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天臺山詩歌有多少,李白云臺山的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白天臺山詩歌有多少,以及李白云臺山的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白游天臺山的詩句是哪首
1. 關于天臺山的詩句唐代
關于天臺山的詩句唐代 1. 關于天臺山的詩句
游天臺山
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名從乾取象,位與坤作輔。鸞鶴自相群,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媧女徒巧補。視聽出塵埃,處高心漸苦。
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華蓋尖,赤日云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見山腳雨。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態,恐動非自主。控鵠大夢中,坐覺身栩栩。
東溟子時月,卻孕元化母。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縷。
石梁屹橫架,萬仞青壁豎。卻瞰赤城顛,勢來如刀弩。
盤松國清道,九里天莫睹。穹崇上攢三,突兀傍聳五。
空崖絕凡路,癡立麋與麈。邈峻極天門,覷深窺地戶。
金庭路非遠,徒步將欲舉。身樂道家流,惇儒若一矩。
行尋白云叟,禮象登峻宇。佛窟繞杉嵐,仙壇半榛莽。
懸崖與飛瀑,險噴難足俯。海眼三井通,洞門雙闕拄。
瓊臺下昏側,手足前采乳。但造不死鄉,前勞何足數。
2. 與“天臺山”有關的詩句都有哪些
1. 唐代:孟浩然 · 《尋天臺山》
吾友太乙子,餐霞臥赤城。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
歇馬憑云宿,揚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遙見石梁橫。
2. 唐代:張祜 · 《游天臺山》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名從乾取象,位與坤作輔。鸞鶴自相群,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媧女徒巧補。視聽出塵埃,處高心漸苦。
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華蓋尖,赤日云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見山腳雨。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態,恐動非自主。控鵠大夢中,坐覺身栩栩。
東溟子時月,卻孕元化母。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縷。
石梁屹橫架,萬仞青壁豎。卻瞰赤城顛,勢來如刀弩。
盤松國清道,九里天莫睹。穹崇上攢三,突兀傍聳五。
空崖絕凡路,癡立麋與麈。邈峻極天門,覷深窺地戶。
金庭路非遠,徒步將欲舉。身樂道家流,惇儒若一矩。
行尋白云叟,禮象登峻宇。佛窟繞杉嵐,仙壇半榛莽。
懸崖與飛瀑,險噴難足俯。海眼三井通,洞門雙闕拄。
瓊臺下昏側,手足前采乳。但造不死鄉,前勞何足數。
3. 唐代:馬戴 · 《送道友入天臺山作》
卻憶天臺去,移居海島空。觀寒琪樹碧,雪淺石橋通。
漱齒飛泉外,餐霞早境中。終期赤城里,披氅與君同。
4. 唐代:劉昭禹 · 《憶天臺山》
常記游靈境,道人情不低。巖房容偃息,天路許相攜。
霞散曙峰外,虹生涼瀑西。何當塵役了,重去聽猿啼。
5. 唐代:靈澈 · 《天姥岑望天臺山》
天臺眾峰外,華頂當寒空。
有時半不見,崔嵬在云中。
3. 唐詩中寫的天臺山在哪里
天臺山位于浙江省天臺縣城北,東北一西南走向。
西南連仙霞嶺,東北 遙接舟山群島。是曹娥江與甬江的分水嶺。
主峰華頂山海拔1098米,多懸 巖、峭壁、瀑布,其中以石梁瀑布最有名。以“佛宗道源,山水靈秀”而著 稱,且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
天臺山物產豐富,有被稱為“長生不老藥” 的烏藥和“救命仙草”的鐵皮石斛。 天臺山的自然景觀各有特色,最大的特點是古、清、奇、幽。
自古以來 有“天臺山十景”、“天臺八大景”、“天臺山小十景”等不同的版本之說, 其中,以曹文晦所擬的“天臺山十景”為最初的版本,即赤城棲霞、雙澗回 瀾、華頂歸云、石橋雪瀑、寒巖夕照、桃源春曉、瓊臺夜月、清溪落雁、螺溪 釣艇、南山秋色十景。 此外,還有華頂、瓊臺、赤城山等名山,仙人洞、吊船 巖等怪巖,石梁飛瀑、水珠簾等瀑布美景。
天臺山最著名的寺廟是隋代建立的 國清寺,是我國保存完好的著名寺院之一。 東晉文學家孫綽在《游天臺山陚序》中描寫道:“天臺山者,蓋山岳之 神秀者也……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
