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拾遺和右拾遺誰大,左拾遺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左拾遺和右拾遺誰大,以及左拾遺是什么意思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唐朝左拾遺是啥官?
左拾遺是一個古代官職,主要作用是撿起(皇上)遺漏的東西(政策決策失誤),隸屬諫諍機構。封建時代設立諫諍機構,付薪水養了一批諫議大夫、拾遺、補闕、正言、司諫之類,有點類似現在的監察部門。
杜甫就當過左拾遺,古代官職,左比右大一些(唐宋時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那時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為上。
擴展資料:
左右拾遺是唐武則天在垂拱元年設置的,設置左右拾遺分屬門下、中書兩省,職掌與左右補闕相同,同掌供奉諷諫、薦舉人才,位從八品上,稍低于補闕。
分左右,左拾遺屬門下省,右拾遺屬中書省。北宋改為左右正言。后隨設隨罷。南宋一度沿設,旋罷。明初又設左右正言,不久即罷。
建文帝設拾遺,成祖即位后罷。唐代詩人陳子昂、杜甫均曾擔任拾遺,后人因稱為陳拾遺、杜拾遺。宋初多出領外任,或兼領別司,不專任諫職。太宗端拱元年改名左正言。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復置,專任諫諍,不兼糾劾之職,隸中書門下省。
光宗紹熙二年 (1191) 復改左正言。遼朝置,為南面官,掌供奉諷諫,扈從乘輿,隸門下省左諫院。金朝正七品,隸諫院。明建文改官制,于通政使寺及六科之下置,成祖即位復洪武舊制,遂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左拾遺
左拾遺和右拾遺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不僅名字不一樣,編制上從屬的機關也不一樣。左拾遺隸屬門下省,右拾遺隸屬中書省。
唐朝及后來朝代設置的小官,分左、右拾遺,字面意思是撿起皇帝的遺漏,是諫官的一種,主要負責向皇帝奏論政事,稱述得失,相當于當代的監察兼助理機構。左右拾遺為正八品官職,除了元代,漢族統治者朝代介以左為大,右為小。所以左拾遺比右拾遺大一些(元代以右為大)。
相關職能
唐代進諫使命由門下省和中書省共擔。門下省設給事中四名及輔員若干,并設左諫議大夫四名,左散騎常侍四名。中書省則設右諫議大夫四名,右散騎常侍四名。
唐代還創設了補闕和拾遺兩個官職,分置左右,左隸門下省,右隸中書省。補闕和拾遺均為諫官,負責看管供其他諫官呈遞奏折所用的四只匣子。
左拾遺相當于現在什么官
左拾遺是一個古代官職,有點類似現代的監察部門。左拾遺是唐代諫官名,主要作用是撿起(皇上)遺漏的東西(政策決策失誤),隸屬諫諍機構。其實就是對國家大事發表意見,推薦人才。白居易、杜甫就當過左拾遺。
左拾遺比右拾遺職位大一些,唐宋時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那時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為上。
到了蒙古族統治的元代,不但左右丞相和左右丞都是以右官居上,更是發展到連考科取士也分左右榜,蒙古人列入右榜,漢人則在左榜,左榜自然低于右榜。
而到了明朝,又恢復了尚左的傳統。他們的工作就是挑皇帝的毛病。這個官職不算大,大概居于七、八品左右。
左拾遺是什么官
左拾遺是唐代諫官名,是為皇帝提供咨詢建議的官員,主要職責是彌補皇上的政策決策失誤,隸屬諫諍機構。其實就是對國家大事發表意見,推薦人才,有點類似現代的監察部門。左拾遺比右拾遺職位大一些,唐宋時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那時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為上。
左拾遺是什么時候設立的
左拾遺是唐武則天在垂拱元年設置的,設置左右拾遺分屬門下、中書兩省,職掌與左右補闕相同,同時掌供奉諷諫、薦舉人才,位從八品上,稍低于補闕。拾遺分左右,左拾遺屬門下省,右拾遺屬中書省。北宋改為左右正言,后隨設隨罷。南宋一度沿設,旋罷。明初又設左右正言,不久即罷。建文帝設拾遺,成祖即位后罷。
左拾遺和右拾遺一樣嗎
不一樣,不僅名字不一樣,編制上從屬的機關也不一樣。左拾遺隸屬門下省,右拾遺隸屬中書省。唐朝及后來朝代設置的小官,分左、右拾遺,表面意思是撿起皇帝的遺漏,是諫官的一種,是負責向皇帝奏論政事,稱述得失,相當于當代的監察兼助理機構。
左右拾遺為正八品官職,除了元代,漢族統治者朝代介以左為大,右為小,所以左拾遺比右拾遺大一些,但元代時是以右為大。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