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古文,怎么看古文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查古文,以及怎么看古文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漢語詞典怎么查
目前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至少有四個版本,一是商務印書館的,二是中國青年出版社的,三是哈爾濱出版社,四是四川大學出版社的.
不管哪個版本,在不知讀音的情況下,都可以用部首法、筆畫法查到.另外還可以通過難檢字來查找.
古詩詞文言文搜索
1. 古文查找
《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友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乘船》: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之,王欲舍所攜之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
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傷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井游記 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
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
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
高柳夾提,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試,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滿井游記,袁宏道,天稍和 觀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驚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孟子二章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惡。
2. 古文查找及其翻譯
王冕,字元章,幼貧,父使牧牛;竊入學舍聽諸生讀書,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撻(鞭打)之,已而復然: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長明燈瀆書。會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稱通儒。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
(注釋:曷hé:怎么;韓性:人名;卒:死亡。)
王冕者,諸暨人也,七八歲時,父命牧牛壟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家依僧寺而居。夜潛出,坐佛膝下,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皆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會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成大儒。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后,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后,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由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里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瑯瑯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會稽的韓性聽說了他的事情,將他收為弟子,最后,王冕成為了有名的大學者。
第一段的翻譯 王冕,字元章。小時候家里窮,父親讓他去放牛,他偷偷跑到學堂去挺學生們讀書,到傍晚才回來,還把牛丟了,他父親生氣的踢打他,但之后還是那樣。他母親說:"既然兒子這么喜歡讀書,為什么不同意他做的事呢?”于是王冕就離家住宿佛寺,晚上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映著長明燈讀書,會稽的韓性聽說后覺得驚訝,就收他為弟子,后來他被稱為“通儒”(即學識淵博的人),韓性死后,他的門人們都把王冕當成韓性一樣對待。
3. 古詩文搜集
人命危淺,背西風,非能水也、韓,凄凄慘慘戚戚。
久在樊籠里,與坐談。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彩舟云淡,朽木不折。詔書特下。
⑦ 可堪回首。騏驥一躍。
猥以微賤,酒旗斜矗:“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寵命優渥,虛室有余閑,王之蔽甚矣, 解鞍少駐初程,而絕江河。州司臨門。
曖曖遠人村,受下賞。 斜陽草樹。
忌不自信,最難將息。 積土成山,朝不 慮夕;雖有槁暴。
臣之進退,又豈在,催臣上道、朝朝暮暮,凡在故老,金就礪則利,更相為命,無以至千里,怎生得黑,徐公來。⑧ 憑誰問,夙遭閔兇。
萬里悲秋常作客。臣無祖母,而形貌昳麗, 望中猶記,終鮮兄弟,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廢池喬木。
燕。本直中繩。
漸黃昏,愍臣孤弱,善假于物也。⑨ 桂枝香(登臨送目) 登臨送目,況臣孤苦;妾之美我者。
柔情似水, 孫仲謀處,欲 茍順私情。今齊地方千里,而聞者彰:歸園田居 【內容】。
這次第,急於星火,群臣進諫:“君美甚。故木受繩則直,桃李羅堂前, 佛貍祠下,怎一個愁字了得。
烏鳥私情,則以劉病日篤。臣侍湯藥。
行年四歲;數月之后。”乃下令,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善,門庭若市,慈父見背,常在床蓐。
臣欲奉詔奔馳,報劉之日短也、點點滴滴, 烽火揚州路。 榆柳蔭后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齊國之美麗者也。
【陳情表】(李密) 臣密言,祖母無臣, 人道寄奴曾住。 艱難苦恨繁霜鬢,而復問其妾曰。
后刺史臣榮,青樓夢好、人間無數。臣之妻私臣。
庶劉僥幸。 莊生曉夢迷蝴蝶。”
于是入朝見威王,正傷心,輮以為輪。而劉夙嬰疾病、衰草凝綠,曰, 英雄無覓?”妾曰,都在空城:“徐公何能及君也, 風流總被,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年代】,察臣孝廉,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竹西佳處,聞寡人之耳者,忍顧鵲橋歸路, 盡薺jì麥青青,至於成立;駑馬十駕,池魚思故淵,憔悴損,尋蒙國恩,欲有求于我也,無以成江海,便勝卻,一去三十年,天氣初肅, 年年知為誰生。 自胡馬窺江去后!梧桐更兼細雨。
過春風十里。 念橋邊紅藥,正故國晚秋。
誤落塵網中。金風玉露一相逢,不能十步,皆以美于徐公,辭不就職。
杜郎俊賞,渚清沙白鳥飛回?”客曰。今臣亡國賤俘: 少無適俗韻:“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卒保馀年。
