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高適看君不合長數奇如何賞析(看君不合長數奇的意思)

不善挽留2022-12-18 00:48歷史39

很多朋友對于高適看君不合長數奇如何賞析和看君不合長數奇的意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燕歌行-高適 名句的賞析

編輯詞條 高適目錄

高適

高適詩歌的藝術特色

高適詩作評析

封丘作賞析

高適詩全集

[編輯本段]高適

(701—765) ,漢族。唐代邊塞詩人。字達夫、仲武,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有《高常侍集》、《中興間氣集》等傳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終年64歲,贈禮部尚書,謚號忠。

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并稱“高岑”。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少孤貧,愛交游,有游俠之風,并以建功立業自期。早年曾游歷長安,后到過薊門、盧龍一帶,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與李白、杜甫結交。其詩直抒胸臆,不尚雕飾,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寫邊塞生活。

天寶八載(749),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載,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又一次到長安。次年入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為掌書記。

安史之亂后,曾任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節度使等職,官至左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舊唐書·高適傳》說:“有唐已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

[編輯本段]高適詩歌的藝術特色

高適是盛唐時期“邊塞詩派”的領軍人物,“雄渾悲壯”是他的邊塞詩的突出特點。其詩歌尚質主理,雄壯而渾厚古樸。高適少孤貧,有游俠之氣,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給,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個性,故詩作反映的層面較廣闊,題旨亦深刻。高適的心理結構比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詩多直抒胸臆,或夾敘夾議,較少用比興手法。如《燕歌行》,開篇就點出國難當頭,突出緊張氣氛:“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結尾處直接評論:“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嘆,含蓄而有力。

高適詩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觀,故很少單純寫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時伴有寫景的部分,因此這景帶有詩人個人主觀的印記。《燕歌行》中用“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劃凄涼場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組成富有主觀情感的圖景,把戰士們戰斗不止的英勇悲壯烘托得更為強烈。高適在語言風格上用詞簡凈,不加雕琢。如《別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技巧上看來全不用力,詞從意出,沒有刻意辭彩修飾。

[編輯本段]高適詩作評析

高適生平和創作可分四個時期:

①開元二十年前,謀事不成,困守宋中,是詩歌創作開始時期;

②開元二十年至天寶八載,首次出塞,浪游無成,為創作極盛時期;

③天寶八載至十四載,側身下僚,從戎入幕,創作才能繼續得到發揮;

④至德元載(756)后,仕途得意,雖然也寫過一些佳作,但總的說來,較前三個時期遜色。

高適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實性較強。主要有以下幾類:

①邊塞詩,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薊門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薊中作》、《九曲詞三首》等,歌頌了戰士奮勇報國、建功立業的豪情,也寫出了他們從軍生活的艱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邊將的驕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賞罰不明、安邊無策,流露出憂國愛民之情。高適有些贊美不義戰爭、歧視少數民族的作品,如《李云南征蠻詩》等,是這類詩歌的糟粕。

②反映民生疾苦的詩。這些詩比較深刻地揭露了統治者與廣大人民之間的矛盾,如《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東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實地描寫了廣大農民遭受賦稅、徭役和自然災害的重壓,對他們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還寫過一些贊美“良吏”的詩,從“仁政”思想出發,提倡輕徭薄賦,在當時也有一定的進步作用。

③諷時傷亂詩。大抵指斥弊政,對統治者的驕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難二首》等。還有一些詩作于安史亂后,對政局流露出憂慮和憤慨,如《酬裴員外以詩代書》、《登百丈峰二首》等。

④詠懷詩,數量最多,思想內容比較復雜。象《別韋參軍》、《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效古贈崔二》、《封丘作》等,抒寫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憂憤,對現實有所不滿。

而像《賦得還山吟送沈四山人》、《人日寄杜二拾遺》等,或抒發友情和別意,或向往隱居生活,情意真摯,頗有感染力。這類詩中也有一些企羨功名富貴和吹捧達官貴人之作,并無可取。此外,還有一些詠史之作如《宋中十首》,以及某些描寫旅途景色的詩如《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赴彭州山行之作》,也頗有佳句。高適的詩在當時已享有聲名。《新唐書·高適傳》說他“以氣質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輒傳布”。殷璠《河岳英靈集》也稱許他“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故朝野通賞其文”。王士禎指出高詩風格為“悲壯而厚”(《帶經堂詩話》)。

感情深摯,意氣駿爽,語言端直,筆力渾厚,是高適詩風的基本特點。以詩體而論,高詩古體勝過近體,尤以七古最為擅長。歌行長篇,波瀾浩瀚,聲情頓挫,最是沉雄激壯。五古質樸古直,接近漢魏古詩的氣息。近體則以七律和七絕為優。高適作品的編集,原有天寶七載左右張九皋編、顏真卿作序的詩集,今佚。新、舊《唐書》著錄其文集20卷,亦不存。今有《四庫全書》所收明汲古閣影宋抄本《高常侍集》,凡詩8卷、文2卷。又有《四部叢刊》影印明活字本8卷。另有明張遜業、許自昌等輯本,皆為2卷。明楊一統輯《高適集》1卷。敦煌《唐詩選殘卷》、《高適詩集殘卷》等,尚存部分佚詩。注本有今人劉開揚《高適詩集編年箋注》、孫欽善《高適集校注》,皆附年譜。研究高適生平的著述有王達津《詩人高適生平系詩》、彭蘭《高適系年考證》、周勛初《高適年譜》、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高適年譜中的幾個問題》。

別董大二首(其一)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別董大二首(其二)

高適

六翮飄飖私自憐,

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

今日相逢無酒錢。

[注釋]

