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天問詩歌有哪些 天問屬于什么類別的詩歌

一廂情愿2023-03-16 21:50詩詞30

大家好,關于天問詩歌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天問屬于什么類別的詩歌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天問出自屈原的哪首詩

天問

先秦 · 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明明暗暗,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斡維焉系,天極焉加?

屈原的詩有哪些?

1、《天問》

《天問》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一首長詩。此詩從天地離分、陰陽變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一直問到神話傳說乃至圣賢兇頑和治亂興衰等歷史故事,表現了作者對某些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語言別具一格,句式以四言為主,不用語尾助詞,四句一節,每節一韻,節奏音韻自然協調。

全詩通篇是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內容奇絕,顯示出作者沉潛多思、思想活躍、想象豐富的個性,表現出超卓非凡的學識和驚人的藝術才華,被譽為是“千古萬古至奇之作”。

2、《離騷》

《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

前半篇反復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

后半篇通過神游天界、追求實現理想和失敗后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詩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并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九歌·云中君》

《九歌·云中君》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創作的一首詩,是《九歌》中的一篇。此詩對云的飄忽回環的形象進行生動的描寫,細膩地描繪了云朵在廣闊的天宇中的各種形態,又把這種形態轉換成擬人的云神的形象。

并從不同角度表現出云神的特征,表現出人對云神的乞盼思念與神對人禮敬的報答。全詩把天上的云彩與想象中的云神融合而一,寫得鮮明生動,又神奇變幻,狀物精妙,情感深摯。

天問的經典詩句

《天問》為屈原所作。天尊貴,因此不能向其發問,故而成為"天問"。屈原被逐,心中憂愁憔悴,彷徨于川澤之間,仰面嘆息。見到楚國先王的宗廟以及王室公卿的祠堂,墻壁上描繪著主宰天地山川的神靈,畫面瑰奇美麗,形象神奇怪異,于是在墻壁上書寫了文字,以抒發心中的憤懣之情。

《天問》中的經典詩句有: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像,何以識之?明明暗暗,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惟茲何功,孰初作之?斡維焉系,天極焉加?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翻譯為現代文即:

請問遠古開始之時,誰將此態流傳導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從哪里得以產生?

明暗不分渾沌一片,誰能探究根本原因?迷迷蒙蒙這種現象,怎么識別將它認清?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為何而然?陰陽參合而生宇宙,哪是本體哪是演變?

天的體制傳為九重。有誰曾去環繞量度?這是多么大的工程。是誰開始把它建筑?

天體軸繩系在哪里?天極不動設在哪里?八柱撐天對著何方?東南為何缺損不齊?

平面上的九天邊際,抵達何處聯屬何方?邊邊相交隅角很多,又有誰能知其數量?

天在哪里與地交會?黃道怎樣十二等分?

《天問》出自誰的詩?