”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三上天臺 山,寫下了兩篇游記,并將《游天臺 山日記》列為《徐霞客游記》的首 篇。清代著名學者潘耒在游覽天臺山 后,發出了這樣的贊嘆:“吾足跡半 天下,所見名山岳鎮多矣,大率山自 為格,不能變換。
掩眾美、羅諸長, 出奇無窮、探索不盡者,其惟天臺 乎!……臺山能有諸山之美,諸山不 能盡臺山之奇,故游臺山不游諸山可 也,游諸山不游臺山不可也。 ”這些 詩文都對天臺山的自然景觀給予了高 度的評價。
1988年天臺山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又被列為 “浙江省十大旅游勝地”。 關于天臺山的唐詩有很多,如孟浩然的《尋天臺山》:“吾友太乙子, 餐霞臥赤城。
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 歇馬憑云宿,揚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 里,遙見石梁橫。”劉昭禹的《憶天臺山》:“常記游靈境,道人情不低。
巖 房容偃息,天路許相攜。”靈澈《天姥岑望天臺山》:“天臺眾峰外,華頂當 寒空。
有時半不見,崔嵬在云中。”。
4. 唐朝大明宮一共有幾座宮殿,相關的詩句有哪些
1、驀街穿巷犯皇宮
隋
《酒泉子·每見惶惶:隊隊雄軍驚御輦》
2、玉皇宮中空若洗
清
龔自珍
《西郊落花歌》
3、霞開深見玉皇宮
唐
薛濤
《寄詞》
4、僧室并皇宮
唐
馬戴
《題石甕寺》
5、露盤長慶漢皇宮
唐
盧綸
《和裴延齡尚書寄題果州謝舍人仙居》
6、同時入皇宮
唐
王建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華、若昭、若倫、若》
7、侍宴玉皇宮
宋
無名氏
《導引·歲華婉娩》
8、仙馭返皇宮
宋
無名氏
《導引·虞觴奉主》
9、章奏玉皇宮
唐
盧拱
《中元日觀法事》
10、皇宮對嵩頂
唐
姚合
《過天津橋晴望》
11、金碧炫似皇宮
元
邢叔亨
《木闌花慢 以上五首見蒲縣志卷一》
12、金碧炫似皇宮
元
邢叔亨
《木闌花慢 以上五首見蒲縣志卷一》
13、玉皇宮闕僑其間
宋
文天祥
《贈秘書王監丞》
14、列正藹皇宮
南北朝
鮑照
《還都口號詩》
15、旋師奏凱明皇宮
宋
陳康伯
《書弋陽館》
16、紫皇宮闕羅高清
宋
初暐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17、使君元侍玉皇宮
宋
崔敦禮
《題婺州仁風堂寄韓侍郎》
18、鞭霆來自紫皇宮
宋
方回
《呈李讓臣就寄翰林閻學士》
19、中有浩劫元皇宮
宋
沈中行
《游九鎖》
20、玉皇為厭皇宮倦
宋
釋智嵩
《賦虹霓》
21、方營玉皇宮
宋
蘇轍
《龍川道士》
22、明皇宮就祿山來
宋
孫僅
《句》
23、坐聞雞唱皇宮近
宋
王禹偁
《館中春值偶題》
24、暑衣先進圣皇宮
宋
周必大
《端午帖子·皇帝閣》
25、紫皇宮闕開中天
明
金文徵
《玉仙謠(同楊孟載和阮孝思作)》
26、封章上奏天皇宮
明
史鑒
《狐綏綏》
5. 關于智者的詩句
智 者
寒山
智者君拋我,愚者我拋君。
非愚亦非智,從此斷相聞。
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①。
焉能住口手②,端坐鬢紛紛。 ①侵晨:破曉、清晨。侵,漸近。
②住口手:停止口與手的動作。 聰明的人拋棄了我,愚蠢的人又被我拋棄。
那非愚非智的朋友,彼此卻斷了音訊。
夜晚在明月下放歌,清晨與白云共舞。
怎能束縛住口手?端坐中白了雙鬢。 寒山(約691~793) 寒山子乃唐代首都長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歲后隱居于浙東天臺山,享年一百多歲。嚴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書》等大量史料與寒山詩相印證,指出寒山乃為隋皇室后裔楊瓚之子楊溫,因遭皇室內的妒忌與排擠及佛教思想影響而遁入空門,隱于天臺山寒巖。這位富有神話色彩的唐代詩人,曾經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隨著二十世紀的到來,其詩卻越來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廣泛流傳。正如其詩所寫:“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
6. 唐代詩人李郢的詩句有哪些
1、《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斷冰偶成長句》 唐·李郢 一陽生后陰飆竭,湖上層冰看折時。
云母扇搖當殿色,珊瑚樹碎滿盤枝。
2、《陽羨春歌》 唐·李郢 石亭梅花落如積,玉蘚斕班竹姑赤。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魚作寒食。
3、《茶山貢焙歌》 唐·李郢 使君愛客情無已,客在金臺價無比。
春風三月貢茶時,盡逐紅旌到山里。
4、《夏日登信州北樓》 唐·李郢 高樓上長望,百里見靈山。雨歇河珠定,云開谷鳥還。