1.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2.曛:日光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簡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玨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終憐得董庭蘭。”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游,常處于貧賤的境遇之中。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兩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在唐人贈別詩篇中,那些凄清纏綿、低徊留連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種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詩作,卻又以它的真誠情誼,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涂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適的《別董大》便是后一種風格的佳篇。

關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認為可能是唐玄宗時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脫略名與利”的音樂圣手。高適在寫此詩時,應在不得意的浪游時期。他的《別董大》之二說:“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可見他當時也還處于“無酒錢”的“貧賤”境遇之中。這首早期不得意時的贈別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但詩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給人一種滿懷信心和力量的感覺。

前兩句,直寫目前景物,純用白描。以其內心之真,寫別離心緒,故能深摯;以胸襟之闊,敘眼前景色,故能悲壯。曛,即曛黃,指夕陽西沉時的昏黃景色。

落日黃云,大野蒼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傷氣勢。高適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于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云,使人難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無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頭兩句以敘景而見內心之郁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此處如不用盡氣力,則不能見下文轉折之妙,也不能見下文言辭之婉轉,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摯,別意之凄酸。后兩句于慰藉之中充滿信心和力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這首詩之所以卓絕,是因為高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殷璠《河岳英靈集》)、“以氣質自高”(《唐詩紀事》),因而能為志士增色,為游子拭淚!如果不是詩人內心的郁積噴薄而出,如何能把臨別贈語說得如此體貼入微,如此堅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樸素無華之語言,鑄造出這等冰清玉潔、醇厚動人的詩情!

[編輯本段]封丘作賞析

封丘作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

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悲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

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

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日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

高適早年閑散困頓,直到天寶八載(749),將近五十歲時,才因宋州刺史張九皋的推薦,中“有道科”。中第后,卻只得了個封丘縣尉的小官,大失所望。這首詩就作于封丘任上,這是詩人發自肺腑的自白,揭示了他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出仕之后又強烈希望歸隱的衷曲。

開頭四句高亢激越,這是壓抑已久的感情的迸發。縣尉只不過是“從九品”的卑微之職,主管的無非是捕盜賊、察奸宄一類差使。對一個抱負不凡的才志之士來說,怎甘墮落風塵,做個卑微的小吏呢!他不由懷念起當年在孟諸(古澤藪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縣東北,這里泛指梁宋一帶)“混跡漁樵”、自由自在的生活。“乍可”“寧堪”相對,突出表現了詩人醒悟追悔和憤激不平的心情。不需要煩瑣的描繪,一個憂憤滿懷的詩人形象便突兀地站立在讀者面前了。

“只言”以下四句,緊接“寧堪作吏風塵下”,加以申述發揮,感情轉向深沉,音調亦隨之低平。詩人素懷鴻鵠之志:“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別韋參軍》)到封丘作縣尉,乃是不得已而俯身降志。當初只以為邑小官閑,哪知道一進公門,便是自投羅網,種種令人厭煩的公事,都有規定的章程和期限,約束人不得自由。更受不了的還有“拜迎長官”、“鞭撻黎庶”時的難堪,這對高適是莫大的屈辱,安得不“心欲碎”、“令人悲”呢?這兩句詩可見詩人潔身自愛的操守,也反映了當時政治的腐朽黑暗,對仗工整,情感激烈。

一腔悲憤實在難以自抑,那就回家向親人訴說訴說吧。不料妻室兒女竟都不當一回事,反而責怪自己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自己嚴肅認真的態度倒反成了笑料,這豈不是更可悲嗎?家人的“笑”,正反襯出詩人的迂闊真率,不諳世事。既然如此,只好棄此微官,遂我初服:“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還是拋棄世情,歸隱躬耕去吧!

然而,眼前還是思歸而不得歸:夢魂縈繞的舊山不可得見;受命為官,一時又還交卸不了。沒有圣明的君主在位,一個小小的縣尉又能有什么作為呢?漢代的南昌尉梅福,竭誠效忠,屢次上書,結果還是徒勞,左思右念,倒又想起欣然而賦《歸去來》的陶潛了。

殷璠在《河岳英靈集》里評高適的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也就是詩的情意真摯,并且氣勢充沛,造語挺拔。此詩很能體現這個特點。全詩運用質樸自然、毫無矯飾的語言,扣緊出仕后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稱心而言,一氣貫注,肝膽照人,正是這詩感動讀者的力量所在。全詩四段,不堪作吏是全篇的主意。開頭四句,從高處落筆,自敘本來面目,說明不堪作吏的原由,憤慨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從客觀現實申述不堪作吏的實情,與第一段形成強烈的對照,感情轉為沉痛壓抑。第三段拓展第二段的內容,表明擺脫這種不堪,提出棄官歸隱的愿望。第四段就第三段的意思急轉急收,因一時不能擺脫作吏的客觀礙難,也就更加向往歸隱,與第一段遙遙照應。結構嚴整而又有波瀾起伏,感情奔瀉而又有旋跌宕之姿。

在句法上,全篇每段四句的一二句為散行,三四句是對偶。如此交互為用,經緯成文,既流動,又凝重;四段連結,造成反復回環的旋律。對偶的一聯中,不僅字面對仗工整,而且都是一句一意或一句一事,沒有意思重復的合掌,顯得整飭精煉;更因虛詞的承接照應,詩意聯貫而下,語勢生動自然,成為很好的流水對,讀來便覺氣勢流轉,絕無板滯之病。全詩每段一韻,依次為:仄聲馬韻、平聲支韻、仄聲紙韻、平聲灰韻。這樣平仄相間,抑揚鮮明,隨著詩的感情變化,音韻也起落有勢,增加了聲調的美感。

