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賀的苦晝短,苦晝短是李賀多少歲時寫的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評價李賀的苦晝短,以及苦晝短是李賀多少歲時寫的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苦晝短》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
苦晝短
在唐朝,有一個時期宮廷盛行吃藥求仙的風氣。詩人李賀對這種風氣堅決反對,他寫了首很奇特的雜言詩《苦晝短》,強烈地諷刺了帝王將相王公貴族的昏庸做法。
關于尋求長生不老,服藥求仙,在秦始皇、漢武帝以及唐代盛行,但在秦始皇求仙之前的300年,齊國的宰相晏嬰對這樣的事就有很高明的見解,歷史上傳下這樣一段故事。
有一次,齊國的國王齊景公和晏嬰、艾孔及梁丘據三個大臣,帶著隨從到郊外的牛山上去游玩。這天的天氣特別明媚,空氣十分涼爽,因為剛下過幾天的雨。齊景公站在山上眺望著齊國都城的美景,心情特別的激動,看著看著忍不住哭了起來。大臣們今天心情特別好,不知道國王為什么忽然傷心。齊景公邊哭邊說:“這江山,這都城多么美麗??!但我卻不能永遠見到它,人為什么要死呢?我要一死,這美麗江山就看不見了,成了別人的了?!?/p>
聽到這里,艾孔和梁丘據在一邊也陪著國王哭了起來。只有晏嬰一個人在那里發笑。
齊景公看到后非常不高興地問:“我心里很悲傷,艾孔他們都在一旁陪我哭,而你為什么發笑呢?”
晏嬰心平氣靜地解釋說:“人早晚是要死的,這是誰也逃脫不了的,人要是能永遠不死,那您的老祖宗齊太公,您的祖父靈公和您的父親莊公就都還活著,這個國王的位子哪還有您的份呢?正因為有生有死,今天才傳到了您,您卻想永遠不死,而且怕死怕得哭了起來,艾孔和梁丘據為了討好您才陪著一起哭,這能不使我發笑嗎?”
李賀的代表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續,宋朝才出現下半句,你怎么看呢?
在整個盛唐時期,出現了無數文人墨客,自唐玄宗起涌現了一大批詩壇奇才,如李白、杜甫、王維、岑參、高適,自此之后,詩歌雖算不上沒落,但由于前面的人實在太過于厲害,把能寫的詩都寫到了化境,后人再怎么努力,也不過是狗尾續貂,難其出右。
李賀出生在一個沒落的貴族家里,他的遠祖是唐高祖李淵的八叔——鄭王李亮,由于關系實在太遠,到了李賀這一代時,李唐皇族早已忘了還有這么一門遠房親戚,李家自然沒能沾上皇家的光,當然正是這種被遺忘,反而躲過了武則天屠戮李唐皇室的危機。
李家雖然沒落了,但到底了王孫之家,非常注重教育,李賀5歲時,家里人就問他:“你未來想做什么呢?
李賀說:”我想當一個詩人。
這話一出,老父親李晉肅頭都大了,天下的好詩歌都讓李杜這些人寫完了,你還能寫出什么好詩歌呢?自開元之后,再沒出過像樣的詩人,李賀也難免不會成為下一位平平無奇的詩人。
畢竟這時盛世不再,而且前面有太多的詩壇大家,這些人都將詩歌寫到了200年之后,自唐之后直到宋朝文壇才有了回暖之象。在這些偉大前人的基礎上,李賀想再走詩歌之路,如同一個笑話。
盡管如此,李賀還是堅決地開始了他的寫詩之路,李賀寫詩有一個習慣,他喜歡騎著瘦馬四處閑逛,一有靈感的時候就寫下來,隨手扔進小書童的背簍里,就這樣日積月累,他竟然寫出一首又一首的好詩。
在他7歲時候,韓愈與皇甫湜到他家中做客,李賀提筆寫出了《高軒過》一詩,讓韓愈與皇甫湜驚為奇才,李賀從此名揚洛陽。
李賀的詩不同于前人,他年輕輕卻總寫喜歡寫“鬼”“老”“死”“朽”這引起看起來暮氣沉重的詩,但讀起來卻又不是“喪”的感覺,反而有一種勃勃生機。
就如他的名作《苦晝短》所寫: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他寫悲愁時,不同于李白的“朝如青絲暮成雪”,反而是一種不讓時光飛逝,即使你要走,我也要將你拉下來的氣概。
李賀一生寫了無數好詩,其中最出名的當屬他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其中有一句“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被傳為經典之句。
這首詩諷刺了唐朝統治者不思進取,卻整天想當煉丹吃藥,長生不老,同時也表達自己對這種政治前途的擔心。這首詩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被無數文人墨客所推崇,都想對出下聯。
然而直到唐朝滅亡,也沒有續出精彩的下聯,直到宋朝,文壇再度興盛,蘇軾、王安石、歐陽修、范仲淹一些詩壇大家再度涌現,再度出現了盛世大唐時的文采。
宋人在寫詞時,也喜歡將“天若有情天亦老”引用到宋詞中,終于有人對出了這個絕對。
其中歐陽修在《減字木蘭花》中寫道:“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
孫洙《何滿子·秋怨》中寫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p>
萬俟詠在《憶秦娥·別情》中寫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說不了 ,一聲 喚起,又驚春曉?!?/p>
石延年又在贈給友人的對聯中寫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 。”
這四個作品中,以石延年的對仗最為工整,上下兩句自然地融為一體。經過了200多年,這個千古絕對,終于對上了。
而1949年,偉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算是為這個延續了千年的詩歌唱歌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李賀雖然只活了短短的27年,但他的詩卻以另一種方式在人們的心中實現了永生。
苦晝短表達什么呢
苦晝短表達內容如下:
這是一首議論性很強的歌行體詩歌,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慨嘆時光易逝年命短促,并蘊含以理智的態度看待人生之意。
第二部分寫如何解除“晝短”的痛苦。
第三部分是對求仙的荒唐愚昧行為進行了批判和諷刺。
后兩部分是對第一部分主旨的發揮,在更高的層次上重復、升華了詩歌主旨。全詩充滿激情,氣勢回旋跌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賞析:
錢鐘書評論李賀說:“其于光陰之速,年命之短,世變無涯,人生有盡,每感愴低徊,長言永嘆?!保ā墩勊囦洝肥模├钯R詩歌常常涉及這方面的內容,而看法較全面,議論較透徹的,當數《苦晝短》。全詩分為三段,每段反映作者思想的一個側面,合起來才是他對問題的全部看法。
詩的前十句(從開頭至“太一安有”)為第一段。詩的開頭,詩人請時光呀停下喝酒。之所以要向時間勸酒,是因為詩人對此深有感觸:一是概嘆時光飛逝,人壽促迫。
詩人說自己不知道天地間許多深奧的道理,但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月寒日暖,來煎人壽”。光陰流逝,歲月蹉跎,人生沒來得及干點事業,生命就白白消耗了。這是詩人內心深處的憂慮與恐懼,一個“煎”字,表現出虛度年華的痛苦心情;一是認識到人生必死的道理。
人活在世上,必須依靠食物來維持生命,吃熊掌則肥,吃蛙肉則瘦,這是食物在生命系統中的作用,世界上根本沒有不食五谷、斷絕煙火的神仙,因此,誰都不免一死,生老病死乃是天地間無法抗拒的規律。
對于人生,對于死亡,人們很早就表現出極大的關切,詩人因其多愁善感,生命的旅程屢遭挫折,對此想得則更多更深。這里,詩人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問題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