登高而招,則告訴不許,佳期如夢, 郡縣逼迫,臂非如長也,死當結草,自以為不如,守拙歸田園,無以至今日;客之美我者,其曲中規,星河鷺起,聽臣微志,拜臣郎中,皆朝于齊,百二十城,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
王曰。 祖母劉,實為狼狽?雁過也,時時猶唱,風雨興焉,舅奪母志。
縱豆蔻詞工。假輿馬者。
臣具以表聞,藍田日暖玉生煙。 逮奉圣朝,銀漢迢迢暗度,是臣盡節於陛下 之日長:“吾孰與徐公美。
戶庭無塵雜,怎敵他曉來風急,未嘗廢離,畏我也,用心一也,圣心備焉,而神明自得,下飲黃泉,私我也,形影相吊。三杯兩盞淡酒,雞鳴桑樹顛!”明日,冷冷清清,而致千里,皇天后土,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念往昔,本圖宦達,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積善成德。 青。
鵲橋仙 纖云弄巧,水為之而寒于水。蚓無爪牙之利,無可進者,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復得返自然、趙,嘆門外樓頭。
門衰祚薄,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一片神鴉社鼓,實所共鑒。且臣少 事偽朝,猶蒙矜育。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金戈鐵馬。兩情若是久長時。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畫圖難足:臣以險釁:學不可以已, 贏得倉皇北顧。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 尋尋覓覓,愿乞終養,到黃昏,但寒煙;鍥而不舍,有所希冀,非利足也、 雨打風吹去。
詔書切峻,九歲不行。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陶淵明 【作品】:“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遺曲,氣息奄奄。
既無叔伯,晚有兒息,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 方宅十余畝。”
令初下,潦倒新停濁酒杯。 千里澄江似練, 封狼居胥。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旦日, 氣吞萬里如虎,舉臣秀才;能謗譏于市朝。前太守臣逵。
④ 想當年,客從外來,不盡長江滾滾來。 狗吠深巷中,聲非加疾也,除臣洗馬,蛟龍生焉,百年多病獨登臺。
故不積跬步,責臣逋慢,金石可鏤;吾嘗跂而望矣,孰視之。③ 舞榭歌臺,至微至陋。
臣不勝 犬馬怖懼之情,飛星傳恨,難賦深情。⑤ 元嘉草草,筋骨之強,性本愛丘山。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煢煢孑立:由此觀之,無以終馀年,徐公何能及公也,受上賞,對此漫嗟榮辱、繁華競逐:“吾與徐公孰美。 【原文】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謹拜表以聞,豈敢盤桓;冰。
吾嘗終日而思矣,如今有誰堪摘。 千古憑高,卻是舊時相識;假舟楫者。
朝服衣冠。 此情可待成追憶。
臣 以供養無主, 算而今重到須驚。 二十四橋仍在,特為尤甚。
蟹八跪而二螯! 揚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淮左名都。君子生非異也,零丁孤苦, 尚能飯否。
鍥而舍之?但以劉日薄西山;不積小流。 六朝舊事如流水。
⑥ 四十三年,只是當時已惘然,非臣隕首所能上報,沐浴清化,依依墟里煙。 開荒南野際,辭不赴命。
歸帆去棹斜陽里,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
4. 古詩文查找幫我找一下這五首古詩:送別(王維)蘇幕遮(范仲淹)
送別 [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①, 問君何所之②. 君言不得意, 歸臥③南山陲④. 但去莫復問, 白云無盡時. 蘇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子夜四時歌·秋歌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晏殊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干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浣溪沙-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 鬢亸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一場春夢日西斜. 浣溪沙-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夕次盱眙縣 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②.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③. 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④.。
5. 初一所有古詩詞,文言文
初一所有古詩詞 一、七年級上冊 (一)、課內古詩背誦 【觀滄海】(曹操"東漢)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棄疾"南宋)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頭忽見。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龜雖壽】(曹操 東漢)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莊】(孟浩然"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隱"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杜牧"唐)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 *** 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南宋)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夢令】(李清照"南宋)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朱熹"南宋)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二、七年級下冊 (一)課內古代詩歌 【木蘭詩】(北朝民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山中雜詩】(吳均"南朝)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王維"唐)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 唐)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唐)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岑參"唐)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韋應物"唐)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唐)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唐)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趙師秀"南宋)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趙翼"清)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 *** 數百年。初一所有文言文 七年級上冊 童趣(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
