跎。惱亂工夫暈翠蛾。

該句詩出自晏幾道的《采桑子·紅窗碧玉新名舊》。

這句說的是清眸中淺淺的盈盈秋水,以“千斛明珠”比喻明潔靈動而溫情脈脈的眼神,是形容眼睛明亮與很多明珠相比也不覺得夸張。自古以來,眼睛美麗的女子就倍受眾人青睞,文人墨客也不曾吝惜對靈動大眼的贊美之情。

擴展資料:

詩人晏幾道的文學特點:

(1)純情銳感的品性和癡情不移的特征:真與癡是晏幾道的性格特點,這種特點貫穿了他的全部詞作。他的詞充滿了憂愁和悲傷,馮煦說他是“古之傷心人”,黃庭堅說晏幾道詞“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與大晏詞那種淡淡的哀愁和富于哲理完全兩樣。

(2)抒情的“向內轉”與個人化:抒情小詞到了晏幾道,已明顯地由晚唐五代不具個性的艷歌轉為抒寫一已之情的詞篇。從總體上看,晏幾道此類詞作已脫離了歌舞歡場上逢場作戲的性質,就比較更帶著個人的色彩了,而不是《花間集》的沒有個性的艷詞了。

(3)語言深婉細膩、情感曲折跌宕:以夢寫情,是詞人言情曲折跌宕的重要表現形式。無論是以夢來追憶往事前塵,還是借以表達人生如夢之感,也無論以夢來抒寫思相思懷人之情,或是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愿望以夢托之,不外乎都是一種郁結之下的情感渲泄方式。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晏幾道

晏幾道在重陽節寫的這首《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表達了何種情感?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九月初九為什么被稱為重陽節呢?原來這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有關。

在《易經》的爻辭中,以陽爻為九,也就是說,九這個數字代表陽數。古人認為九月初九這一天,日期與月份的數字正好都是九,是兩個陽數重合,所以也叫“重陽”,這一天也就被稱為重陽節了。

從時間節氣上來說,九月初九是深秋時節,此時秋高氣爽,層林盡染,秋意濃濃,極具浪漫的氣氛。在多姿多彩的時節迎來重陽佳節,人們有理由讓節日充滿儀式感。

登高望遠、遙寄相思、秋游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等一系列適合在這個時節里開展的活動由此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并逐漸被大江南北的人們接受,逐漸成為一種習俗。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寓意美好,所以在古人眼中重陽節是吉祥的日子,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歷代詩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傳統文化自然而然地植入到了傳統節日中,兩者相得益彰,也讓節日多了一份特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與意蘊。

唐代詩人孟浩然有詩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白居易的“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女詞人李清照的“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一首首蜚聲詩壇傳誦千年的重陽節名篇佳句,讓這一傳統節日的美好與傳統文化的魅力深深地根植在人們的心中。

在中國古典詩詞的長河中,寫在重陽節的、抑或與重陽節有關的詩詞不勝枚舉。北宋詞人晏幾道在重陽節的宴席也曾寫下過一首《阮郎歸》的詞,不僅寫出了一些流行于北宋時期的重陽節習俗,也寫出了晏幾道深沉的情思,是一首寄深情于重陽節的名篇佳作,原詞如下: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開篇兩句寫“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詞人從重陽節里的景物開始寫起,渲染重陽時節的景象,并透露出詞人的立足點。這兩句從空間和時間的角度進行創寫,可謂開門見山,一筆點明主題。

《禮記·月令》中寫著:“季秋之月,霜始降,鴻雁來賓。”這一描述與重陽節的時序節令是很吻合的。重陽節雖然不是傳統的農歷二十四節氣,但重陽節與二十四節氣當中的“霜降”在時間上,也就相差前后兩三天。

詞人以舒緩、平淡的筆調,從氣象和物候兩個方面出發,寫出了重陽節的特征:重陽時節,白露為霜,天上的云彩中飛出排成一字的雁隊,云似乎也隨之在天空中拉出了長長的云翼。

詞中的“天邊金掌”是晏幾道引用的一個典故,相傳漢武帝在長安建章宮修建了一個高二十丈的銅柱,銅柱上面鑄造著銅人,銅人的手掌托著一個盤子,用來承接露水。

這樣的一個極具想象力與迷信色彩的建筑物代表了漢武帝想飲“玉露”以求長生的愿望,承露金掌這一建筑物也代表著它是皇宮所屬。

晏幾道詞中用到“天邊金掌”,指的不是漢代的建章宮,而是北宋的都城汴梁。詞人只用這兩句,就將重陽節前后汴梁的氣象和物候特色勾勒了出來。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前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連接緊密而自然。既點出開篇兩句描寫的是重陽節里的景物,也引出“人情”二字。