田苗映林合,牛犢。5、《游天柱觀》 唐·李郢 聽鐘到靈觀,仙子喜相尋。
茅洞幾千載,水聲寒至今。讀碑丹井上,坐石。
6、《元日作》 唐·李郢 鏘鏘華駟客,門館賀新正。野雪江山霽,微風竹樹清。
蕪庭春意曉,殘枿。7、《酬劉谷立春日吏隱亭見寄》 唐·李郢 孤亭遙帶寺,靜者獨登臨。
楚霽江流慢,春歸澤氣陰。野田青牧馬,幽竹。
8、《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紅燭影回仙態近,翠鬟光動看人多。
9、《送人之嶺南》 唐·李郢 關山迢遞古交州,歲晏憐君走馬游。
謝氏海邊逢素女,越王潭上見青牛。
10、《晚泊松江驛》 唐·李郢 片帆孤客晚夷猶,紅蓼花前水驛秋。歲月方驚離別盡,煙波仍駐古今愁。
11、《江亭春霽》 唐·李郢 江蘺漠漠荇田田,江上云亭霽景鮮。
蜀客帆檣背歸燕,楚山花木怨啼鵑。
12、《為妻作生日寄意》 唐·李郢 謝家生日好風煙,柳暖花春二月天。金鳳對翹雙翡翠,蜀琴初上七絲弦。
13、《重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門長掩,荒圃重陽菊自開。
愁里又聞清笛怨,望中難見白衣來。
14、《和湖州杜員外冬至日白蘋洲見憶》 唐·李郢 白蘋亭上一陽生,謝脁新裁錦繡成。千嶂雪消溪影淥,幾家梅綻海波清。
15、《上裴晉公》 唐·李郢 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
天上玉書傳詔夜,陣前金甲受降時。
16、《錢塘青山題李隱居西齋》 唐·李郢 小隱西齋為客開,翠蘿深處遍青苔。林間掃石安棋局,巖下分泉遞酒杯。
17、《友人適越路過桐廬寄題江驛》 唐·李郢 桐廬縣前洲渚平,桐廬江上晚潮生。
莫言獨有山川秀,過日仍聞官長清。
18、《送劉谷》 唐·李郢 村橋西路雪初晴,云暖沙干馬足輕。寒澗渡頭芳草色,新梅嶺外鷓鴣聲。
19、《秦處士移家富春發樟亭懷寄》 唐·李郢 潮落空江洲渚生,知君已上富春亭。
嘗聞郭邑山多秀,更說官僚眼盡青。
20、《故洛陽城》 唐·李郢 胡兵一動朔方塵,不使鑾輿此重巡。清洛但流嗚咽水,上陽深鎖寂寥春。
21、《紫極宮上元齋次呈諸道流》 唐·李郢 碧簡朝天章奏頻,清宮仿佛降靈真。
五龍金角向星斗,三洞玉音愁鬼神。
22、《立春一日江村偶興》 唐·李郢 舊歷年光看卷盡,立春何用更相催。江邊野店寒無色,竹外孤村坐見梅。
23、《立秋后自京歸家》 唐·李郢 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燈對絳紗。
24、《奉陪裴相公重陽日游安樂池亭》 唐·李郢 絳霄輕靄翊三臺,稽阮襟懷管樂才。蓮沼昔為王儉府,菊籬今作孟嘉杯。
25、《春日題山家》 唐·李郢 偶與樵人熟,春殘日日來。
依岡尋紫蕨,挽樹得青梅。燕靜銜泥起,蜂喧。
26、《江亭晚望》 唐·李郢 碧天涼冷雁來疏,閑望江云思有余。秋館池亭荷葉后,野人籬落豆花初。
27、《長安夜訪澈上人》 唐·李郢 關西木落夜霜凝,烏帽閑尋紫閣僧。
松迥月光先照鶴,寺寒溝水忽生冰。
28、《送圓鑒上人游天臺》 唐·李郢 西嶺草堂留不住,獨攜瓶錫向天臺。霜清海寺聞潮至,日宴江船乞食回。
29、《送僧之臺州》 唐·李郢 獨尋臺嶺閑游去,豈覺靈溪道里賒。
三井應潮通海浪,五峰攢寺落天花。
30、《孔雀》 唐·李郢 越鳥青春好顏色,晴軒入戶看呫衣。一身金翠畫不得,萬里山川來者稀。
31、《秋晚寄題陸勛校書義興禪居時淮南從事》 唐·李郢 禪居秋草晚,蕭索異前時。
蓮幕青云貴,翱翔絕后期。蘚房檉架掩,山砌。
32、《蟬》 唐·李郢 飲蟬驚雨落高槐,山蟻移將入石階。若使秦樓美人見,還應一為拔金釵。
33、《重游天臺》 唐·李郢 南國天臺山水奇,石橋危險古來知。
龍潭直下一百丈,誰見生公獨坐時。
34、《上元日寄湖杭二從事》 唐·李郢 戀別山燈憶水燈,山光水焰百千層。謝公留賞山公喚,知入笙歌阿那朋。
35、《春晚與諸同舍出城迎座主侍郎》 唐·李郢 三十驊騮一哄塵,來時不鎖杏園春。
東風柳絮輕如雪,應有偷游曲水人。
36、《張郎中宅戲贈二首》 唐·李郢 薄雪燕蓊紫燕釵,釵垂簏簌抱香懷。一聲歌罷劉郎醉,脫取明金壓繡鞋。
37、《偶作》 唐·李郢 一杯正發吟哦興,兩盞還生去住愁。
何似全家上船去,酒旗多處即淹留。
38、《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如云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39、《即目》 唐·李郢 自笑騰騰者,非憨又不狂。
何為跧似鼠,而復怯于獐。 落拓無生。
40、《羅敷東館亭下流泉云至前山擁咽經歲移時掬弄》 唐·李郢 看山亭下小鳴泉,嗚咽難通亦可憐。惆悵無人41、《酬劉谷除夜見寄》 唐·李郢 坐恐三更至,流年此夜分。
客心無限事,愁雨不堪聞。灞上家殊遠,爐前。
42、《宿憐(一作潾)上人房》 唐·李郢 重公舊。
7. 唐朝的僧人
[王梵志],僧人,原名梵天,衛州黎陽(今河南浚縣)人。其詩語言淺近,大半類于佛家偈語。
我有一方便,價值百匹練。
相打長伏弱,至死不入縣。
世無百年人,強作千年調。
打鐵作門限,鬼見拍手笑。
他人騎大馬,我獨跨驢子。
回顧擔柴漢,心下較些子。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我昔未生時,冥冥無所知。
天公強生我,生我復何為?