[編輯本段]高適詩全集

--------------------------------------------------------------------------------

卷二百一十一

卷211_1 「銅雀妓」高適

日暮銅雀迥,秋深玉座清。蕭森松柏望,委郁綺羅情。

君恩不再得,妾舞為誰輕。

卷211_2 「塞下曲」高適

結束浮云駿,翩翩出從戎。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青海陣云匝,黑山兵氣沖。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卷211_3 「塞上」高適

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

邊塵漲北溟,虜騎正南驅。轉斗豈長策,和親非遠圖。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

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郁紆。

卷211_4 「薊門行五首」高適

薊門逢古老,獨立思氛氳。一身既零丁,頭鬢白紛紛。

勛庸今已矣,不識霍將軍。

漢家能用武,開拓窮異域。戍卒厭糠核,降胡飽衣食。

關亭試一望,吾欲淚沾臆。

邊城十一月,雨雪亂霏霏。元戎號令嚴,人馬亦輕肥。

羌胡無盡日,征戰幾時歸。

幽州多騎射,結發重橫行。一朝事將軍,出入有聲名。

紛紛獵秋草,相向角弓鳴。

黯黯長城外,日沒更煙塵。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

古樹滿空塞,黃云愁殺人。

卷211_5 「效古贈崔二」高適

十月河洲時,一看有歸思。風飆生慘烈,雨雪暗天地。

我輩今胡為,浩哉迷所至。緬懷當途者,濟濟居聲位。

邈然在云霄,寧肯更淪躓。周旋多燕樂,門館列車騎。

美人芙蓉姿,狹室蘭麝氣。金爐陳獸炭,談笑正得意。

豈論草澤中,有此枯槁士。我慚經濟策,久欲甘棄置。

君負縱橫才,如何尚憔悴。長歌增郁怏,對酒不能醉。

窮達自有時,夫子莫下淚。

卷211_6 「鉅鹿贈李少府」高適

李侯雖薄宦,時譽何籍籍。駿馬常借人,黃金每留客。

投壺華館靜,縱酒涼風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損益。

卷211_7 「東平留贈狄司馬(曾與田安西充判官)」高適

古人無宿諾,茲道以為難。萬里赴知己,一言誠可嘆。

馬蹄經月窟,劍術指樓蘭。地出北庭盡,城臨西海寒。

森然瞻武庫,則是弄儒翰。入幕綰銀綬,乘軺兼鐵冠。

練兵日精銳,殺敵無遺殘。獻捷見天子,論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顧盼青云端。誰謂縱橫策,翻為權勢干。

將軍既坎壈,使者亦辛酸。耿介挹三事,羈離從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會鵬摶。

卷211_8 「過盧明府有贈」高適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傳。靜然本諸己,以此知其賢。

我行挹高風,羨爾兼少年。胸懷豁清夜,史漢如流泉。

明日復行春,逶迤出郊壇。登高見百里,桑野郁芊芊。

時平俯鵲巢,歲熟多人煙。奸猾唯閉戶,逃亡歸種田。

回軒自郭南,老幼滿馬前。皆賀蠶農至,而無徭役牽。

君觀黎庶心,撫之誠萬全。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鮮。

能奏明廷主,一試武城弦。

卷211_9 「單父逢鄧司倉覆倉庫,因而有贈」高適

邦牧今坐嘯,群賢趨紀綱。四人忽不擾,耕者遙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詞如履霜。炎炎伏熱時,草木無晶光。

匹馬度睢水,清風何激揚。校緡閱帑藏,發廩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歡言至夕陽。開襟自公馀,載酒登琴堂。

舉杯挹山川,寓目窮毫芒。白鳥向田盡,青蟬歸路長。

醉中不惜別,況乃正游梁。

卷211_10 「薊門不遇王之渙、郭密之,因以留贈」高適

適遠登薊丘,茲晨獨搔屑。賢交不可見,吾愿終難說。

迢遞千里游,羈離十年別。才華仰清興,功業嗟芳節。

曠蕩阻云海,蕭條帶風雪。逢時事多謬,失路心彌折。

行矣勿重陳,懷君但愁絕。

卷211_11 「寄孟五少府」高適

秋氣落窮巷,離憂兼暮蟬。后時已如此,高興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憶我屢周旋。征路見來雁,歸人悲遠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貞堅。

卷211_12 「苦雨寄房四昆季」高適

獨坐見多雨,況茲兼索居。茫茫十月交,窮陰千里馀。

彌望無端倪,北風擊林箊.白日渺難睹,黃云爭卷舒。

安得造化功,曠然一掃除。滴瀝檐宇愁,寥寥談笑疏。

泥涂擁城郭,水潦盤丘墟。惆悵憫田農,裴回傷里閭。

曾是力井稅,曷為無斗儲。萬事切中懷,十年思上書。

君門嗟緬邈,身計念居諸。沉吟顧草茅,郁怏任盈虛。

黃鵠不可羨,雞鳴時起予。故人平臺側,高館臨通衢。

兄弟方荀陳,才華冠應徐。彈棋自多暇,飲酒更何如。

知人想林宗,直道慚史魚。攜手風流在,開襟鄙吝祛。

寧能訪窮巷,相與對園蔬。

卷211_13 「和賀蘭判官望北海作」高適

圣代務平典,輶軒推上才。迢遙溟海際,曠望滄波開。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巨鰲不可釣,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連九垓。挹流納廣大,觀異增遲回。

日出見魚目,月圓知蚌胎。跡非想像到,心以精靈猜。

遠色帶孤嶼,虛聲涵殷雷。風行越裳貢,水遏天吳災。

攬轡隼將擊,忘機鷗復來。緣情韻騷雅,獨立遺塵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長鳴謝知己,所愧非龍媒。

