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多少的詩詞,有關春秋的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春秋多少的詩詞,以及有關春秋的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春夏秋冬古詩詞 (各五首)
春。。。。。。。
憶江南 白居易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山寺月中聽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里白沙堤。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初春小雨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晚春 韓 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春 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游湖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江南春絕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菩薩蠻 韋莊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夏 。。。。。
所見
[清] 袁 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仲夏
[唐] 樊 旬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
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孟夏
[唐] 賈 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頭。
夏景
[明] 朱瞻基
景雨初過爽氣清,玉波蕩漾畫橋平。
穿簾小燕雙雙好,泛水閑鷗個個輕。
夏意
[宋] 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聞蟬
[唐] 耒 鵠
綠槐影里一聲新,霧薄風輕力未勻。
莫道聞時總惆悵,有愁人有不愁人。
夏日六言
[宋] 陸 游
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
數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
山亭夏日
[唐] 高 駢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夏日對雨
[唐] 裴 度
登樓逃盛夏,萬象正埃塵。
對面雷嗔樹,當街雨趁人。
檐疏蛛網重,地濕燕泥新。
吟罷清風起,荷香滿四鄰。
秋。。。。。。。
《秋詞》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秋月》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中秋月》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秋日》宋.程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冬。。。。。。。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舟雪。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鄭燮(清)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觀雪
楊萬里(宋)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風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關于春秋月的詩句
1.關于春和秋的詩句
《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只把春來報,
俏也不爭春:《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
她在叢中笑:《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春來發幾枝,焜黃華葉衰:(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劉禹錫?(王維:《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相思))
4.好雨知時節:《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秋收萬顆子。(李嶠,化作春泥更護花。
1961年12月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處處聞啼鳥。(李煜,往事知多少。(杜甫,城春草木深。(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李紳。
待到山花爛漫時,一枝紅杏出墻來:《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門泊東吳萬里船。(劉禹錫,輕羅小扇撲流螢。
風雨送春歸。(杜牧。(孟浩然:《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李紳,秋收萬顆子:《憫農》)
7.國破山河在。(葉紹翁:《風》)
3.春種一粒粟,春風吹又生,我言秋日勝春朝。(龔自珍。(曹操,能開二月花,當春乃發生。(賀知章。(《漢樂府:《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潭面無風鏡未磨:《游園不值》)
花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詩詞》·卜算子·詠梅
讀陸游詠梅詞:《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二月春風似剪刀?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孟郊:《丑奴兒,
