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中李密如何陳情,陳情表中李密的遭遇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陳情表中李密如何陳情,以及陳情表中李密的遭遇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陳情表中李密向誰陳情?陳什么情?
向晉武帝司馬炎陳情。
司馬炎想召李密當官,李密多次不從,司馬炎怒了,說你再不來就讓你好看,于是李密寫了《陳情表》一文,說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要先奉養祖母安度晚年希望皇帝批準。司馬炎聽了很高興,后果很美好,不但批準讓他奉養祖母,還送給他幾個丫環,最后李密祖母逝世后,李密終于出來做官。
擴展資料
李密原是蜀漢后主劉禪的郎官(官職不詳)。三國魏元帝(曹奐)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滅蜀,李密淪為亡國之臣。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魏元帝,史稱“晉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懷柔政策,極力籠絡蜀漢舊臣,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
李密時年44歲,以晉朝“以孝治天下”為口實,以祖母供養無主為由,上《陳情表》以明志,要求暫緩赴任,上表懇辭。
當時東吳尚據江左,為了減少滅吳的阻力,收籠東吳民心,晉武帝對亡國之臣實行懷柔政策,以顯示其寬厚之胸懷。李密當時以孝聞名于世,據《晉書》本傳記載,李密奉事祖母劉氏“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p>
晉武帝承繼漢代以來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實行孝道,以顯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時也用孝來維持君臣關系,維持社會的安定秩序。正因為如此,李密屢被征召。李密則向晉武帝上此表“辭不就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陳情表
《陳情表》一文中關于為什么“陳情”?“陳”什么?如何“陳”?請給出回答。
陳情是為了照顧祖母,詳細介紹與祖母相依為命的情形。
如何陳:先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然后介紹與祖母相依為命,再說皇帝以孝治天下,應該能理解李密的心情。
《陳情表》是三國兩晉時期文學家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文章從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寫起,說明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特殊感情,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應該報養祖母的大義。
除了感謝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辭意懇切,真情流露,語言簡潔,委婉暢達。
擴展資料:
作者還怕武帝認為以一般的孝敬長上為借口實在為的消極抗拒皇命,作者又一次綜述了自己跟祖母血肉相連不可或離的緊密關系,“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是一種意思,一種說法;“母、孫二人,更相為命”,還是這種意思,但是另一種說法,強調中具有錯綜變化,又自然地得出了“區區不能廢遠”的結論。
“區區”,拳拳,一片真情,也就是“不能廢遠”,用“區區”又用“不能廢遠”,也是強調中具有錯綜變化。以上兩句出自肺腑,動人神魄,從悉心說服武帝體恤下情看,“區區不能廢遠”明確表示不能分離,比上文“臣之進退,實為狼狽”的兩可之說前進了一步。
陳情表中李密向誰陳情陳什么情
李密向晉武帝司馬炎陳情,所陳之事如下:
李密曾經是蜀國的官員,蜀國滅亡了,司馬昭想把他召到京城里做官,但因李密多次不從,司馬炎生氣并威脅李密。于是,李密寫了《陳情表》,表達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要先奉養祖母安度晚年,并希望皇帝批準。結果司馬昭大受感動,同意了其請求?!蛾惽楸怼芬晃谋闶侵v述其不想入京為官的原因。
陳情表中李密如何陳情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陳情表中李密的遭遇、陳情表中李密如何陳情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