卷211_14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高適

故人亦不遇,異縣久棲托。辛勤失路意,感嘆登樓作。

清晨眺原野,獨立窮寥廓。云散芒碭山,水還睢陽郭。

繞梁即襟帶,封衛多漂泊。事古悲城池,年豐愛墟落。

相逢俱未展,攜手空蕭索。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諾。

公侯皆我輩,動用在謀略。圣心思賢才,朅來刈葵藿。

卷211_15 「酬司空璲少府」高適

飄飖未得意,感激與誰論。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

江山滿詞賦,札翰起涼溫。吾見風雅作,人知德業尊。

驚飆蕩萬木,秋氣屯高原。燕趙何蒼茫,鴻雁來翩翻。

此時與君別,握手欲無言。

卷211_16 「酬李少府」高適

出塞魂屢驚,懷賢意難說。誰知吾道間,乃在客中別。

日夕捧瓊瑤,相思無休歇。伊人雖薄宦,舉代推高節。

述作凌江山,聲華滿冰雪。一登薊丘上,四顧何慘烈。

來雁無盡時,邊風正騷屑。將從崖谷遁,且與沉浮絕。

君若登青云,余當投魏闕。

卷211_17 「酬裴秀才」高適

男兒貴得意,何必相知早。飄蕩與物永,蹉跎覺年老。

長卿無產業,季子慚妻嫂。此事難重陳,未于眾人道。

卷211_18 「酬陸少府」高適

朝臨淇水岸,還望衛人邑。別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蕭蕭前村口,唯見轉蓬入。水渚人去遲,霜天雁飛急。

固應不遠別,所與路未及。欲濟川上舟,相思空佇立。

卷211_19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高適

天子股肱守,丈人山岳靈。出身侍丹墀,舉翮凌青冥。

當昔皇運否,人神俱未寧。諫官莫敢議,酷吏方專刑。

谷永獨言事,匡衡多引經。兩朝納深衷,萬乘無不聽。

盛烈播南史,雄詞豁東溟。誰謂整隼旟,翻然憶柴扃。

寄書汶陽客,回首平陰亭。開封見千里,結念存百齡。

隱軫江山麗,氛氳蘭茝馨。自憐遇時休,漂泊隨流萍。

春野變木德,夏天臨火星。一生徒羨魚,四十猶聚螢。

從此日閑放,焉能懷拾青。

卷211_20 「酬馬八效古見贈」高適

深崖無綠竹,秀色徒氛氳。時代種桃李,無人顧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與蒿萊群。愿托靈仙子,一聲吹入云。

卷211_21 「酬鴻臚裴主簿雨后睢陽北樓見贈之作(一作王昌齡詩)」高適

暮霞照新晴,歸云猶相逐。有懷晨昏暇,相見登眺目。

問禮侍彤襜,題詩訪茅屋。高樓多古今,陳事滿陵谷。

地久微子封,臺馀孝王筑。裴回顧霄漢,豁達俯川陸。

遠水對秋城,長天向喬木。公門何清凈,列戟森已肅。

不嘆攜手稀,恒思著鞭速。終當拂羽翰,輕舉隨鴻鵠。

卷211_22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高適

少時方浩蕩,遇物猶塵埃。脫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

單車入燕趙,獨立心悠哉。寧知戎馬間,忽展平生懷。

且欣清論高,豈顧夕陽頹。題詩碣石館,縱酒燕王臺。

北望沙漠垂,漫天雪皚皚。臨邊無策略,覽古空裴回。

樂毅吾所憐,拔齊翻見猜。荊卿吾所悲,適秦不復回。

然諾多死地,公忠成禍胎。與君從此辭,每恐流年催。

如何俱老大,始復忘形骸。兄弟真二陸,聲名連八裴。

乙未將星變,賊臣候天災。胡騎犯龍山,乘輿經馬嵬。

千官無倚著,萬姓徒悲哀。誅呂鬼神動,安劉天地開。

奔波走風塵,倏忽值云雷。擁旄出淮甸,入幕征楚材。

誓當剪鯨鯢,永以竭駑駘。小人胡不仁,讒我成死灰。

賴得日月明,照耀無不該。留司洛陽宮,詹府唯蒿萊。

是時掃氛祲,尚未殲渠魁。背河列長圍,師老將亦乖。

歸軍劇風火,散卒爭椎埋。一夕瀍洛空,生靈悲曝腮。

衣冠投草莽,予欲馳江淮。登頓宛葉下,棲遑襄鄧隈。

城池何蕭條,邑屋更崩摧。縱橫荊棘叢,但見瓦礫堆。

行人無血色,戰骨多青苔。遂除彭門守,因得朝玉階。

激昂仰鹓鷺,獻替欣鹽梅。驅傳及遠蕃,憂思郁難排。

罷人紛爭訟,賦稅如山崖。所思在畿甸,曾是魯宓儕。

自從拜郎官,列宿煥天街。那能訪遐僻,還復寄瓊瑰。

金玉本高價,塤篪終易諧。朗詠臨清秋,涼風下庭槐。

何意寇盜間,獨稱名義偕。辛酸陳侯誄,嘆息季鷹杯。

白日屢分手,青春不再來。臥看中散論,愁憶太常齋。

酬贈徒為爾,長歌還自咍。

卷211_23 「酬龐十兵曹」高適

憶昔游京華,自言生羽翼。懷書訪知己,末路空相識。

許國不成名,還家有慚色。托身從畎畝,浪跡初自得。

雨澤感天時,耕耘忘帝力。同人洛陽至,問我睢水北。

遂爾款津涯,凈然見胸臆。高談懸物象,逸韻投翰墨。

別岸迥無垠,海鶴鳴不息。梁城多古意,攜手共凄惻。

懷賢想鄒枚,登高思荊棘。世情惡疵賤,之子憐孤直。

酬贈感并深,離憂豈終極。

李廣數奇的詩詞典故

典源出處 《史記 ·李將軍列傳》:“初,廣之從弟李蔡與廣俱事孝文帝。景帝時,蔡積功勞至二千石。……封為樂安侯。……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甚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諸廣之軍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廣嘗與望氣 (一種占卜術) 王朔燕語,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豈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大將軍 (衛) 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 (ji),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漢書 ·李廣傳》亦載。