《天問》是屈原所作楚辭中的一篇“奇”文:說它奇,不僅由于藝術的表現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的是從作品的構思到作品所表現出來的作者思想的“奇”——奇絕的內容顯示出作者驚人的藝術才華,表現出詩人非凡的學識和超卓的想像力!《天問》是一篇充滿強烈的理性探索精神和深沉的文學情思的經典詩作。郭沫若先生稱:“其實《天問》這篇要算空前絕后的第一等奇文字”?!短靻枴穯柺乐螅M的作品為數不少。晉傅玄有《擬天問》,梁江淹有《遂古篇》,北齊顏之推有《歸心篇·釋一》,唐楊炯有《渾天賦》,柳宗元有《天對》,明方孝孺有《雜問》,王廷相有《答天問》95首,黃道周有《續天問》,清李雯也有《天問》。 目錄 [隱藏] 1 簡介 2 作者簡介 3 何謂“天問” 4 語言賞析 5 作品結構 6 作品內容 7 表現手法 8 藝術特色 9 現實價值 10 相關評論 11 相關詞條 12 參考資料 《天問》-簡介 《天問》 《楚辭》篇名。關于《天問》的寫作背景和緣由,王逸《楚辭章句》說是屈原被放逐后,憂心愁慘,彷徨山澤,他走進楚國的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看到壁上畫有天地、山川、神靈、古代賢圣、怪物等故事,于是當場題辭,寫下此篇,用以排解憤懣、舒瀉愁思。此說不一定可靠。至于《天問》的寫作時間,也不一定如王逸所說在頃襄王之世屈原被放逐以后,也有可能作于懷王之時。 《天問》是屈原思想學說的集粹,所問都是上古傳說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萬象之理,存亡興廢之端,賢兇善惡之報,神奇鬼怪之說”,他似乎是要求得一個解答,找出一個因果。而這些問題也都是春秋、戰國以來的許多學人所探究的問題,在諸子百家的文章里,幾乎都已討論到。屈子的《天問》則以惝恍迷離的文句,用疑問的語氣說出來以成此鉅制,這就是屈子所以為詩人而不是“諸子”的緣由。而“天”字的意思,戰國時代含義已頗廣泛?!兑住は翟~》中說:“法象莫大乎天地?!薄短靻枴返奶?,也頗有指一切法象的意味,與道家的“道”字,《易經》的“易”字,都是各家用以代表這些“法象”的名詞,屈原為楚之宗室重臣,有豐富的學識和經歷,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頗有整齊百家、是正雜說之意,《天問》的光輝和價值也就很清楚地呈現于讀者面前了! 《天問》的內容異常豐富,問及天、地、人之事,表達了作者對宇宙、人生、歷史、乃至神話傳說的看法。全詩凡374句,提出了172個問題(統計標準不一,一說116問)。由于存在錯簡或脫漏等情況,其中有一些文理不順的現象。但總的看來,全詩表現了作者淵博的學識、深沉的思考和豐富的想象,反映了他大膽懷疑和批判的精神。其中述及天體及歷史傳說,多為先秦時期的齊、魯、三晉北方中原地區產生的諸書所不道,可能出于楚國所傳舊史,即《梼杌》及左史倚相所傳的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等典籍。 《天問》問世之后,摹擬的作品為數不少??梢娖鋵笫牢膶W創作思想的深遠影響。但摹擬之作大多既缺乏思想價值也缺乏文學價值??傊短靻枴肥侵袊膶W史上極具特色而有很特殊意義的文學杰作,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都有它相當高的價值與地位。 《天問》-作者簡介 《天問》 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紀中,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紀念。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游》、《卜居》、《漁父》各1篇。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游》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在語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傊淖髌窂膬热莸叫问蕉加芯薮蟮膭撛煨?。 《天問》-何謂“天問” 《天問》 關于“天問”的意思,王逸《楚辭章句》說:“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边@是一種解釋。另一種解釋是,即自夏殷以來,天被視作萬物之主,是統攝萬類群生的,一切高遠神異不可知之事,都可用“天”來統稱,所以有關萬事萬物的疑問,也可以統稱為“天問”。 