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的詩句有哪些 陌上桑的含義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陌上桑的詩句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陌上桑的含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陌上桑》古詩鑒賞
【作品介紹】
《陌上桑》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5卷第2首。這首詩寫一位忠貞女子自有所愛,富貴不能動其心。全詩分上下兩段。第一段是詩人敘述,第二段是美女對富家子相謔的回答。回答的言語表現(xiàn)了這位美女的外貌與心靈之美。
【原文】
陌上桑
作者:唐·李白
美女渭橋東,春還事蠶作。
五馬如飛龍,青絲結(jié)金絡(luò)。
不知誰家子?調(diào)笑來相謔。
妾本秦羅敷,玉顏艷名都。
綠條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顧,況復(fù)論秋胡。
寒愛碧草,鳴鳳棲青梧。
托心自有處,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駕空踟躕。
【注釋】
1、五馬:太守的代稱。這里泛指富人的車架。
2、玉顏句:謂美貌著稱于都城。名都,著名的都城。
3、使君:州刺史之稱。
4、秋胡:漢劉歆《西京雜記》六:魯人秋胡,娶妻三月而游宦,三年休,還家。其妻桑于郊,胡至郊而不識其妻也,乃遺黃金一鎰。妻曰:“妾有夫慎耐游宦不返,幽閨獨處,三年于茲,未有被辱于今日也。”采不顧,胡慚而退,至家,問家人妻何在。曰:“行采桑于郊,未返。”既還,乃向之所挑之婦也。夫妻并慚,妻赴沂水而死。
5、Q:蟬的一種。讀jiāng。
6、踟躕:雙聲連綿詞,來回走動。此處意為因留戀而不愿離去。讀chíchú。
【翻譯】
美女行在渭橋東,春來采桑事蠶作。
路上奔來五馬拉的車如飛龍騰越,青絲結(jié)著金馬絡(luò)。
不知車上是誰家小子?竟然來調(diào)笑相謔。
小子!告訴你,妾名秦羅敷,玉顏艷麗名滿都城。
綠桑枝條映著素手,來城隅采桑葉。
皇上的使君我且不理睬,何況你這個秋胡輕薄小子。
寒蟲蟲愛碧草,鳴鳳棲息在青青的梧桐。
托心自處要有原則,只是路人愚蠢,色眼迷迷。
高駕空自踟躕,感覺不到白日的光。
【賞析】
此詩寫一位忠貞女子自有所愛,富貴不能動其心。全詩分上下兩段。“相謔”以上為第一段,寫美女采桑,富家子相謔。其中對馬匹車駕的描寫,用以烘托富家子富匹王侯,是表現(xiàn)主題的伏筆。“妾本”以下為第二段。“妾本羅敷女”四句自言貌美。上二下句虛寫,說自己美如古詩中的'羅敷女,容貌在都城都很出名。下二句實寫,說自己去城邊采桑時,白嫩的手在綠也映襯下,更加漂亮。“使君且不顧,況復(fù)論秋胡”表白自己既不傾慕權(quán)勢,也不為金錢所動。“寒”四句說明自己不被權(quán)勢和金錢所動的道理。她愛自己的所愛,就像寒蟬愛碧草、鳳凰愛梧桐一樣。自己心有處,別人愚昧不知。“心自有處”,是全詩之綱。末二句是說,快去吧,別耽擱時間了!
第一段是詩人敘述,第二段是美女對富家子相謔的回答。回答的言語表現(xiàn)了這位美女的外貌與心靈之美。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悉好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xiāng)),祖籍隴西郡成紀(jì)縣(今甘肅平?jīng)鍪徐o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睜孝鉛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jìn)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dāng)涂,享年61歲。
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帶有強(qiáng)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xiàn)為側(cè)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xì)致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zhì)、傲視獨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易爆發(fā)的強(qiáng)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fā)式的,一旦感情興發(fā),就毫無節(jié)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感嘆青絲變白發(fā)的詩句有哪些?
