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盧陟什么意思,簡盧陟原文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簡盧陟什么意思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簡盧陟原文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簡盧陟是什么意思
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屺:無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 想念 父母。
成語出處: 《詩經·魏風·陟岵》:“陟彼枯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陟岵陟屺的近義詞: 陟岵瞻望 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成語語法: 作謂語;指思念父母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首詩的原詩出自何處呢?
詩詞文化是我國眾多文化中的一種,古時候的詩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經典名句。我們也是從小就開始學習各種的詩詞,近些年也有許多電視劇節目中都開始有各種的詩詞大會,更是喚起了人們對詩詞的熱愛。不只是如此,其實我們朋友圈中經常會用到的網紅金句有好多都是來自古詩詞,那句用來表白的金句"春風十里不如你",其實是來自杜牧的《贈別》,原句為"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2016年2月份,一位詩詞愛好者在網上征詩,他出的前兩句是"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讓人沒想到的是,短短幾天內,他就收到了上萬網友的續詩,大家在評論區里不但自己寫,還評論他人的詩。下面兩個版本是我認為很有意思的:"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里,贈飲天下人。";"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但有庭上客,浮云笑此生。"這兩首都是當時的人氣作品,從詩本身來說寫得確實是不錯的。
那你知道這句"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首詩嗎?這句詩應該出自唐唐代詩人韋應物的《簡盧陟》。《簡盧陟》: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簡盧陟"即給盧陟的一封信,盧陟應是韋應物的好基友,因為韋應物另有"寄盧陟""與盧陟同游"等詩。韋應物原詩有一種行旅孤單、不遇知音的感覺,頸聯轉為眼前之景,尾聯則看似豁達,實則有強作歡顏之感。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高雅的樂曲,可惜遇不到聽得懂的知音。在旅途中忙碌的行進,在淮水入海的地方虛度著光陰。山澗上的樹還沾著早晨時的雨露,殘留的春色里還有山野的鳥在鳴叫。我這里有一瓢酒,可以安撫旅途的勞頓。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天涯孤旅中的所感所想,表達出詩人在人生旅途中歲月蹉跎知音難覓的苦悶,最后只好瓢濁酒,自慰平生。當我們讀到這樣的詩,自然會激發我們的情感共振,引起我們內心的鳴。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我覺得它之所以會火就是因為他引起了我們藏在內心深處的孤寂,讓我們產生了共鳴。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是什么意思?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我有一瓢酒,可以用來慰藉奔波的生活。出自唐代韋應物《簡盧陟》。
原詩:
《簡盧陟》唐代:韋應物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釋義:
可惜這《白雪》古曲,沒有遇到它的知音。
我因為軍事而忙碌不安,在淮海邊蹉跎流離。
山澗的樹上還有晨雨,山鳥在剩余的春天里鳴叫。
我有一瓢酒,可以用來慰藉奔波的生活。
簡介: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
擴展資料:
韋應物的詩歌創作成就最大。其詩多寫山水田園,清麗閑淡,和平之中時露幽憤之情。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頗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藝術成就較高的詩人。
初讀之下,韋應物這首詩可能可以理解為:你是陽春白雪,曲高和寡,而世人大多只能欣賞下里巴人,因此沒有人賞識你。結果你棲棲遑遑,流落行伍。兵役結束回來后,繼續沒著沒落,在淮海之濱蹉跎歲月,不能有所作為。
于是,你棲居山澗,日日看帶著朝雨的春樹、聽鳥的歡快鳴唱。來吧,我這里備有酒酌,歡迎你前來。我們把酒言笑,你應能忘懷眼前的失意,在詩酒快意中重新領會生命的意義。
韋應物詩寫得平淡而高古,簡樸而情深動人。這首詩每一句都不啰嗦,可謂平淡而簡樸,但是馀意不盡。末尾兩句更是情在言外,深摯而淡雅。順便說到,以結尾這兩句為端緒加以續寫,是可能接續韋詩深遠意趣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簡盧陟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