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故事 > 正文內容

湯顯祖寫了哪些詩詞,湯顯祖寫了哪些詩詞名句

許我三千筆墨2023-02-10 01:40故事36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湯顯祖寫了哪些詩詞,以及湯顯祖寫了哪些詩詞名句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湯顯祖的代表作是什么?

湯顯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

湯顯祖是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祖籍臨川縣云山鄉,后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

湯顯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戲曲創作為最。其戲劇作品《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其中《還魂記》(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人民所喜愛,而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其專著《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也是中國戲曲史上論述戲劇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獻,對導演學起了拓荒開路的作用。

擴展資料

歷史影響

湯顯祖在當時和后世都有很大影響。即使是認為他用韻任意,不講究曲律的評論家,也幾乎無一不稱贊《牡丹亭》。由于湯顯祖的影響,明末出現了一些刻意學習湯顯祖、追求文采的劇作家,如阮大鋮和孟稱舜等,后人因之有玉茗堂派或臨川派之說,實際上并不恰切。

《牡丹亭》中個性解放的思想傾向,影響更為深遠,從清代的《紅樓夢》中也可看出這種影響。湯顯祖生前就有《玉茗堂文集》刊行。逝世后5年,韓敬編印《玉茗堂集》。他的作品于明清兩代均有刊本,比較通行的是1964年由錢南揚、徐朔方合編的《湯顯祖集》,包括詩文和戲曲。

描述湯顯祖的詩詞歌賦

湯顯祖,江西臨川人,字義仍,號若士,世稱臨川先生。湯尚賢長子,明嘉靖29年(1550年)生于文昌里湯家山靈芝園。湯顯祖5歲時能與長輩聯對,12歲在伯父湯尚質影響下開始寫詩,并將其書齋號為詩集名,曰:《紅泉逸草》。湯顯祖14歲為縣學諸生,因有神童譽,江西提學使何鏜親試其才,并指案為題,湯顯祖從容對答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何鏜異之道:“此生將來必以文章雄視天下”。

明隆慶4年(1570年),湯顯祖參加鄉試中第8名舉人,并以制義創奇,被譽為舉業八大家之一,時名以滿天下。國子監祭酒湯賓尹贊其曰:“制義以來能創奇者,湯義仍一人而已”。丞相張居正聞知,欲收其名為已所用,則待湯顯祖入京參加會試之時,令其子至湯顯祖下榻求見,并許以本屆會試“鼎甲”,以示寵愛。湯顯祖自知實力,不肯助張居正科場作弊,則當即回絕,權相張居正惱羞成怒,故在科場中設阻,至使湯顯祖落榜。

湯顯祖落第后,風塵仆仆回到家鄉,撫州知府聞知其科場義舉,舉城相迎,并贊湯顯祖為“真正狀元”。張居正因把持朝正,會試考官皆視其馬首為瞻,以其好惡來決定考生成績,因眾考官皆知湯顯祖是張居正眼中釘,盡管湯顯祖制義為天下第一,然而考官始終不敢公正對待其考卷,致使湯顯祖連續落第。

明萬歷10年(1582年),丞相張居正死,因而掃清了湯顯祖會試的障礙。明萬歷11年(1583年),湯顯祖再次入京參加會試中第65名,殿試時獲第三甲第211名,賜同進士。湯顯祖因為三甲賜同進士,不能入選翰林院,則依舊例,授南京太常博士,專責祭祀禮樂。明萬歷14年(1586年),湯顯祖改授南京詹事府主簿,其職雖為輔導太子,然因太子在京,此職實為虛設。

明萬歷17年(1589年),湯顯祖被擢升為南京禮部司南儀郎、六品主事,主祭祠,湯顯祖雖為閑官,但其卻甚為關心時事,他因不滿丞相申時行壓制言路,打擊諫官之行為,上書《論輔臣科臣疏》彈劾權相,他奏道:“指策申時行以權謀私,專權行事,斷絕言路,使言官噤若寒蟬不敢直諫”。時天下諫官無不畏申時行之專橫,無敢言者,湯顯祖雖位卑言輕,但卻敢挺身而抗強權,因而頓以直聲聞四海。權相申時行見湯顯祖以下官犯上,怒而罷朝,萬歷皇帝專寵申時行,乃下詔切責湯顯祖,并貶其為海南徐聞縣典史。海南為偏荒僻野之地,是歷朝流放罪臣之地,因而朋友們都勸湯顯祖不要去接受這個不入流的小官。湯顯祖道:“吾生夢羅浮、雷擎、大蓬、葛洪母井、馬伏波銅柱而不可得,得暇一尉,了此夙愿,何必減陸賈使南粵哉”。明萬歷19年(1591年)九月初九,湯顯祖告別諸友,經贛州,越梅嶺,自廣東保昌(南雄)下船,過英德真陽峽,十月到廣州,遇道往游羅浮山,十月初七,自廣州舟行到南海,經香港、澳門、恩平到陽江,由陽江乘海船過瓊州海峽,抵圍州采珠地,然后折回到廣東徐聞上任。

