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悼亡詩有哪些(元稹的悼念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元稹的悼亡詩有哪些,以及元稹的悼念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元稹的悼亡詩是哪三首
詩歌:《遣悲懷三首》唐代·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翻譯:
你如同謝公最受偏愛的女兒,嫁給我這個貧士事事不順利。你見我沒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釵因我相求而買酒。你用野蔬充饑卻說食物甘美,你用落葉作薪你用枯枝做炊。如今我高官厚祿你卻離人間,為你寄點延請僧道超度士靈。
往昔曾經戲言我們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說的展現在眼前。你穿過的衣裳已經快施舍完了,你的針線盒我珍存著不忍打開。因懷念你我對婢仆也格外戀愛,多次夢到你我便為你焚紙燒錢。誰不知夫妻永訣人人都會傷懷,想起許多往事令人極度地傷悲。
閑坐無事為你悲傷為我感嘆,人生短暫百年時間又多長呢!鄧攸沒有后代是命運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鳴。即使能合葬也無法傾訴衷情,來世結緣是多么虛幻的企望。只能睜著雙眼整夜把你思念,報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雙眉。
擴展資料
背景:
這組詩宮三首,約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時元稹在監察御史分務東臺任上;一說這組詩作于公元822年(長慶二年)。這是元稹為懷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
賞析:
詩人以鄧攸、潘岳自喻,故作達觀無謂之詞,卻透露出無子、喪妻的深沉悲哀。然后從絕望中轉出希望,想著死后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只是這種虛無縹緲的幻想,更加難以指望,因而更為絕望。死者已矣,過去的一切都無法補償。
接下來的詩情愈轉愈悲,詩人仿佛在對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跡:我將永遠永遠地想著你,要以終夜“開眼”來報答你的“平生未展眉”,表現了作者的癡情纏綿,哀痛欲絕。
古代四大悼亡詞有哪些?
1、宋代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原文: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釋義: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竟無處向你傾訴滿腹的悲涼。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流出淋漓熱淚灑下千行。料想得到我當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2、唐代元稹《離思》
原文: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釋義:曾經領略過蒼茫的大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曾經領略過巫山的云靄,就覺得別處的云黯然失色。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于回頭一望,這也許是因為修道,也許是因為你的緣故吧。
3、宋代賀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
原文: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釋義:
再次來到蘇州,只覺得萬事皆非。曾與我同來的妻子為何不能與我同歸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頭失伴的鴛鴦,孤獨倦飛。
原野上,綠草上的露珠剛剛被曬干。我流連于舊日同棲的居室,又徘徊于壟上的新墳。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凄風苦雨,平添幾多愁緒。今后還有誰再為我深夜挑燈縫補衣衫!
4、西晉潘安《悼亡詩》
原文: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釋義:我們就像翰林鳥一樣,現在我卻形單影只;如同在小河里一起遨游的比目魚一樣,你的中途離開讓我再難以前行。
擴展資料:
悼亡詩,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古代漢族詩歌題材之一,始于晉代潘安。西晉文學家潘安,美姿容,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標準的美男子。
據說少年時曾挾彈出洛陽道,婦女們見到他無不為之傾倒,“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但是,他對妻子的感情卻始終如一,可謂情深意篤。他二十四歲結婚,五十歲妻子不幸死亡,夫婦和睦相隨二十六載。潘安悲痛之極,為她服喪一年,期滿后于元康六年(296)改服赴任。
元稹詩詞最佳十首
元稹詩詞最佳十首
1、最深情動人的愛情詩:《離思五首·其四》
2、最滄桑的詩:《行宮》
3、最凄苦沉痛的悼亡詞:《遣悲懷三首·其一》
4、最傷懷的悼亡詩:《遣悲懷三首·其二》
5、最哀痛欲絕的悼亡詩:《遣悲懷三首·其三》
6、最驚心的詩:《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7、最有新意的詩:《菊花》
8、最悲天憫人的詩:《織婦詞》
9、最懷舊的詩:《春曉》
10、最細膩生動的長詩:《連昌宮詞》
元稹的詩風格特點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層統治階級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廣度都不及白居易。 詩的風格與白居易相近,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
元稹惟將終夜長開眼是悼念誰?
;?????01
??????妻子韋叢
??????元稹惟將終夜長開眼是悼念妻子韋叢而寫下的七言律詩。此句出自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同穴官冥何所望?他鄉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元稹的原配妻子韋叢很賢惠,夫妻感情很好,韋叢病死時僅二十七歲。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的歉疚和思念。
??????《遣悲懷三首》是唐代詩人元稹的組詩作品。這三首詩重在傷悼作者已故的原配妻子韋叢。第一首詩追憶往日的艱苦處境和妻子的體貼關懷,表達共貧賤而未能共富貴的遺憾;第二首詩緊承上首,描寫妻子死后的情景,以施舍舊衣、憐惜婢仆寄托深切的哀思;第三首詩因妻子的早逝而慨嘆人生的短暫,一死便成永別,抒發沒有窮盡的長恨,突出悲懷,深化主題。全詩直抒胸臆,樸素自然,以淺近通俗的語言和娓娓動人的描繪,抒寫纏綿哀痛的真情,是古代悼亡詩中的佳作。
??????這三首詩是元稹為懷念去世的原配妻子韋叢而作的,約作于唐憲宗元和六年(811),時元稹在監察御史分務東臺任上;一說作于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元稹的原配妻子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幼女,于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和官職卑微的元稹結婚,當時她二十歲,元稹二十五歲。婚后生活比較貧困,但韋叢很賢惠,毫無怨言,夫妻感情很好。
??????過了七年,即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監察御史時,韋叢病死,年僅二十七歲。元稹悲痛萬分,陸續寫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懷三首》。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