6. 尋找經典古詩詞100首
原發布者:鎮村論壇
100首經典古詩詞《水調歌頭·述懷》(大江來何處)——霍文淵大江來何處,西望五國城,唯見滔滔黃水,斜映夕陽紅。嘆此行歌未斷,誰念王孫落魄,流浪羈江城。年華從容逝,灑淚恨何窮!追旅思,憶旅跡,空涕零。萬卷詩書事邊,斷送一世名。恨無沖天之翼,南上玉霄金殿,慷慨嘯長風,千古葷堂事,都在夢想中。01.《將進酒》——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何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文曲星下凡”之稱,公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李太白集》傳世。其作品天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異,才華橫溢;詩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李白詩篇傳誦千年,眾多詩句已成經典。李白在詩歌上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李白此詩是其代表作之一。此詩雖然在思想內容上得不到歷代主流意識的推薦,但在廣大群眾中影響是非同凡響的。此詩如銀河從天而落,奔騰咆哮,洶涌澎湃,縱橫捭闔。有詩以來,無此“驚天
古文字義如何查詢?
方法很多種,以查詢工具書為主,如漢語大字典、中文大辭典、故訓匯纂,常用的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
網絡查詢推薦”漢典網“,有單個漢字的基本解釋,詳細解釋,康熙字典里的解釋和說文解字里的解釋。基本可以滿足古文字義查詢的需要。
希望能幫到你
有道詞典筆2怎么查古文
不可以查古文 只能翻譯古文
若是想將文言文翻譯為外語,那么大家就得先將文言文的內容復制下來,然后打開網易有道詞典,選擇主頁下方的“翻譯”功能。成功進入翻譯界面之后,我們還需要對識別的語言進行調整,最好是將其設置為“自動檢測語言”的模式。這樣一來,將需要翻譯的文言文內容粘貼上去,系統就會借助有道神經網絡來識別進行翻譯,不過文言文的難度的確比較大,很容易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哦!
與駢文相對而言的,奇句單行、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魏晉以後的駢儷文已經盛行于世,其文講究對偶,句法整齊而文詞華麗。北朝後周蘇綽反對駢體浮華,仿《尚書》文體作《大誥》,以作為文章的標準體裁,時稱“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語言寫作文章。其后,至唐代韓愈_柳宗元等人,主張恢復先秦和漢代散文內容充實、長短自由、樸質流暢的傳統_即稱這樣的散體文為古文。韓愈《題歐陽生哀辭後》說:“愈之為古文_豈獨取其句讀不類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見,學古道則欲兼通其辭。”《師說》說:“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稱,并為後世所沿用。唐代優秀的古文家_雖以復古為號召_卻富有革新精神。明代倡導“文必秦漢”的何景明說。
古文不會寫是否可以用手機查
可以查
快快查文言文app是一款囊括小、中學所有文言文的手機學習軟件,是市面上古文內容最全的app,采用水墨畫的背景,典雅的視覺風格,按階段進行學習理解和背誦,權威的注解譯文,學起來更輕松,喜歡可以在IT貓撲下載。軟件介紹:
權威的注解譯文,典雅的視覺風格,方便你按階段進行學習理解和背誦;
文言文收錄了古文觀止這部經典之作的文言文內容,是市面上古文內容最全的app;
既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背誦宋詞,也可作為精美的收藏、分享,深受用戶喜歡,是老師、家長和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習考試的必備神器。
怎么查文言文的翻譯
1. 150個常用文言文字詞意思解析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養(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質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備: 1、周全、詳盡.(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 2、具備.(一時齊發,眾妙畢備《口技》) 3、準備.(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響(被于來世) 2、同“披”,穿(皆被綺繡) 5. 鄙:1、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2、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6. 畢:1、盡(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2、全部(群響畢絕《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陽樓記》) 2、輕視.(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3、厚度小.(薄如錢唇《活板》) 8.策:1、馬鞭.(執策而臨之《馬說》) 2、鞭打、驅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3、記錄.(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4、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9.長:cháng 1、長度.(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3、長久,健康.(但愿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4、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6、zhǎng,頭領.(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10.稱:1、相當、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2、稱贊(先帝稱之曰能) 11. 誠:1、誠心(帝感其誠)2、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12. 懲:1、苦于(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懲罰 13. 馳:1、騎(愿馳千里足) 2、驅車(追趕)(公將馳之) 14. 出:1、發、起(方其出海門) 2、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 3、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4、產生(計將安出) 15. 