俏也不爭春。(白居易,反其意而用之。(辛棄疾。(杜甫:《憫農》)
4.常恐秋節至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
2.描寫秋天月的詩句古詩
1、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后赤壁賦》
4、舉頭忘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5、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游《游山西村》
6、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
7、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8、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9、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李白《行路難》
10、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1、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12、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1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14、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1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16、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17、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18、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1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
20、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
21、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22、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2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24、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5、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
3.關于風、花、雪、月、酒、春、秋的詩句
詩中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風/花/雨/雪/草/柳/樹/鳥/河/江/云/別/親情/鄉情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
(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
(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
(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杜甫:《小至》)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
4.關于月,春,秋,草的詩句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8.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7.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草
1.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5.收集帶月、雨、春、秋的詩句
月: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唐)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唐)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張若虛(唐)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宋)
春: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秋: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遭中》)
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6.關于秋“月”的詩句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7.關于春夏秋冬以及月亮的詩句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 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 書博山道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關于月亮的詩
1、《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玉階怨》【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月下獨酌》【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關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望月懷遠》【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8.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句(各五句)
春:
1、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
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3、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杜甫《登樓》
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5、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夏:
1、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
4、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高駢《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蘇軾《浣溪沙》
秋: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2、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楓橋夜泊》
3、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冬:
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李白《北風行》
2、瀚海瀾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東方虬《春雪》
5、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 ——陸暢《驚雪》
描寫春秋戰國的詩句
春秋戰國詩詞--人物卷
春秋戰國人物
唐*周曇
玄武評:周曇是第一位采用敘議詩形式較系統評論春秋戰國重要歷史人物的唐代詩人。
莊公
齊甲強臨力有余,魯莊為戰念區區。
魚麗三鼓微曹劌,肉食安能暇遠謨。
黃歇
春申隨質若王圖,為主輕生大丈夫。
女子異心安足聽,功成何更用陰謨。
楊回
三逐鄉閭五去君,莫知何地可容身。
楊回不是逢英鑒,白首無成一旅人。
孫武
理國無難似理兵,兵家法令貴遵行。
行刑不避君王寵,一笑隨刀八陣成。
夫差
信聽讒言疾不除,忠臣須殺竟何如。
會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顏見子胥。
子貢
救魯亡吳事可傷,誰令利口說田常。
吳亡必定由端木,魯亦宜其運不長。
靈輒
失水枯鱗得再生,翳桑無地謝深情。
朱輪未染酬恩血,公子何由見赤誠。
子產
為政何門是化源,寬仁高下保安全。
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將猛濟寬。
叔向
重祿存家不敢言,小臣憂禍亦如然。
明開諫諍能無罪,只此宜為理國先。
再吟
走敵存亡義有余,全由雄勇與英謨。
但如公子能交結,朱亥侯嬴何代無。
馮讙
兔窟穿成主再興,輩流狐伏敢驕矜。
馮讙不是無能者,要試君心欲展能。
范蠡
西子能令轉嫁吳,會稽知爾啄姑蘇。
跡高塵外功成處,一葉翩翩在五湖。
祭足
吳魯燕韓豈別宗,曾無外御但相攻。
當時周鄭誰為相,交質將何服遠戎。
季札
吹毛霜刃過千金,生許徐君死掛林。
寶劍徒稱無價寶,行心更貴不欺心。
戲問將何對所耽,滑稽無骨是常譚。
昔時王者皆通四,近見君王只好三。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終日互爭強。
諸侯若解尊天子,列國何因次第亡。
鬻拳
鬻拳強諫懼威刑,退省懷慚不顧生。
雙刖忍行留痛恨,惟君適足見忠誠。
社鼠穿墻巧庇身,何由攻灌若為熏。
能知窟穴依形勢,不聽讒邪是圣君。
下澤逢蛇蓋是常,還如山上見豺狼。
國中有怪非蛇獸,不用賢能是不祥。
樊姬
側影頻移未退朝,喜逢賢相日從高。
當時不有樊姬問,令尹何由進叔敖。
郭開
秦襲邯鄲歲月深,何人沾贈郭開金。
廉頗還國李牧在,安得趙王為爾擒。
孫臏
曾嫌勝己害賢人,鉆火明知速自焚。
斷足爾能行不足,逢君誰肯不酬君。
鮑叔
忠臣祝壽吐嘉詞,鮑叔臨軒酒一卮。
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無危。
平公
鴻鵠輕騰萬里高,何殊朝野得賢豪。
能知翼戴穹蒼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隱公
今古難堤是小人,茍希榮寵任相親。
陳謀不信懷憂懼,反間須防卻害身。
荊軻
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騎駕群胡。
有心為報懷權略,可在於期與地圖。
晏嬰
正人徒以刃相危,貪利忘忠死不為。
麋鹿命懸當有處,驅車何必用奔馳。
師曠
老能勸學照余生,似夜隨燈到處明。
往行前言如不見,暗中無燭若為行。
襄子
君子常聞不迫危,城崩何用急重圍。
叛亡能退修文德,果見中牟以義歸。
樂羊
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為惑主聰。
盈篋謗書能寢默,中山不是樂羊功。
毛遂
不識囊中穎脫錐,功成方信有英奇。
平原門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
章子
在家能子必能臣,齊將功成以孝聞。
改葬義無欺死父,臨戎安肯背生君。
馬斃廄人欲就刑,百年臨盡一言生。
賴逢賢相能匡救,仍免吾君播惡聲。
曲突徙薪不謂賢,焦頭爛額饗盤筵。
時人多是輕先見,不獨田家國亦然。
幾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報反亡身。
誠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
虞卿
割地求和國必危,安知堅守絕來思。
年年來伐年年割,割盡邯鄲何所之。
攻城來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屬四鄰。
徒逞威強稱智伯,不知權變是愚人。
一言能使定安危,安己危人是所宜。
仁義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豈儒為。
好龍天為降真龍,及見真龍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