王逸《楚辭章句》說: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庇謸髑恢穑瑧n心愁慘,徬徨山澤,過楚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看到壁上有天地、山川、神靈、古代賢圣、怪物等故事,因而“呵壁問天”,這種說法雖有一定歷史文獻的記載及文物可作參考,但未必就是屈原寫《天問》的真實起因?!短靻枴分?,問天地、日月、山川、靈異之外,它所涉及的人事,大多有當時的現實意義。因此,屈原所提出的問題不會是僅僅根據廟堂壁畫。而是有他主觀上的選擇并經他精心結撰的。從全文的先后次序來看,先天地自然后三代史實,而以楚國的賢君愚臣作為結尾,這里顯著地表明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動機與創作意圖,因此,這篇包含著作者深層思想結晶的《天問》,不可能是他“呵壁問天”的即興之作。 《天問》-語言賞析 《天問》 《天問》在語言運用上與《楚辭》的其他篇章不盡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沒有“些”、“只”之類的語尾助詞。句式以四言為主,間雜以三、五、六、七言,大致上四句一節,每節一韻,節奏、音韻自然協調。有一句一問、二句一問、三句一問、四句一問等多種形式,又用“何”、“胡”、“焉”、“幾”、“誰”、“孰”、“安”等疑問詞交替變化,因而盡管通篇發問,讀來卻圓轉活脫而不呆板,參差錯落而有風致。所以前人評論說:“或長言,或短言,或錯綜,或對偶,或一事而累累反復,或數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險,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諸法備盡,可謂極文章之變態?!保ㄓ衢小对u點楚辭》引孫 語)這構成了《天問》獨特的藝術風格。 《天問》作連續發問,有一問到底之勢,體式比較特殊。但先秦書中亦不乏其例。零星數句的如《莊子·逍遙游》:“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比抡澋娜纭肚f子·天運》篇“天其運乎”至“敢問何故”,以及《列子·湯問》篇“湯問于夏革”一段。接近于全篇的如《逸周書·周祝解》“故萬物之所生也”至“牝牡之合,孰交之”。又,《莊子·天下》篇也說到:“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問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辭而應,不慮而對,遍為萬物說?!笨梢娗昂笠延泻眯短靻枴敷w式的文章論著。不但如此,在世界古代經典中,亦可發現與《天問》類似的詩篇。如印度《梨俱吠陀·創造之歌》第一章第六段寫道:“孰知其真?孰窮其故?何所自在?何因而作?明神繼之,合此造化,是誰知之?孰施行之?”伊斯蘭《火教經》(伊朗《波斯古經》)有:“誰分大地,下麗于天,以免于傾?水與植物,誰孽生之?誰役風云,周道是遵?嗚呼智人,誰更啟我善心?”《舊約全書·約伯記》也說:“是誰定天地的尺度?是誰把準繩拉在其上?他的根基安置在何處?他的路標是誰安放的?……光明從何而至?黑暗原來位于何所?”幾個文明古國的哲人不約而同地發出這類問題,并形諸吟詠,頗堪尋味。但作為長篇哲理詩,《天問》可謂獨步一時。 《天問》-作品結構 《天問》 第一部分是對自然結構提出問題,自首句“曰遂古之初”,至“烏焉解羽”,共計112句,69個問題。首先對宇宙起源、天體結構和日月星辰運行發問,接下來對大地結構和鯀禹治水、羿射十日等事件發問 第二部分是對社會歷史提出問題,自“禹之力獻功”,至“卒無祿”,共計244句,96個問題。首先從禹的婚姻問起,對夏代的歷史發出一系列問題,接下來對商代歷史(涉及女媧、堯、舜和吳國的歷史故事)提出一系列的問題,然后對周代歷史直至春秋戰國若干事件提出一系列問題(104句,45問)。 第三部分是尾聲,自“薄暮雷電”,至“忠名彌彰”,共計17句,8個問題,內容主要是聯系自己的遭遇,闡述屈原個人的感慨。 《天問》-作品內容 《天問》 全詩372句1553字,是一首以四字句為基本格式的長詩,對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等許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一說一百五十多個)問題,全詩總體看來大致可分兩大部分。每部分中又可分為若干小節。 從篇首至“曜靈安藏”,這部分屈子問的是天,宇宙生成是萬事萬物的先決,這便成了屈原問難之始,其中從“遂古之初”至“何以識之”問的是天體的情況,“明明闇闇”四句講宇宙陰陽變化的現象。