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后還有多少人 長征過后剩下的紅軍有多少人?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紅軍長征后還有多少人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長征過后剩下的紅軍有多少人?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0萬人走長征最后剩多少人
30萬人走長征最后剩33000余人。
紅軍長征開始前擁有軍隊30萬左右,長征結束,在陜北集結只剩下兩三萬人,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紅一方面軍鼎盛時期是在第五次反圍剿之前,人數大約有14萬人,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之后被迫開始長征,長征開始的時候,部隊加兩個機關縱隊人數為8.6萬多人。因為,紅軍的配屬不斷變化,而且戰爭時刻都未停止,只能按照長征開始的時間節點類評價長征的損失,到達陜北的時候紅一方面軍還有7000多人。
長征簡介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攻占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干部多達430余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期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今天所說的長征,已經不是單指中央紅軍的長征,而是指由中央紅軍即紅一方面軍和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紅25軍等組成的主力,分別由不同的起點出發,縱橫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肅、湖北、河南、陜西、青海等省,行程數萬里。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長征
長征多少人出發最后剩多少人
;?????紅軍長征出發時共8.6萬余人,最后剩余不到4萬人。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中央紅軍進行了380多次戰斗,攻占了700多個縣、市,總共行程約為25000里,1936年,紅軍的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
長征的意義是什么
??????紅軍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壯舉,1934—1936年期間,工農紅軍歷經重重困難,建立了革命根據地。
??????長征勝利結束后,中國共產黨在陜北建立陜甘寧抗日根據地,使抗日戰爭有了穩固的后方支持。
??????陜甘寧抗日根據地的建設經驗,對全國其他地方的根據地建設有著指導意義,長征的勝利也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
解密:紅軍在長征會師后到底還剩下多少人
三萬七千二百
1、紅一方面軍長征時人數:8.6萬,血戰湘江后,紅軍損失過半,僅剩3萬。1935年4月渡過金沙江后剩余2.4萬;1935年6月同紅四方面軍會師時候降至1.8萬。中央紅軍過草地到達哈達鋪時1.4萬人,20天后,紅軍到達陜北,長征結束時約7200人。
2、紅四方面軍長征時人數:8-9萬。結束時約2萬。
3、紅6軍團長征時人數約9700人。跟2軍團匯合,編成紅二方面軍,后人數為2萬人。而后紅2方面軍長征的時候為1.7萬人(留下了部分地方部隊)。長征結束時約1萬人。
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去時多少人還剩多少人?
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人數,去時20.3萬余人,還剩3萬余人。
一、出發時人數:
1、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出發,軍委第一野戰縱隊(由紅軍總部和干部團組成,下設4個梯隊)、第二野戰縱隊(由中共中央機關、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機關、后勤部隊、衛生部門、總工會、共青團等組成)和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軍團,共8.6萬余人。
2、1934年5月初,紅四方面軍長征開始時,共5個軍(第4軍、第9軍、第30軍、第31軍、第33軍)、11個師(第10師、第11師、第25師、第27師、第88師、第89師、第90師、第91師、第93師、第98師、第99師)、33個團。
再加上補充師、紅軍大學(原彭楊軍政干校),婦女獨立1團、2團,炮兵團、特務團,共8萬余人,加上隨行的黨政機關、醫院和工廠職工等,總計約10萬人。
3、1934年11月,紅25軍出發長征時,撤銷師的建制,軍直轄3個步兵團(第223、第224、第225團)和手槍團,共2980人。
4、1934年8月,紅6軍團奉命西征時,全軍團約9700余人。西征途中,紅6軍團遭受國民黨軍圍追堵截,特別是在甘溪戰斗中遭受了重大損失。
1934年10月,紅6軍團在貴州印江縣木黃與紅3軍(紅2軍團)會師時,3300余人。紅3軍(紅2軍團)同紅6軍團會師時,全軍約4400余人。兩軍團合計約7700余人。
二、到達人數:
中央紅軍主力(陜甘支隊)到達陜北時約7000余人;紅25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時兵力約3400余人;紅四方面軍除去犧牲的西路軍2萬余人,保存下來約1.2萬人;紅二方面軍長征勝利時人數為1.1萬余人。總計,紅軍長征勝利最后保留下來的兵力3萬多人。