釋義用法 李廣是漢代的.名將,自年輕時出征起,一生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歷盡辛勞,功勛卓著,卻始終不得封侯。而功勞名聲不如他的人,很多都得到了封賞。后用此典感慨命運不佳,壯志難酬或不得封賞。

用典形式

【數奇】 唐·高適:“丈夫窮達未可知,看君不合長數奇。”唐·虞世南:“獨有西山將,年年屬數奇。”

【嘆李廣】 宋·蘇泂:“嘆天生李廣,才氣無雙,不得封侯。”

【封李廣】 唐·溫庭筠:“侯印不聞封李廣,他人丘壟似天山。”

【百戰不侯】 宋·蘇軾:“將軍百戰竟不侯,伯郎一斗得涼州。”

【李廣未封】 唐·杜甫:“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

【李廣數奇】 唐·王維:“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清·郁植:“衛青天幸輒有功,李廣數奇竟何益。”

【苦戰不侯】 唐·李白:“功略蓋天地,名飛青云上。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

【猿臂無功】 宋·劉克莊:“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有誰憐猿臂故將軍,無功級?”

【猿臂數奇】 清·唐孫華:“猿臂終數奇,李蔡本下中。”

【李廣不封侯】 唐·崔峒:“自嘆馬卿常帶疾,還嗟李廣不封侯。”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三(2)

卷213_13 【送渾將軍出塞】高適

將軍族貴兵且強,漢家已是渾邪王。子孫相承在朝野,

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盡用陰山兒,登陣常騎大宛馬。

銀鞍玉勒繡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廣從來先將士,

衛青未肯學孫吳。傳有沙場千萬騎,昨日邊庭羽書至。

城頭畫角三四聲,匣里寶刀晝夜鳴。意氣能甘萬里去,

辛勤判作一年行。黃云白草無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應多俠少年,關西不見春楊柳。從軍借問所從誰,

擊劍酣歌當此時。遠別無輕繞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詩。

卷213_14 【送蔡山人】高適

東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獨未逢知音。識者閱見一生事,

到處豁然千里心。看書學劍長辛苦,近日方思謁明主。

斗酒相留醉復醒,悲歌數年淚如雨。丈夫遭遇不可知,

買臣主父皆如斯。我今蹭蹬無所似,看爾崩騰何若為。

卷213_15 【封丘作】高適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澤中,

寧堪作吏風塵下。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歸來向家問妻子,

舉家盡笑今如此。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付與東流水。

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且遲回。乃知梅福徒為爾,

轉憶陶潛歸去來。

卷213_16 【題李別駕壁】高適

去鄉不遠逢知己,握手相歡得如此。禮樂遙傳魯伯禽,

賓客爭過魏公子。酒筵暮散明月上,櫪馬長鳴春風起。

一生稱意能幾人,今日從君問終始。

卷213_17 【寄宿田家】高適

田家老翁住東陂,說道平生隱在茲。鬢白未曾記日月,

山青每到識春時。門前種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壯日耕十畝地,人閑常掃一茅茨。客來滿酌清尊酒,

感興平吟才子詩。巖際窟中藏鼴鼠,潭邊竹里隱鸕鶿。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無心怯路歧。今夜只應還寄宿,

明朝拂曙與君辭。

卷213_18 【別韋參軍】高適

二十解書劍,西游長安城。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

國風沖融邁三五,朝廷歡樂彌寰宇。白璧皆言賜近臣,

布衣不得干明主。歸來洛陽無負郭,東過梁宋非吾土。

兔苑為農歲不登,雁池垂釣心長苦。世人遇我同眾人,

唯君于我最相親。且喜百年有交態,未嘗一日辭家貧。

彈棋擊筑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歡娛未盡分散去,

使我惆悵驚心神。丈夫不作兒女別,臨歧涕淚沾衣巾。

卷213_19 【送田少府貶蒼梧】高適

沉吟對遷客,惆悵西南天。昔為一官未得意,

今向萬里令人憐。念茲斗酒成暌間,停舟嘆君日將晏。

遠樹應憐北地春,行人卻羨南歸雁。丈夫窮達未可知,

看君不合長數奇。江山到處堪乘興,楊柳青青那足悲。

卷213_20 【平臺夜遇李景參有別】高適

離心忽悵然,策馬對秋天。孟諸薄暮涼風起,

歸客相逢渡睢水。昨時攜手已十年,今日分途各千里。

歲物蕭條滿路歧,此行浩蕩令人悲。家貧羨爾有微祿,

欲往從之何所之。

卷213_21 【送郭處士往萊蕪,兼寄茍山人】高適

君為東蒙客,往來東蒙畔。云臥臨嶧陽,山行窮日觀。

少年詞賦皆可聽,秀眉白面風清泠。身上未曾染名利,

口中猶未知膻腥。今日還山意無極,豈辭世路多相識。

歸見萊蕪九十翁,為論別后長相憶。

卷213_22 【賦得還山吟,送沈四山人】高適

還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還山識君心。

人生老大須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間偃仰無不至。

石泉淙淙若風雨,桂花松子常滿地。賣藥囊中應有錢,

還山服藥又長年。白云勸盡杯中物,明月相隨何處眠。

眠時憶問醒時事,夢魂可以相周旋。

卷213_23 【崔司錄宅燕大理李卿】高適

多雨殊未已,秋云更沉沉。洛陽故人初解印,

山東小吏來相尋。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豁達常推海內賢,殷勤但酌尊中酒。飲醉欲言歸剡溪,