第二小節自“圜則九重”到“曜靈安藏”則是對日月星辰提問:它們何以不會墜落?太陽每日要走多少路,月亮何以有陰晴圓缺?以及有關日月的一些傳說的疑問。從“不任汩鴻”起問的地事,從禹治水過渡到“九州安錯……何氣通焉”說的是古傳說中關于地球的一些情況,而“日安不到”以下六句則就地球上所看到的日的現象發問。第三節從“焉有石林”到“烏焉解羽”一節多為二句一問,都是當時民間傳說中的怪事。 以上《天問》的第一大部分,大體是就自然界的事物發問,并聯想到與自然有關的一些神話與歷史傳說,文章富有變化,聯想豐富而有情致,除少數可能有錯簡外(如“河海應龍”二句或為錯簡,或有失誤),不能以后人習慣的文章結構之法去看它,而認為是“與上下文不屬”,雜亂而無章法。 從“禹之力獻功”起,對大量的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與史實提出了問題,這些各種各樣的人事問題構成了《天問》的第二大部分。 女岐、鯀、禹、共工、后羿、啟、浞、簡狄、后稷、伊尹……,屈子對這些傳說中的事和人,一一提出了許多問題,在對這些人與神的傳說的懷疑中,往往表現著詩人的情感、愛憎。尤其是關于鯀禹的傳說,表現了作者極大的不平之情,他對鯀治水有大功而遭極刑深表同情,在他看來,鯀之死不是如儒家所認為的是治水失敗之故,而是由于他為人正直而遭到了帝的疑忌,這種“問”,實際上表現了詩人對自己在政治斗爭中所遭遇到的不平待遇的憤懣,《天問》的思想光輝就應當是這樣來理解的。 自“天命反側”起則進一步涉及商周以后的歷史故事和人物諸如舜、桀、湯、紂、比干、梅伯、文王、武王、師望、昭王、穆王、幽王、褒姒直到齊桓公、吳王闔廬、令尹子文……,屈原提出的好多問題,充分表現了作者對歷史政治的正邪、善惡、成敗、興亡的看法,這些敘述可以看成是這位“博聞強志”的大詩人對歷史的總結,比《離騷》更進一步、更直截了當地闡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而對楚國政治現實的抨擊,也是希望君主能舉賢任能,接受歷史教訓,重新治理好國家的一種變幻了的表現手法。 《天問》-表現手法 《天問》 《天問》的藝術表現手法主要是以四字為句,以問的形式從一個問題聯想到另一個問題。細細讀去還是可以理清脈絡,弄明主腦的?!短靻枴吩谡Z言運用上與屈賦的其他篇章不盡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沒有“些”、“只”之類的語尾助詞。句式以四言為主,間雜以三、五、六、七言。大致四句為一節,每節一韻,節奏、音韻自然協調。有一句一問、二句一問、三句一問、四句一問等多種形式。又用“何”、“胡”、“焉”、“幾”、“誰”、“孰”、“安”等疑問詞交替使用,富于變化,因而盡管通篇發問,讀來卻圓轉活脫而不呆板,參差錯落而有風致,所以前人評論說:“或長言,或短語,或錯綜,或對偶,或一事而累累反覆,或數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險,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諸法備盡,可謂極文章之變態?!?俞樾《評點楚辭》引孫鑛語)這構成了《天問》獨特的藝術風格,當然它表現的是屈原的學術思想,問的是實實在在的問題。因此在修辭手法上,自然沒有像《離騷》、《九歌》、《九章》那樣綺麗而富于浪漫色彩,但正如清賀裳《騷筏》所評“其詞與意,雖不如諸篇之曲折變化,自然是宇宙間一種奇文”。 《天問》-藝術特色 《天問》 《天問》藝術上的獨創,在中國詩歌史上絕無僅有,這首先表現為深沉的理性思考和熱烈的情感相結合。《天問》全詩都由問句組成,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歷史、社會的深思熟慮后的見解、質疑,極富哲理,但它同時是一篇滿含激情的文學作品,是一首激人情志、感人肺腑的長詩。其次,《天問》通過眾多疑問詞和虛詞的運用,不同句式的變化,使全詩錯落有致、疾徐相間,獨具風采。句式、問式的錯綜變化,加上豐富的感情色彩,構成了全詩雄肆活脫、窮極幽渺的風格,取得了奇氣襲人的效果。 《天問》是一篇充滿強烈的理性探索精神和深沉的文學情思的經典詩作。郭沫若先生稱:“其實《天問》這篇要算空前絕后的第一等奇文字”。(《屈原研究》)有學者講,它集中反映了屈原的學術思想,可謂切中了屈原那蓬勃涌動的理性思想的脈搏。可以說《天問》一篇,是屈原對宇宙自然、人類社會總體認識的總結與升華的一種藝術再現,在那個時代,已不啻構建了一座精神和思想的巨峰。還有學者提出,《天問》是屈原在掌握了楚國巫史文獻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一部文學作品,這一點從它涉獵廣泛的170余個問題上,是完全可以得到印證的。 