無衣使我寒,無食使我饑。
還你天公我,還我未生時。
[景云]:唐朝僧人,幼通經綸,性識超悟,尤喜草書,初學張旭,久而精熟,有意外之妙。尤擅長詩文,留詩三首附后。
老僧
日照西山雪,老僧門始開。
凍瓶粘柱礎,宿火陷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麂寒入來。
齋鐘知漸近,枝鳥下生臺。
溪叟
溪翁居處靜,溪鳥入門飛。
早起釣魚去,夜深乘月歸。
露香菰米熟,煙暖荇絲肥。
瀟灑塵埃外,扁舟一草衣。
畫松
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尋思記得無。
曾在天臺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皎然],字清晝,本姓謝,南朝宋謝靈運十世孫,湖州長城(今浙江長興)人。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尋陸鴻漸不遇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到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無可],僧。俗姓賈氏,島弟。工詩,善楷書。開成六年段成式所撰寂照和尚碑,為其所書。《金石表、全唐詩話、宋史藝文志、文獻通考》
秋寄從兄賈島
暝蟲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聽雨寒更徹,開門落葉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遲回共至今。
[齊己](860~940),唐末五代詩僧。俗姓胡,名得生,晚年自號衡岳沙門。長沙人。家境貧寒,父母早逝,性穎悟,寺僧以為奇,勸其出家。先居大山同慶寺,后棲衡山東林。酷愛山水名勝,遍游終南、華山和江南各地。以詩名于時,留下大量詩作,門人輯為《白蓮集》10卷,又輯《白蓮編外集》10卷和詩論《風騷指格》1卷。其詩多為登臨題詠,酬和贈別之作,間流露出佛教出世思想。
早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應如律,失發望春臺。
8. 描寫青山綠水的詩句有哪些
1、《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唐代:李白
聞道稽山去,偏宜謝客才。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回。東海橫秦望,西陵繞越臺。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八月枚乘筆,三吳張翰杯。此中多逸興,早晚向天臺。
譯文:
聽說你要去會稽山,那里最適合你這樣才比謝靈運的人。你會看到千巖清泉灑落,萬壑綠樹縈回。
東海橫垣秦望山下,當初秦始皇就在那里眺望東海,西陵山圍繞越宮高臺。鏡湖如清霜覆蓋的明鏡,海濤洶涌如雪山飛來。
八月的浙江就等待你這支枚乘的生花妙筆去攬勝,三吳的美食佳肴就等著你張翰似的美食家去品嘗。那里逸興多多,你可一定去上天臺山逛逛,不到天臺山就沒有到浙江。
2、《山中》
唐代: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譯文:
長江向東滾滾而去,我也在外滯留太久。故鄉遠隔萬里,令我時時思念。何況秋風已經勁吹,山山飄零枯黃秋葉。
3、《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4、《觀滄海》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5、《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9. 有關皇宮的詩句
阿房宮賦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不知乎 一作:不知其)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有不得見者 一作:有不見者)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關于天臺山風景詩句(描寫天臺風景名勝的詩)
1.描寫天臺風景名勝的詩
描寫天臺山的詩 瓊 臺 (唐 .李白)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
碧玉連環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 青衣約我游瓊臺,琪木花芳九葉開。
天風飄香不點地,千片萬片絕塵埃。 我來正當重九后,笑把煙霞俱抖擻。
明朝拂袖出紫微,壁上龍蛇空自走。 天臺曉望 唐 李白 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云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涌,神怪何翕忽。
觀奇跡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 【贈杜介(并敘)】 蘇軾 【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蘇軾 萬里家山一夢中,吳音漸已變兒童。
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掃空。師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無功。
明年采藥天臺去,更欲題詩滿浙東。 「宿天臺桐柏觀」孟浩然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云島。
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
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
愿言解纓紱,從此去煩惱。 高步凌四明,玄蹤得三老。
紛吾遠游意,學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越中逢天臺太乙子」孟浩然 仙穴逢羽人,停艫向前拜。問余涉風水,何處遠行邁。
登陸尋天臺,順流下吳會。茲山夙所尚,安得問靈怪。
上逼青天高,俯臨滄海大。雞鳴見日出,常覿仙人旆。
往來赤城中,逍遙白云外。莓苔異人間,瀑布當空界。
福庭長自然,華頂舊稱最。永此從之游,何當濟所屆。
「寄天臺道士」孟浩然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幾時。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
屢躡莓苔滑,將尋汗漫期。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辭。
「舟中曉望」孟浩然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去,天臺訪石橋。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尋天臺山」孟浩然 吾友太乙子,餐霞臥赤城。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