湯顯祖一路游玩到廣東,縣人聞其大名,躡衣冠而請揭者,趾相錯也,諸弟子執經問難靡虛日,戶履常滿,至廨舍隘不能容。徐聞民風好斗,人皆輕生。湯顯祖為了推廣中原文明,化土著之俗,其聯合知縣熊敏捐俸銀,在徐聞縣城西門塘畔創辦了一所“貴生書院”,教民知書識禮,認識生命的重要性,而化其輕生之俗。并宣傳“君子學道則愛人”、“天下之生皆當貴重”的人生哲理。湯顯祖將書院的十二間教室,分別命名為審問、博學、慎思、明辨、篤行、格物、致和、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并在《徐文留別貴生書院》一文中道:“天地孰為貴,乾坤只此生,海波終日鼓,誰悉貴生情”。湯顯祖在教學上,他對弟子一視同仁,因材施教,扶理談修,每日津津不厭。通過湯顯祖的教育和宣傳,徐聞文風漸盛,科舉盛行。清《王夫子賓興》碑文曰:“自明義仍先生來徐聞建書院,而徐益知向學,當時沐其教者,輟魏科登賦仕,后先輝映,文風稱極”。

明萬歷19年至崇禎年間,徐聞連年旱災,民食不果腹,但人人向學,仍出了15名舉人。明清兩代,徐聞多次修繕貴生書院,并訂立了《院規條》,還撥出田96石作為會科經費,可見湯學已經深入徐聞人心。湯顯祖病逝的消息傳至徐聞,徐聞縣興建了“湯公祠”,以此表達當地人民對他的崇敬和懷念。湯顯祖雖身在徐聞,但因剛直遭貶,社會輿論大嘩,申時行迫于社會壓力,被迫辭職,因而湯顯祖得脫流放之災。

萬歷20年(1592),湯顯祖北還故鄉臨川,因家中人口增多,他想找一靜處另蓋新居,老友高應芳得知,便將自己在臨川縣城沙井巷占地960平方米,閑置不用的廢舊房屋轉賣給湯顯祖,供其建玉茗堂,興建宅邸。新宅布局合理,中為玉茗堂書齋,左為寒光堂,右為蘭省堂,前為芙蓉館,后為清院樓,東有四夢臺,全院共由6組建筑組合而成,精巧別致,美觀大方,從此湯、高兩家比鄰而居。明萬歷21年(1593年),湯顯祖被升任為浙江麗水地區遂昌縣知縣,湯顯祖治政以教育為本,為辦學興縣,他將奉祿捐出,興辦了一所“相圃書院”,意在造就將相之才。湯顯祖在遂昌縣6年,創尊經閣、啟明樓,并于學中建象德堂、于射園置滅虎祠,種種美政,將一個貧窮落后的山區小縣治理成為兩浙的先進縣。湯顯祖在遂昌任上未取一文贖金,未監一個好人,未杖死一名囚徒,其治跡生平,為后人所稱道。他自賦道:“杏花輕淺訟庭稀”;“市上無喧少斗雞”。因此越民無不頌其德,然而吏部獎罰不明,始終不肯嘉獎湯顯祖,朝廷選官制度的黑暗,使湯顯祖更加認識到社會的腐敗,明萬歷26年(1598年),憤然掛冠棄職,歸隱臨川。清康熙年,遂昌人民感念湯顯祖之德,在遂昌為湯顯祖建造了一座“遺愛祠”。

湯顯祖回到故鄉,于玉茗堂設帳講學,又于四夢臺編演其所編的新劇《紫釵記》、《南柯夢》、《邯鄲記》、《還魂記》,統稱臨川四夢。湯顯祖每寫完一出,好友謝挺涼就協助他組織排練演唱,湯顯祖領導的臨川派戲曲,異軍突起,以絕對的優勢壓倒了老戲曲派的吳江派,成為中國戲劇界的旗手。

