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晏幾道賞析,晏幾道鷓鴣天三首其一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鷓鴣天晏幾道賞析,以及晏幾道鷓鴣天三首其一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晏幾道《鷓鴣天·斗鴨池南夜不歸》鑒賞
《鷓鴣天·斗鴨池南夜不歸》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作品。此為感舊詞。作者詞中通過今昔對比,抒發了深沉悲涼的傷時感逝情懷和身世之慨。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晏幾道《鷓鴣天·斗鴨池南夜不歸》鑒賞,歡迎閱讀。
【原文】
鷓鴣天
斗鴨池南夜不歸,酒闌紈扇有新詩。云隨碧玉歌聲轉,雪繞紅瓊舞袖回。
今感舊,欲沾衣,可憐人似水東西。回頭滿眼凄涼事,秋月春風豈得知。
【賞析】
此為感舊詞。作者詞中通過今昔對比,抒發了深沉悲涼的傷時感逝情懷和身世之慨。詞的.上片寫當年斗雞池邊征歌逐舞、飲酒賦詩的盛況。首兩句寫晝夜相繼的游賞歡宴。酒闌之后,興猶未盡,還歌女的紈扇上題遍綺麗的新詩,可以想見詞人的情意氣。這兩句用淡墨淺染,略點宴樂,然后用濃墨重彩鉤勒。“云隨”兩句寫的是天上的云,也像隨著碧玉的歌聲而飄轉;紅瓊的舞袖回旋,仿佛裹著一身飛雪。本詞中所指的或許是小晏最眷戀的小蓮。活色生香,酣歌暢舞,可知小晏此時之樂,自不免要紈扇題詩了。近世論者,嘗舉此聯與大晏的“重頭歌韻響錚琮,入破舞腰紅亂旋”相比,認為兩聯意同而小晏造語尤勝。過片三句,點明詞旨為懷舊。詞人追懷往事,不禁淚下沾衣。最令人痛苦莫過于兩人象各向東西分流的水那樣,再也不能會合一起了。可能此時小蓮也不知去向了。詞人發出了深沉的嘆息:“回頭滿眼凄涼事,秋月春風豈得知!”依舊是那皎潔的秋月,依舊是那溫煦的春風,但那個人兒早已不眼前了,連同她清越的歌聲,連同她妙曼的舞態,所留下的只是滿眼凄涼。“秋月春風”四字,包涵了無限的哀思。“豈得知”三字,是孤寂的詞人絕望之語,屬反詰用法。
【作者介紹】
晏幾道(約1030—約1106)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寧七年以鄭俠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事,受株連下獄。元豐五年為潁昌府許田鎮監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師賜第”(《碧雞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貧寒。文學與其父晏殊齊名,世稱“二晏”。詞風哀感纏綿、清壯婉麗。
宋詞《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賞析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作品。是一首懷人之作,記述的是詞人一次春夜宴會上驚艷的情事,上片寫初逢之歡樂,下片寫別后之相思。寫初逢,極盡富艷之態、狂放之情,寫別后相思,以靜襯動,愈顯出思念之深切。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宋詞《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賞析,歡迎閱讀。
【原文】
鷓鴣天
小令尊前見玉簫①。銀燈一曲太妖嬈②。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③。碧云天共楚宮遙④。夢魂慣得無拘檢⑤,又踏楊花過謝橋⑥。
【注釋】