《天問》-現實價值 《天問》 屈原在《天問》中提出的自然科學方面的問題,與春秋戰國其它學者相比,有著許多新的內容和特點;其中有些思考,即使在今天仍然有著現實的價值。 1、提出了信息傳輸問題:“遂古之初,誰傳道之”?沒有人類的時候,天地形成的信息是如何傳輸的呢?這個問題今天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2、提出了認識論的問題:“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人的思維是一種建立在符號體系上的思維,而符號只能描述具體的有形的事物,難以描述無形的事物,而這正是人類認識宇宙起源的一個重大障礙。 3、關于九天,王逸在《楚辭章句》解釋為:“九天,東方昊天,東南方陽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東北方變天,中央鈞天。”不過,這種解釋并不符合屈原所說的天有九重。 事實上,我國古人很早就產生了天有九層的觀念,但是最早見諸于文字的是《天問》的“圓則九重,孰營度之”、“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這里涉及到宇宙的空間深度和天上物體彼此之間的距離問題,從視覺直觀的角度來說,古人所說的九重天大體可以分為如下九個層次:距離大地最近的是云霧雷電(我國古代經常把氣象歸入天文現象),然后是月亮,接下來是內行星(水星、金星,它們能夠出現在太陽之前,形成凌日現象,表明它們比太陽近)、太陽、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彗星、亮的恒星、暗的恒星,最遙遠的是模糊的星云。 《天問》-相關評論 《天問》 《天問》涉及的歷史內容,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在這個問題上,許多學者都贊成郭沫若的觀點,即凡是《天問》出現的內容,都可相信是先秦的真實資料。 姜亮夫在《屈原賦校注》、《楚辭今繹講錄》等書中認為,《天問》講夏代歷史二十多條,商代歷史十二三條,周代歷史八九條,尤詳于禹啟夏初;因為楚是夏的后代,夏起自西北,后分兩支,一支沿黃河東下,至今日西安、鄭州一帶,即周;另一支沿漢水南下,是為楚國;屈原心目的舊鄉,即老家是在昆侖;楚國典籍《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失傳后,北儒所記歷史便成了正統。 當然,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思考,屈原沒有提出的歷史問題意味著什么?例如,《天問》里沒有對炎帝、黃帝、太昊、少昊、顓頊的故事提出問題。顯然,這表明屈原對歷史問題是有所選擇和取舍的。其中,太昊是楚國祭祀歌舞《九歌》的主神東皇太一,顓頊是楚人的先祖,屈原不對它們提出疑問,應當是出于尊重的考慮。由于少昊是巴人的先祖,而屈原出身于巴人家庭,因此不對少昊提出疑問,也是可以理解的。 問題是,屈原為什么沒有對炎帝、黃帝的事跡置一詞發一問?這多少讓人有些不解。這是因為,屈原已經追問到人類的起源“女媧有體,孰制匠之?”并談到了先夏時期的堯、舜、嚳、簡狄、后稷、彭祖的故事,也提到了昆侖山,然而就是不提炎帝、黃帝,而且在屈原的其它作品里也沒有提到炎黃二帝(《遠游》提到軒轅、太昊、炎神,但是《遠游》并非屈原的作品,而是漢代人所作)?;蛟S,屈原認可的歷史,取自《尚書》,而《尚書》就是以堯、舜時代為歷史的開篇。 因此,屈原在《天問》的尾聲,盡乎絕望地說:“厥嚴不逢,帝何求?!”意思是,楚國的江河日下已經難以挽回了,我對上天還能再要求什么呢?也就是說,屈原對祭祀巫術在保佑楚國的作用問題上,已經徹底地喪失了信心。 有鑒于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楚頃襄王兄弟在讀到《天問》后,會如此地震怒,一定要把屈原放逐江南而后快。這是因為,屈原作為楚國的主祭師(相當于西方的大主教),如果他的宗教信仰產生了動搖,顯然會嚴重威脅到楚頃襄王的統治權的,因此也就不能再繼續擔任三閭大夫之職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巫風甚濃的楚國,首先覺悟到巫術不能挽救楚國的不是別人,而正是巫師出身并長期擔任楚國主祭師的屈原。在這種情況下,屈原撰寫《天問》的目的,就不僅僅是發泄個人的疑問,而是為了教育楚國的君臣“悟過改更”,放棄單純依賴巫術的心理,改變任人唯親的現象,重新走上革新政治、變法圖強之路。

