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顏延之詩集多少看(文選顏延之)

少年別多情2022-12-22 19:24歷史60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顏延之詩集多少看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文選顏延之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南朝宋文學家顏延之的著名詩詞

顏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學家。祖籍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曾祖含,右光祿大夫。祖約,零陵太守。父顯,護軍司馬。少孤貧,居陋室,好讀書,無所不覽,文章之美,冠絕當時,與謝靈運并稱“顏謝”。嗜酒,不護細行,年三十猶未婚娶。

東晉末,官江州刺史劉柳后軍功曹,轉主簿,歷豫章公劉裕世子參軍。劉裕代晉建宋,官太子舍人。宋少帝時,以正員郎兼中書郎,出為始安太守。宋文帝時,征為中書侍郎,轉太子中庶子,領步兵校尉。后為秘書監,光祿勛,太常。劉劭弒立,以之為光祿大夫。宋孝武帝即位,為金紫光祿大夫,領湘東王師,后世稱其“顏光祿”。長子顏竣從孝武帝討滅劉劭,權傾一朝。凡是顏竣所資供之物,延之一無所受,器服不改,宅宇如舊。曾經對顏竣說:“平生不喜見要人,今不幸見汝。”孝建三年,卒,時年七十三。追贈散騎常侍、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如故。謚曰憲子。延之性褊激,兼有酒過,肆意直言,曾無回隱,世人呼之“顏彪”。

顏延之和陶淵明私交甚篤。在顏延之江州任后軍功曹時,二人過從甚密;其后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經潯陽,又與陶淵明在一起飲酒,臨行并以兩萬錢相贈。陶淵明死后,他還寫了《陶徵士誄》。

顏延之在當時的詩壇上聲望很高,和謝靈運齊名,并稱“顏謝”。但實際上,他的成就似乎不如謝靈運。他的詩凝煉規整,喜用典故,堆砌辭藻,往往缺乏生動的情致。湯惠休說他的詩“如錯采鏤金”(見《詩品》),鐘嶸也說他“喜用古事,彌見拘束”。其詩存世者不少而可觀者不多,較為人們所稱道的是《五君詠》五首,是他在被出為永嘉太守時所作。稱述竹林七賢中的“五君”,而山濤、王戎因為貴顯而不詠,借五位古人抒發自己的不平,體現了他性格中正直放達的一面,比別的作品要顯得清朗。《北使洛》、《還至梁城作》,感慨中原殘破,象“陰風振涼野,飛云瞀窮天。臨涂未及引,置酒慘無言”;“故國多喬木,空城凝寒云;丘壟填郛郭,銘□滅無文;木石扃幽闥,黍苗延高墳”等句,感情也比較真實。他的《赭白馬賦》,雖屬奉詔而作,但如“旦刷幽燕,晝秣荊越”之句,描寫駿馬奔馳之速,對后來許多詠馬詩都曾產生過影響。

《隋書》稱有文集二十五卷,兩《唐書》作三十卷,佚。明代張溥輯有《顏光祿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南朝宋文學家顏延之的著名詩詞

1、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顏延之《阮步兵》

2、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探道好淵玄,觀書鄙章句。交呂既鴻軒,攀嵇亦鳳舉。流連河里游,惻愴山陽賦。——顏延之《向常侍》

3、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顏延之《嵇中散》

4、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顏延之《阮步兵》

清代文學家趙翼詩句詩詞

年代: 清朝

趙翼簡介:

趙翼(1727年(丁未年)~1814年(甲戌年)1月10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詩人。字云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旋辭官,主講安定書院。長于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并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記》與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合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趙翼論詩重“性靈”,主創新,與袁枚接近。他反對明代前、后七子的復古傾向,也不滿王士禛、沈德潛的“神韻說”與“格調說”。他說:“力欲爭上游,性靈乃其要。”(《閑居讀書作六首》之五)“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論詩》)所著《甌北詩話》又名《甌北詩鈔》,系統地評論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蘇軾、陸游、元好問、高啟、吳偉業、查慎行等十家詩,他重視詩家的創新,立論比較全面、允當。趙翼存詩4800多首,以五言古詩最有特色。如《古詩十九首》、《閑居讀書六首》、《雜題八首》、《偶得十一首》、《后園居詩》等,或嘲諷理學,或隱寓對社會的批評,或闡述一些生活哲理,頗有新穎思想。七古如《將至朗州作》、《憂旱》、《五人墓》,七律如《過文信國祠同舫庵作》、《黃天蕩懷古》、《赤壁》等,都獨具特色,并在造句、對仗方面見出功力。另外,造語淺近流暢,也是一大優點。其詩的缺點,是有時議論過多,過于散文化,形象性較差。趙翼的文學著作有詩集53卷及《甌北詩鈔》。趙翼與袁枚、張問陶合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

趙翼史學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記》、《陔余叢考》、《檐曝雜記》、《皇朝武功紀盛》、《甌北詩鈔》等。由于《二十二史札記》把《舊唐書》、《舊五代史》羅織在內,實際為廿四史。他單披閱廿四史就達3200卷,加上正文和夾注中引用的稗史筆記4000多種,工作量浩瀚。趙翼從40多歲動筆,到1796年方完成。成書時他已經是七旬老翁了。《廿二史札記》一書考證史籍著述體例的演變和歷史事實的真相,顯示出特有的經世意識和對大量歷史問題的深刻見解,堪稱是乾嘉樸學時代創造性思維的出色成果。趙翼生前史學著作因與時風不同而未受重視。死后多年,卻聲名大漲,梁啟超以為趙翼“用歸納法比較研究,以觀盛衰治亂之原”。《二十二史札記》與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合稱三大史學名著。

清代文學家趙翼詩句詩詞

1、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趙翼 《野步》

2、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趙翼

3、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趙翼

4、 矮人看戲何曾見,只是隨人說短長。 ——趙翼 《論詩》

5、 枉為耽佳句,勞必費剪裁。平生得意處,卻自自然來 ——趙翼

6、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趙翼

7、 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趙翼 《論詩》

8、 觸景生情,涸事起意 ——趙翼

9、 一人知己足平生 ——趙翼

10、 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上游,性靈乃其要。 ——趙翼

11、 "就鍋排下黃金粟,轉手翻成白玉花 ——趙翼 《爆孛婁詩》"

元代文學家姚燧詩詞名句

元文學家。字端甫,號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大學士。能文,與虞集并稱。所作碑志甚多,大都為歌頌應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輯有《牧庵集》。

元代文學家姚燧詩詞名句

1、欲寄君衣君不還,

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與不寄間,

妾身千萬難。這首小令寫閨婦在寒冬到來時給遠方征人寄軍衣的矛盾心理,表現了婦人的復雜微妙的心理,寄與不寄都滲透了深深的愛。

2、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3、普天樂浙江秋

浙江秋,吳山夜。

愁隨潮去,恨與山疊。

寒雁來,芙蓉謝。

冷雨青燈讀書舍,怕離別又早離別。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寧奈些些。

4、陽春曲姚燧

筆頭風月時時過,眼底兒曹漸漸多。有人問我事如何?人海闊,無日不風波。

5、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文學家名言

1、真理和美德是藝術的兩個密友,你要當作家,當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德行的人。狄德羅

2、文學是人的生活的教科書。車爾尼雪夫斯基

3、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穢和血,決不是如詩人所想象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現實的故事,需要各種卑賤的,麻煩的工作,決不如詩人想象的那般浪漫;革命當然有破壞,然而更需要建設,破壞是痛快的,但建設卻是麻煩的事。所以對于革命抱著浪漫諦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一到革命進行,便容易失望。

4、當文學變成半是商品半是藝術的時候,就會繁榮鼎盛。拉爾夫

5、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

6、戲劇出于虛構:歪曲事實以表明真理。EdwevrdAlbee

7、文學就像爐中的火一樣,我們從人家借得火來,把自己點燃,而后傳給別人,以致為大家所共同。福樓拜

8、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魯迅

9、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魯迅

10、只有人越來越墮落,文學也就一落千丈。歌德

11、不滿是向上的車輪。

12、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13、異端是生活的詩歌,因此有異端思想是無傷于一個詩人的。歌德