原來晏幾道是晏殊幼子,晏殊地位尊榮,對子女的教育很重視,在優渥的家庭環境中生活的晏幾道,身上既有賦性的天真,又有橫溢的才華。

良辰佳節,酒筵歌席,是晏幾道青年時的生活常態。晏殊死后,家道衰落,晏幾道的生活陷于貧困,對于人情世故、悲歡離合,他有更多的經歷和體驗。

宋哲宗元祐初,晏幾道詞名盛傳于京師,蘇軾曾請黃庭堅轉致期望結識之意,但他回答說:“今政事堂中半吾家舊客,亦未暇見也。”從晏幾道的語氣中至少可以看出兩點,一是他早年家境優渥,二十他對自己的才氣是很自信的。雖然經歷了家道中落,也經歷了門庭冷落,但他身上的那種貴族氣質依舊未減。

世事的變化以及人情的冷暖,不免讓經歷過這一切的晏幾道有著深刻的體會,他的天真時時為他帶來情感上的波折,憂傷與悲涼也伴隨著他飄零的后半生,因此他的詞作中的情感表達也是很深沉的。

在異地他鄉,在重陽佳節來臨之日里,還有朋友邀請晏幾道參加宴會,這讓飽受世事滄桑、人生冷暖的詞人開心不已,心頭也溫暖了不少。

美酒佳肴,歌舞宴樂,而且當日所飲之酒的味道正是詞人熟悉的“綠杯”,宴會上歌女表演的舞蹈正是自己當年看了一遍又一遍,聽到的歌聲正是自己聽過很多遍的熟悉的旋律。這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熟悉的聲音,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情景,怎能不勾起詞人內心的情感波瀾呢?

宴會上關于重陽節的習俗猶如自己青春年少之時家鄉的,這一刻讓詞人真正體會到了人情溫暖如故鄉的況味。

經過不少辛酸之后,還能得到這種溫暖,不言珍重而又寄寓著很多珍重之意。“人情似故鄉”雖然都在極力地渲染宴會給他帶來的歡愉,但正如前文所說,如果將此刻的宴會情景與晏幾道的身世聯系起來的話,就會明白這是充滿辛酸的歡愉。

下片開頭三句“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是對上片第三句的補充,再一次敘述了重陽節的活動內容。“蘭佩紫,菊簪黃”兩句,寫出了宴會場面的盛大與隆重,以及參與宴會的人們身著精美的服飾,進一步渲染了宴飲的盛況。

詞人為何在下片要再一次描寫宴會的規模呢?是詞人情感的再一次共鳴。他在宴會上回味著人情的溫暖,回憶著佩蘭簪菊、酒宴歌舞的昔日重陽節盛景,感受著今日隆重而熱烈的重陽節氛圍。

所以下片中對重陽節場景的再次描寫,于情于理都是再合適不過了,這不僅沒有讓詞作顯得拖沓冗長,反而讓詞作迸發出強烈而又真摯的情感來。

這三句是整個過節活動的一個歸結點,包含多重的層次:宴會給詞人帶來了情感的共鳴和精神的歡愉,詞作本可以隨著宴會的高潮而收尾,可是這樣不同尋常的一次宴會,這樣一次給詞人帶來“人情如故鄉”的宴會,必然要有一個升華和冷卻的心理過程。

所以詞人需要再去調理它,他不堪回首的繁華歲月、不堪回首的昔年歲月,不堪回首的年少往事,在今日的重陽宴會中,在此情此景中被重新喚起。

詞人經歷過的層層挫折,內心面對的重重矛盾,感情上遇到過的種種曲折在此刻交織在一起,自然就把意境推向了更深的層次。

結尾兩句“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由上面的歸結,再來一個大的轉折,又引出很多層次。有人情的溫暖,有過節的興致,隱藏在詞人內心深處悲涼還是無法排遣,所以他只能希望在醉酒的狀態下,將內心所有的郁結和煩惱統統忘掉。