湯顯祖為了向社會證實自己的教育能力,在臨川創辦了一所崇儒書院,四方理學節義賢至,無不以聽臨川之音而為人生一大幸事;而禪伯詞英對湯顯祖詩詞更是贊不絕口,莫不依風景附隨,形成一股湯學之風。湯顯祖的女婿劉同升承湯顯祖制義之奇,于明崇禎丁丑科(1637年)蟾宮折桂登狀元及弟;而其門徒陳際泰、羅萬藻、艾南英、章世純則繼湯顯祖理學文章,成為“江西四大家”;而司徒李太虛、御史傅朝佑、次子湯開遠、義子湯維岳則承湯顯祖剛直不阿之精神,皆以直聲聞天下,不辱師名也。湯顯祖居家教學、吟詩、唱戲好不快活,但他的朋友都為他不能出山為官而惋惜,漕運總督李三才,不忍見其英才被埋沒于鄉間,特致書禮聘湯顯祖復出為幕,湯顯祖無心復出,堅拒道:“獨愧身與公等比肩事主,老而為客,亦非予所能也”。

湯顯祖一生娶三妻,原配吳夫人生長子湯士蘧、次子湯大耆;繼配傅氏是北京名門閨秀生三子湯開遠、四子湯開先;而填房趙氏不育,過繼侄子湯維岳為養子。湯顯祖五子皆以文才有聲士林,而尤以長子士蘧餐英披秀,鳳冠人群,3歲能讀經、5歲能背文、8歲能著詩,湯顯祖贊道:“蘧兒原是王佐才,何但文心一路開”。故而湯顯祖傾心造就蘧兒,并托友好董其昌薦士蘧入國子監,頗得祭酒郭正域的青睞。明萬歷28年(1600年)8月,士蘧參加南京鄉試時病亡,使湯顯祖頗受打擊,為悼蘧兒,他作念詩32首,但仍不能從夢中復醒。湯顯祖雖隱居鄉里,侍奉兩尊人,課教兒女而不問政治,但其文壇聲望卻愈演愈烈,吏部忌其名望日著,則以“浮躁”為名,于萬歷29年(1601年)將湯顯祖追論削籍,想以此降低湯顯祖的社會威望。然而湯顯祖是一代偉人,他的名望非但未因此而下降,反而成為海內外知名的劇作家、教育家。

明萬歷43年(1616年)湯尚賢夫婦先后下世,湯顯祖思雙親過度而一病不起,明萬歷44年9月21日(1617年7月29日),一代偉大的文學家、教育家、戲劇家湯顯祖病逝于里,享年67歲。

湯顯祖逝后,其子女將其回葬于文昌里湯家山,明崇禎年,湯顯祖以子湯開遠貴贈光祿寺丞、誥贈巡撫都察院銜,準祀鄉賢祠、名宦祠。

湯顯祖因與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是同時代的東西兩大戲劇家,因而日本戲劇評論家譽湯顯祖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清初臨川因遭兵燹,湯顯祖墓地被毀,清光緒29年(1903年),臨川知縣江召堂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戲劇家,撥款重修了湯墓,并立碑紀之;文革之時,湯墓再次遭到毀墓之災;1982年文化部、中國劇協、江西省文化局在撫州舉辦“湯顯祖逝世366年紀念大會”,為瞻仰憑吊先賢,則于撫州人民公園內重建湯墓,墓東北為牡丹亭,墓西北是若土園,湖光島色,渾然一體,湯顯祖今得安寢,賴國家重視也。1992年湯顯祖的故鄉撫州專區為紀念先賢,在臨川郄家山拓地190畝,創建了“湯顯祖藝術中心暨湯顯祖紀念館”,這所由南京園林設計院設計的《湯館》別具匠心,藝術的再現了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劇中情景,為湯顯祖名垂千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毛澤東主席閱讀了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并觀看了其劇作《還魂記》的表演,稱贊道:“《還魂記》演的好,它是明朝湯顯祖寫的。湯顯祖是你們臨川人,人稱東方莎士比亞,除《還魂記》,還著有《紫釵記》、《南柯夢》、《邯鄲記》,統稱《臨川四夢》,寫的都很好”。毛澤東還親書湯顯祖詩句贈人。2000年在全國湯顯祖學術研究工作者的呼吁下,國家民政部正式批準成立了全國性學術團體“湯顯祖研究會”,同年8月在浙江遂昌縣舉辦了全國學術界最為隆重的“湯顯祖紀念大會”。