歇馬憑云宿,揚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遙見石梁橫。
「夢游天姥吟留別(一作別東魯諸公)」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 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李白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本家聊攝城。卷舒入元化,跡與古賢并。
十三弄文史,揮筆如振綺。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
西涉清洛源,頗驚人世喧。采秀臥王屋,因窺洞天門。
朅來游嵩峰,羽客何雙雙。朝攜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龍潭下奔潈。東浮汴河水,訪我三千里。
逸興滿吳云,飄飖浙江汜。揮手杭越間,樟亭望潮還。
濤卷海門石,云橫天際山。白馬走素車,雷奔駭心顏。
遙聞會稽美,且度耶溪水。萬壑與千巖,崢嶸鏡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輝滿江城。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笑讀曹娥碑,沉吟黃絹語。
天臺連四明,日入向國清。五峰轉月色,百里行松聲。
靈溪咨沿越,華頂殊超忽。石梁橫青天,側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憚海路賒。掛席歷海嶠,回瞻赤城霞。
赤城漸微沒,孤嶼前峣兀。水續萬古流,亭空千霜月。
縉云川谷難,石門最可觀。瀑布掛北斗,莫窮此水端。
噴壁灑素雪,空濛生晝寒。卻思惡溪去,寧懼惡溪惡。
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路創李北海,巖開謝康樂。
松風和猿聲,搜索連洞壑。徑出梅花橋,雙溪納歸潮。
落帆金華岸,赤松若可招。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曠望群川會。
云卷天地開,波連浙西大。 亂流新安口,北指嚴光瀨。
釣臺碧云中,邈與蒼嶺對。 稍稍來吳都,裴回上姑蘇。
煙綿橫九疑,漭蕩見五湖。 目極心更遠,悲歌但長吁。
回橈楚江濱,揮策揚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風塵。
五月造我語,知非儓儗人。 相逢樂無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諸侯,不致百金產。 吾友揚子云,弦歌播清芬。
雖為江寧宰,好與山公群。 乘興但一行,且知我愛君。
君來幾何時,仙臺應有期。 東窗綠玉樹,定長三五枝。
至今天壇人,當笑爾歸遲。 我苦惜遠別,茫然使心悲。
黃河若不斷,白首長相思。 「送楊山人歸天臺」李白 客有思天臺,東行路超忽。
濤落浙江秋,沙明浦陽月。 今游方厭楚,昨夢先歸越。
且盡秉燭歡,無辭凌晨發。 我家小阮賢,剖竹赤城邊。
詩人多見重,官燭未曾然。 興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
石橋如可度,攜手弄云煙。 「天臺曉望」李白 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云垂大鵬翻,波動巨。
2.描寫天臺山的詩句
唐李白:《瓊臺:“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
碧玉連環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青衣約我游瓊臺,琪木花芳九葉開。
天風飄香不點地,千片萬片絕塵埃。我來正當重九后,笑把煙霞俱抖擻。
明朝拂袖出紫微,壁上龍蛇空自走。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家喻戶曉。
這位舉世聞名的唐代詩人,曾經兩次踏入天臺山,留下了《瓊臺》、《天臺曉望》等多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這句詩,堪稱宣傳天臺山的最佳廣告詞。
連帝王宮闕都不想住,卻要到天臺山來,可見天臺山在詩人的心目中是何等的有吸引力。李白來天臺山,既是來看望他的老朋友——隱居在天臺山修道的司馬承禎,也是體驗孫綽《游天臺山賦》中描述的“山水神秀,仙源佛窟”的神秘。
他在《天臺曉望》一詩中所寫的“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詩句中,“赤城霞”就源于孫綽“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他在詩中表達了對天臺山的無比喜愛與留戀,寫出了“安得生羽翰,千秋臥蓬闕”的愿望,希冀自己長出翅膀,作鯤鵬,得羽化,從此生活在天臺山。
3.描寫天臺風景名勝的詩
描寫天臺山的詩 瓊 臺 (唐 .李白)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
碧玉連環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 青衣約我游瓊臺,琪木花芳九葉開。
天風飄香不點地,千片萬片絕塵埃。 我來正當重九后,笑把煙霞俱抖擻。
明朝拂袖出紫微,壁上龍蛇空自走。 天臺曉望 唐 李白 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云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涌,神怪何翕忽。
觀奇跡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 【贈杜介(并敘)】 蘇軾 【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蘇軾 萬里家山一夢中,吳音漸已變兒童。
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掃空。師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無功。
明年采藥天臺去,更欲題詩滿浙東。 「宿天臺桐柏觀」孟浩然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云島。
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
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
愿言解纓紱,從此去煩惱。 高步凌四明,玄蹤得三老。
紛吾遠游意,學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越中逢天臺太乙子」孟浩然 仙穴逢羽人,停艫向前拜。問余涉風水,何處遠行邁。