①小令:短小的歌曲;玉簫:此代指一位歌女。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中《玉簫記》載:唐韋皋少游江夏,館于姜氏。姜令小青衣玉簫伏侍,因漸有情。韋歸省時,約五至七年娶玉簫。后衍期不至,玉簫遂絕食死。后轉世,仍為韋侍妾。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②銀燈:表明燈火輝煌。
③夜迢迢:形容夜漫長。
④碧云天:天上神仙所居之處。楚宮:楚王之宮殿,此暗用楚王與巫山神女的典故。
⑤夢魂:古人以為人的靈魂在睡夢中會離開肉體,慣得:縱容,隨意,拘檢:檢束,拘束。
④謝橋:唐宰相李德裕的侍妾謝秋娘是當時著名的歌妓,李曾作《謝秋娘》悼念她。后世因以“謝娘”泛指歌妓,以“謝家”泛指歌兒舞女的居處,“謝橋”代指通往煙花巷陌的路。張泌《寄人》詩:“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白話譯文】
在酒席筵邊,唱的是小令,我見到了玉簫。銀燈把她映照,只一曲輕歌,便顯出嫵媚嬌嬈。在歌聲中醉倒,誰能認為遺憾產生悔恨懊惱,歌聲停歇了,帶著余音歸來,酒意還不見微消。
春天如此靜悄,春夜如此漫長,遲遲不見破曉。仰望碧空的`游云,難道它跟楚國宮殿一樣地天遠路遙。做個夢吧,只有夢境才能打破束縛人的框框條條,這是夢,還是真,反正我踏著滿地楊花走過了謝家的小橋。
【創作背景】
這是晏幾道一首著名的懷人詞。詞人在酒筵間結識一位歌喉婉轉而容顏華艷的女郎,別后不能忘情而卻無緣再相聚。于是發于歌來寄托自己深切的懷思。
【賞析】
詞寫春夜懷人,深情款款,搖曳多姿。上闋寫一見鐘情的感動。“太妖嬈”,足見傾心愛慕之甚。歇拍兩句又是極限化的描寫,強調極端的陶醉之情和拼死拼活的行為。下闋寫別后的思念和渴望。春夜悄悄且迢迢,夜空高深莫測,美人是仙女,遙不可及,現實中不能相會,只好付諸一夢了,夢雖虛幻,但卻是自由的,可以任情任性,無拘無束地愛。
起句寫酒筵初遇。“尊前”點相遇之地。唐范攄《云溪友議》載有韋皋與姜輔家侍婢玉簫的戀情故事。韋皋少寓姜氏府,與玉簫有情。韋皋辭歸,留一玉指環,相約七年來娶,及逾期不來,玉簫絕食而死,后韋皋憶舊,玉簫轉世與韋聚合。玉簫韋郎兩世姻緣的故事,成為古代盛傳的風流佳話。這里以“玉簫”代指伊人,或許雙方當時心許神會,有一段情緣。“銀燈”,表明這是一次燈火輝煌的宵宴。“一曲太妖嬈”,寫出伊人色藝出眾,也體現了詞人對之由衷的傾倒和加意的頌美。“歌中”兩句緊承“一曲”而來,寫宵宴盡歡而散。“歌中醉倒”,見出陶醉之深,“唱罷歸來”見出流連之久。拼上“醉倒”而無遺憾,夜深“歸來”而醉意尚濃.充分表現出詞人興致的高昂。那么詞人不僅陶醉于醇酒,陶醉于妙曲,更為麗人嬌艷的儀容和溫馨的柔情蜜意所醉倒,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說上闋是寫歌筵艷遇之樂.那么下闋則是寫歸來相思之苦。前三句從兩人時空的阻隔處著筆,春光是那么寂靜,黑夜是那么漫長,雖然同戴一個碧澄澄的天字,然而伊人的閨閣卻無比遙遠。“楚宮”在此借指玉簫居處,也暗示其人飄然消逝。兩人形跡阻隔,蓬山萬里,無緣相遇。佳會難再。人問世的肉體形骸,難以超越時間、空間、社會、物質、禮俗等等條件的制約,而神魂夢思則可以自由地翱翔。人們現實中無法重溫的感情滿足,難以實現的精神追求。卻可以在夢幻中求得某種補償。“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就是以夢會故人來彌合現實的憾恨。夢魂是向來不受管束的,今夜又踏著楊花走過謝橋與伊人相會。“踏楊花”、“過謝橋”顯示夢境的迷離縹緲,極有意趣。相思難逢,寤寐思服,形之夢境,非只一次,可見小晏的鐘情,離思的沈摯。
全詞兩種場景,兩種氣氛,由宴集之酣暢到孤眠之清寂,以溫馨的現實比襯飄忽的夢幻,先實后虛,結拍出語新警,意趣幽緲,余味不盡。
名家評論
