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字開頭的元年哪些,建字開頭的年號
很多朋友對于建字開頭的元年哪些和建字開頭的年號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建武元年是誰的年號
建武元年是東晉晉元帝司馬睿的年號,乃公元317年。318年改元大興,322年改元永昌。
建字開頭的名字有哪些
建豐建久建樂建書建亞建京建亭建亮建從建令建伍建會建偉建倫建佐建俠建修建健建儒建兒建元建光建黨建全建興建兵建其建軍建凱建則建剛建利建力建功建勇建勛建勤建北建華建南建博建衛(wèi)建印建廠建友建雙建發(fā)建葉建吉建同建君建和建喜建國建圓建圣建均建坡建坤建壘建培建基建堂建夫建奪建奇建奎建委建威建存建學(xué)建寧建宇建宏建宗建家建寬建山建嵐建嶺建峰建川建州建帥建師建平建廣建莊建康建廷建建建開建弈建弘建強建彪建彬建彭建德建忠建恒建恩建慈建懿建成建房建才建改建文建斌建新建旋建旗建昆建明建星建普建景建智建有建朋建朝建本建權(quán)建來建杰建松建林建楓建檸建柳建標(biāo)建棟建樹建橋建樺建森建樓建檁建正建武建民建水建永建江
歷史上,“建”字開頭的年號有哪些﹖
漢武帝: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漢元帝:建昭(前38年 —前34年 )
漢成帝:建始 (前32年—前28年二月)
漢哀帝:建平 (前6年—前3年)
漢光武帝:建武 (25年六月—56年四月)
建武中元 (56年四月—57年)
漢章帝: 建初 (76年—84年八月)
漢安帝: 建光 (121年七月—122年三月)
漢順帝: 建康 (144年四月—十二月)
漢桓帝: 建和 (147年—149年)
漢獻帝: 建安 (196年—220年二月)
晉惠帝: 建武 ( 304年七月—十一月)
晉元帝: 建武 (317年三月—318年三月)
晉康帝: 建元 (343年—344年)
唐德宗: 建中 (780年—783年)
宋太祖: 建隆 (960年—963年十一月)
宋徽宗: 建中靖國 1101年
宋高宗: 建炎 (1127年五月—1130年)
明惠宗: 建文 (1399年—1402年六月)
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的年號未計入其中。望采納。
建德元年是哪個朝代的呀?
是北周時期的,從公元557年起到公元581年止,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
北周又稱后周,由西魏權(quán)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其子宇文覺在其侄子宇文護的擁立下正式建立。歷五帝,共二十四年。
建德元年,即公元572年,宇文邕與其親信密謀發(fā)動政變,當(dāng)場殺死宇文護,清洗宇文護的黨羽,終結(jié)宇文護的時代,奪得了日思夜想的實權(quán)。
擴展資料
北周時期的歷代皇帝有
1、北周孝閔帝宇文覺
北周孝閔帝,名宇文覺,字陀羅尼,代郡武川(今屬內(nèi)蒙古)人,宇文泰第三子,母親為北魏孝武帝之妹馮翊公主,宇文泰死后他襲職,后廢西魏恭帝,稱帝,史稱北周,即北周太宗孝閔帝。
2、北周明帝宇文毓
宇文毓,突代郡武川人,生于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卒于武成二年,年二十七歲。大統(tǒng)十四年(公元548年)封寧都郡公,累授大將軍,鎮(zhèn)隴右,周孝閔帝踐阼,進位柱國,轉(zhuǎn)岐州諸軍事,歧州刺史,治有美政,黎民懷之,及宇文護廢孝閎帝,乃迎立毓。
武成初,以稱王不足以威天下,始稱皇帝,建年號,毓明敏有識量,護頗畏憚,遂進毒弒之,在位三年,560年被宇文護毒死,謚明帝。
3、北周武帝宇文邕
北周武帝宇文邕,漢化鮮卑人,字羅突,宇文泰第四子。武成二年(560),權(quán)臣宇文護毒死明帝宇文毓,護立時為大司空、魯國公的宇文邕為帝,仍掌朝政,天和七年(572),宇文邕誅殺宇文護,始親自處理國務(wù)。
建德二年,宇文邕確決三教先后,以儒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門、道士并令還俗,為歷史上三武滅佛之一,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開始向國家納稅服役。
建德四年,他獨與齊王宇文憲等少數(shù)人策劃,力排眾議,決定伐齊并親自統(tǒng)軍圍攻金墉城,因病還師,次年又率大軍伐齊,幾路并進,攻克平陽,圍晉陽時軍事失利,自己僅得免,其后聽從宇文忻“死中求生,敗中取勝”的建議,終于攻克晉陽,六年,入鄴,滅北齊,從此擁有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為后來隋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chǔ)。
4、北周宣帝宇文赟
北周宣帝宇文赟,字乾伯,鮮卑族,北周第四代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長子,母李太后,宣政元年(578年)即位,年號大成。
宇文赟即位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裝飾宮殿,且濫施刑罰,經(jīng)常派親信監(jiān)視大臣言行,北周國勢日漸衰落。大象元年(579年)禪位于長子宇文衍,自稱天元皇帝,但仍掌控朝權(quán),次年病逝,時年二十二歲,謚曰宣皇帝,葬定陵。
5、北周靜帝宇文闡
北周靜帝宇文闡,原名宇文衍,鮮卑族,南北朝時期北周末代皇帝,是北周宣帝宇文赟長子,母親朱滿月。大成元年二年(公元579年),受宣帝內(nèi)禪即位,改元大象,時年七歲,當(dāng)時劉昉,鄭譯決定以楊堅為輔政大臣(后在李德林提議下成為大丞相),七月,立司馬消難之女司馬令姬為皇后。
大象三年(公元581年),北周靜帝禪讓帝位于楊堅,楊堅登基,至此北周滅亡,隋朝建立。
楊堅封宇文闡為介國公,食邑一萬戶,車服禮樂仍按周朝天子的舊制,上書皇帝不稱為表,皇帝回復(fù)不稱詔,雖有這樣的規(guī)定,實際上未能實行,5月9日,楊堅又暗中派人害死介公宇文闡,年僅九歲,后表示大為震驚,發(fā)布死訊,隆重祭悼,謚為靜皇帝,葬在恭陵,另找一位族人宇文洛繼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周
中國歷史上建安元年這個叫法是怎么來的
從漢武帝開始,中國的封建皇帝,開始使用年號。也就是登基的時候,確定一個年號,然后第一年叫做元年,第二年叫做二年。比如康熙帝,就是玄燁登基之后,確定了康熙這個年號,登基的當(dāng)年叫做康熙元年,第二年叫做康熙二年,以此類推。然后就有了康熙十二年,康熙四十三年的說法。有些皇帝中途會更換年號,紀(jì)年也從更換時重新算起。
建安,是東漢末年漢獻帝的第五個年號,公元196年,漢獻帝改年號為建安,當(dāng)年就稱為建安元年。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