14、社會向文學提供素材,文學向社會提供規范。郭沫若

15、優秀的作品無論你怎樣去探測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

16、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17、文學使思想充滿肉和血,它比哲學或科學更能,給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確性和說明性。高爾基

18、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19、風格就是人品。巴爾扎克

20、只有偉大的人格,才有偉大的風格。歌德

21、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

22、在一生中連一次詩人也未做過的人是悲哀的。拉馬丁

23、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24、弄文學的人,只要一堅韌,二認真,三韌長,就可以了。魯迅

25、任何文學,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的作為目的,都是病態的,不健康的文學。小仲馬

26、懷疑并不是缺點。總是疑,而并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

27、唯獨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

28、愛心得匠意,則杰作在望。JohoRukjh

29、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魯迅

30、文學應該預見未來,用自己那最美的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最前面,就像它在護著生活向前邁進似的。阿托爾斯泰

31、一首偉大的詩篇象一座噴泉一樣,總是噴出智慧和歡愉的水花。雪萊( )

32、穿掘著靈魂的深處,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創傷,又即從這得傷和養傷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滌除,而上了蘇生的路。

33、文學其實一向是教育的伙半;文學的展和受教育程的要求的發展,一向是平行的。杜勃羅留波夫

34、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35、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古今描寫戰爭的詩詞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下面我給大家分享關于古今描寫戰爭的詩詞,供大家參考學習。

古今描寫戰爭的詩詞1

古今描寫戰爭的詩詞(一)

題鄭所南蘭【元】倪瓚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初入淮河(選一)【宋】楊萬里

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遠,中流以北即天涯。

題臨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安軍【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出嶺誰同出?歸鄉如此歸!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饑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話子侄【元】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飄泊棲遲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夢覺聽啼鵑。

古今描寫戰爭的'詩詞(二)

州橋【宋】范成大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少年行(選一)【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牡丹【宋】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示兒【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古今描寫戰爭的詩詞(三)

少年行(選一)【唐】王維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唐】岑參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和張仆射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從軍行(選一)【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選一)【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古今描寫戰爭的詩詞(四)

漫感【清】龔自珍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秣陵【清】屈大均

牛首開天闕,龍崗抱帝宮。六朝春草里,萬井落花中。訪舊烏衣少,聽歌玉樹空。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

望闕臺【明】戚繼光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馬上作【明】戚繼光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清】鄭成功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一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古今描寫戰爭的詩詞2

1、疏髯渾似雪,衰涕欲生冰。——陳克《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2、種得官倉珠顆谷,六十年來兵簇簇,日月食糧車轆轆。——元稹《田家詞》

3、已聞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細柳營。——王瓊《九日登長城關樓》

4、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王維《少年行四首》

5、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6、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戴叔倫《轉應曲·邊草》

7、流磻平皋,垂綸長川。——嵇康《贈秀才入軍·其十四》

8、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9、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10、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陸游《關山月》

11、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大傷農。——杜甫《歲晏行》

12、勍敵猛,戎馬殷,橫陣亙野若屯云。——何承天《戰城南》

13、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14、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陳克《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15、晉鄙兵回為重難,秦師收旆亦西還。——汪遵《夷門》

16、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17、不堪對酒長亭別。——李彌遜《菩薩蠻·江城烽火連三月》

18、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詩經·君子于役》

19、將軍出紫塞,冒頓在烏貪。——盧照鄰《戰城南》

20、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祖詠《望薊門》

21、家隨兵盡屋空存,稅額寧容減一分。——杜荀鶴《題所居村舍》

22、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

23、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24、春色臨邊盡,黃云出塞多。——郎士元《送李將軍赴定州》

25、迎頭便說兵戈事。——張可久《小梁州·篷窗風急雨絲絲》

26、嘉彼釣翁,得魚忘筌。——嵇康《贈秀才入軍·其十四》

27、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陸游《水調歌頭·多景樓》

28、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李夢陽《秋望》

29、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30、使我們不去打仗,敵人用刺刀/殺死了我們,還要用手指著我們骨頭說:“看,這是奴隸!”——田間《假使我們不去打仗》