寫到此處,詞義形成巨大的情感落差,本來重陽節的氣氛是歡愉的,但詞人的內心卻是愈加傷感,詞人的傷感掩蓋了節日的歡愉。由此可知這么多年來潛藏在晏幾道內心的、不為外人所道的悲傷是有多深。

但詞人內心是完全沒有自信的。正因為沒有自信,所以此刻詞人感覺到自己恐怕連大醉一下也難以做到,所以只好用吩咐的口氣,盼望為宴席助興的歌女,不要唱出令人肝腸寸斷的歌聲。否則,不但內心的悲涼忘卻不了,而且怕連“沉醉”也做不到了。

從晏幾道的這首詞中可以看出,盡管他真摯的情感一如既往,但在經歷了許多世事滄桑,感知了許多人情冷暖之后,他內心的悲涼揮之不去,已成為詞人常態化的情感。盡管那些曾經令他刻骨銘心的人或事,在此時此刻,他已經不愿去主動回憶這一切了。

繁華已然落盡,往事已然塵封,過去了就過去了,再去回憶還有什么好的呢?只會讓自己更難受。

晏幾道這首重陽節寫下的詞,詞人呈現出了凝練而高遠的景色,情感的描寫波瀾不驚,詞意卻跌宕起伏,詞作從舒緩漸進到悠揚旋律,與詞人情感的變化高度契合。

正因為詞作的意境與旋律配合得如此有韻味,如此有感染力,讀來讓人真正體會到傷感的文字在文學作品中也是極具魅力的,傷感是人之常情,是深沉的,是唯美的,也是最美的情感。

晏幾道有哪四癡?

黃庭堅的《小山詞序》也許給我們一個最好的解釋:余嘗論:叔原固人英也;其癡處亦自絕。人愛叔原者,皆慍而問其旨:“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癡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作一新進語,此又一癡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饑,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癡也。人皆負之而不恨,已信之終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癡也。”乃共以為然。

從四癡也就能看到他們孤芳自潔的個性。忠純真摯的癡情,他仍未失卻童心,他難與一般俗人合流,他一生的心血性情都表現在他的詞里。今觀其“小山詞“260多首,雖是走其父花間婉約傳統,固守小令的陣地,但也創造出新的藝術世界,有與父不同的地方。

周介存謂晏氏父子仍步伍溫韋,小晏精力尤勝。但薛礪若則認為他主要步伍馮延巳。他比其父詞更覺風流嫵媚,更輕柔自然,有的象南唐后主和秦少游,這與他父親不同。

黃庭堅則說:“精壯頓挫,能動搖人心,上者《高唐》、《洛神》之流,下者不減《桃葉》、《團扇》” 實際上晏幾道詞的重要內容是寫男女悲歡離合的戀情。這與其苦戀生世有關。他曾與友人沈廉叔、陳君龍家的蓮、鴻、蘋、云四歌女之間的悲歡離合。他甚至在詞中直接寫出這些歌女的名字。

這就使得他的詞具有一個特點:他的詞具有明確的思戀對象,感情真摯。這與五代宋初詞人作品中的泛愛、泛戀不同。

晏幾道的詞始終是構建在對過去的溫馨回憶和現在的苦悶,這樣兩個感情世界上的。

他把對愛情的生死不渝的追求,作為人生的精神寄托。他寫詞是“敘其所懷,期以自娛。”他的詞的第二個特點是夢境的描寫。他因為與戀人不能見面,便常在詞中虛構夢境以重溫往時愛情的甜蜜。他的作品中有52首59句寫到夢。第三語淡情深是其風格。即用平淡的語言,常見的景物來表達不尋常的深情,如【少年游】。

第四他的詞最善于融化詩句。如他的《浣溪沙》“戶外綠楊春系馬,床頭紅燭夜呼盧”用唐韓竑詩句,僅換了一個字“床頭”“床前”。但天衣無縫。【鷓鴣天】“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用老杜“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戴叔倫“還作江南客,翻疑夢里逢”。

故黃山谷說他的樂府“多寓以詩人句法。”