登陸尋天臺,順流下吳會。茲山夙所尚,安得問靈怪。
上逼青天高,俯臨滄海大。雞鳴見日出,常覿仙人旆。
往來赤城中,逍遙白云外。莓苔異人間,瀑布當空界。
福庭長自然,華頂舊稱最。永此從之游,何當濟所屆。
「寄天臺道士」孟浩然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幾時。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
屢躡莓苔滑,將尋汗漫期。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辭。
「舟中曉望」孟浩然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去,天臺訪石橋。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尋天臺山」孟浩然 吾友太乙子,餐霞臥赤城。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
歇馬憑云宿,揚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遙見石梁橫。
「夢游天姥吟留別(一作別東魯諸公)」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 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李白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本家聊攝城。卷舒入元化,跡與古賢并。
十三弄文史,揮筆如振綺。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
西涉清洛源,頗驚人世喧。采秀臥王屋,因窺洞天門。
朅來游嵩峰,羽客何雙雙。朝攜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龍潭下奔潈。東浮汴河水,訪我三千里。
逸興滿吳云,飄飖浙江汜。揮手杭越間,樟亭望潮還。
濤卷海門石,云橫天際山。白馬走素車,雷奔駭心顏。
遙聞會稽美,且度耶溪水。萬壑與千巖,崢嶸鏡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輝滿江城。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笑讀曹娥碑,沉吟黃絹語。
天臺連四明,日入向國清。五峰轉月色,百里行松聲。
靈溪咨沿越,華頂殊超忽。石梁橫青天,側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憚海路賒。掛席歷海嶠,回瞻赤城霞。
赤城漸微沒,孤嶼前峣兀。水續萬古流,亭空千霜月。
縉云川谷難,石門最可觀。瀑布掛北斗,莫窮此水端。
噴壁灑素雪,空濛生晝寒。卻思惡溪去,寧懼惡溪惡。
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路創李北海,巖開謝康樂。
松風和猿聲,搜索連洞壑。徑出梅花橋,雙溪納歸潮。
落帆金華岸,赤松若可招。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曠望群川會。
云卷天地開,波連浙西大。 亂流新安口,北指嚴光瀨。
釣臺碧云中,邈與蒼嶺對。 稍稍來吳都,裴回上姑蘇。
煙綿橫九疑,漭蕩見五湖。 目極心更遠,悲歌但長吁。
回橈楚江濱,揮策揚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風塵。
五月造我語,知非儓儗人。 相逢樂無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諸侯,不致百金產。 吾友揚子云,弦歌播清芬。
雖為江寧宰,好與山公群。 乘興但一行,且知我愛君。
君來幾何時,仙臺應有期。 東窗綠玉樹,定長三五枝。
至今天壇人,當笑爾歸遲。 我苦惜遠別,茫然使心悲。
黃河若不斷,白首長相思。 「送楊山人歸天臺」李白 客有思天臺,東行路超忽。
濤落浙江秋,沙明浦陽月。 今游方厭楚,昨夢先歸越。
且盡秉燭歡,無辭凌晨發。 我家小阮賢,剖竹赤城邊。
詩人多見重,官燭未曾然。 興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
石橋如可度,攜手弄云煙。 「天臺曉望」李白 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云垂大鵬翻,波動巨。
4.用一段話描寫天臺山的景物50字
生命本是純潔的,像清澈的溪流,溪流是魚兒的,大海匯聚了溪流,大海也是溪流的,任何生命都無權剝奪其他生命生存的權利,人類,同樣不能。清澈的溪流緩緩地流淌,蔚藍的大海在陽光的照耀下更美麗,那綠油油的森林,那爭艷的花朵,那唧唧喳喳的小鳥就是這個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命. 花朵也想爭艷,小鳥也想快活,人生也應該和它們一樣有生氣,蓬勃生輝的人生比任何都要快樂.
補充:
正是因為有無數的溪流,才成就了大海。就像是我們經歷的每個故事,使我們的生活變的多姿多彩,鑄造了我們生命的價值。 沒有無數的溪流,就不會鑄就出浩瀚洶涌的大海。在渺茫的大海上,海燕用它的生命來謳歌大海。。譜寫出無數感人的樂章。
追問:
這是網上的,還是我傳的!!!不要!
回答:
山間清澈的溪流緩緩地流淌,蔚藍的大海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加美麗,那茂密的森林,那爭艷的花朵,那唧唧喳喳的小鳥是組成這個世界不可缺少的生命。 沒有無數的溪流就不會鑄就出浩瀚的大海,沒有博大寬廣的胸懷就不能譜寫出無數感人的生命樂章。
天臺山的詩句
1.攜酒上春臺,行歌伴落梅。醉罷臥明月,乘夢游天臺。——劉希夷《春日行歌》
2.故人念江湖,富貴如埃塵。跡在戎府掾,心游天臺春。——王昌齡《送韋十二兵曹》
3.何時共到天臺里,身與浮云處處閑。——劉長卿《贈微上人》
4.此中多逸興,早晚向天臺。——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5.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李白《瓊臺》
6.仙駕初從蓬海來,相逢又說向天臺。——元稹《贈毛仙翁》
7.卻思同宿夜,高枕說天臺。——周賀《逢播公》
8.收棋想云夢,罷茗議天臺。——喻鳧《寒食宿先天寺無可上人房》
9.寒暄吟罷后,猶喜話天臺。——熊皎《冬日原居酬光上人見訪》
關于天臺山的詩句李白
1. 關于天臺山的詩句
關于天臺山的詩句 1. 形容天臺山的詩句
《寄天臺司馬道士》
年代: 唐 作者: 沈如筠
河洲花艷爚,庭樹光彩蒨。
白云天臺山,可思不可見。
《送超上人歸天臺》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天臺山最高,動躡赤城霞。何以靜雙目,掃山除妄花。
何以潔其性,濾泉去泥沙。靈境物皆直,萬松無一斜。
月中見心近,云外將俗賒。山獸護方丈,山猿捧袈裟。
遺身獨得身,笑我牽名華。
《聞鶴嘆》
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