湯顯祖一生著述頗多,其著有《問棘郵草》、《玉茗堂詩集》29卷、《玉茗堂文集》百卷、《艷異集》數十卷、《四書五經注》、《五侯鯖字海》20卷、《續虞初志》、《紫釵記》、《南柯夢》、《邯鄲記》、《還魂記》、《紫簫記》、《別本茶經》、《玉茗堂尺牘》、《紅泉逸草》、《雍藻》、《說海》、《萬錦嬌麗》等集,多為傳世佳作。

湯顯祖最有名的十首詩

湯顯祖最有名的十首詩如下:

江宿朝代:明朝|作者:湯顯祖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波光水鳥驚猶宿,露冷流螢濕不飛。午日處州禁競渡

朝代:明朝|作者:湯顯祖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聞都城渴雨,時苦攤稅

朝代:明朝|作者:湯顯祖五風十雨亦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當知雨亦愁抽稅,笑語江南申漸高。赴帥生夢作

朝代:明朝|作者:湯顯祖青云覆嘉林,明月映珠津理絕有連氣,況乃在人倫。歷落帥生姿,禮食先一旬。采擷極玄史,詞賦落王扁璘。我生弱冠余,良游非撫塵。子為膳部郎,予入南成均。

今上歲丙子,再見集庚辰。前后各傾展,言笑日溫新。家能造清酒,兒能娛父賓。昔是新相知,今為舊比鄰。上計邊越來,醉我鳳城春。笑謔不下樓,安知誰縉紳。

契闊四五年,流思月相巡。予滿太常秩,子羆思江綸。日夕夢我歸。入門魂魄親。交手無別言,但問瘦何因。冠帶即延酌,易我以山巾。尺寸了不殊,形影若可循。

世人言我汝,同心徒異身。今看巾幘交,益知頭腦勻。說夢未終竟,報我及城皞。歲寒冰雪中,松心竹有筠。三嘆此何時,滅沒旁人嗔。眼觀一堂內,夢見千里人。

見交等形隔,臥托乃疑神。素車尚前語,迷途猶見遵。況我見為人,分明江海濱。立語卒不盡,且坐留飲醇。易巾果所宜,夢與形骸真。盍簪此為契,彈冠安足陳。

雨花臺所見朝代:明朝|作者:湯顯祖冉冉春云陰,郁郁晴光瑩。取次踏青行,發越懷春興。拚知天女后,如逢雨花剩。宜笑入香臺,含顰出幽徑

湯顯祖的作品有哪些?

湯顯祖的作品有:《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玉茗堂全集》。

1、《還魂記》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后起死回生,終于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該劇文辭典雅,語言秀麗。

該劇是中國戲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感天動地竇娥冤》《長生殿》(一說《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桃花扇》《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2、《紫釵記》

《紫釵記》是明代戲劇家湯顯祖創作的戲劇劇本,他根據唐人蔣防傳奇小說《霍小玉傳》的主要人物和故事主干創作了《李十郎紫簫記》,后又在《紫簫記》的基礎上創作了更為成熟的《紫釵記》,堪稱湯顯祖“臨川四夢”第一夢。

《紫釵記》是湯顯祖的作品,創作于南京任職時期,全本共五十三出,與《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合稱為“臨川四夢”。

3、《南柯記》

《南柯記》是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講述了淳于棼夢入螻蟻之槐安國為南柯郡太守的故事。

《南柯記》有不少版本流傳。鄭振鐸(1898一1958)曾說,“玉茗堂四夢”中,“于《還魂》外,此曲刊本獨多。”《南柯記》約有九種版本今存。

本書英譯所主要依據的錢南揚的校點本(1978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就是以明代毛晉汲古閣校刻本為底本,與明萬歷刻本《南柯夢》、覆刻清暉閣本《南柯記》、明崇禎年間獨深居本《南柯夢》、清初竹林堂刻本《湯義仍先生南柯夢記》等版本對校,共利用了五種版本。