擴展資料:
紅二方面軍是各路紅軍長征中損失最小的。長征出發時1萬余人,到將臺堡會師時還是萬余人。
紅2、6軍團行軍作戰中,雖有不少減員,但曾有很大補充。兩軍團從貴州黔西、大定、畢節退出時比從桑植出發時增加了3000余人。到達盤縣時尚保持桑植出發時的數目。到達云南中甸時,比桑植出發時約減少1000名,約1.6萬人。
1936年7月,紅2、6軍團同紅四方面軍會師時,其兵力數為1.43萬人。7月5日,根據中革軍委命令,紅2、6軍團和原屬紅一方面軍第32軍(紅9軍團)合編為紅二方面軍。
關于兩軍會師時的兵力數,任弼時1936年11月在《紅二、六軍團從湘鄂邊到康東北長征經過》一文中回憶道:“現在兩軍團人員共計一萬四千,比桑植出發時少三千余。”
關于紅二方面軍兵力數量,1936年10月15日朱德、張國燾在給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電報中說,據1936年9月1日統計:第2軍團7643人,第6軍團4059人,第32軍2677人,共計1.4379萬人。
1936年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東北的將臺堡(今屬寧夏)同紅一方面軍會師。此時,紅二方面軍尚有兵力1.1萬余人(一說1.33萬余人)1936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在給共產國際的電報中說:“二方面軍約一萬人已與一方面軍回合與定邊、環縣地域。”
1936年11月,毛澤東在陜西保安會見紅二、四方面軍部分領導同志時,高度贊揚紅二方面軍在長征中為中國革命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
毛澤東說:“二、六軍團在烏蒙山打轉轉,不要說敵人,連我們也被你們轉昏了頭,硬是轉出來了嘛!出貴州,過烏江,我們付出了大代價,二、六軍團討了巧,就沒有吃虧。你們一萬人,走過來還是一萬人,沒有蝕本,是個了不起的奇跡,是一個大經驗,要總結,要大家學”。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解讀長征(10):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還剩多少兵力?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資訊——歷史 中國近代史 正文 揭秘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到底保存了多少兵力?
紅軍長征原來有多少人,長征后有多少人
軍長征出發時,各路軍總數近三十萬人。
一方面軍,出發時86000人,到陜北時,1,3軍團加中央軍委共7000人,與15軍團會師后有14000人,其5,9軍團中途分別加入四,二方面軍。
二方面軍,出發時17500人,與9軍團會師后共13000人,長征結束時還有8500人。
四方面軍,出發時100000人,長征結束時還有35000人,其中包括5軍團的4000人。
25軍,出發時2900人,到陜北時有3400人。
擴展資料:
在長征途中形成的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堅持獨立自主和實事求是原則,不斷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確立了正確的軍事路線、組織路線,并完成了黨的政治路線的歷史性轉變。
正是把解決黨和軍隊面臨的生存危機與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的歷史任務有機結合起來,最大程度地凝聚了全黨和全軍的革命意志,贏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最終推動了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形成。
而在長征中錘煉和凝結起來的意志、智慧和精神,對此后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壯大,對此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不斷取得偉大勝利,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作用。
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窯堡舉行會議,正式確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總策略,解決了八七會議和黨的六大未能解決好的政治路線問題。圍繞建立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黨中央適時地把國內階級斗爭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民族戰爭有機地統一起來。
通過東征、西征和迎接紅二、四方面軍等重要軍事戰役,有力地鞏固和發展了陜甘寧革命根據地;通過全面調整階級政策和系統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特別是提出并成功實施了以西北統一戰線。
促成了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方針,從而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和消極抗戰的圖謀,極大地推動了以抗日救亡為中心的中國革命新高潮的興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長征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