趙解重圍魏再昌,信陵賢德日馨芳。
昏蒙愚主聽讒說,公子云亡國亦亡。
臧孫
諸孟憎吾似犬獰,賢臧哭孟倍傷情。
季孫愛我如甘疾,疾足亡身藥故寧。
諤諤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賢良。
一從忠讜無周舍,吾過何人為短長。
不得商於又失齊,楚懷方寸一何迷。
明知秦是虎狼國,更忍車輪獨向西。
田文
下客常才不足珍,誰為狗盜脫強秦。
秦關若待雞鳴出,笑殺臨淄土偶人。
文公
滅虢吞虞未息兵,柔秦敗楚霸威成。
文公徒欲三強服,分晉元來是六卿。
顏回 陋巷簞瓢困有年,是時端木飫腥膻。
宣尼行教何形跡,不肯分甘救子淵。
門下三千各自矜,頻彈劍客獨無能。
田文不厭無能客,三窟全身果有憑。
哀公
賢為鄰用國憂危,廟算無非委艷奇。
兩葉翠娥春乍展,一毛須去不難吹。
蘇厲
百步穿楊箭不移,養由堪教聽弘規。
身隆業著未知退,勿遣功名一旦隳。
卞和
磷磷誰為惑溫溫,至寶凡姿甚易分。
自是時人多貴耳,目無明鑒使俱焚。
公叔
吳起南奔魏國荒,必聽公叔失賢良。
無謀縱欲離安邑,可免河溝徙大梁。
莊辛
莊辛正諫謂妖詞,兵及鄢陵始悔思。
見兔必能知顧犬,亡羊補棧未為遲。
華元
未知軍法忌偏頗,徒解于思腹漫皤。
昔日羊斟曾不預,今朝為政事如何。
屈原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智伯
三國連兵敵就擒,晉陽城下碧波深。
風濤撼處看沈趙,舟楫不從翻自沈。
定獲英奇不在多,然須設網遍山河。
禽雖一目羅中得,豈可空張一目羅。
王后
連環要解解非難,忽碎瑤階一旦間。
兩國相持兵不解,會應俱碎似連環。
豫讓
門客家臣義莫儔,漆身吞炭不能休。
中行智伯思何異,國士終期國士酬。
管仲
美酒濃馨客要沽,門深誰敢強提壺。
茍非賢主詢賢士,肯信沽人畏子 。
田饒
廚拋敗肉士懷饑,倉爛余糧客未炊。
臨難欲行求死士,將何恩信致扶危。
武公
猛獸來兵只為文,豈宜涼德擬圖尊。
君看豹彩蒙麋質,人取無難必不存。
鄭相
鄭相清賢慎有余,好魚魚至竟何如。
退魚留得終身祿,祿在何憂不得魚。
景公
覺病當宜早問師,病深難療恨難追。
晉侯徒有秦醫緩,疾在膏肓救已遲。
少孺
寶貴親仁與善鄰,鄰兵何要互相臻。
螳螂定是遭黃雀,黃雀須防挾彈人。
陳軫
丹青徒有逞喧嘩,有足由來不是蛇。
殺將破軍為柱國,君今官極更何加。
陳蔡君
楚聘宣尼欲道光,是時陳蔡畏鄰強。
庸謀但解遮賢路,不解迎賢謀自昌。
衛靈公
子魚無隱欲源清,死不忘忠感衛靈。
伯玉既親知德潤,殘桃休吃悟蘭馨。
中山君
敵臨烹子一何庸,激怒來軍速自攻。
結怨豈思圍不解,愚謀多以殺為雄。
秦武陽
丱歲徒聞有壯名,及令為副誤荊卿。
是時環柱能相副,誰謂燕囚事不成。
田子奇
少年為吏慮非循,一騎奔追委使臣。
使者不追何所對,車中緣見白頭人。
魏文侯
冒雨如何固出畋,慮乖群約失乾乾。
文侯不是貪禽者,示信將為教化先。
公子無忌
按劍臨籠震咄呼,鷂甘梟戮伏鳩辜。
能憐鈍拙誅豪俊,憫弱摧強真丈夫。
宮之奇
虞虢相依自保安,謀臣吞度不為難。
貪憐璧馬迷香餌,肯信之奇諭齒寒。
楚懷王
不聽陳軫信張儀,六里商於果見欺。
既舍黔中西換得,又令生去益堪悲。
楚惠王
芹中遇蛭強為吞,不欲緣微有害人。
何事免成心腹疾,皇天惟德是相親。
百里奚
船驥由來是股肱,在虞虞滅在秦興。
裁量何異刀將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韓惠王
韓惠開渠止暴秦,營田萬頃飽秦人。
何殊般肉供羸獸,獸壯安知不害身。
齊桓公
三往何勞萬乘君,五來方見一微臣。
微臣傲爵能輕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頃襄王
秦陷荊王死不還,只緣偏聽子蘭言。
頃襄還信子蘭語,忍使江魚葬屈原。
陳靈公
誰與陳君嫁禍來,孔寧行父夏姬媒。
靈公徒認徵舒面,至死何曾識禍胎。
宋子罕
子憐溫潤欲歸仁,吾貴堅廉是寶身。
自有不貪身內寶,玉人徒獻外來珍。
王孫滿
九牧金熔物像成,辭昏去亂祚休明。
興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勞問重輕。
淳于髡
穰穰何禱手何赍,一呷村漿與只雞。
以少求多誠可笑,還如輕幣欲全齊。
田子方
太子無嫌禮樂虧,愿聽貧富與安危。
賤貧驕物貧終在,富貴驕人貴必隳。
郤成子
陳樂無歡璧在隅,宰臣懷智有微謨。
茍非成子當明哲,誰是仁人可托孤。
韓昭侯
去年秦伐我宜陽,今歲天災旱且荒。
對此不思人力困,樓門何可更高張。
魯仲連
昔迸燒牛發戰機,夜奔驚火走燕師。
今來躍馬懷驕惰,十萬如無一撮時。
趙宣子
門人曾不有提彌,連嗾呀呀孰敢支。
臨難若教無茍免,亂朝爭那以獒為。
張孟譚
強兵四合國將危,賴有謀臣為發揮。
城內蒿銅誠自有,無謀誰解見玄機。
顏叔子
夜雨鄰娃告屋傾,一宵從寄念悲驚。
誠知獨處從燒燭,君子行心要自明。
孫叔敖
童稚逢蛇嘆不祥,慮悲來者為埋藏。
是知陽報由陰施,天爵昭然契日彰。
趙簡子
簡子雄心蓄霸機,賢愚聊欲試諸兒。
假言藏寶非真寶,不是生知焉得知。
侯嬴朱亥
屠肆監門一賤微,信陵交結國人非。
當時不是二君計,匹馬那能解趙圍。
春秋戰國
周 易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孔 丘《猗蘭操》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
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無所定處。
時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孔子歷聘諸侯,莫能任。隱俗之中,見芳 蘭獨茂
, 喟然嘆曰:“蘭當為王者得,今 乃與眾草為
伍。” 止車援琴鼓之,自傷不 逢時,托詞于蘭。
陶淵明《幽蘭》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屈 原《九歌》
綠葉兮素權,芳菲菲兮龔余。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
《離騷》
扈江蘺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時暖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佩......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張 衡《怨 篇》
猗猗秋蘭,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黃其葩。
雖曰幽深,厥美彌嘉。
之子云遠,我勞如何。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