[編輯本段]作詞特點

可以說晏幾道的詞艷而不俗,淺處皆深,將艷詞小令,從語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與兩個層面上發展到極致。

詞風逼近乃父,但成就更高。由于社會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詞作的思想內容比晏殊詞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運、歌頌她們美好心靈的篇章。也有關于個人情事的回憶和描寫。通過個人遭遇的昨夢前塵,抒寫人世的悲歡離合,筆調感傷,凄婉動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現出不合世俗、傲視權貴的態度和性格,為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

《小山詞》是具有鮮明個性的抒情詩。工于言情,但很少盡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筆,較之晏殊的詞沉郁頓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發展,日臻純熟。《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等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前人對《小山詞》的評價甚高。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實罕其匹。」

《清平樂》晏幾道詞作鑒賞

《清平樂》寫離別,然而所寫景物卻是碧濤春水、青青楊柳、曉鶯啼鳴。下面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清平樂》晏幾道詞作鑒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作品介紹】

《清平樂·留人不住》是北宋詞人晏幾道所著。此詞寫離別,然而所寫景物卻是碧濤春水、青青楊柳、曉鶯啼鳴。用春天美好的景物寫離別,并把枝枝葉葉都賦予離情。

【原文】

清平樂

留人不住①,醉解蘭舟②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③休寄,畫樓云雨④無憑⑤。

【注釋 】

①留人不住:鄭文寶《柳枝詞》:“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此處翻用其意。

②蘭舟:木蘭舟,以木蘭樹所造之船。此處泛指船只。

③錦書:書信的美稱。前秦蘇若蘭織錦為字成回文詩,寄給丈夫竇滔。后世泛稱情書為錦書。

④云雨:隱喻男女交合之歡。

⑤無憑:靠不住。

【白話譯文】

想留住情郎卻無濟于事,他酒醉后登上畫船,揚帆而去。碧波蕩漾的春江中,那船兒一定乘風疾駛,黃鶯啼曉之聲,會充滿他的耳際。 渡口空空蕩蕩只剩下楊柳郁郁青青,枝枝葉葉都滿含著別意離情。從此后休要寄錦書再訴衷情,畫樓里的歡娛不過是一場春夢,那山盟海誓畢竟空口無憑。

【創作背景】

晏殊的去世,門祚的式微,晏幾道的境況也起了很大的變化。加上他孤高耿介、不愿阿附權勢的個性,以致生活的道路不很順利。身世的坎坷和世情的冷暖,使小晏在耿介特立的個性之外,又具有情深一往、善感任真的品格。所以他的詞雖不離傷春悲秋、別怨離愁、相思情苦的`內容,但是于情文之間繚繞著一股郁勃而深摯的情思,可以激動人心。這首詞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賞析】

此詞是一首離情詞。當是托為妓 女送別情之作。送者有意,而別者無情,從送者的角度來寫,寫盡其癡人癡情。

“留人不住”四個字將送者、行者雙方不同的情態描繪了出來:一個是再三挽留,一個是去意已決,毫無留戀之情。“醉解蘭舟去”,戀人喝醉了,一解開船纜就決絕地走了。“留”而“不住”,又為末兩句的怨語做了鋪墊。

“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二句緊承“醉解蘭舟去”,寫的是春晨江景,也是女子揣想情人一路上所經的風光。江中是碧綠的春水,江上有婉轉的鶯歌,是那樣的宜人。當然,景色的美好只是女子的想象,或許更是她的期望,即使他決然地離開了她,她也仍舊希望自己的情人在路上有美景相伴,可見癡情至深。“過盡”兩個字,暗示女子與戀人天各一方的事實,含蓄透露出她的憂傷。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情人已經走了很久,不見蹤影,但女子依舊站在那里。堤邊楊柳青青,枝葉茂盛繁多,千絲萬縷,依依有情,它們與女子一起佇立于渡口,安靜凝望遠方。古人有折柳枝送別的習俗,所以“枝枝葉葉”含有離情的意思,此處即借楊柳的枝葉來暗示女子黯然的離情。

“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所表達的感情非常激烈。女子負氣道:“以后你不必給我寄信了,反正我們之間那猶如一場春夢的歡會沒有留下任何憑證,你的心里也沒有我的位置。” “畫樓云雨”四個字道出了女子與男子曾經的美好過往,只可惜男子決然絕情。相守的期盼落空之后,她只有懷著無限的怨恨選擇放棄,從特意提及“錦書”可知,女子內心并不想如此決絕,只是無可奈何罷了。