門前駟馬光照衣。路傍觀者徒唧唧,我公不以為是非。

卷213_24 【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高適

知君愛鳴琴,仍好千里馬。永日恒思單父中,

有時心到宛城下。遇客丹青天下才,白生胡雛控龍媒。

主人娛賓畫障開,只言騏驥西極來。半壁zazb勢不住,

滿堂風飄颯然度。家僮愕視欲先鞭,櫪馬驚嘶還屢顧。

始知物妙皆可憐,燕昭市駿豈徒然。縱令剪拂無所用,

猶勝駑駘在眼前。

卷213_37 【同河南李少尹畢員外宅夜飲時洛陽告捷遂作春酒歌】高適

故人美酒勝濁醪,故人清詞合風騷。長歌滿酌惟吾曹,

高談正可揮麈毛。半醉忽然持蟹螯,洛陽告捷傾前后。

武侯腰間印如斗,郎官無事時飲酒。杯中綠蟻吹轉來,

甕上飛花拂還有。前年持節將楚兵,去年留司在東京,

今年復拜二千石,盛夏五月西南行。彭門劍門蜀山里,

昨逢軍人劫奪我,到家但見妻與子。

賴得飲君春酒數十杯,不然令我愁欲死。

卷213_38 【同李九士曹觀壁畫云作】高適

始知帝鄉客,能畫蒼梧云。秋天萬里一片色,

只疑飛盡猶氛氳。

卷213_39 【見薛大臂鷹作(一作李白)】高適

寒楚十二月,蒼鷹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

自有云霄萬里高。

卷213_40 【畫馬篇(同諸公宴睢陽李太守,各賦一物)】高適

君侯櫪上驄,貌在丹青中。馬毛連錢蹄鐵色,

圖畫光輝驕玉勒。馬行不動勢若來,權奇蹴踏無塵埃。

感茲絕代稱妙手,遂令談者不容口。麒麟獨步自可珍,

駑駘萬匹知何有。終未如他櫪上驄,載華轂,騁飛鴻。

荷君剪拂與君用,一日千里如旋風。

卷213_41 【詠馬鞭】高適

龍竹養根凡幾年,工人截之為長鞭,一節一目皆天然。

珠重重,星連連。繞指柔,純金堅。繩不直,規不圓。

把向空中捎一聲,良馬有心日馳千。

卷213_42 【塞下曲(賀蘭作)】高適

君不見芳樹枝,春花落盡蜂不窺。君不見梁上泥,

秋風始高燕不棲。蕩子從軍事征戰,蛾眉嬋娟守空閨。

獨宿自然堪下淚,況復時聞鳥夜啼。

卷213_43 【漁父歌】高適

曲岸深潭一山叟,駐眼看鉤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

良久問他不開口。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營守釣磯。

料得孤舟無定止,日暮持竿何處歸。

高適寫的送別詩

1、《別韋參軍》

二十解書劍,西游長安城。

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

國風沖融邁三五,朝廷歡樂彌寰宇。

白璧皆言賜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歸來洛陽無負郭,東過梁宋非吾土。

兔苑為農歲不登,雁池垂釣心長苦。

世人遇我同眾人,唯君于我最相親。

且喜百年有交態,未嘗一日辭家貧。

彈棋擊筑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

歡娛未盡分散去,使我惆悵驚心神。

丈夫不作兒女別,臨歧涕淚沾衣巾。

2、《送田少府貶蒼梧》

沉吟對遷客,惆悵西南天。

昔為一官未得意,今向萬里令人憐。

念茲斗酒成暌間,停舟嘆君日將晏。

遠樹應憐北地春,行人卻羨南歸雁。

丈夫窮達未可知,看君不合長數奇。

江山到處堪乘興,楊柳青青那足悲。

3、《平臺夜遇李景參有別》

離心忽悵然,策馬對秋天。

孟諸薄暮涼風起,歸客相逢渡睢水。

昨時攜手已十年,今日分途各千里。

歲物蕭條滿路歧,此行浩蕩令人悲。

家貧羨爾有微祿,欲往從之何所之。

4、《送郭處士往萊蕪,兼寄茍山人》

君為東蒙客,往來東蒙畔。

云臥臨嶧陽,山行窮日觀。

少年詞賦皆可聽,秀眉白面風清泠。

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猶未知膻腥。

今日還山意無極,豈辭世路多相識。

歸見萊蕪九十翁,為論別后長相憶。

5、《賦得還山吟,送沈四山人》

還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還山識君心。

人生老大須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間偃仰無不至。

石泉淙淙若風雨,桂花松子常滿地。

賣藥囊中應有錢,還山服藥又長年。

白云勸盡杯中物,明月相隨何處眠。

眠時憶問醒時事,夢魂可以相周旋。

6、《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

踐更登隴首,遠別指臨洮。

為問關山事,何如州縣勞。

軍容隨赤羽,樹色引青袍。

誰斷單于臂,今年太白高。

7、《河西送李十七》

邊城多遠別,此去莫徒然。

問禮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門看落日,驅馬向秋天。