霜翎雪羽臙脂頂,玄裳翠距白玉頸。
何年乘風下太清,芝田煙暝瑤池冷。
天臺山上玉京天,何似青天玉帝前。
曉云黯淡但欲唳,夜月凄涼那得眠。
君不見東海蒼魚浮吞舟,一朝失卻風濤秋,
陸地螻蟻俱逆謀。又不見南山白虎嘯裂石,
一朝不得山林力,平原貍兔起圖食。
如彼茅圊蠅,不知天池翔大鵬。
如彼布褌虱,不知白鸞舞空碧。
世間炎涼相渭涇,是非寵辱無限情。
彼鶴暫爾耳,自警聊自鳴。
山靈更須勤愛護,忽然鼓翅翔四溟。
上有昆侖琪花紅,下有蓬山芝草青。
山頭知音復能幾,幾人得如華與丁。
那堪九霄去,人世無此聲。
2. 寫天臺山的詩句
1、《望天臺山二絕》宋·陳恬 2+ 嵩陽不得到,華頂可徘徊。
當知吾性分,自有一天臺。
2、《送道友人天臺山作》唐·馬戴 卻憶天臺去,移居海島空。觀寒琪樹碧,雪淺石橋通。
漱齒飛泉外,餐霞。3、《尋天臺山》唐·孟浩然 吾友太乙子,餐霞臥赤城。
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歇馬憑云宿,揚帆。
4、《游天臺山》唐·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5、《憶天臺山》唐·劉昭禹 常記游靈境,道人情不低。
巖房容偃息,天路許相攜。霞散曙峰外,虹生。
6、《天姥岑望天臺山》唐·靈澈 天臺眾峰外,華頂當寒空。有時半不見,崔嵬在云中。
7、《天臺山》宋·釋文珦 天臺仙圣宅,隔斷世間塵。
春夏長留雪,峰巒半入云。溪行多病淑,樵徑。
8、《送呂道師還天臺山》宋·王铚 結宇孤峰蘚徑危,身閑鷗鳥信忘機。水聲山色何今古,物態人情果是非。
9、《贈日本僧寂照禮天臺山》宋·無名氏 滄波泛瓶錫,幾月到天朝。
鄉信日邊斷,歸程海面遙。秋泉吟裹落,霜葉。
10、《天臺山中》明·吳鼎芳 白云伴衾宿,開戶云飛去。出戶尋白云,蒼厓濕芒屨。
3. 寫天臺山的詩句
《望天臺山二絕》
年代: 宋 作者: 陳恬
嵩陽不得到,華頂可徘徊。當知吾性分,自有一天臺。
《送道友人天臺山作》
年代: 唐 作者: 馬戴
卻憶天臺去,移居海島空。觀寒琪樹碧,雪淺石橋通。
漱齒飛泉外,餐霞早境中。終期赤城里,披氅與君同。
《游天臺山》
年代: 唐 作者: 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名從乾取象,位與坤作輔。鸞鶴自相群,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媧女徒巧補。視聽出塵埃,處高心漸苦。
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華蓋尖,赤日云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見山腳雨。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態,恐動非自主。控鵠大夢中,坐覺身栩栩。
東溟子時月,卻孕元化母。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縷。
石梁屹橫架,萬仞青壁豎。卻瞰赤城顛,勢來如刀弩。
盤松國清道,九里天莫睹。穹崇上攢三,突兀傍聳五。
空崖絕凡路,癡立麋與麈。邈峻極天門,覷深窺地戶。
金庭路非遠,徒步將欲舉。身樂道家流,惇儒若一矩。
行尋白云叟,禮象登峻宇。佛窟繞杉嵐,仙壇半榛莽。
懸崖與飛瀑,險噴難足俯。海眼三井通,洞門雙闕拄。
瓊臺下昏側,手足前采乳。但造不死鄉,前勞何足數。
《憶天臺山》
年代: 唐 作者: 劉昭禹
常記游靈境,道人情不低。巖房容偃息,天路許相攜。
霞散曙峰外,虹生涼瀑西。何當塵役了,重去聽猿啼。
《天姥岑望天臺山》
年代: 唐 作者: 靈澈
天臺眾峰外,華頂當寒空。有時半不見,崔嵬在云中。
《天臺山》
年代: 宋 作者: 釋文珦
天臺仙圣宅,隔斷世間塵。春夏長留雪,峰巒半入云。
溪行多病淑,樵徑少逢人。欲覓誅茅地,同流儻見分。
《送呂道師還天臺山》
年代: 宋 作者: 王铚
結宇孤峰蘚徑危,身閑鷗鳥信忘機。水聲山色何今古,物態人情果是非。
子踏白云來問道,我垂華發自生輝。赤城歸去松門晚,萬里秋風上客衣。
《贈日本僧寂照禮天臺山》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滄波泛瓶錫,幾月到天朝。鄉信日邊斷,歸程海面遙。
秋泉吟裹落,霜葉定中飄。為愛花風住,扶桑夢自消。
《天臺山中》
年代: 明 作者: 吳鼎芳
白云伴衾宿,開戶云飛去。出戶尋白云,蒼厓濕芒屨。
峰頭異域僧,洞口先朝樹。流水帶余花,從來不知處。
4. 描寫天臺的詩句有哪些
1. 天臺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戶,坐以終夕。——方孝孺《蚊對》
解釋:天臺生于是將枕頭扔到地上,拍打心窩、發出長嘆,披上衣服、走出門口,一直坐到天亮。
2.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李白《天臺曉望》
解釋:天臺山鄰近四明山,華麗清秀的山頂是百越國的最高峰。
3.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解釋:天臺山雖高四萬八千丈,面對著它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4.天臺之瀑,離寺百步,雁宕瀑旁無寺。——袁枚《峽江寺飛泉亭記》
解釋:天臺山的瀑布,距離寺廟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沒有寺廟;
5.此中多逸興,早晚向天臺。——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解釋:那里逸興多多,你可一定去上天臺山逛逛,不到天臺山就沒有到浙江。
6.終有煙霞約,天臺作近鄰。——賈島《送無可上人》
解釋:最終他應煙霞之約,把天臺山作為近鄰。
7.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孟浩然《舟中曉望》
解釋:若要問我現在要去哪里?我要到天臺山觀賞石橋。
8.天臺連四明,日入向國清。——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并序》
解釋:天臺山著連四明山,日落以后就入國清寺休息。
9.天臺生困暑,夜臥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適甚就睡。——方孝孺《蚊對》
解釋:天臺生因為天氣熱而難受。晚上躺在細葛做的蚊帳里面,童子手里拿著大扇子在前面揮動,舒服極了,于是就睡著了。
10.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揚子江,入蘇州洋,展轉四明、天臺,以至于永嘉。——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解釋:后來得到一條船,避開元軍占據的沙洲,逃出江口以北的海面,然后渡過揚子江口,進入蘇州洋,輾轉在四明、天臺等地,最后到達永嘉。
5. 描寫天臺的詩句有哪些
天臺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戶,坐以終夕。