天問詩句

天問

【作者】屈原 【朝代】先秦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明明暗暗,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斡維焉系,天極焉加?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出自湯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幾里?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

女岐無合,夫焉取九子?

伯強何處?惠氣安在?

何闔而晦?何開而明?

角宿未旦,曜靈安藏?

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

僉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

鴟龜曳銜,鯀何聽焉?

順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鯀,夫何以變化?

纂就前緒,遂成考功。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

洪泉極深,何以窴之?

地方九則,何以墳之?

河海應龍?何盡何歷?

鯀何所營?禹何所成?

康回馮怒,墬何故以東南傾?

九州安錯?川谷何洿?

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順橢,其衍幾何?

昆侖懸圃,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幾里?

四方之門,其誰從焉?

西北辟啟,何氣通焉?

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焉有虬龍,負熊以游?

雄虺九首,鯈忽焉在?

何所不死?長人何守?

靡蓱九衢,枲華安居?

靈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延年不死,壽何所止?

鯪魚何所?鬿堆焉處?

羿焉彃日?烏焉解羽?

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臺桑?

閔妃匹合,厥身是繼。

胡維嗜不同味,而快鼌飽?

啟代益作后,卒然離蠥。

何啟惟憂,而能拘是達?

皆歸射鞫,而無害厥躬。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啟棘賓商,《九辨》《九歌》。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馮珧利決,封豨是射。

何獻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純狐,眩妻爰謀。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阻窮西征,巖何越焉?

化而為黃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莆雚是營。

何由并投,而鯀疾修盈?

白蜺嬰茀,胡為此堂?

安得夫良藥,不能固臧?

天式從橫,陽離爰死。

大鳥何鳴,夫焉喪厥體?

蓱號起雨,何以興之?

撰體協脅,鹿何膺之?

鰲戴山抃,何以安之?

釋舟陵行,何之遷之?

惟澆在戶,何求于嫂?

何少康逐犬,而顛隕厥首?

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

何顛易厥首,而親以逢殆?

湯謀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尋,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妺嬉何肆,湯何殛焉?

舜閔在家,父何以鰥?

堯不姚告,二女何親?

厥萌在初,何所億焉?

璜臺十成,誰所極焉?

登立為帝,孰道尚之?

女媧有體,孰制匠之?

舜服厥弟,終然為害。

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

吳獲迄古,南岳是止。

孰期去斯,得兩男子?

緣鵠飾玉,后帝是饗。

何承謀夏桀,終以滅喪?

帝乃降觀,下逢伊摯。

何條放致罰,而黎服大說?

簡狄在臺,嚳何宜?

玄鳥致貽,女何喜?

該秉季德,厥父是臧。

胡終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干協時舞,何以懷之?

平脅曼膚,何以肥之?

有扈牧豎,云何而逢?

擊床先出,其命何從?

恒秉季德,焉得夫樸牛?

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

昏微循跡,有狄不寧。

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何變化以作詐,而后嗣逢長?

成湯東巡,有莘爰極。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水濱之木,得彼小子。

夫何惡之,媵有莘之婦?

湯出重泉,夫何辠尤?

不勝心伐帝,夫誰使挑之?

會朝爭盟,何踐吾期?

蒼鳥群飛,孰使萃之?

列擊紂躬,叔旦不嘉。

何親揆發足,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爭遣伐器,何以行之?

并驅擊翼,何以將之?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穆王巧梅,夫何為周流?

環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號于市?

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側,何罰何佑?

齊桓九會,卒然身殺。

彼王紂之躬,孰使亂惑?

何惡輔弼,讒諂是服?

比干何逆,而抑沈之?

雷開阿順,而賜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異方?

梅伯受醢,箕子詳狂?

稷維元子,帝何竺之?

投之于冰上,鳥何燠之?

何馮弓挾矢,殊能將之?

既驚帝切激,何逢長之?

伯昌號衰,秉鞭作牧。

何令徹彼岐社,命有殷國?

遷藏就岐,何能依?

殷有惑婦,何所譏?

受賜茲醢,西伯上告。

何親就上帝罰,殷之命以不救?

