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思維則的意思是什么,什么則孝,什么則悌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孝思維則的意思是什么,以及什么則孝,什么則悌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孝思男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孝順父母的的男子。
孝思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xiàosī,意思是孝親之思,就是孝順父母的心意。所以孝思男的意思是孝順父母的的男子。
孝思出處:《詩·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毛傳:"則其先人也。"鄭玄箋:"長我孝心之所思。所思者其維則三后之所行。子孫以順祖考為孝。"
孝惟思則是什么意思?
孝親之思?!对姟ご笱拧は挛洹罚骸坝姥孕⑺?,孝思維則?!?毛 傳:“則其先人也。” 鄭玄 箋:“長我孝心之所思。所思者其維則三后之所行。
儒家思想孝指的什么,“孝”需要做到哪些方面
百善孝為先,中國人一向講究孝心,不管在外面多么風光招搖,回到家還是孝敬爸媽,尊敬長輩。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時候的主流思想,其中“孝”是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儒家思想的“孝”指的是什么,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孝”是一樣的嗎?
“孝道”文化是中國特有的,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證,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孝”字?!靶ⅰ笔且粋€會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攙扶著長著長長胡須的老人?!稜栄拧め層枴吩疲骸吧聘改笧樾ⅰ?,《說文解字·老部》說:“孝,善事父母”者。段玉裁注曰:“《禮記》:‘孝者,畜也’。順于道,不逆于倫,是之謂畜?!毙笳?,養也?!靶ⅰ钡幕竞x是善于侍奉和贍養父母的意思。
1、奉養父母?!对娊洝ぬ骑L·鴇羽》:“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王事靡盬,不能藝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王事靡盬,不能藝稻粱。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這首詩控訴了君王的事情沒止息,沒有時間去種稷、黍、稻、粱來奉父母,使父母沒吃沒喝,受盡饑餓。
2、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对娊洝ば⊙拧まぃㄒ鬺ù)莪(音é)》:“哀哀父母,生我劬(音qú)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父兮生我,母兮鞠(養)我。拊(撫)我畜(愛)我,長我育我。顧(照顧)我復(庇護)我,出入腹(抱)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這首詩抒發未能奉養父母、孝敬父母而使父母離開人世之后的悲痛不已的心情。“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生我勞瘁”。對父母的逝世,悲傷不已。他們在十分勞累和病困中生育了我。他們不但生育我,撫養我,還疼愛我,照顧我,庇護我。對于父母的養育之恩德應該予以報答。但是,由于統治者的剝削,百姓無法生活,因而沒有能夠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不是我不報,而是皇天不讓我報。
3、尊敬父母,娶妻必告之?!对娊洝ば⊙拧ば≯汀罚骸熬S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备改冈苑N桑樹和梓樹,對它們應該恭恭敬敬。沒有一個人不尊仰父親,沒有一個人不依戀母親。對父母要尊敬和慕念,不要忘記了他們?!对娊洝R風·南山》:“藝蔴如之何,衡從(縱)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痹娊栌梅N蔴必有田壟的道理,比喻娶妻必須告訴父母。
4、孝順父母應該成為效法的榜樣?!对娊洝ご笱拧分羞€說:“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永言孝思,昭哉嗣服”孝順先人的思想是全體臣民的榜樣;還應該管理好自己職務以內的事情?!靶⒆硬粎T,永錫爾類?!毙⒆拥男㈨樦恼嬲\而不枯竭,全家永遠能得到福祉。
5、不孝父母是最大的罪過。《尚書·康誥》說:“王曰:‘封(周成王之弟),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傷厥考心;于父不能字(愛)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顯,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惟吊茲,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與我民彝大泯亂。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罰,刑茲無赦?!边@里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倫常之道。如果兒子不能成就父業,大傷他父親的心;如果父親不慈愛自己的兒子,反而厭惡他;如果為弟不尊敬兄長,為兄的不友愛弟弟。那就應該用文王制定的法律來懲辦這樣的人,不可赦免他們。
小結:從上文看來,雖然時代一直在變,大家的思想也都有進步,但是關于“孝道”,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尊敬父母,奉養父母,報答父母養育之恩,不管在哪個時代在哪個家庭,都是必須要做到的·
《孟子·萬章上的》翻譯