邵博:程叔微云:“伊川(程頤)聞誦叔原‘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長短句,笑目:‘鬼語也。’意亦賞之。”(《邵氏聞見后錄》)
卓人月:末句見賞于伊川,所謂“我見猶憐”。(《古今詞統》)
況周頤:小晏神仙中人,重以名父之貽,賢師友相與沆瀣,其獨造處,豈凡夫肉眼所能見及。“夢魂慣得無拘管。又逐楊花過謝橋”,以是為至,烏足與論小山詞耶。(《蕙風詞話》)
俞陛云:此調共十九首。《草堂詩余》錄“舞低楊柳樓心月”一首,以其最擅名也。此二首“醉拍春衫惜舊香”和“小令尊前見玉簫”之結句,情韻均勝。次首“謝橋”二句尤見新穎。(《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作者介紹】
晏幾道(約1030—約1106)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寧七年以鄭俠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事,受株連下獄。元豐五年為潁昌府許田鎮監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師賜第”(《碧雞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貧寒。文學與其父晏殊齊名,世稱“二晏”。詞風哀感纏綿、清壯婉麗。有《小山詞》一卷。
古詩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
《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晏幾道。其古詩全文如下: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前言】
《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作品。這首詞表現浪跡天涯的游子,急切盼歸卻又歸期難定的苦悶心情。上片初聞杜鵑啼叫,觸動情懷,感覺鳥兒在殷勤地與行人說話。下片寫不斷地聽杜鵑啼叫后,心情變得十分煩躁,埋怨鵑鳥在作弄人。其實作者借鵑鳥曲折地反映了生活對人的作弄,然而人是無法與命運和生活抗爭的。“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結尾說得十分直率真切,用反跌之筆,更加強化了游子有家難歸、孤獨煩悶的心態。
【注釋】
①翠微:青翠的山氣,此指青翠掩映的山間幽深處。
②杜鵑:又名杜宇、子規,叫聲像“不如歸去”;啼:叫。
③行人:離別在外的游子。
④流鶯:指黃鶯。取次:隨意、任意。
⑤驚夢覺:從睡夢中驚醒;弄晴時:弄指賣弄,杜鵑在晴明的春日賣弄自己的叫聲。
⑥不如歸:杜鵑的叫聲像“不如歸去”。
⑤爭奈:怎奈。驚夢”兩句:在晴朗溫和的.春日,杜鵑似乎在賣弄叫聲,將客人砂夢中驚醒。未可期:未可肯定的意思。 “期“,必韻意思。
【翻譯】
春日,詩人在偎依著青山的十里樓臺邊,聽見了從盛開的百花深處傳來的杜鵑啼叫聲。那聲聲杜鵑鳴就跟和行道中人說話似的,自與那隨意飛飛停停的流鶯不同。在晴明的春日,杜鵑不斷賣弄它那“不如歸去”的“殷勤”的叫聲,“行人”似從夢中驚醒。這“行人”豈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還不能期望定下啊。
【鑒賞】