31、從軍樂,莫問所從誰。——元好問《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時作》

32、燒痕空極望,鼓角高城上。——納蘭性德《菩薩蠻·白日驚飚冬已半》

33、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3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35、揚兵獵月窟,轉戰略朝那。——李白《發白馬》

36、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37、軍門頻納受降書,一劍橫行萬里馀。——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38、將軍狐裘臥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39、秋山年長頭陀處,說我軍前射虎歸。——劉商《贈頭陀師》

40、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陳羽《從軍行》

41、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杜荀鶴《山中寡婦》

42、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43、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謾焚香。——杜甫《曲江對雨》

44、借錢塘潮汐,為君洗盡,岳將軍淚!——陳德武《水龍吟·東南第一名州》

45、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46、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47、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48、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李白《從軍行》

49、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李白《戰城南》

50、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顏延之《阮步兵》

51、將軍玉帳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飛。——劉基《北風行》

52、刁斗靜,烽火一把,時送平安耗。——蔡挺《喜遷鶯·霜天秋曉》

53、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窺兵。——張華《游俠篇》

54、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55、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56、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57、勿謂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為諱。——劉仙倫《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

58、三十遴驍勇,從軍事北荒。——張玉娘《從軍行》

59、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李商隱《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60、昔事前軍幕,今逐嫖姚兵。——范云《效古詩》

古今描寫戰爭的詩詞3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3、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4、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

5、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8、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9、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詩經—君子于役》)

11、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赤壁》)

顏延之詩歌代表作是什么?

顏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學家。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曾祖含,右光祿大夫。祖約,零陵太守。父顯,護軍司馬。少孤貧,居陋室,好讀書,無所不覽,文章之美,冠絕當時,與謝靈運并稱“顏謝”。嗜酒,不護細行,年三十猶未婚娶。

《五君詠》突出反映了顏延之人格中的耿介和性格中的傲岸一面。元嘉十一年,劉湛、殷景仁不能容忍顏延之的耿直放誕,通過彭城王劉義康再次外放他為永嘉太守。這里正是十二年前謝靈運第一次被貶的地方,謝靈運在前一年剛剛被殺于廣州,分明是以謝靈運的下場來暗示顏延之。顏延之極為憤慨,寫作了《五君詠》,五首分詠阮步兵(籍)、嵇中散(康)、劉參軍(伶)、阮始平(咸)、向常侍(秀),在“竹林七賢”中取五人而遺落貴顯的山濤、王成,這本身就是一種態度。《宋書》本傳說其中詠阮咸和詠劉伶的“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韜精日沉飲,誰知非荒宴”是作者自序,其實通觀五篇,莫不是顏延之思想境界的自我寫照,而尤以詠阮籍、嵇康的兩首寫得更加鮮明:

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沉醉似埋照,寓辭類托諷。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形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立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

起句矯健,結句悲涼。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卷十六評此詩說“五篇別為新裁,其聲堅蒼,其旨超越,每于結句凄婉壯激,馀音詘然,千秋乃有此體。”語雖夸大,尚能近實。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五首詩都是五言八句,中間四句,排偶相對。這一現象也許出于偶然,不過它出現在永明新體詩之前五六十年,說明了已經有人在作這種格律規整的探索。這五首詩在后世被視為顏延之的代表作,有相當的影響。李白《酬王補闕》“鸞翮我先鎩,龍性君莫馴”,顯然是套用顏詩中的兩句警句。

附:

五君詠五首

【阮步兵】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沈醉似埋照。寓辭類托諷。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嵇中散】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形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立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

【劉參軍】劉伶善閉關。懷清滅聞見。鼓鐘不足歡。榮色豈能眩。韜精日沉飲。誰知非荒宴。頌酒雖短章。深衷自此見。

【阮始平】仲容青云器。實稟生民秀。達音何用深。識微在金奏。郭奕已心醉。山公非虛覯。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向常侍】向秀甘淡薄。深心托毫素。探道好淵玄。觀書鄙章句。交呂既鴻軒。攀嵇亦鳳舉。流連河里游。惻愴山陽賦。