《孟子·萬章上》的翻譯:
咸丘蒙問道:“俗話說:‘很有道德的人,君主不能把他當作臣下,父親不能把他當作兒子?!醋隽颂熳?,堯率領諸侯朝見他,他父親瞽瞍也朝見他。
舜見了瞽瞍,神色很不安。孔子說:‘在這個時候呀,天下真是危險到極點啦!’不知這句話真這么說過嗎?" 孟子說:“不,這不是君子說的話,是齊國東邊鄉下人說的話。堯老了,舜代行天子職權。
《堯典》上說:‘(舜代行天子職權)二十八年,堯才去世,群臣如同死了父母一般,服喪三年,天下不聞音樂之聲?!鬃诱f:‘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人間沒有兩個帝王?!ㄈ绻┧串敃r已經做了天子,卻又率領天下諸侯為堯服喪三年,這就同時有兩個天子了。
咸丘蒙說:“舜沒有把堯當作臣,我已領教了您的解釋了?!对娊洝飞险f:‘普天之下,沒有哪里不是天子的土地;四海之內,沒有哪個不是天子的臣民。’舜已經做了天子了,瞽瞍卻不是他的臣民,請問這又是怎么回事?”
孟子說:“這首詩,不是說的這個意思,(是說作這首詩的人)公事勞碌以致于不能奉養父母。(意思是)說,‘這些沒有一件不是公事,卻只有我最勞碌’。
所以解說詩的人,不能因為字面的解釋而損害詞句的意思,不能因為詞句的解釋而損害全詩的意思;要用自己的體會去揣度作者的原意,這樣才能把握住詩意。如果只拘泥于詞句的解釋,(那么,)
《云漢》這首詩說:‘周朝剩下的百姓,沒有一個留存。’相信了這句話,這就成了周朝沒有一個人留存了。孝子最大的孝,莫過于使父母尊貴;使父母尊貴的最高標準,莫過于用天下奉養父母。
做了天子的父親,這是最尊貴的地位了;用天下奉養父親,這是最高的奉養了。《詩經》上說:‘永遠行孝道,孝道就是法則。’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尚書》上說:‘舜恭恭敬敬地去見瞽瞍,謹慎而又畏懼,瞽瞍也就真的順心了?!@是‘父親不能把他當兒子’嗎?”
《孟子·萬章上》的原文:
咸丘蒙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慮,父不得而子?!茨厦娑ⅲ瑘驇浿T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于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識此語誠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堯老而舜攝也?!秷虻洹吩唬骸邪溯d,放勛乃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鬃釉唬骸鞜o二日,民無二王?!醇葹樘熳右樱謳浱煜轮T侯以為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p>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堯,則吾既得聞命矣。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醇葹樘熳右?,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于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如以辭而已矣,《云漢》之詩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詩曰:‘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此之謂也?!稌吩唬骸筝d見瞽瞍,夔夔齋栗,瞽瞍亦允若?!菫楦覆坏枚右?。”
此文出自戰國·孟子所著的《孟子·萬章上的》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孟子》一書共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
《孟子》的語言明白曉暢,平實淺近,同時又精煉準確。作為散文,《孟子》長于論辯,更具藝術的表現力,具有文學散文的性質。
其中的論辯文,巧妙的運用了邏輯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應手地運用類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縱,反復詰難,迂回曲折的把對方引入自己預設的結論中,如《梁惠王下》。
氣勢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風格特征。這種風格源于孟子人格修養的力量。具有這種浩然之氣的人,能夠在精神上壓倒對方,能夠做到藐視政治權勢,鄙夷物質貪欲,氣概非凡,剛正不阿,無私無畏。
《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疊句等修辭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氣勢,使文氣磅礴,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不詳,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
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于孔子,與孔子并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游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隨后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與其弟子的言論匯編于《孟子》一書,是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并長于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性是善的。但孟子只說性善,南宋朱熹補充為“人之初,性本善”,后世有學者提出“性向善”。
《孟子》卷9萬章章句上詩解4辭以達意孝養天下
《 孟 子》卷 9萬章 章句 上 詩解 4 辭以達意 孝 養天下
題文詩:
孟子 之 曰 : 堯老舜攝 . 堯典 有 曰 : 二十八載 ,
堯 乃徂落 , 天下 百姓 , 如喪考妣 , 三年四海 ,
遏密八音 . 孔子 有 曰 : 天無二日 , 民無二王 .