這首詞在技巧上運用了很多對比方法:一個苦苦挽留,一個“醉解蘭舟”;一個“一棹碧濤”、曉鶯輕啼,一個獨立津渡、滿懷離情;一個意淺,一個情深,讓人一目了然。在結構上,亦是先含情脈脈,后決絕斷念。結尾二句雖似負氣怨恨,但正因為愛得執著,才會有如此煩惱,所以更能反襯出詞人的一片癡情。總之,此詞刻畫細膩,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一個女子癡中含怨的微妙心理。

名家鑒賞

周濟評曰:“結語殊怨,然不忍割。”

陳廷焯評日:“怨語,然自是凄絕。”

【作者介紹】

晏幾道(約1030—約1106)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寧七年以鄭俠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事,受株連下獄。元豐五年為潁昌府許田鎮監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師賜第”(《碧雞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貧寒。文學與其父晏殊齊名,世稱“二晏”。詞風哀感纏綿、清壯婉麗。有《小山詞》一卷。

歷史上,風流才子晏幾道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晏幾道當然是一個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們,和他的''神童''宰相之父晏殊一樣生性浪漫。這''官二代''的晏幾道含著''金湯匙''出世,自然過的是錦衣玉食、倚紅繞翠的奢華生活,在脂粉堆整天打滾的他,絕對是''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系玉樓人,繡被春寒夜'',每天斗雞走馬、縱情詩酒,可謂是''費資千百萬'',狎妓飲酒唱和,好不風流快活。以至于詞風也和''大宋第一夢中情人''秦觀有點相似,都是艷詞高手,婉約異常,晏幾道還由此贏得了''宋朝十大詞人''以及''宋詞小令第一''的美譽。他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纏綿哀怨情真意切,和他老爸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簡直是絕配,不知就里的人還以為這兩父子是純粹的一對''情癡''呢,其實不然。

晏幾道雖然沒有他老爸那么神,他父親7歲就能詩14歲考中進士,不過也差不多,他1多歲時就因詩才引起仁宗皇帝的注意,甚為青眼有加,還特許晏幾道去參加宮廷派對呢,算是寵愛那級別的。

應該說,晏幾道的人生并不是那么復雜,甚至可以說是清湯掛面,一攬無余。仿佛他來這個世上就只做兩件事:填詞和泡妞。因為這些簡單的人生理由,他連官都不想當了,多么清爽的理由。

原本47歲才生他的晏殊可謂是老來得子,所以對這個最小的第七個兒子,也最是寵愛,就因為他聰明伶俐又喜歡舞文弄墨,很得父親的文學藝術真傳。如果按其父親栽培意愿發展下去,估計當個高階文官也未嘗不可,因為在重視知識分子的宋代,連十分有為的皇帝宋仁宗都已注意到了他的詩才,再加上宰相父親的人脈和推手,相信會是官場的最佳新星。

可惜,文人中的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癡''字作祟,晏幾道卻自己把自己的大好前途給搞砸了。

或者他本人本來就無心仕途,即使是他的六個哥哥都謀取了功名當上了官,他自己還是心無旁騖地醉心于他的詩詞徘徊于花間,樂得被冠上''風流公子''之名而逍遙自在。

晏幾道一生也只做了穎昌府許田鎮監之類的小吏,直到其父去世家道中落,也不改初衷,更不會利用父親的故舊門生謀取功名,甚至于因獻詞給父親的門生知府韓維而被一頓責難,說他''蓋才有余,而德不足者'',應''捐有馀之才,補不足之德''云云,估計是他專傍歡場藝妓的風流韻事讓這些一本正經的衛道士不爽了。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晏幾道被下獄的證據,就是他寫給鄭俠的一首詩: ''小白長紅又滿枝,筑球場外獨支頤。春風自是人間客,主張繁華得幾時?''罪名就是諷喻新政、反對新黨。這當然是一種典型的''文字獄'',明擺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正所謂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也。