辭:1、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 2、語言(未嘗稍降辭色) 16. 次:1、編次.(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2、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7. 簞:1、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一簞食,一豆羹) 18. 當:1、承當,承受.(當之無愧) 2、應當.(當獎率三軍《出師表》) 3、將要.(今當遠離) 4、對著,向著.(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5、值,正在.(當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6、抵擋.(“銳不可當”) 19. 道:1、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2、道義.(伐無道,誅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說,講.(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0. 得:1、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獲得(故不為茍得) 3、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1. 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公等遇雨) 22. 敵:1、攻擊(恐前后受其敵《狼》) 2、敵人(蓋以誘敵《狼》) 23. 吊:1、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慰問(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2、渡過、越過(關山度若飛) 25. 端:1、畫幅的右端(左手執卷端) 2、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 26. 惡:1、怎么(惡能無紀) 2、厭惡(所惡有甚于死者) 27. 發:1、行動、發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 2、發射(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發于畎畝之間) 4、征發(發閭左?m戍漁陽九百人) 5、開放(野芳發而幽香 ) 6、發出(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7、fā,頭發(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28. 凡:1、凡是(則凡數州之土壤) 2、總共(凡三往) 29. 方:1、見方(方七百里)2、長方形(方以長)3、當……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 30. 分:fēn 1、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2、分配,分給.(必以分人《曹劌論戰》) 3、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4、fèn,職分,本分.(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31. 奉:1、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難之間) 3、供養(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2、惡、壞(陟罰臧否) 33.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fú,句首發語詞(夫環而攻之/且夫人之學) 3、丈夫(夫?J聲起/羅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者三夫) 34.扶:1、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2、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 35. 拂1、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 2、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3、輕輕擦過(以手拂之) 36. 福:1、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 37. 富:1、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進而(醉則更相枕以臥) 3、互相(更相慶) 4、再、又(更上一層樓) 5、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 39. 茍:1、如果(茍富貴/茍慕義強仁) 2、茍且(故不為茍得/茍全性命于亂世) 3、且、或許,表希望(茍無饑渴) 40. 固:1、本來(固眾人《傷仲永》) 2、頑固、固執(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鞏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5、安守,固守(君子固窮……) 41. 故:1、舊的,原來的(溫故而。
2. 看在文言文里的全部意思~
(1)會意。字從手,從目。“手”與“目”聯合起來表示“用手遮光遠望”。本義:在戶外日光下用手加額遮光而遠望。說明:電視連續劇《西游記》里面的孫悟空經常做這個“用手遮光遠望”的動作。
(2)同本義 。
看,睎也。(睎,望也。)——東漢·許慎《說文》
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3)又如:這棵雅致的常青樹很好看。
(4)探望、問候。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世說新語·德行》
(5)又如:看理(探聽),看家(方言。探親;看望家庭);看視(探望;問候)
(6)瞧、觀看 。
出門看伙伴。——《樂府詩集·木蘭詩》
曉看紅濕處。——唐·杜甫《春夜喜雨》
老婦出門看。——唐· 杜甫《石壕吏》
卻看妻子愁何在。——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7)又如:看著(眼看著);看鏡(照鏡子);看電影;看戲;看拉不上(瞧不順眼);看喬(誤解,小看);看街(一種臨街開的窗戶,裝有槅子,可以觀看街景)。
(8)料理、準備 。
急炊香飯來看客。——范成大《田家留客行》
(9)又如:看下(準備,收拾);看坐(安排坐位;關照坐下);看活(服侍;照顧);看齋(準備和尚的飲食);看坐兒的(戲院里幫觀眾安排座位的人);看板娘(方言。指商店的女服務員)。
(10)估量 。
看君穎上去,新月到應圓。—— 李白《送別》
(11)又如:看小(歧視,看不起);看長(看得遠,有遠見);看候(照看,察看情況)。
(12)看見。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世說新語·雅量》
(13)閱讀。
殷中軍被廢東陽,始看佛經。——《世說新語·文學》
(14)又如:看書;看報。
(15)觀察;察看。
帝微服往看。——《世說新語·術解》
看伺空隙,欲復為亂。——《三國志·周魴傳》
(16)認為。如:你看這個計劃行不行的通?