舜為天子 , 又帥天下 , 諸侯為堯 , 三年 之 喪 ,
是二天子 . 咸丘蒙曰 : 舜不臣堯 , 既得聞命 .
詩 經有 云 : 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 ; 率土之濱 ,
莫非王臣 . 舜為天子 , 敢問瞽瞍 , 非臣如何 ?
曰是詩也 , 非是之謂 ; 勞于王事 , 而 舜 不得 ,
養父母也 . 曰此 者也, 莫非王事 , 我獨賢勞 .
說詩不以 , 文害辭不 , 以辭害志 . 以意逆志 ,
是為得之 . 文以表情,辭以達意. 如以 其 辭 ,
云漢詩曰 : 周余黎民 , 靡有孑遺 . 信斯言也 ,
周無遺民 . 孝子之至 , 莫大尊親 ; 尊親之至 ,
其 莫大乎 , 以天下養 . 為天子父 , 尊之至也 ;
以天下養 , 養之至也 . 詩 經有 曰 : 永言孝思 ,
孝思維則 . 此之謂也 . 尚 書 有 曰 : 祗見瞽瞍 ,
夔夔齊栗 , 瞽瞍允若 . 是為父 而, 不得而子 . ?
【原文】 ? 咸丘蒙1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茨厦娑?,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2??鬃釉唬骸谒箷r也,天下殆哉,岌岌乎3!’不識此語誠然乎哉?” ?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堯老而舜攝也。《堯典》曰4:‘二十有八載,放勛乃徂落5,百姓如喪考妣6,三年,四海遏密八音7?!鬃釉唬骸鞜o二日,民無二王?!醇葹樘熳右樱謳浱煜轮T侯以為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
【譯文】
咸丘蒙問道:“俗話說:‘道德最高的人,君主不能夠把他當臣子,父親不能夠把他當兒子?!疵娉戏秸驹谔熳游恢?,帝堯率領諸侯面向北方去朝拜他,舜的父親瞽瞍也面向北方去朝拜他。舜看見了瞽瞍,容貌局促不安??鬃诱f:‘在這個時候,天下真岌岌可危呀!’不曉得這話可不可信?”
孟子答道:“不。這不是君子的話,而是齊東野人的話。不過是堯老了時,讓舜攝政罷了?!秷虻洹飞险f過:‘過了二十八年,放勛才逝世。群臣好像死了父母一樣,服喪三年,天下一切音樂都停止?!鬃诱f過:‘天上沒有兩個太陽,百姓沒有兩個天子?!偃羲匆言趫蛩狼白隽颂熳樱致暑I天下諸侯為堯服喪三年,這便是兩個天子并列了。”?