師望在肆,昌何識?

鼓刀揚聲,后何喜?

武發殺殷,何所悒?

載尸集戰,何所急?

伯林雉經,維其何故?

何感天抑墬,夫誰畏懼?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受禮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湯臣摯,后茲承輔。

何卒官湯,尊食宗緒?

勛闔夢生,少離散亡。

何壯武歷,能流厥嚴?

彭鏗斟雉,帝何饗?

受壽永多,夫何久長?

中央共牧,后何怒?

蜂蛾微命,力何固?

驚女采薇,鹿何佑?

北至回水,萃何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兩,卒無祿?

薄暮雷電,歸何憂?

厥嚴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處,爰何云?

荊勛作師,夫何長?

悟過改更,我又何言?

吳光爭國,久余是勝。

何環穿自閭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長。

何試上自予,忠名彌彰?

天問詩歌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天問屬于什么類別的詩歌、天問詩歌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8104.html

分享給朋友:

“天問詩歌有哪些 天問屬于什么類別的詩歌” 的相關文章

屈原一生寫了多少詩(屈原一生一共寫了多少首詩)

屈原一生寫了多少詩(屈原一生一共寫了多少首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屈原一生寫了多少詩,以及屈原一生一共寫了多少首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屈原寫過哪些詩? 屈原共有詩作25篇,即《離騷》一篇,《天問》一篇,《九歌》十一篇(《東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

資治通鑒共多少卷(資治通鑒多少卷多少篇)

資治通鑒共多少卷(資治通鑒多少卷多少篇)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資治通鑒共多少卷,以及資治通鑒多少卷多少篇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資治通鑒全文共多少卷?有幾本書? 共294卷  1.《周紀》,五卷.2.《秦紀》,三卷:《周紀》與《秦紀》原為《通志》卷.3.《漢紀》...

路漫漫其修遠兮是誰寫的出自哪里(路漫漫其修遠兮是哪個寫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是誰寫的出自哪里(路漫漫其修遠兮是哪個寫的)

今天給各位分享路漫漫其修遠兮是誰寫的出自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路漫漫其修遠兮是哪個寫的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誰寫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出自 屈原《 離騷》第97句。結合上下文可理解為:道路又窄又長無邊無際...

露才一見讒如何的簡單介紹

露才一見讒如何的簡單介紹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露才一見讒如何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含有衰字的詩句 1、《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2、《短歌行》張籍青天蕩蕩高且虛,上...

沅湘今在在哪里(沅湘流域在哪里)

沅湘今在在哪里(沅湘流域在哪里)

大家好,關于沅湘今在在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沅湘流域在哪里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三湘四水中的三湘指哪里?五岳九州中指哪九州? 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 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

屈原天問多少個問(屈原天問的內容)

屈原天問多少個問(屈原天問的內容)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屈原天問多少個問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屈原天問的內容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屈原百問 屈原天問 其實一共大概是170個問題 下面是原文 遂古之初 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 誰能極之 馮翼...

屈原寫過多少詩(屈原一共寫了多少詩)

屈原寫過多少詩(屈原一共寫了多少詩)

很多朋友對于屈原寫過多少詩和屈原一共寫了多少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屈原一生一共寫了多少首詩? 1.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2.《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游》《卜居》《漁父》各...

資治通鑒共多少卷(資治通鑒總共多少卷)

資治通鑒共多少卷(資治通鑒總共多少卷)

大家好,關于資治通鑒共多少卷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資治通鑒總共多少卷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資治通鑒 共有幾部? 資治通鑒》是我國古代著名歷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

屈原有多少首詩(屈原所有的詩)

屈原有多少首詩(屈原所有的詩)

大家好,關于屈原有多少首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屈原所有的詩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屈原的詩有哪些? 屈原共有詩作25篇,即《離騷》一篇,《天問》一篇,《九歌》十一篇(《東皇太一》《云中君》《湘君...

屈原的天問有多少個問(屈原天問問什么)

屈原的天問有多少個問(屈原天問問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屈原的天問有多少個問,以及屈原天問問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屈原百問 屈原天問 其實一共大概是170個問題 下面是原文 遂古之初 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 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 何以識...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