不過細想起晏幾道此詩的寓意,確實也是令人浮想聯翩,以王安石變法那種人造的''繁華'',也確實是沒有發展的可持續性,就像是春花絢麗一時,終究很快落花流水春去也,換了人間。以王安石那種睚眥必報的''拗相公''詩人性格,當然也嗅出了此中的異味,何況鄭俠讓其身敗名裂,你晏幾道又是鄭俠的朋友,正愁沒地方泄憤,你晏幾道主動撞到槍口上來,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那就一并一網打盡吧。

這就是不諳世事、不慕勢利的晏幾道所遭受的無妄之災,難怪世事洞明的黃庭堅曾在為晏幾道的詞集《小山詞》作序時,也毫不客氣地點出了晏幾道的不開竅:''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癡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作一新進士語,此又一癡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饑,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癡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癡也。''也正是這樣一種赤子般近乎笨蛋的癡呆和癡情,讓其后半生一直窮困潦倒,甚至于連當時權傾朝野的奸相蔡京多次請其填詞,他老哥子也不知阿諛奉承以換取功名和錢財,算是傻到家的那種。

當然,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正是因為這種沒有任何雜質的純粹癡和傻,讓晏幾道的詩詞充滿了純情癡意、真摯深婉,十分動人心弦,讓其充滿了生命力,以至于世代流傳,可謂是因禍得福,此中的得失大家也已經掂量出來了。

而且,即使是十分失意,也還是有美人相伴,雖然大都是風塵女子,卻又是她們成就了其的千古詩名也。

比如他的那首著名的《臨江仙》,就是回憶自己心愛的歌女小蘋而成的:''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這詞也可以說是晏幾道的代表作,而且那個點睛之筆''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據說是化自李白的兩句詩:''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歸'',不過晏幾道卻是化出了新境界,明顯比詩仙更加''高逼格'',充其量李白就是宮中及時行樂是也,是帶著酒氣的輕飄飄,而晏幾道的詞,卻是力透紙背的一種人生寂寞,而且因此種無可排遣的冰冷入骨的寂寞,卻讓主人公的愛情變得如此溫暖如此美麗,以至于穿著兩重''心字''圖案衣衫的小蘋,被月光籠罩的俏臉,便盛開成了一朵圣潔的白蓮花,有一種在月宮里的嫦娥那種不真實感,琴聲悠揚如仙樂飄飄,纖手輕訴,那是一種騰云駕霧的感覺,最終小蘋踏著月色歸去的彩云般絕美背影,簡直可讓晏幾道醉上千年。

瞧瞧,這就是我們可愛的''情癡''晏幾道,簡直就是想入非非又情真意切,可是一年之后,斯人已經杳如黃鶴,人去樓空,霧鎖亭臺,簾幕緊閉,唯剩在落花前喝悶酒的失意人,冷眼看著微雨中纏綿雙飛的春燕,一片春恨裊裊升起,無處排遣。

這''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可謂是融情于景、立意高遠、意蘊深刻、對仗工整,難怪好事的楊萬里頗有捉弄意味地評這兩句詞曰:''可謂好色而不淫矣'',有的詩評家認為是高度評價十分欣賞,而有的直接就認為變相罵了晏幾道是好色的情癡,而且見一個愛一個。

所以,作為公子哥兒,晏幾道不僅是情癡,而且也是寫情高手,詞和他父親相近,燕子去了又來的那種淡淡憂傷,但晏幾道的詞比其父的恬適或更進一步,也就是思想內容更加深刻,成就更高。

他的詞雖然有點艷情飄飄,卻因為用情真摯、毫不造作,再加上對歌女的悲苦命運充滿同情,同時善于挖掘她們十分人性化的美好心靈,又表現出了自己不同流合污、傲視王侯的高貴品格,且語言清新、韻味十足、個性張揚,在小令方面可謂是兩宋第一,沒人能與之匹敵。

當然,有心人還是發現了宋代另一著名詞人秦觀與晏幾道在小令方面令人興奮的共同點,也很喜歡把他們進行一番比較。

事實上,秦觀這位''大宋第一夢中情人''的艷詞,確實是和晏幾道有幾分相似,秦觀的愛情詞有近4首,大抵都是寫與歌妓和少女的卿卿我我,那種單戀或苦戀,幾乎和晏幾道的詞如出一轍,是愛情情景劇的全程直播,秦觀這''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是不是特么與晏幾道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情景特別協同呢?