【注釋】?(1)咸丘蒙:孟子弟子。(2)有蹙:“有”無實義;蹙,音cù,不安的樣子。?(3)天下殆哉,岌岌乎:為“天下岌岌乎殆哉”的倒裝。(4)《堯典》曰:以下所引數句實為今《尚書·舜典》文。(5)放勛乃徂落:放勛,堯的名;徂(cú)落,死。(6)考妣:父母。(7)四海遏密八音:遏,止;密,同“謐”,安靜;八音,指八種質料——金、石、絲、竹、匏(páo)、土、革、木——所做的樂器。
【原文】
?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堯,則吾既得聞命矣?!对姟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于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2也?!收f詩者,不以文害辭3,不以辭害志。以意逆4志,是為得之。如以辭而已矣,《云漢》之詩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遺5’。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对姟吩?:‘永言孝思,孝思維則?!酥^也?!稌吩唬骸筝d見瞽瞍,夔夔齊栗,瞽瞍亦允若7。’是為父不得而子也 . ” ?
【譯文】???????咸丘蒙說:“舜不以堯為臣,這事我已經受教了?!对娊洝氛f過:‘普天之下,無不是天子的土地;四境之內,無不是天子的臣民?!醇茸隽颂熳?,請問瞽瞍卻不是臣民,這是為什么呢?”孟子說:“《北山》這首詩,不是你說的那個意思,而是說作者勤勞國事以致不能夠奉養父母。他說:‘這些事沒一件不是天子之事啊,為什么就我一人這么辛勞呢?’所以解說詩的人,不要拘于字面而誤解詞句,也不要拘于詞句而誤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這就對了。假如拘于詞句,那《云漢》詩說過,‘周朝剩余的百姓,沒有一個存留’。相信了這一句話,便是周朝沒有留下一個人了。孝子行為的極致,沒有什么超過尊敬雙親的;尊敬雙親的極致,沒有什么超過以天下來奉養父母的。瞽瞍做了天子的父親,可說是尊貴到極致了;舜以天下來奉養他,可說是奉養的極致了。?《詩經》又說:‘永遠地講究孝道,孝道便是準則?!舱沁@個意思?!稌洝酚终f:‘舜小心恭敬來見瞽瞍,戰戰兢兢的樣子,瞽瞍于是也真的恭順了?!@難道是‘父親不能夠把他當兒子’嗎?”?
【注釋】?(1)《詩》云:所引詩句見《詩經·小雅·北山》。(2)賢勞:多勞。?(3)以文害辭:文,字;辭,詞句,語句。(4)逆:揣測。(5)周余黎民,靡有孑遺:兩句見《詩經·大雅·云漢》;黎民,即老百姓。(6)《詩》曰:詩句引自《詩經·大雅·下武》。(7)“祗載”至“允若”:當為《尚書》逸篇中文;祗,音zhī,敬;載,事;夔(kuí)夔齊(同“齋”)栗,恭敬謹慎的樣子;允,信,真的;若,順。
永言孝思,思孝惟則。 是什么意思
1.大意是人永遠都要講孝親敬老,孝順乃是人生準則。提倡恪守對長輩的孝順。
2.出自《詩·大雅·下武》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媚茲一人,應侯順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於萬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來賀。於萬斯年,不遐有佐。
譯文:
后能繼前惟周邦,世代有王都圣明。三位先王靈在天,武王配天居鎬京。
武王配天居鎬京,德行能夠匹先祖。上應天命真長久,成王也令人信服。
成王也令人信服,足為人間好榜樣。孝順祖宗德澤長,德澤長久法先王。
愛戴天子這一人,能將美德來承應。孝順祖宗德澤長,光明顯耀好后進。
光明顯耀好后進,遵循祖先的足跡?;鶚I長達千萬年,天賜洪福享受起。
天賜洪福享受起,四方諸侯來祝賀?;鶚I長達千萬年,那愁沒人來輔佐。
擴展資料:
1.“孝”字的漢字構成,上為老、下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兩親,并能順其意。孝的觀念源遠流長,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孝”字。《論語-學而》中孔子說到“入則孝,出則悌,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2.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順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友愛兄弟及關愛幼者的倫理行為,體現出感恩、回報和禮敬。推及一切皆加禮敬,善待他人,名曰行“仁”。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大雅·下武
百度百科——孝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