感嘆青絲變白發(fā)的詩句:
1、《陌上桑》
唐代:李白
美女渭橋東,春還事蠶作。五馬如飛龍,青絲結(jié)金絡(luò)。不知誰家子,調(diào)笑來相謔。妾本秦羅敷,玉顏艷名都。綠條映素手,采桑向城隅。使君且不顧,況復(fù)論秋胡。寒螀愛碧草,鳴鳳棲青梧。托心自有處,但怪傍人愚。徒令白日暮,高駕空踟躕。
2、《后庭花·石城依舊空江國》
五代:孫光憲
石城依舊空江國,故宮春色。七尺歲搭青絲芳草碧,絕世難得。玉英凋落盡,更何人識?野棠如織,只是教人添怨憶,悵望無極。
3、《立春》
唐代:杜甫
春乎吵拿日春盤細(xì)生菜,忽憶兩京梅發(fā)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yuǎn)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4、《照鏡見白發(fā)》
唐代:張九齡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發(fā)年。誰知明鏡里,形影自相憐。
5、《漁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碰老,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古詩《漢樂府·陌上桑》注釋與賞析
漢樂府·陌上桑①
日出東南隅②,照我秦氏樓。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③。
羅敷善蠶桑④,采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系⑤,桂枝為籠鉤⑥。
頭上倭墮髻⑦,耳中明月珠⑧;
緗綺⑨為下裙,紫綺為上襦⑩。
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殺希?/p>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⑿。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⒀從南來,五馬立踟躕⒁。
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⒂?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年幾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
使君謝⒃羅敷:“寧可共載不⒄?”
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⒅愚!
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余騎(19),夫婿居上頭(20)。
何用(21)識夫婿?白馬從驪駒(22);
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頭(23);
腰中鹿盧劍(24),可值千萬余(25)。
十五府小吏(26),二十朝大夫(27),
三十侍中郎(28),四十專城居(29)。
為人潔白皙(30),鬑鬑頗有須(31);
盈盈圓宏公府步(32),冉冉(33)府中趨。
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34)。”
【注釋】
①陌上桑:陌上:田埂上。桑:桑林。
②東南隅(yu):指東方偏南。隅,方位、角落。我國在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漸偏南,所以說日出東南隅。
③羅敷:古時美女稱為“羅敷”。美男子稱為“子都”。
④善蠶桑:喜歡采桑。善,有的本子作“喜”。
⑤青絲為籠系:用黑色的絲做籃子上的絡(luò)繩。籠,籃子。系,絡(luò)繩(纏繞籃子的繩子)。
⑥籠鉤:一種工具,采桑時用來鉤桑枝,行時用來挑竹筐。
⑦倭墮髻:即墮馬髻,發(fā)髻偏在一邊,呈墜落狀。倭墮,疊韻字。
⑧耳中明月珠: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huán)。明月珠,一種大個兒的寶珠。
⑨緗綺: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織品。
⑩襦:短襖。
⑾下?lián)埙陧殻悍畔聯(lián)樱瑩崮?和下接詩句都是形容看得出神)。捋,撫摸。髭,嘴唇上方的胡須。須:下巴上長的胡子。
⑿脫帽著橘銷冊峭(qiao)頭:把帽子脫下,只戴著紗巾。古代男子戴帽,先用頭巾把發(fā)束好,然后戴帽。著:戴。帩頭:古代男子束發(fā)的頭巾。但:只是。坐:因為,由于。
⒀使君:漢代對太守、刺史的通稱。
⒁五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馬拉的車。漢朝太守出行用五匹馬拉車。踟躕(ChíChú):徘徊不前的樣子。又作“踟躇”。