此詞吟詠詞人客中聞杜鵑啼聲而觸發的感慨,抒寫了浪跡在外、有家難歸的浩嘆。詞之結尾兩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起首兩句寫鵑啼的環境和季節。翠微,青翠的山色,如何遜《仰贈從兄興寧寘南》:“高山郁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與客攜壺上翠微”。此處指青山,說在靠著青山的十里樓臺的旁邊,在春天百花盛開的深處,聽見了杜鵑啼叫。“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說杜鵑在花間不斷地叫著,好象對“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諸黃鶯的隨意飛動,對人漠不關心,大不相同。取次,猶隨意,黃庭堅《次韻裴仲謀同年》:“煙沙篁竹江南岸,輸與鸕鶿取次眠。”也是用這個詞來寫鳥。“行人”走在**絢爛的優美環境中,心情本來是會愉悅的,但因為離家作客,所以聽了杜鵑叫聲,不免會引起思念之情、作客之愁。那么,詞中所寫的美麗景色,又正好為杜鵑叫聲的感人作了反襯。
杜鵑,又名子規、杜宇、布谷等,歷代詩詞中有關杜鵑的吟詠甚夥,而因其叫聲如同“不如歸去”,所以其中表現鄉思的作品尤多。也就是說,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杜鵑”可以說是鄉思的代名詞,這就是本詞為什么要寫杜鵑啼叫聲的根本原因。其次從寫作上說,游子在**爛漫的優美環境中,本來是應該心情舒暢愉悅的,但是因為聽到杜鵑不停的叫聲,仍然勾起了強烈的思家情緒,這樣,美麗的景色又正好為杜鵑叫聲的感人做了反襯。
詞的下片由寫景轉為抒情,寫“行人”聞鵑啼的心理變化。過片后三句寫晴明的春日,杜鵑偏又賣弄它的叫聲,“行人”從夢中驚醒,聽到的還是聲聲的“不如歸去”。前面路上初聞鵑啼,感到“殷勤”;聽得太多,睡在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話,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變得有點煩躁了。“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直譯是:“身處天涯,哪里是沒有回家的心思!但是回家的日子連自己都無法預料,有什么辦法呢?”這兩句話表面上是對喋喋不休的杜鵑的埋怨,實際上可以說是游子對于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生活遭遇的憤慨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有什么辦法呢?這是在煩躁中的思念,說是自言自語行,說是對杜鵑的回答也行。這里表面上有埋怨鵑鳥無知、強聒難耐的意思,但歸根到底,是對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憤慨。
這片詞,話說得比較直致,但內容還有曲折,特別是結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深婉感人。
晏幾道《鷓鴣天》全詞賞析
導讀:這首詞寫作者與一相戀歌女別后相憶及久別重逢而重逢時懷疑是夢的驚喜的感情經歷。“彩袖”本身不能“殷勤”,這是突出對舞女服裝的感官印象的寫法。
鷓鴣天①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注釋]
①鷓鴣天:詞牌名。又名《千葉蓮》、《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錦鷓鴣》、《鷓鴣引》等。
②彩袖:借代手法,指歌女。
③拚(pàn)卻:甘愿盡最大力。
④桃花扇底風:桃花扇背面的歌曲目錄。風:歌曲。
⑤剩:盡量,力求達到最大限度。銀釭:銀制燭臺,指蠟燭。
【譯文】
當年你卷起彩袖把玉杯捧, 殷勤相勸我自痛飲雙頰紅。
兩情相悅翩翩起舞月西斜, 柳條搖曳月映明眸情意濃。
輕歌曼舞不知是醒還是夢? 猶記裙裾旋舞桃花扇底風。
別后相思綿綿朝夕盼相逢, 天涯海角相盼 人在殘夢中。
眼穿腸斷時至今日終圓夢, 持燈相認虛實難辨緊相擁,
兩心繾綣唯恐又是一場空!