顏延之與謝靈運

導語:南朝時期,顏延之與謝靈運并稱“顏謝”,那么他們二人創作風格有何異同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元嘉時期,顏延之、謝靈運齊名文壇,以“文章之美”并稱“顏、謝”。從共性上看,二人詩歌都有典麗、繁密、雕琢、“巧似”、重視藝術形式等特征,但是在詩歌的主題、寫景、內在氣質等方面,顏、謝存在很大差異。同為元嘉時期的文壇巨子,我一直很想很想具體的對比下二人在風格上的具體的差異,并試圖找出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

(一):簡述二者各自的詩歌風格

對于顏延之的詩歌創作, 前賢作了相當多的精辟闡述鐘嶸《詩品》云 “ 其源出于陸機。尚巧似。體裁綺密, 情喻淵深, 動無虛散, 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 彌見拘束。雖乖秀逸,是經綸文雅才。雅才減若人, 則蹈于困踱矣 湯惠休日 ‘謝詩如芙蓉出水, 顏詩如錯彩鏤金。’顏終身病之” 。由此可見, 顏詩既有對傳統詩歌風格的繼承和吸收, 又有自己的變革和創新, 進而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詩歌風格 藻麗、典密、清壯。顏詩的藻麗風格肇端于對前人的繼承和吸收, 具體表現為下列三種方式。(1)辭藻華美。。如《應詔觀北湖田收》中云 “飛奔互流綴, 堤毅代回環。神行將浮景, 爭光溢中天” (2)句子整飾。如“ 伊淺絕津濟, 臺館無尺椽。宮陛多巢穴, 城閱生云煙, 王酞升八表, 磋行方暮年” 。(3)色彩紛呈。如“攢素既森藹, 積翠亦蔥芋《應詔觀北湖田收》!“ 流云藹青網, 皓月鑒丹宮

謝靈運作為中國山水詩的開創者,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被尊稱為“山水詩鼻祖”,曾流傳下了“池塘生春草,柳園變鳴禽”“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衰”等一系列歷代傳頌的名句。他善于用富艷精工的語言記敘游賞經歷、描繪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鮮明、意境優美的佳句,其詩充滿道法自然的精神,貫穿著一種清新自然恬靜之韻 味,一改魏晉以來晦澀的玄言詩之風。

(二):二者在詩歌風格上的異同

相同點:

首先,他們的詩歌都追求雅麗、繁富。這與二人詩歌觀念有關。謝靈運的詩學觀念中,對華美、典雅的藝術風格較為重視 ,顏延之也是如此,其《庭誥》云:“荀爽云:詩者古之歌章,然則雅頌之樂篇全矣。以是后之囗(原字缺) 詩者,率以歌為名。及秦勒望岱,漢祀郊宮,辭著前史者,文變之高制也。雖雅聲未至,宏麗難追矣。”可以看出“, 雅”是顏延之文學風格認識中的最高范疇“, 麗”僅次于“雅”,二者構成了顏延之文學風格觀的兩個最高層面。同時,二人才華高妙,學識豐博,重視文學對才學的表現。。如謝靈運在稱贊法綱、慧琳二位法師文章時說:“藻豐論博,蔚然滿目。”(《答綱琳二法師書》)“藻豐”指文章辭采豐贍“, 論博”則指作品中學識淵博。顏延之也重視學識的積累《, 庭誥》云“: 觀書貴要,觀要貴博,博而知要,萬流可一。詠歌之書,取其連類合章,比物集句。”這些思想對他們的詩歌風格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通過大量運用華美的'語匯、典故,顏、謝的詩歌具”