4、《邯鄲記》

《邯鄲記》是明代湯顯祖創作的戲曲劇本,是“臨川四夢”中的一部。現有《六十種曲》本和《古本戲曲叢刊》本、影印明 天啟刻朱墨本。昆曲舞臺上常演的有《掃花》、《三醉》、《番兒》、《云陽》、《法場》 等折。

5、《玉茗堂全集》

《玉茗堂全集》,湯顯祖撰別集,共四十四卷,包括文集、賦集、詩集、尺犢等。

湯濕祖詩文作品的成就,遠遜于戲曲。他的詩作,早年受六朝綺麗詩風的影響,后來為了反抗復古派“詩必盛唐”的主張,而追求宋詩的艱澀之風。

他的散文長于議論,有“好辯”的特色;尺犢寫得富有感情,文筆流利。總的來說,湯顯祖的詩文創作,貫徹了他的反對擬古,追求自然的文學主張。

湯顯祖有哪些代表作?

湯顯祖的代表作為《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其中《還魂記》(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人民所喜愛,而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

湯顯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祖籍臨川縣云山鄉,后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

擴展資料:

世人熟知湯顯祖,多是因為流芳千古、享譽天下的“臨川四夢”,即《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這四部作品,其中《牡丹亭》更被海內外譽為戲劇藝術珍品。湯顯祖性情摯真,坦蕩一生。為官入仕,他清廉自守,勤政愛民;教育子孫,他言傳身教,誨人不倦;詩詞唱和,他辭藻絕美,文采風流;戲劇創作,他“為情作使”,才情天縱。

良好的啟蒙教育和祖輩的言傳身教,讓湯顯祖從小具備了勤奮好學、嚴于修身的優良品質。他5歲開蒙,12歲能詩,13歲學古文,14歲補縣諸生,21歲中舉,可謂少年得意,舉業順暢。然而,造化弄人,湯顯祖直到33歲,即萬歷十一年(1583年)才得中進士。此后,他先后擔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及禮部祠祭司主事等職。由于湯顯祖個性率直、正義凜然,仕途并不順暢。萬歷十九年(1591年),他被貶官至雷州半島的徐聞縣為典史。一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縣。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湯顯祖

湯顯祖寫了哪些詩詞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湯顯祖寫了哪些詩詞名句、湯顯祖寫了哪些詩詞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3091.html

分享給朋友:

“湯顯祖寫了哪些詩詞,湯顯祖寫了哪些詩詞名句” 的相關文章

湯顯祖寫的詩詞有哪些(湯顯祖寫的詩詞有哪些特點)

湯顯祖寫的詩詞有哪些(湯顯祖寫的詩詞有哪些特點)

今天給各位分享湯顯祖寫的詩詞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湯顯祖寫的詩詞有哪些特點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湯顯祖的千古名人名句,湯顯祖《牡丹亭》名句名言 湯顯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國明代末期戲曲劇作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

舒州王安石現在哪里 王安石蘇軾

舒州王安石現在哪里 王安石蘇軾

今天給各位分享舒州王安石現在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王安石蘇軾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故里在哪?王安石的墓地在哪?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

王安石是哪里 王安石是哪里的王氏

王安石是哪里 王安石是哪里的王氏

大家好,關于王安石是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王安石是哪里的王氏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王安石的祖籍在哪里 王安石的祖籍在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

湯顯祖寫了哪些詩詞 湯顯祖的詩詞名句

湯顯祖寫了哪些詩詞 湯顯祖的詩詞名句

大家好,關于湯顯祖寫了哪些詩詞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湯顯祖的詩詞名句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湯顯祖最有名的十首詩 湯顯祖最有名的十首詩如下:江宿朝代:明朝|作者:湯顯祖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

湯顯祖的詩句有哪些 湯顯祖的詩文集

湯顯祖的詩句有哪些 湯顯祖的詩文集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湯顯祖的詩句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湯顯祖的詩文集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詩詞“情不知從何時起,一往爾深”全詩是什么 作品概況作品名稱:牡丹亭記題詞創作年代:明代作者:湯顯祖作品體裁:散文編輯本段作...

湯顯祖有哪些詩詞 湯顯祖 詩詞

湯顯祖有哪些詩詞 湯顯祖 詩詞

大家好,關于湯顯祖有哪些詩詞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湯顯祖 詩詞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湯顯祖的詩詞《牡丹亭?驚夢?皂羅袍》賞析 【 #詩詞鑒賞# 導語】《牡丹亭》,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