高價人爭重,行當早著鞭。

8、《送張瑤貶五溪尉》

他日維楨干,明時懸鏌铘。

江山遙去國,妻子獨還家。

離別無嫌遠,沉浮勿強嗟。

南登有詞賦,知爾吊長沙。

9、《別韋五》

徒然酌杯酒,不覺散人愁。

相識仍遠別,欲歸翻旅游。

夏云滿郊甸,明月照河洲。

莫恨征途遠,東看漳水流。

10、《別劉大校書》

昔日京華去,知君才望新。

應猶作賦好,莫嘆在官貧。

且復傷遠別,不然愁此身。

清風幾萬里,江上一歸人。

11、《別韋兵曹》

離別長千里,相逢數十年。

此心應不變,他事已徒然。

惆悵春光里,蹉跎柳色前。

逢時當自取,看爾欲先鞭。

12、《獨孤判官部送兵》

餞君嗟遠別,為客念周旋。

征路今如此,前軍猶眇然。

出關逢漢壁,登隴望胡天。

亦是封侯地,期君早著鞭。

13、《別從甥萬盈》

諸生曰萬盈,四十乃知名。

宅相予偏重,家丘人莫輕。

美才應自料,苦節豈無成。

莫以山田薄,今春又不耕。

14、《別崔少府》

知君少得意,汶上掩柴扉。

寒食仍留火,春風未授衣。

皆言黃綬屈,早向青云飛。

借問他鄉事,今年歸不歸。

15、《別馮判官》

碣石遼西地,漁陽薊北天。

關山唯一道,雨雪盡三邊。

才子方為客,將軍正渴賢。

遙知幕府下,書記日翩翩。

16、《淇上送韋司倉往滑臺》

飲酒莫辭醉,醉多適不愁。

孰知非遠別,終念對窮秋。

滑臺門外見,淇水眼前流。

君去應回首,風波滿渡頭。

17、《送崔功曹赴越》

傳有東南別,題詩報客居。

江山知不厭,州縣復何如。

莫恨吳歈曲,嘗看越絕書。

今朝欲乘興,隨爾食鱸魚。

18、《送蹇秀才赴臨洮》

悵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猶思陽谷去,莫厭隴山高。

倚馬見雄筆,隨身唯寶刀。

料君終自致,勛業在臨洮。

19、《廣陵別鄭處士》

落日知分手,春風莫斷腸。

興來無不愜,才在亦何傷。

溪水堪垂釣,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為此,亦足傲羲皇。

20、《別孫欣》

離人去復留,白馬黑貂裘。

屈指論前事,停鞭惜舊游。

帝鄉那可忘,旅館日堪愁。

誰念無知己,年年睢水流。

唐代詩人高適《封丘作》原文及賞析

封丘作

我本漁樵孟諸野, 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澤中, 寧堪作吏風塵下?

只言小邑無所為, 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長官心欲碎, 鞭撻黎庶令人悲。

悲來向家問妻子, 舉家盡笑今如此。

生事應須南畝田, 世情盡付東流水。

夢想舊山安在哉, 為銜君命日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 轉憶陶潛歸去來。

高適早年閑散困頓,直到天寶八載(749),將近五十歲時,才因宋州刺史張九皋的推薦,中“有道科”。中第后,卻只得了個封丘縣尉的小官,大失所望。這首詩就作于封丘任上,這是詩人發自肺腑的自白,揭示了他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出仕之后又強烈希望歸隱的衷曲。

開頭四句高亢激越,這是壓抑已久的感情的迸發。縣尉只不過是“從九品”的卑微之職,主管的無非是捕盜賊、察奸宄一類差使。對一個抱負不凡的才志之士來說,怎甘墮落風塵,做個卑微的小吏呢!他不由懷念起當年在孟諸(古澤藪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縣東北,這里泛指梁宋一帶)“混跡漁樵”、自由自在的生活。“乍可”“寧堪”相對,突出表現了詩人醒悟追悔和憤激不平的心情。不需要煩瑣的描繪,一個憂憤滿懷的詩人形象便突兀地站立在讀者面前了。

“只言”以下四句,緊接“寧堪作吏風塵下”,加以申述發揮,感情轉向深沉,音調亦隨之低平。詩人素懷鴻鵠之志:“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別韋參軍》)到封丘作縣尉,乃是不得已而俯身降志。當初只以為邑小官閑,哪知道一進公門,便是自投羅網,種種令人厭煩的公事,都有規定的章程和期限,約束人不得自由。更受不了的還有“拜迎長官”、“鞭撻黎庶”時的難堪,這對高適是莫大的屈辱,安得不“心欲碎”、“令人悲”呢?這兩句詩可見詩人潔身自愛的操守,也反映了當時政治的腐朽黑暗,對仗工整,情感激烈。

一腔悲憤實在難以自抑,那就回家向親人訴說訴說吧。不料妻室兒女竟都不當一回事,反而責怪自己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自己嚴肅認真的態度倒反成了笑料,這豈不是更可悲嗎?家人的`“笑”,正反襯出詩人的迂闊真率,不諳世事。既然如此,只好棄此微官,遂我初服:“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還是拋棄世情,歸隱躬耕去吧!

