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碧亭在哪里 含碧亭在哪里拍的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含碧亭在哪里,以及含碧亭在哪里拍的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御花園的亭子有哪些
有御景亭,浮碧亭、萬春亭、澄瑞亭、千秋亭、凝香亭、玉翠亭和若干井亭
御景亭:位于御花園內東側的假山堆秀山頂上。這里原是明代觀花殿的舊址。萬歷間改堆假山。山的東西山石間各有石階可達山頂御景亭。亭子是方形,四柱,攢尖頂,上覆翠綠琉璃瓦,黃色琉璃瓦剪邊,鎏金寶頂,四面設隔扇門。四周圍繞著漢白玉石欄板。亭內天花藻井,面南設寶座。 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的地方。自亭上可俯瞰宮苑,遠眺紫禁城、景山、西苑盡在目中。
浮碧亭:位于御花園東北,正北正對倚園北墻而建的摛藻堂,浮碧亭橫跨在一方矩形水池之上。亭平面方形,三開間,通面闊約8m,前出抱廈
澄瑞亭:位于御花園西北,與浮碧亭對稱,正北為倚園北墻而建的位育齋,正南為千秋亭,同浮碧亭一樣,澄瑞亭也橫跨在一方矩形水池之上,亭平面方形,三開間,通面闊約8m,前出抱廈
萬春亭:位于御花園內浮碧亭以南
千秋亭:位于御花園內澄瑞亭以南,與萬春亭對稱
萬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等名亭,分別象征春夏秋冬四季
凝香亭:原名金香亭,位于位于御花園的東北角,凝香亭因為在御花園角落里,比較偏僻三面是墻,南面是水池,光線不好。
玉翠亭:與凝香亭相對稱,位于御花園西北角,三面環墻,南面是水池。
井亭:所謂井亭并不是為人建的,而是建在水井至上,為的是不為井遮蔽雨雪風沙,防止井水被污染,也起到了相當大的裝飾作用。
北京故宮包含哪些宮殿?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宮殿為藍本,從大江南北征調能工巧匠和役使百萬夫役,歷經14年(公元1407~1420年)時間建成的。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城墻環繞,周長3428米,城墻高7.9米,底部寬8.62米,上部寬6.66米,上部外側筑雉牒,內側砌宇墻。城墻四角各有一座結構精巧的角樓。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宮城辟有四門,南面有午門,為故宮正門,北有神武門(玄武門),東面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在公元1420~1911年這491年間,從明成祖朱棣到清末代皇帝博儀,共有24位皇帝(明代有14位,清代有10位)先后居住在這座宮殿內,對全國實行封建統治。宮內有各類殿宇9000余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建筑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故宮由外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外朝以太和殿(金鑾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是皇帝處理政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皇帝臥室)、交泰殿、坤寧殿(皇帝結婚新房)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西六宮(皇紀宮室),輔以養心殿、奉先殿、齋宮、毓慶宮、寧壽宮、慈寧宮以及御花園等,是皇帝平日處理政務及皇帝、皇后、皇太后、紀嬪、皇子、公主居住、禮佛、讀書和游玩的地方。總體布局為中軸對稱,前三殿、后三宮坐落于全城中軸線上,氣勢雄偉,豪華壯觀,為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別具一格,輝煌壯麗,并具中國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宮。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但被廢帝博儀仍居住在故宮后半部分。1912年將外朝辟為“古物陳列所”。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部將鹿鐘麟把博儀驅逐出宮。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1948年將古物陳列所并入故宮博物院。1949年以后,政府對這座古代建筑和文物進行了大規模修整,并整理展出大批文物,使其成為一座舉世聞名的古文化藝術博物院。并在西華門內成立第一檔案館,專門從事整理政府和宮廷檔案。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故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故宮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故宮的宮殿建筑,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整個紫禁城。規劃嚴整,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在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杰作。它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500余年前我國在建筑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珍稀文物的寶庫
故宮博物院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占全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為國內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中國古代帝王宮殿建筑之瑰寶
故宮古建筑群,由朱橡皇帝親自策劃營建。現存規模之大,構造之嚴謹,裝飾之精美,文物之眾多,在中國古建筑中絕無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宮建筑群。
促進同世界各國文化交流
故宮文物分成宮廷原狀和古代藝術兩大陳列體系,先后布置了51個原狀陳列,真實性很高,建立十余個專館,先后舉辦各種展覽數百余次,赴歐、亞、美、澳、非五大洲展覽數十次,宣傳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藝術傳統,促進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
故宮有多少個宮殿?