有了華麗、典雅、知識豐富、詩意深奧的共同特征,而且這一特征最為明顯,最容易被讀者察覺。

其次,顏、謝詩歌都有雕飾、巧似的特征。謝靈運詩歌創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善于雕琢,陳祚明曰: “(謝詩) 鐘情幽深,構旨遙遠,以鑿山開道之法,施之慘澹經營之間。”[3] (卷十七) 謝詩中的語句,由于過分追求妥帖,明顯具有雕飾的痕跡。但謝靈運文學天分極高,通過精心修飾安排,不僅沒有損傷詩歌的藝術表現,反而體現出匠心與巧思的結合。王世貞曰:“(謝詩) 至 麗之極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極而更似天然。”[2 ] (卷三) 而且,謝靈運對景物描寫具有很高的體悟捕捉能力,選景獨到,描寫精工。在雕琢的作用下,謝詩“巧似”特征非常突出。對此,陳延杰舉例說:“如《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輝’《; 游南亭詩》‘密林含余清,遠峰隱半規’《; 游赤石進帆海》‘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等,并得其巧似雖然雕琢卻自然、精準,這的確是謝靈運詩歌的獨到之處。顏延之詩歌源于陸機,陸機詩歌雕琢之氣已經明顯,顏延之更甚之,。從語言上看,顏詩語句穩妥、工整,雕琢的痕跡更加明顯,如“春江壯風濤,蘭野茂荑英”(《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 句中的“壯”、“茂”二字,細細品味,很見功力,明顯是作者精心推敲的結果。湯惠休所言“錯彩鏤金”之“錯”“鏤”,顯然是針對顏詩這一特征而言。在景物的描寫上,顏延之更是精心把握,字雕句琢,力求窮形盡相。

再次,顏、謝詩歌都非常重視藝術形式。先看駢對。。許學夷稱顏延之、謝靈運詩歌“其體盡俳偶”[4 ](P113) 。這種說法雖然略顯夸張,卻說明后世文人將元嘉詩歌尤其是顏、謝詩歌當成了六朝駢對的代表。羅宗強先生在《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中提到“(王力先生在《漢語詩律學》中分對句為十一類二十八門) 除干支對、反義連用字對和飲食門之外,其余二十五種對元嘉文學中都已出現,而謝靈運詩中就有二十一種”[5 ] (P210) 。的確,謝靈運詩歌不僅對仗種類繁多,運用的頻率也很高。如“心契九秋干,目玩三春荑”(《登石門最高頂》) ,不僅運用了形體對,也運用了數目對、時令對。

不同點:

首先,顏,謝在不同的詩歌領域各有所擅。顏的應制詩華彩堂皇, 不惜搜羅古今而對統治者歌功頌德。顏延之應制,唱和題材的創作比較突出,如:“周御窮轍跡,下載歷山川。”《應詔觀北湖田收》詩句雅麗工巧,不僅能展現出宏大,華麗,高貴的氣度,也能做到壯麗有度,較好的體現了皇家應有的氣派,是非常優秀的應制詩,展示了作者高潮的文學才華與淵博知識。謝靈運的唱和,應制題材詩比重不大,成就亦不高。他得主要精力放在了山水詠懷詩的創作上,謝的山水詩以清麗取勝, 其景物描繪或清新自然, 或精彩華妙,透露一種傲然不俗的氣質。成就也最高,這一點也是為后世所公認。

其次,顏詩“尚規矩”,有君子之貌;謝詩則崇尚個性,少規往則。顏延之詩歌崇尚法度,規矩,在結構上無論是組詩還是獨立作品,都渾然一體。劉熙載曰:“顏延年詩體近方幅。”陳廷杰亦曰:“顏詩緣情而發,又頗自檢束,故懂無虛散焉。”這些評價指出了顏延之詩歌講究規矩,整體性強的特征。然而也因為如此,顏延之的詩歌顯得華美工穩有余而個性不足。謝靈運天才俊發,其詩歌發乎性情,蕩人心魄,具有飄逸特征。

第三,謝詩寫景傾向于自然清美,細膩華麗;顏詩則偏愛沉郁蒼涼,宏壯開闊之美。謝靈運的山水詩在當時影響巨大,謝靈運的名作《登池上樓》是代表,寫景刻畫細致,形貌逼真,借物起興,感懷喻志,寫景為寫情,以官場失意的滿腹牢