【譯文二】
當年你殷勤勸酒頻舉玉盅,我開懷暢飲喝得酒醉臉紅。翩翩起舞直到月墜樓外樹梢,盡歡歌累得無力把桃扇搖動。
自從那次離別以后,我總是懷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夢魂中與你相擁。今夜里我舉起銀燈把你細看,還怕這次相逢又是在夢中。
【評點】
本篇寫詞人與一位歌女的別后重逢,以相逢抒別恨,語言清新婉麗,感情細膩有致,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是晏幾道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
詞的上片以濃彩重筆描繪當年和女子一起狂醉歌舞的情景。歌女“彩袖殷勤捧玉鐘”殷勤勸酒,而自己則是“拼卻醉顏紅”,拼命痛飲,喝得酒醉臉紅。歌女翩翩起舞直到月墜樓外樹梢,盡情歡歌累得無力把桃扇搖動。詞中多絢爛之詞,如“彩袖”、“玉鐘”、“醉顏紅”、“楊柳樓”、“桃花扇”等,極盡艷麗之能事,然都是“當年”往事,似實卻虛,更增加了如夢如幻的美感。
下片以疏淡的白描表現久別重逢的悲喜交集之情。“幾回魂夢與君同” 寫別后思念,憶相逢實則盼重逢,不知何處再相逢,終想成結成夢,足見離別后情深。“今宵剩把銀,猶恐相逢是夢中”化用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句意,變五字句為七字句,意境更為輕靈婉折。“剩把”、“猶恐”四字,把今宵相遇本真卻疑夢的微妙情感表現得生動而纏綿,極富感染力。
在表現手法上,詞人上片以彩色的文字描述當年相逢歡聚的盛況,似實而卻虛;下片以白描的手法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相逢,似夢卻真,語句清新淺白,創造出的夢境卻迷幻而唯美,將委婉纏綿的情思描寫得細膩感人,達到了情文相生之境界。全詞不過幾十字,卻營造出兩種境界,虛虛實實,交錯有致,既有彩色渲染,又有夢境籠罩,再配合以聲音的諧美,顯得空靈雅致,文心曲妙,足見晏幾道詞藝之高妙。
[賞析]
這首詞寫作者與一相戀歌女別后相憶及久別重逢而重逢時懷疑是夢的驚喜的感情經歷。“彩袖”本身不能“殷勤”,這是突出對舞女服裝的感官印象的寫法。并對“捧”的動作進行強調。“拚卻”,用堅定的語氣表示為知己者飲,舍命一醉的真誠。“幾回魂夢與君同”進一步強調互為知己的友情。得以相逢而疑在夢中,也是寫極度興奮的心理。全詞由昔日之真實到夢幻,又由夢幻變成現實,至真反又疑夢,凸現戀情之深和其中的況味。
此詞表現的是一對戀人的“愛情三部曲”:初盟,別離,重逢。
“彩袖殷勤”二句,著筆于對方,落墨于自身,既展現了二人初識時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見傾心、愿托終身之際的曲折心態。“彩袖”,說明對方并非與自已門第相配的大家閨秀,而不過是侑酒于華宴的歌女。但此時伊人殷勤捧杯勸飲,卻不僅僅是履行侑酒之責,而欲藉此暗通情愫。而心有屢犀的作者又何嘗不諳其意?為了報答她于已獨鐘的深情,他開懷暢飲,不惜一醉。這就寫出了感情的雙向交流。
“舞低楊柳”二句描寫歌舞場面,渲染歡樂氣氛,是對初識、亦即初盟時的情境的進一步勾畫。不徑言伊人舞姿曼妙,歌聲婉轉,而借時間的推移,從側面表現出其盡態極妍,是作者的獨出機杼之處。“舞低”句既點出了艷舞的持續之久,又將月升日沉的自然現象化為其動態效應。“歌頸句由暗示伊人輕搖紉扇,盡興演唱,直至精被力竭,才暫歌喉——扇底風盡,不正意味著歌喉暫歇?這種竟夜歌舞、通宵歡宴的情景,無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階層的生活情趣。
但作者之所以對它歷久難忘,卻不僅僅是出于對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更因為那是他與伊人相識相戀的契機。這兩句造語精麗,發想新奇,于織濃綺華中別見韶秀之美,因而深為后代詞論家所推賞。
下片一筆躍至別后的相思,而將初盟以迄別離的種種情事盡皆略去,頗見剪裁之工。“從別后”二句點明初逢的場面是其別后懷念的主要內容。“幾回魂夢”句直訴魂牽夢瑩的相思情懷。“與君同”暗示不獨自已如此,對方亦復頻入夢境,想思無已,但夢中重逢的歡娛極其短暫,夢后獨處的凄愴卻格外深長。如是者三,必然既想入夢,又怕入夢,乃至將夢作真、將真作夢。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作者以“剩把”、“猶恐”前后勾連,通過持燈反覆照看而猶難以釋然這一對眷戀至深的情侶久別重逢的那種驚喜交集、喜極轉憂的特殊心態。 唯其眷戀至深才唯恐此番又是將夢作真。
鷓鴣天晏幾道賞析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晏幾道鷓鴣天三首其一、鷓鴣天晏幾道賞析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