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中使君是如何對待羅敷的,陌上桑中羅敷的形象特點
很多朋友對于陌上桑中使君是如何對待羅敷的和陌上桑中羅敷的形象特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一文的文學常識
《陌上桑》是一篇立意嚴肅、筆調詼諧的著名樂府敘事詩。它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美貌女子名叫羅敷,一日在采桑路上恰巧被一個太守遇上,太守為羅敷美色所動,問她愿不愿意跟隨自己回家。太守原以為憑借自己的權勢,這位民間女子一定會爽然允諾。想不到羅敷非但不領情,還把他著實奚落了一番,使這位堂堂太守碰了一鼻子灰,無趣之極。
《陌上桑》的語言帶有明顯的藻采化傾向,主要是反映在第一和第三節中。這些構成了本篇統一的敘述風格。
第一段,寫羅敷的美貌。首先寫她的住所之美、器物之美來襯托她的美貌,然后重點寫她的服飾之美,最后通過側面描寫烘托她的美貌,無論是行者還是少年,無論是耕者還是鋤者,都傾慕她的美麗,激起讀者的想象。本段寫她的外表美,鋪襯下文的心靈美;寫勞動人民對羅敷的健康感情,與后文使君的不懷好意形成對照。
第二段,寫使君覬覦羅敷的美色,向她提出無理要求。先是使君的馬徘徊不前,使君對羅敷垂涎三尺,繼而上前搭話,詢問姓名,打聽年齡,最后提出和羅敷“共載”的無恥要求,暴露了使君骯臟的靈魂。寫使君的語言行為步步深入。
第三段,寫羅敷拒絕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壓倒對方。本段全部由羅敷的答話構成,回應使君的調戲。斥責、嘲諷使君愚蠢,聲明自己已有丈夫,丈夫威儀赫赫、榮華富貴,仕途通達、青云直上,品貌兼優、才華橫溢。羅敷的伶牙俐齒使自以為身份顯赫的使君只能自慚形穢,羅敷的不畏權勢、敢于斗爭的精神充分體現出來了,表現了她的人格魅力。
與其他人對待羅敷態度不同的是什么
與其他人對待羅敷態度不同的是:
1.羅敷是在《陌上桑》與《孔雀東南飛》中出現的人物。全名秦羅敷,是漢末至三國時期的漂亮女子,在《陌上桑》寫到“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可見羅敷之美貌驚若天人。
2.羅敷的性格特點有三點:
2.1汲汲于名利:面對使君,憑借自己的天生美麗資源,她虛擬自己的理想丈夫是:“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這只能證明,她醉心的是丈夫的步步高升,強過他人,并以此為榮。
2.2堅貞:《陌上桑》中,拒絕使君“共載”則表現出羅敷堅貞的性格特點。
2.3勇敢機智:從羅敷對自己丈夫的夸贊以及對使君的奚落可見她是一個勇敢機智的人。羅敷是個聰慧的女子,拒絕更加委婉一些,編出了一位位高權重的丈夫來嚇住使君,讓本來心懷不軌的流氓宛如被潑一盆涼水,蕙質蘭心的慧女!