騷,寫傷看之情和隱逸之思。謝靈運作為山水詩的開山鼻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山水詩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謝詩寫景的細膩純美使之成為山水詩的開拓者,對后世具有巨大的意義。顏延之則更善于寫宏壯之景,如《北使洛詩》中“宮陛多巢穴,城闕生云煙”二句,在悲涼之中有蒼勁之氣,無一絲纖弱,頗有追步建安,正始的氣度。

從上面的分析中不難看出,顏、謝的詩歌風格在具有共性的同時也各具個性。他們以典雅、華麗、淵奧、巧似、駢儷、音韻和諧的詩風,影響了元嘉其他作家,推動了元嘉詩風的形成。同時,二人不同的藝術傾向,又從不同方面影響了其他作家,造成了元嘉詩風多樣化特征的存在。這也應該是元嘉時期詩稱“顏、謝”的主要原因。二人詩風與建安、太康代表詩人曹植、陸機的關系,實際是魏晉、元嘉時期詩歌變化的一條主線,只有將其中的異同辨析清楚,才能清晰把握到這一階段詩歌在重視藝術形式與重視個性的不同道路上的發展特征。

關于顏延之詩集多少看和文選顏延之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5439.html

分享給朋友:

“顏延之詩集多少看(文選顏延之)” 的相關文章

宋詩對唐詩有哪些開拓(唐詩與宋詩的區別與舉例)

宋詩對唐詩有哪些開拓(唐詩與宋詩的區別與舉例)

很多朋友對于宋詩對唐詩有哪些開拓和唐詩與宋詩的區別與舉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唐詩和宋詩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1、聯系:宋詩是在唐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宋詩是在唐詩之后的另一個高峰,確立了一套異于唐詩的審美規范,但同時又學習唐代,表現出宋朝的時代特色。...

杜甫作品多少(杜甫所有作品)

杜甫作品多少(杜甫所有作品)

很多朋友對于杜甫作品多少和杜甫所有作品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作了多少首詩? 一、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二、擴展知識:1、杜甫簡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

關于古詩如何賞析分析的信息

關于古詩如何賞析分析的信息

很多朋友對于古詩如何賞析分析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賞析古詩 古詩詞鑒賞方法: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

初唐詩人有哪些(初唐的詩人有)

初唐詩人有哪些(初唐的詩人有)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初唐詩人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初唐的詩人有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初唐時期有哪些些有名的詩人?? 除了初唐四杰還有以下有名的詩人:1.陳子昂(661-702)?,梓州射洪縣(四川射洪)人。被譽為詩...

如何理解詩歌題目行路難的意思(行路難是什么詩歌體裁)

如何理解詩歌題目行路難的意思(行路難是什么詩歌體裁)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理解詩歌題目行路難的意思,以及行路難是什么詩歌體裁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行路難》的意思是什么? 《行路難》的意思:?金樽斟滿清酒,一杯要十千錢,玉盤里擺滿珍美的菜肴價值萬錢。面對佳肴我放下杯子,...

李白存世詩文多少首(李白存世詩文多少首詩)

李白存世詩文多少首(李白存世詩文多少首詩)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李白存世詩文多少首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李白存世詩文多少首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李白一生共有多少詩? 你好!據統計,李白現存世的詩歌作品約一千多首。但按照李陽冰《草堂集序》中 “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

包含張南史花如何理解本詩的建筑美的詞條

包含張南史花如何理解本詩的建筑美的詞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張南史花如何理解本詩的建筑美,以及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求寶塔詩一首 一七令·茶唐代:元稹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洗盡古...

古詩有多少種(古詩有哪幾個)

古詩有多少種(古詩有哪幾個)

大家好,關于古詩有多少種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古詩有哪幾個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古詩詞分為哪幾類? 1、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

詞如何鑒賞(鑒賞詞語的方法)

詞如何鑒賞(鑒賞詞語的方法)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詞如何鑒賞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鑒賞詞語的方法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古詩詞的鑒賞方法 賞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歸納總結如下: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

李白存世詩文多少首(李白現存詩2000余首)

李白存世詩文多少首(李白現存詩2000余首)

今天給各位分享李白存世詩文多少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李白現存詩2000余首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李白共有多少首詩? 李白共有873篇詩文。李白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