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奪倫如何翻譯,無相奪倫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無相奪倫如何翻譯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無相奪倫什么意思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無相奪倫這個詞的意思?
是絲、竹、金、石、
...
社會只有“個人理性”而沒有真正的“集體理性”,那么這個社會就會注定衰敗不堪
詩言志,歌詠言 怎樣翻譯啊??
尚書?堯典〔節錄〕
帝①曰:夔(2)!命女典樂(3),教胄子(4)。直而溫(5),寬而栗(6),剛而無虐(7),簡而無傲(8).詩言志(9),歌永言(10),聲依永(11),律和聲(12)。八音克諧(13),無相奪倫(14),神人以和(15)。夔曰:於(16)!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17)。 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
【注釋】(1)帝:指舜。(2)夔:人名,相傳是堯舜時掌管音樂的人。(3)女:汝,你。 典光:主管音樂。(4)教胄子:胄,長。這句謂教育子弟,使其成長。一說,胄子指嫡長子。《史記?五帝本紀》作《教子》。(5)直而溫:正直而溫和。(6)寬而栗:寬弘而莊嚴。栗,堅貌。(7)剛而無虐:剛毅而不苛刻。無,不,下句同。(8)簡而無傲:簡易而不傲慢。(9)詩言志:詩是用來表達人的志意的。《史記?五帝本紀》作“詩言意”。(10)歌永言:永,長。這句謂歌是延長詩的語言,徐徐詠唱,以突出詩的意義。(11)聲依永:謂聲音的高低又和長言相配合。聲,五聲,宮、商、角、徵、羽。(12)律和聲:謂律呂用來調和歌聲。律呂,六律六呂。六律指黃鐘、太簇、姑洗。賓、夷則、無射。六呂指大呂、應鐘、南呂、林鐘、仲呂、夾鐘。(13)八音:《周禮?春官?大師》: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這里金指銅鐘,石指石磬,木指木制的祝(音祝,形如漆桶)、(音語,形如伏虎),大抵都屬體鳴器;革指鼓,屬皮樂器;竹指簾,匏(葫蘆之屬,古代制笙的材料)指笙,屬氣樂器;土指塤(音勛,陶哨),兼涉于體鳴樂器和氣樂器。這是八音的原始分類法。后來因樂器所用的材料逐漸復雜,分類也好生變化。八類樂器不同,所發的音也不同,所以稱為八音。 克諧??達到和諧。(14)無相奪倫:不要攪亂次序。 無,毋。(15)神人以和:原書以為神和人通過詩歌音樂可以交流思想感情而能協調和諧。(16)於:音烏,嘆詞。(17)擊石拊石二句:石,磬。拊,小擊。二句舊注謂擊附石磬,樂感百獸,使相率而舞。按:百獸率舞疑為原始社會的圖騰舞。百獸指各種化裝的動物圖騰。
【說明】 《尚書》是關于中國上古歷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西漢初存二十八篇,相傳由伏生口授,用漢時通行文字隸書抄寫,是為《今文尚書》。《堯典》為其中的一篇。近人以為由周代史官根據傳聞編著,又經春秋戰國時人補訂而成。偽《古文尚書》把下半篇分出,并加二十八字,作為《舜典》。 這里節錄的一段文字,記載了中國早期的文學理論。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中之一是“詩言志”。朱自清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代詩論的“開山的綱領”(《詩言志辨序》),對后來的文學理論有著長久的影響。由于“詩言志”概括地說明了詩歌表現作家思想影響的特點,也就涉及到詩的認識作用。從馬克思主義觀點看來,詩人的“志”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無不受階級地位的制約。人們通過言“志”的詩,也就能在不同程度上認識社會。古人對這一點沒有作出明確的闡述,但已意識到詩的這方面的作用。《禮記?王制》云:“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漢書?藝文志》云:“《書》曰:‘詩言志,歌永言。’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時,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這說明,古人在“詩言志”的認識基礎上,已注意到“采詩觀志”,并曾經把“采詩”作為一種制度,力圖充分發揮詩的認識作用,使之為統治者的政治服務。
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出自哪部書 給你介紹一下具體指的是什么意思
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出自《尚書·堯典》。
1、八音:古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樂器的聲音。
2、克:能。奪:失去。倫:次序。
3、八類樂器的聲音能夠調和,不使它們亂了次序,那么神和人都因此而和諧。 意謂樂音和諧,可以陶冶性情。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