陌上桑文言文閱讀訓練及答案
課內文言文閱讀(10分)
陌上桑
漢樂府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頗有余”。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 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小題1:解釋劃線字詞(2分)
(1)隅____________ (2)但坐觀羅敷 ____________
(3)踟躕 ____________ (4)盈盈 ____________
小題2:本文第一自然段從哪些方面描寫了羅敷的美?采用了怎樣的方法進行描寫的?(2分)
小題3:對待羅敷的.美麗外貌,行者、少年、耕者和鋤者與使君相比,在態度上有什么不同?(3分)
小題4:本詩因塑造羅敷的美麗形象,而成為千古傳頌的佳作,你認為在羅敷身上有哪些性格讓人難忘,值得稱頌?結合文章內容回答(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2分)隅:方位,角落; 坐:因; 踟躕:徘徊不前的樣子; 盈盈:儀態端莊美好
小題2:(2分)環境、器物、服飾、眾人反應。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小題3:(2分)行者、少年、耕者和鋤者都是被羅敷的美深深吸引,只是去欣賞和傾慕,“發乎情,至乎禮”;使君對羅敷的美是想霸占,有失禮儀,令人生厭。
小題4:(3分)羅敷是一個勤勞美麗,聰明機智,不慕權勢,堅貞不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勞動女子形象,這些性格讓人難忘,稱頌。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詩詞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2:理解詩歌內容,了解描寫人物的常用手法,學會正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小題3:學生能學會用原文概括內容,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
小題4:從外表到內心來評價一個人,理由只要合理即可。
陌上桑 羅敷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情節是什么
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何等干凈利落!只用羅敷的一段話就解決了矛盾——她拒絕了“使君”的無恥要求,表現了羅敷不慕榮華、不事權貴的高潔品質,表現了她的人格美。更讓人稱奇叫絕的是她拒絕“使君”的方式。
用什么方法來拒絕“使君”的要求呢?硬頂是不行的,東漢權貴劫掠、調戲婦女是屢見不鮮的事。羅敷以一個柔弱女子,怎能脫得堂堂“使君”之手?含糊其辭以求遁逃,也是不行的,何以杜彼覬覦之念?羅敷很巧妙,她用“夸夫”作為回答,向“使君”描繪出一個官居要職、春風得意的“夫婿”形象。對于這個形象,描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前半寫他官運亨通,后半寫他人才出眾。前后都運用了對比烘托的手法,前如“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后如“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但又有所不同。前者是羅敷自豪地夸耀,后者是他人由衷地欽佩。這里也描寫了“夫婿”的服飾用物等等,有類于前面對羅敷的描寫,但寫羅敷的飾物是為了襯托她的容貌美麗,寫“夫婿”的飾物卻是為了說明他身份的高貴、官位的顯赫。寫羅敷的貌美全從虛處著筆;寫“夫婿”的貌美則完全相反,一筆一墨都是具體描繪。寫官位顯赫,首先點出“夫婿居上頭”,然后才大肆鋪排渲染,運用的是先點后染的手法;寫才貌出群,則是先作具體描寫,然后才說出“夫婿殊”的結論,運用的是先染后點的手法。真是玲瓏剔透,神出鬼沒。寫“夫婿”官位顯赫是為了震懾“使君”,使他不敢胡作非為;寫“夫婿”相貌堂堂,又足以使“使君”自慚形穢,神氣全無。這番話,羅敷說得何等巧妙!無一嚴辭厲語,卻足以使“使君”膽戰神驚,目瞪口呆,哪里還敢再生邪念、動手動腳?羅敷是聰明人。
標題通過《陌上桑》中羅敷女和史君的對話展現了羅敷女怎樣的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如下:
詩人的筆墨從摹寫容貌轉為表現性情,通過羅敷與使君的對話,她抗惡拒誘,剛潔端正的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從她流利得體,同時又帶有一點調皮嘲弄的答語中,還可看出她稟性開朗、活潑、大方,對自己充滿自信,并且善于運用智慧保護自己不受侵害。
賞析
《陌上桑》是一篇立意嚴肅、筆調詼諧的樂府敘事詩。
全詩共分三解。解為樂歌的段落,本詩的樂歌段落與歌詞內容的段落大致相合。第一解從開始至“但坐觀羅敷”,主要敘述羅敷的美貌。第二解從“使君從南來”至“羅敷自有夫”,寫太守覬覦羅敷容姿,要跟她“共載”而歸,遭到羅敷嚴辭拒絕。第三解從“東方千余騎”至結束,寫羅敷在太守面前夸贊自己丈夫,用意在于徹底打消太守的邪念,并讓他對自己輕佻的舉止感到羞愧。
詩人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貌美品端、機智活潑、親切可愛的女性形象。
關于陌上桑中使君是如何對待羅敷的和陌上桑中羅敷的形象特點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