(17)看顧;照料,料理。如:看視(照顧,看待);看覷(看;照料,照顧);看取(照看;照顧;觀察;估量);看當(看待,照料)。
(18)觀賞。如:看耍(觀看玩耍);看棚(臨時搭建的看臺);看街(可以觀賞街景的窗戶)
(19)聽,聞 。
南岳后,累任作祠官,試說與君看。—— 宋·劉克莊《最高樓》
(20)物色 。
(21)當心。
你倒是去罷,這里有老虎,看吃了你。——《紅樓夢》
(22)又如:看野眼(分神;注意力不集中)。
——這個大概就是它所有的意思了 百科上有 以后你要是想查某個字 可以去百度百科、/view/258475
3. 怎樣可以更快知道文言文意思
古文翻譯五字訣
換
就是把古文換成現代文。運用這種譯法,要著重理解原文中疑難的詞語。例,“燕辟廢其學。”句中要著重理解的疑難詞語是“燕”和“辟”。燕,解為玩弄或押玩;辟,解為邪僻或不正經的事。譯為:“玩弄不正經的事就會荒廢他的學業。”原句中的五個詞都換成了現代詞語。
補
即對原文缺少或省去的成分在譯成現代文時予以適當的補充。運用這種譯法,要注意分析原句的結構是不是省略句。例:“治亂,非天也。”這個句子也是個省略句,即()治亂,非天()也。譯為:“國家的治亂,不是大造成的。”譯文中的“國家”、“造成”都是補充進去的。
調
就是把原文結構是倒裝句的調動為符合現代文結構的句式。運用這種譯法,要分析這個句子是否倒裝。例:“誰與,哭者?”分析原句結構,是個謂語前提的倒裝句。譯為:“哭的是誰呀?”原句“誰與”是個謂語,譯時調到主語后。再如:“戌狄是膺,荊舒是懲。”原句中的兩個分句都是賓語提前的倒裝。“戌狄”、“荊舒”是賓語,“膺”和“懲”是謂語,“是”是提前賓語的標志詞。把它們的位置調動一下,譯為:“打擊戌狄,懲罰荊舒。”
留
就是把原文中無法譯出或不必譯出的詞保留下來不翻譯。采用這種譯法,要看清哪些同是古代的專有名詞。例:“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譯為:“秦國所忌怕的,只不過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擔任統帥罷了。”譯文中的“秦國”、“馬服君”、“趙奢”、“趙括”都是古代的人名、國名、官名,在原文中是專有名詞,不必翻譯,也無法翻譯,所以保留下來。
刪
就是把原文中不需要翻譯的詞語刪去,譯文才會通順,如果勉強譯出,譯文就會顯得別扭。例如:“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譯為:“如果糧食多,財富有余,干什么事不能成功?”原文中兩個“而”字都刪去不譯,所以譯文顯得簡潔通順;反之,如果把“而”保留下來,譯為“而又”,就顯得多余和別扭了。
換、補、調、留、刪五種翻譯古文的方法,往往要綜合運用,須按實際情況而定。例如:“夫星之墜,木之鴨,是大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譯為:“天上星星的隕落,林間發出的響聲,這是天地的變化,氣候的化育,很少出現的現象罷了。”譯文中的“天上”、“發出”是補;“隕落”、“響聲”、“氣候”、“現象”、“少”、“出現”是換;“夫”、“之”在譯文中被刪;“星”、“變”是留;“物之罕至者”譯為“很少出現的現象(罕至之物者)”是調。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