⒂姝:美麗的女子。
⒃謝:施禮。
⒄寧可:愿意。不:通假字,通“否”。
⒅一何:何其,多么。
(19)東方:指夫婿當(dāng)官的地方。千余騎:泛指跟隨夫婿的人。
(20)居上頭:在行列的前端。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21)何用:用什么(標(biāo)記)。
(22)驪駒:黑色的小馬。這里指馬。驪,純黑色。
(23)黃金絡(luò)馬頭:馬頭上戴著金黃色的籠頭。絡(luò),這里指用網(wǎng)狀物兜住。
(24)鹿盧劍:劍把用絲絳纏繞起來,像鹿盧的樣子。鹿盧,即轆轤,井上汲水的用具。
(25)千萬余:上千上萬(錢)。
(26)小吏:太守府的小官。有的本子作“小史”。
(27)朝大夫:朝廷上的一種高等文官。漢代官名,大夫。
(28)侍中郎:出入宮禁的侍衛(wèi)官。
(29)專城居:作為一城的長官(如太守等)。專,獨占斗孫。
(30)白皙:指皮膚潔白。
(31)鬑(lián)鬑頗有須:胡須稀疏而長,須發(fā)疏薄的樣子。白面有須,是古時候美男子的標(biāo)準(zhǔn)。頗:稍微。
(32)盈盈:儀態(tài)端莊美好。公府步:擺官派,踱方步。
(33)冉冉:走路緩慢。
(34)殊:出色,與眾不同,非同一般。
賞析
《陌上桑》是漢代的一首樂府詩,最早見于南朝沈約編撰的《宋書·樂志》,題為《艷歌羅敷行》。南朝徐陵編輯的《玉臺新詠》也收載了該詩,題為《日出東南隅行》。趙宋時的郭茂倩編輯《樂府詩集》,將該詩收入《相和歌辭》。
《陌上桑》可分為三段。第一段,寫羅敷的美貌。通過描寫環(huán)境和器物之美來襯托她的美貌,然后寫她的服飾之美,最后通過周圍人對她的傾慕來側(cè)面描寫烘托她的美貌,激起讀者的想象。這里寫她的外表美,鋪襯下文的心靈美及普通勞動人民對羅敷的感情,與后文使君的不懷好意形成對照。
第二段,寫使君覬覦羅敷的美色,向她提出無理要求。先是使君的馬徘徊不前,繼而上前搭話,詢問姓名,打聽年齡,最后提出和羅敷“共載”的 *** 要求,暴露了使君骯臟的靈魂。寫使君的語言行為步步深入。
第三段,寫羅敷拒絕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壓倒對方。本段全部由羅敷的答話構(gòu)成,回應(yīng)使君的調(diào)戲。斥責(zé)、嘲諷使君愚蠢,聲明自己已有丈夫,丈夫威儀赫赫、榮華富貴,仕途通達(dá)、青云直上,品貌兼優(yōu)、才華橫溢。羅敷的伶牙俐齒使自以為身份顯赫的使君只能自慚形穢,羅敷不畏權(quán)勢、敢于與權(quán)勢斗爭的精神充分體現(xiàn)了出來,表現(xiàn)了她的人格魅力。
《陌上桑》從精神到表現(xiàn)手法都具有較明顯的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因素,詩風(fēng)幽默風(fēng)趣,頗似現(xiàn)代電影《劉三姐》的風(fēng)格。而在寫作手法方面,最受人們稱贊的是側(cè)面映襯和烘托。通過對行者、少年、耕者,以及使君的舉止描寫映襯了這位少女的無限魅力。
再通過第三段羅敷的回答,讓讀者知道羅敷不僅僅有美麗的容貌,而且不畏權(quán)貴,冷靜機(jī)智,義正詞嚴(yán)。從這一點上來說,《陌上桑》與《詩經(jīng)·碩人》在摹繪美人的形象方面,由單純刻畫人物的容貌之美進(jìn)而達(dá)到表現(xiàn)性情之美,這一點顯然在文學(xué)形象的創(chuàng)造史上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陌上桑這首詩出自哪里
陌上桑這首詩出自《相和歌辭》,詩詞詳細(xì)介紹如下:
1、簡介:《陌上桑》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頌唯作的一首樂府詩。此詩寫的是秋胡戲妻的故事,詩中贊揚了羅敷的堅貞自潔,詩人也用以寄托自己對國對君的忠誠。“寒蟹”二句用恰當(dāng)?shù)谋扔鲗懗隽瞬缮E荒綑?quán)勢高尚品格,這樣寫在思想上和藝術(shù)上比原作有所創(chuàng)新。
2、作品原文:美女渭橋東,春還啟櫻神事蠶作。五馬如飛龍,青絲結(jié)金絡(luò)。不知誰家子。調(diào)笑來相謔。妾本秦羅敷,玉顏艷名都。綠條映素手,采桑向城隅。使君且不顧,況復(fù)論秋胡。寒螀愛碧草,鳴鳳棲青梧。托心自有處,但怪旁人愚。徒令白日暮,高駕空踟躕。
3、白話譯文:美女在渭橋東采桑,春天正是事蠶作的時候。這時突然有個乘坐五馬之車的大守疾馳經(jīng)過此地,他的馬裝飾華美,還飾有金絡(luò)。不知是哪家公子,前來調(diào)悄虧笑采桑女。采桑的人本是秦羅敷,她的美貌在整個都城里都是有名的。她自己心中巳經(jīng)有中意之人,只怪旁人愚鈍,不知道她已托心于人。只讓他們從白天空等到日暮,停下車來空自踟躕。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