然而,眼前還是思歸而不得歸:夢魂縈繞的舊山不可得見;受命為官,一時又還交卸不了。沒有圣

明的君主在位,一個小小的縣尉又能有什么作為呢?漢代的南昌尉梅福,竭誠效忠,屢次上書,結果還是徒勞,左思右念,倒又想起欣然而賦《歸去來》的陶潛了。

殷璠在《河岳英靈集》里評高適的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也就是詩的情意真摯,并且氣勢充沛,造語挺拔。此詩很能體現這個特點。全詩運用質樸自然、毫無矯飾的語言,扣緊出仕后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稱心而言,一氣貫注,肝膽照人,正是這詩感動讀者的力量所在。全詩四段,不堪作吏是全篇的主意。開頭四句,從高處落筆,自敘本來面目,說明不堪作吏的原由,憤慨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從客觀現實申述不堪作吏的實情,與第一段形成強烈的對照,感情轉為沉痛壓抑。第三段拓展第二段的內容,表明擺脫這種不堪,提出棄官歸隱的愿望。第四段就第三段的意思急轉急收,因一時不能擺脫作吏的客觀礙難,也就更加向往歸隱,與第一段遙遙照應。結構嚴整而又有波瀾起伏,感情奔瀉而又有旋跌宕之姿。

在句法上,全篇每段四句的一二句為散行,三四句是對偶。如此交互為用,經緯成文,既流動,又凝重;四段連結,造成反復回環的旋律。對偶的一聯中,不僅字面對仗工整,而且都是一句一意或一句一事,沒有意思重復的合掌,顯得整飭精煉;更因虛詞的承接照應,詩意聯貫而下,語勢生動自然,成為很好的流水對,讀來便覺氣勢流轉,絕無板滯之病。全詩每段一韻,依次為:仄聲馬韻、平聲支韻、仄聲紙韻、平聲灰韻。這樣平仄相間,抑揚鮮明,隨著詩的感情變化,音韻也起落有勢,增加了聲調的美感。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3278.html

分享給朋友:

“高適看君不合長數奇如何賞析(看君不合長數奇的意思)” 的相關文章

歇如何加入曉(曉的加入順序)

歇如何加入曉(曉的加入順序)

還有哪些人有資格進入曉組織 進入曉組織,必須要有影的實力。1.瘋狂阿凱顯然是不行的。2.卡卡西會了萬花鏡寫輪眼,加上自己本身的千鳥,勉強 可以。3.在第一部第四冊中鼬曾經說過他加上鬼鮫都打不過自來也,充其量能打平手,自來也可以。4.綱手與自來也同為三忍,實力雖不如自來也,但也是火影,當然有資格加入。...

知否哪個詩詞(知否是詩詞嗎)

知否哪個詩詞(知否是詩詞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一句詩出自古詩《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一句詩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早期詞作。其主要內容為:春夜里大自然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詞人預感到庭園中的花木必然是綠葉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

如何解釋餞別校書云(餞校書叔云)

如何解釋餞別校書云(餞校書叔云)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中如何解釋餞別校書云 宣州:今安徽宣城縣一帶。謝朓樓,又名北樓、謝公樓,在陵陽山上,謝眺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并改名為疊嶂樓。李白于天寶十二載(753)由梁園(今開封)南行,秋至宣城。餞別:以酒食送行。校書:官名,即校書郎,掌管朝廷的圖書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李白的宣州...

蘇東坡的海市詩如何解釋(蘇軾的海市詩)

蘇東坡的海市詩如何解釋(蘇軾的海市詩)

《海市》蘇軾 翻譯 ——譯文—— 在登州的海上,有時候會出現云霧空氣,象宮殿居室、臺閣景觀、城墻垣堞、人物、車馬、樓屋頂蓋,(都)清晰可見,把它(這種景象)叫做“海市”。有人說:“(這是)蛟龍吐氣而形成的。”(我)懷疑不是這樣的。歐陽文忠曾經河朔去出使 ,路過高唐縣,在驛館的房屋中夜間聽到有鬼神從天...

詩中如何描寫南風(詩中如何描寫南風和北風)

詩中如何描寫南風(詩中如何描寫南風和北風)

描寫南風的詩詞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白居易〈觀刈麥〉)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有哪些寫南風的詩句? 1、[唐]?白居易《觀刈麥》原文選段: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釋義: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

蘇軾的茶詩詞有多少首(茶詩 蘇軾)

蘇軾的茶詩詞有多少首(茶詩 蘇軾)

關于喝茶的詩句蘇軾(查詢蘇東坡有關茶的詩詞) 1.查詢蘇東坡有關茶的詩詞 蘇東坡有關茶的詩詞有: 1、《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2、《月兔茶》 環非環,玦非玦,中有迷離玉兔兒。 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圓還缺缺還圓...

登鸛雀樓是哪個樓(登鸛雀樓登的是哪個樓)

登鸛雀樓是哪個樓(登鸛雀樓登的是哪個樓)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登鸛雀樓是哪個樓,以及登鸛雀樓登的是哪個樓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登鸛雀樓是指哪座樓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與武昌黃鶴樓、 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

韓愈游城南是哪個城市(韓愈讀書城南)

韓愈游城南是哪個城市(韓愈讀書城南)

很多朋友對于韓愈游城南是哪個城市和韓愈讀書城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游城南·風折花枝》古詩鑒賞 作品介紹 《游城南十六首·風折花枝》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43卷。 原文 游城南十六首·風折花枝 作者:唐·韓愈 浮艷侵天難...

李煜望江南多少淚賞析(憶江南多少淚李煜)

李煜望江南多少淚賞析(憶江南多少淚李煜)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李煜望江南多少淚賞析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憶江南多少淚李煜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望江南》李煜賞析 望江南·閑夢遠五代:李煜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閑夢遠,南國...

越人歌出自哪個詩集(越人歌是詩嗎)

越人歌出自哪個詩集(越人歌是詩嗎)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越人歌出自哪個詩集,以及越人歌是詩嗎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越人歌》出自何處 《越人歌》出自《說苑·奉使篇》中的“襄成君始封之日”,書中這樣記載:楚國大夫荘莘路過一個渡口,看見楚王當天新封的領主-襄成...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