故宮最主要的殿有三個: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除此之外還有:交泰殿、欽安殿、奉先殿、養心殿、皇極殿、太極殿、養性殿、英華殿、寶華殿、體元殿、體和殿、武英殿、南薰殿、文華殿、傳心殿,共十八個殿。
除了殿以外,還有宮也是比較多的,叫內廷。內廷則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即所謂的后三宮。還有東西六宮。
北京故宮的宮殿有多少個
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交泰殿
欽安殿 奉先殿 養心殿 皇極殿
太極殿 養性殿 英華殿 寶華殿
體元殿 體和殿 武英殿 南薰殿
文華殿 傳心殿
宮:
乾清宮 坤寧宮 寧壽宮 齋 宮
長春宮 翊坤宮 景仁宮 承乾宮
永和宮 鐘粹宮 景陽宮 壽安宮
壽康宮 建福宮 慈寧宮 咸福宮
重華宮 儲秀宮 永壽宮 毓慶宮
延禧宮 景福宮 咸安宮
花園:
御花園 建福宮花園 寧壽宮花園 慈寧宮花園
門:
午門 神武門 太和門 寧壽門
慈寧門 隆宗門 乾清門 景運門
西華門 東華門 皇極門 錫慶門
軒、堂、齋:
絳雪軒 頤和軒 古華軒 玉粹軒
三友軒 樂壽堂 摛藻堂 遂初堂
浴德堂 內閣大堂 大佛堂 養性齋
位育齋 倦勤齋 抑 齋 漱芳齋
含清齋
樓、閣、亭:
角 樓 閱是樓 云光樓 萃賞樓
延趣樓 梵宗樓 慈蔭樓 吉云樓
寶相樓 佛日樓 梵華樓 弘義閣
體仁閣 文淵閣 暢音閣 延暉閣
符望閣 雨花閣 景祺閣
萬春亭和千秋亭 浮碧亭和澄瑞亭
禊賞亭 矩 亭 擷芳亭 聳秀亭
碧螺亭 西井亭 東井亭 御景亭
玉翠亭、凝香亭 浮碧亭 澄瑞亭
臨溪亭 箭 亭
皇宮妃子住的宮殿名稱,唐朝妃子分別住在哪些宮殿
皇妃子住的地方分為東宮、南宮、西宮、北宮之分,不同的品級不同的身份對應居住不一樣的宮殿。以東宮西宮南宮北宮為例:
1、東宮主宮:東宮是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東宮的儲君。因“東”時屬春,色屬“青”,故又稱“春宮”、“青宮”;國儲所居,故又曰“儲宮”。在西漢,因皇太后的長樂宮在未央宮東,故也用“東宮”指稱皇太后。
2、西宮:西宮是中國封建時代皇帝的妃嬪住的地方,故又為妃嬪的別稱。在唐朝的西宮為太上皇的住所。又指西方的宮室、別宮、星宿等。
3、南宮: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幸駕的第一座宮殿也是南宮;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又新建了北宮與南宮對應,修筑了御道,使兩宮相連,從此南、北宮成為皇帝、后妃的宮苑。
4、北宮:北宮經過大加修造后,宮殿雄偉,門闕高峻,氣勢磅礴。北宮的范圍應為南北長約1.5千米,東西寬約1.2千米,面積約1.8平方千米,大于南宮。由于北宮占據有利地形,又宏偉壯觀,并接近太倉、武庫和濯龍園,終于成為東漢一代主要的政治中心。
唐朝嬪妃宮殿劃分:
皇后:坤寧宮、琴嫣殿? ? ? ?
太后:慈寧宮? ? ?
太妃太嬪:壽康宮
從六品以上嬪妃:玥晴殿、圣萍殿、凌雪殿、伊芙殿、云雪閣、琳冰軒、馨音軒、寒婉軒
正七品以下嬪妃:懿彩樓、寒煙樓、惜萍閣、顏琪樓
正七品 以上嬪妃:涵媃宮、 舞蘭宮、夕葶宮、冰霞宮
從二品以上 嬪妃:毓舒宮、紫水宮、纖穎宮、水絮宮
從六品以上嬪妃:麗影殿、柔儀殿、墨陽殿、靜雨殿
正二品以上嬪妃:水凝宮、雪柔宮、水蕓宮、依水宮
擴展資料:
后宮嬪妃等級決定了相對應的居住宮殿,依次是:皇后;正一品:貴妃、淑妃、賢妃、德妃;從一品:夫人;正二品:妃;從二品:昭儀、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正三品:貴嬪;從三品:婕妤;正四品:容華。從四品:婉儀、芳儀、芬儀、德儀、順儀;正五品:嬪;從五品: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妃子穿著等級:皇后穿著金黃+所有的顏色;側后穿著明黃等顏色,除正紅色;皇權御尊貴妃穿著熒黃等,除正紅色,明黃;正一品至御三品穿著杏黃色,除正紅,明黃,瑩黃;正四品至御六品穿著鵝黃,除正紅及以上;從一品至庶五品穿著淡黃色,除正紅及以上;正七品至從十一品穿著寶藍色,除正紅及以上;庶十一品至庶十七品穿著靛藍,除正紅及以上。
參考資料:宮殿-百度百科
鑒碧亭沒有被破壞嗎
鑒碧亭是嘉慶年間修建的,但是在1860年的圓明園大劫難時,被英法聯軍焚毀。
含碧亭在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含碧亭在哪里拍的、含碧亭在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