看來雨是最能把他們的愛情鳥淋濕甚至折翼的最佳道具了,更由于他們都寫得情真意切、委婉含蓄,所以便顯出了非同一般的高妙,可謂是艷而不俗,輕柔細膩,質感很好,值得細品。

為什么黃庭堅說晏幾道有“四癡”?

晏幾道人品高潔,為時人所稱道。黃庭堅說他有“四癡”:“仕途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癡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一作新進士語,此又一癡也;費資千百萬,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癡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癡也。”正由于這一片癡情,所以他的詞抒發了自己生活中真正的哀愁,感情是真摯動人的。斷腸人遠,傷心事多,馮煦稱他為“古之傷心人”。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4211.html

分享給朋友:

“從哪里可以看出晏幾道的癡情(從哪里可以看出晏幾道的癡情人)” 的相關文章

宋代詞人有哪些(宋代詞人的有)

宋代詞人有哪些(宋代詞人的有)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宋代詞人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宋代詞人的有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宋朝著名詞人 1、蘇軾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

陸游留下來的詩有多少(陸游留存了多少詩)

陸游留下來的詩有多少(陸游留存了多少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陸游留下來的詩有多少,以及陸游留存了多少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宋代詩人陸游寫了多少詩 陸游是一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那么詩人陸游寫了多少詩?下面是我為你 收集 整理的陸游寫了多少詩,希望對你有幫...

蘇軾宋詞有哪些(宋代蘇軾的詞有哪些)

蘇軾宋詞有哪些(宋代蘇軾的詞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蘇軾宋詞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宋代蘇軾的詞有哪些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蘇軾的詩詞有哪些? 1、《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李白悲在哪里(李白悲哀的詩)

李白悲在哪里(李白悲哀的詩)

很多朋友對于李白悲在哪里和李白悲哀的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的墓在哪里 啊? 李白墓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東南郊10多公里的青山,周圍有姑溪河與青山河環繞。唐肅宗上元三年(762年),李白因貧病交加,投靠族權當涂縣令李陽冰。同年11月病逝,終...

如何分析張元千的蝶戀花(張元干蝶戀花)

如何分析張元千的蝶戀花(張元干蝶戀花)

今天給各位分享如何分析張元千的蝶戀花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張元干蝶戀花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南宋詩人張元千詩詞賞析及參考答案 瑞鷓鴣 (南宋) 張元干 白衣蒼狗變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塵。 好是悲歌將進酒,不妨同賦惜余春。 風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須我輩...

定風波哪里是比喻(定風波比喻的句子)

定風波哪里是比喻(定風波比喻的句子)

大家好,關于定風波哪里是比喻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定風波比喻的句子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定風波蘇軾翻譯及賞析 “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句詩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有哪些詞(蘇軾有哪些詞牌名)

蘇軾有哪些詞(蘇軾有哪些詞牌名)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蘇軾有哪些詞,以及蘇軾有哪些詞牌名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想知道蘇軾的詞有哪些? 蘇軾最出名的古詩詞應該是《赤壁賦》、《后赤壁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四首。并且蘇軾的詩詞有...

露才一見讒如何的簡單介紹

露才一見讒如何的簡單介紹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露才一見讒如何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含有衰字的詩句 1、《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2、《短歌行》張籍青天蕩蕩高且虛,上...

讀長相思詞人身在哪里(長相思詞人身在什么心在什么)

讀長相思詞人身在哪里(長相思詞人身在什么心在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讀長相思詞人身在哪里,以及長相思詞人身在什么心在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長相思是清朝詩人納蘭性德所做的一首詩讀了這首詩你發現此人身在什么心卻在什? 《長相思》原文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哪些詩人辭去朝廷官位隱居(哪些詩人辭去朝廷官位隱居了)

哪些詩人辭去朝廷官位隱居(哪些詩人辭去朝廷官位隱居了)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哪些詩人辭去朝廷官位隱居,以及哪些詩人辭去朝廷官位隱居了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代歸隱的詩人有哪些 中國歷代隱士,大抵可分為十種: 其一,真隱、全隱。 如晉宋間的宋炳,元代的吳鎮等,從不去做官,皇帝下令征召也不去,也不和官方打交道。 其二,先官后隱...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