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詩為什么都有兮 為什么屈原的詩都帶兮字
今天給各位分享屈原的詩為什么都有兮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為什么屈原的詩都帶兮字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為什么屈原的詩歌有很多“兮”字?
兮?,文言助詞;“啊”或“呀”,所以兮就相當于現代詩種的啊,用于抒發情感。
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詩句:
1、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3、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4、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5、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6、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為什么屈原的詩歌有很多“兮”字
你好!
1.
兮”就是個語氣詞,表達感情的,估計是楚地的方言。
2.
兮
,文言助詞,相當于現代的"啊"或"呀。所以兮就相當于現代詩種的啊,用于抒發情感。
希望對你有幫助。
為什么《離騷》每一句結尾都要加一個“兮”字?
“兮”字的使用
“兮”字在屈原的作品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離騷》中即普遍使用。“兮”字并非《楚辭》所獨有,在北方文學中也較早地、大量地使用,“十五國風”中除《秦風》外,十四國風中都有“兮”字出現,而且多達236次。《詩經》中的“兮”字一般是用在句末,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兮”字的典型句式;還有用在句中的句子,如“寬兮綽兮”、“伯兮朅兮”,但是這樣的用法相對來說只占少數。到屈原的作品,“兮”字用得更為廣泛,而且有比較嚴格的規律性,用“兮”雖然不是屈原作品的特長,但是用得奇特、富有創造性并因此成為屈原作品語言形式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屈原劃時代的創造。從《離騷》來看,兩句用一“兮”字,用在奇句末尾,這種用法對調整詩歌節奏起著很大作用?!百狻北緛硎莻€語助詞,許慎說:“兮,語所稽也”,段玉裁說:“語于此而少駐也,此與‘哉,言之間也’相似”。從屈原作品使用的情況看,“兮”都是語氣助詞,如果譯成現代漢語,相當于語氣詞“呵”。郭沫若、聞一多認為“呵”是“兮”字的本音。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凡今本《老子》的“兮”都寫作“呵”,證明郭、聞二位先生的推斷是有根據的。
如此“兮”字的作用主要是強化情感、延長音節、調整節奏,增強詩歌語言的音樂美。
曲原寫詩歌為什么這么喜歡用兮字
現代詩里邊不是有“啊”的感嘆詞,比如說,“啊~大海,你全是水...”什么的,在古代沒有“啊、呀、嘿、嗎”等嘆詞,就只有“兮”,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所以,“兮”在這是一個請感語氣詞。
假如屈原是現代人,那么他的詩就是“路漫漫兮”就改成“路真長啊~~”
祝安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