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卜居寫于多少年 屈原是多少年
大家好,關于屈原卜居寫于多少年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屈原是多少年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屈原的詩集有哪些?《離騷》是屈原多大的時候寫的?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作品共有25篇,篇目為:九歌、招魂、天問、離騷、九章、卜居、漁父.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最早的長篇抒情詩.詩中詩人用了許多比喻,無情地揭露了統治集團的丑惡,抨擊了他們的奸邪、縱欲、貪婪、淫蕩和強暴.同時,他也塑造了堅持正義、追求真理、不避艱難、不怕迫害、熱愛鄉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
《離騷》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浪漫主義抒情詩,詩中無論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還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繪,詩人都大量采用夸張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神話傳說的充分運用,展開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強了《離騷》的浪漫主義氣韻.比、興手法的運用,在《離騷》中是非常多見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詩人品質的高潔,以男女關系比喻君臣關系,以駕車馬比喻治理國家等.
《離騷》的形式來源于楚國人民的口頭創作,詩人又將之加以改造,構成長篇,使之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它的語言精煉,吸收了楚國的不少方言,造句頗有特色.
屈原的資料?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卜居什么意思
卜居的意思是:
《卜居》,出自《楚辭》,是一篇辭賦,相傳為屈原所作,實際上是楚國人在屈原死后為了悼念他而記載下來的有關傳說。講述了屈原因盡忠心、說忠言而被流放的心路歷程,表現了社會的黑暗腐敗,反映了屈原的憤慨和不滿。
歌頌了他堅持真理、不愿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是在楚國民間歌謠的基礎上加工創新的一種獨特文體,也是哀悼屈原的一篇佳作。
卜居題解
《卜居》是《楚辭》中的一篇,《楚辭》是戰國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人創作的詩歌,它是在楚國民間歌謠的基礎上加工創新的一種獨特文體,具有“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的濃厚地方特色。
屈原始創其體,宋玉、唐勒、景差繼之,至漢代,又有大量模仿作品,西漢劉向將其篡編,成集,題名《楚辭》。因此,《楚辭》既是一種詩歌形式的名稱。
又是一部詩歌總集的名稱。《卜居》的意思是占卜自己應該怎樣處世,怎樣做人。相傳為屈原所作,實際上是楚人哀悼屈原的作品。
屈原《卜居》原文欣賞
導語:《卜居》記述了屈原的一件逸事,屈原被放逐三年之后,往見太卜鄭詹尹問卜,期間發生了什么呢?下面是《卜居》的原文閱讀,歡迎參考!
卜居
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障于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決之。”詹尹乃端策拂龜,曰:“君將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
“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偷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
“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泛泛若水中之鳧,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亢軛乎,將隨駑馬之跡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
“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
“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屈原介紹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于楚國丹陽,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屈原是哪個朝代詩人?
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紀中,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紀念。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游》、《卜居》、《漁父》各1篇。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 1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游》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在語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總之,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創造性。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