——方孝孺《蚊對》解釋:天臺生于是將枕頭扔到地上,拍打心窩、發出長嘆,披上衣服、走出門口,一直坐到天亮。 2.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李白《天臺曉望》 解釋:天臺山鄰近四明山,華麗清秀的山頂是百越國的最高峰。 3.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解釋:天臺山雖高四萬八千丈,面對著它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4.天臺之瀑,離寺百步,雁宕瀑旁無寺。
——袁枚《峽江寺飛泉亭記》 解釋:天臺山的瀑布,距離寺廟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沒有寺廟; 5.此中多逸興,早晚向天臺。——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解釋:那里逸興多多,你可一定去上天臺山逛逛,不到天臺山就沒有到浙江。
6.終有煙霞約,天臺作近鄰。——賈島《送無可上人》 解釋:最終他應煙霞之約,把天臺山作為近鄰。
7.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孟浩然《舟中曉望》 解釋:若要問我現在要去哪里?我要到天臺山觀賞石橋。
8.天臺連四明,日入向國清。——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并序》 解釋:天臺山著連四明山,日落以后就入國清寺休息。
9.天臺生困暑,夜臥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適甚就睡。——方孝孺《蚊對》 解釋:天臺生因為天氣熱而難受。
晚上躺在細葛做的蚊帳里面,童子手里拿著大扇子在前面揮動,舒服極了,于是就睡著了。 10.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揚子江,入蘇州洋,展轉四明、天臺,以至于永嘉。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解釋:后來得到一條船,避開元軍占據的沙洲,逃出江口以北的海面,然后渡過揚子江口,進入蘇州洋,輾轉在四明、天臺等地,最后到達永嘉。
李白贊美天臺的詩句
唐 .李白)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 碧玉連環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 青衣約我游瓊臺,琪木花芳九葉開。 天風飄香不點地,千片萬片絕塵埃。 我來正當重九后,笑把煙霞俱抖擻。 明朝拂袖出紫微,壁上龍蛇空自走。 天臺曉望 唐 李白 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云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涌,神怪何翕忽。觀奇跡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 【贈杜介(并敘)】 蘇軾 【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蘇軾 萬里家山一夢中,吳音漸已變兒童。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掃空。師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無功。明年采藥天臺去,更欲題詩滿浙東。 「宿天臺桐柏觀」孟浩然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云島。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愿言解纓紱,從此去煩惱。 高步凌四明,玄蹤得三老。紛吾遠游意,學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越中逢天臺太乙子」孟浩然 仙穴逢羽人,停艫向前拜。問余涉風水,何處遠行邁。 登陸尋天臺,順流下吳會。茲山夙所尚,安得問靈怪。 上逼青天高,俯臨滄海大。雞鳴見日出,常覿仙人旆。 往來赤城中,逍遙白云外。莓苔異人間,瀑布當空界。 福庭長自然,華頂舊稱最。永此從之游,何當濟所屆。 「寄天臺道士」孟浩然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幾時。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 屢躡莓苔滑,將尋汗漫期。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辭。 「舟中曉望」孟浩然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去,天臺訪石橋。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尋天臺山」孟浩然 吾友太乙子,餐霞臥赤城。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 歇馬憑云宿,揚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遙見石梁橫。 「夢游天姥吟留別(一作別東魯諸公)」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描寫天臺山的詩句
唐李白:《瓊臺:“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碧玉連環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青衣約我游瓊臺,琪木花芳九葉開。天風飄香不點地,千片萬片絕塵埃。我來正當重九后,笑把煙霞俱抖擻。明朝拂袖出紫微,壁上龍蛇空自走。
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家喻戶曉。這位舉世聞名的唐代詩人,曾經兩次踏入天臺山,留下了《瓊臺》、《天臺曉望》等多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這句詩,堪稱宣傳天臺山的最佳廣告詞。連帝王宮闕都不想住,卻要到天臺山來,可見天臺山在詩人的心目中是何等的有吸引力。李白來天臺山,既是來看望他的老朋友——隱居在天臺山修道的司馬承禎,也是體驗孫綽《游天臺山賦》中描述的“山水神秀,仙源佛窟”的神秘。他在《天臺曉望》一詩中所寫的“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詩句中,“赤城霞”就源于孫綽“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他在詩中表達了對天臺山的無比喜愛與留戀,寫出了“安得生羽翰,千秋臥蓬闕”的愿望,希冀自己長出翅膀,作鯤鵬,得羽化,從此生活在天臺山。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