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詩,接 詩詞
大家好,關于如何接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接 詩詞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詩句接龍的規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師之,傳道授業解惑也——牡丹,畫之富貴者也
如何續詩:“垂柳退色山空濛,紅葉知秋石榴紅”,后面怎么接呢?
有朋友邀請續四句詩: 垂柳退色山空濛,紅葉知秋石榴紅。天高云淡收夏色,第四句應該怎么寫?
這首作品寫了前三句,要求連上最后一句。
從起句便知,這是一首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風作品?!按沽松?,“平仄仄仄”,“山空濛”,“平平平”,是三連仄加上三平尾,于格律是失替大忌。但是作為古風,因為“柳”字為上聲,和“退色”兩字音調區分開來,所以讀起來還是很清朗,用字平熟,也很通順。
首句是不錯的古風句子,借助”垂柳退色“這一特殊景色描寫交代了時間——這必然是深秋了,順便再用”山空濛“交代了當下環境——山中細雨迷蒙。
因為是古風,我們不必考慮平仄問題,只需要注意押韻?!皾?、紅”都屬于平水韻“一東”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續上的第四句用“一東”、“二冬”部問題都不大,或者按新韻來押也可以,這樣相對輕松,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內容的打造上。
第二句“紅葉知秋石榴紅”有個比較顯眼的問題,我們知道在一首詩中,特別是較為短小的絕句中,應該要盡量避免重字,當然并不是不可以,出現遞進的修飾手法,或者兩個字同意不同的時候,不影響吟誦感,就沒有問題。
題主這句中的兩個“紅”字既重復,又是相同的意思,雖然是形容不同的東西,總的來說改掉一個“紅”字比較好。要知道即使不同字,同韻的字在同一詩中或同一句中出現,都是“擠韻”,都屬于詩病。
這種詩病是不分古體、近體詩的,所以最好是改掉。
因為有朋友已經改成了“落葉”,這里就不重復,我們改成更有古調的“落木”,出自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奥淠尽弊詭捝?、悲涼秋氣,而“落葉”更適合形容春夏之時,在微風撫慰下飄飄灑灑,一落三蕩的唯美綠葉飄飛狀態。
其他地方照舊:“落木知秋石榴紅。”
第三句:“天高云淡收夏色”。絕句和律詩一樣,普遍文法“起承轉合(放)”中,第三句是非常重要的,整首詩都要靠這一句來制造波瀾起伏,或者為最后一句的詩情發射、意境拔高打好基礎。
而題主這一句有些問題,首先依舊在寫景,寫天高云淡,這樣就沒有和前兩句打出落差來。如果我們在第四句依舊好玩一樣地接著寫景,如“曉晴初雪舞寒風”,不是不可以,但是這首作品可以說并沒有意義。
粗看這種續詩是沒有問題的,好像是寫了收夏色,迎來初雪。
但這是經不起推敲的。
因為題主的第三句不但沒有給詩以波折,流于寫景,同時這種景色從一二句讀下來,是不符合生活邏輯的,因此我在后面寫初雪,就更加荒唐。
從一二句我們可以知道這首詩的背景是深秋(石榴紅、落木)的山中細雨蒼茫景象,那怎么可能出現“天高云淡”,怎么可能是“收夏色”呢?“收夏色”必然是在初秋用這幾個字才合適。如南梁詩人周弘讓的《立秋詩》:“云天改夏色,木葉動秋聲?!薄南纳珒H僅是動秋聲,而非晚秋適用的詞匯。
我們稍微修改一下,讓這句詩更合理,同時為下一句打好基礎。
“雨霽云銷九州白”,依然在寫景,不過相對來說有了承接。云散了,雨停了,月亮出來了,天下都沐浴在月光之中。
那么最后一句就要在這一句的鋪墊下,把我們所積累的情感發射出去,可以找個落腳點(合回首句秋深),也可以不找,留白出來。
何為留白?就是你會順著我的思路去想,到底發生了什么?實際上發生了什么并不重要,而是讓讀者存疑,讓他在前幾句已經逐漸代入詩人情緒中之后沿著我們設計的思路去思考。
正因為思考目的地的不定,絕句才會有不同于律詩的獨特況味。
既然第三句都提到“九州白”了,那么我們的最后一句就不如放開一些:“敢邀嫦娥下天風?”
注意我這里基本上已經改變了原詩的思路。也就是說我如果看到前面兩句的景色,遇到第三句的景色變化,喝二兩酒之后,可能會出現第四句的想法。
這就不僅僅是景色了,我們加入了人,加入了人的情感。
這是情感的一個方向,形成一個思路,就要比前面那種接著寫初雪的四句要完整,要有情感沖突。
不論這種情感是什么,但是總比沒有好。
詩歌是情感產物。我們在續詩、改詩、寫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而題主提供的原三句,寫景細致、特色、有美感,但是邏輯有點錯誤,同時我們看不到情感色彩。
要讓這首作品與眾不同,就需要代入我們自己所思所想,完成這個作業。
每個人的情感發散方向不一樣,所連出來的句子也就不一樣。
詩詞接龍如何接
這個……額,首先你肯定要有一定的詩詞積累并且才思敏捷,然后,我主要看過這幾種形式的詩詞接龍:
一、前句的尾字與后句的首字相同,一般可諧音。
前: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二、前句的尾字與后句任意字相同,一般不用諧音。(因為這個真的很簡單……)
前: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后: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三、前句中任意兩字與后句任意兩字相同。(這個……想諧音也不容易吧)
前: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后: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這幾種中第二種是最簡單的,第一種其次,第三種最難,希望對你有幫助=w=
古詩詞接龍怎么接?
跟成語接龍一樣的,第一句的最后一個字要跟接下來一句的第一個字一樣。還可以整首詩為單位接龍,規則與成語接龍一樣,頂針格。
延展閱讀:
詩詞接龍:
例如:
一行白鷺上青天
二水中分白鷺洲
三山半落青天外
四顧山光接水光
五湖煙景有誰爭
六螯海上駕山來
七月七日長生殿
八駿日行三萬里
九重春色醉仙桃
十叩柴扉九不開
百畝方塘一鑒開
千里鶯啼綠映紅
萬紫千紅總是春一片冰心在玉壺
如何以“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為開頭接詩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年華無再少,酣暢應倍珍。
莫問我出處,同是淪落人。
高舉觴坐客,笑語邀月輪。
一酌千憂散,杯凈樂意存。
左勸才飲罷,右呼再滿斟。
起舞隨麗曲,高歌賦詩文。
待到酒力盛,化作太白魂。
古今多少事,豪氣一口吞。
由于“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沒有按照近體詩格律,所以作打油詩一首。。。
如何接詩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接 詩詞、如何接詩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